首頁 > 職責大全 > 上巷車場掛網噴漿安全技術措施

上巷車場掛網噴漿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15 閱讀 4035

根據質量標準化要求,礦上決定由預備隊在21201工作面上巷車場兩風門中間段進行進行補網、噴漿修護工程,為確保施工安全和工程質量,制定以下安全技術措施:

一、施工地點

21201工作面上巷車場兩風門中間段上幫

二、技術要求

1、掛網前應將裂縫脫落及起層的錨噴皮用風鎬徹底剔除干凈,將活矸處理徹底,掛菱形金屬網、打錨桿支護后再進行噴漿,錨桿規格為:Ø22×2500螺紋錨桿,間排距為0.6×0.6m,允許誤差為±50mm,錨桿必須垂直墻壁,且預緊力矩不能低于150N.M。

2、錨網時要求采用長×寬=4000×800mm的菱形金屬網,網與網之間搭接長度為100mm,每隔200mm用聯網絲扭結一次,并采用雙邊三花扭結。

3、噴漿厚度為100mm,并噴平噴實,整體效果要求不準出現穿裙、蜂窩麻面現象。

4、施工期間將設備、電纜及管子等用彩條布蓋好搞好衛生防護工作。最后應將巷底清理平整,必須將車場內的雜物清理干凈并清至兩幫。

5、施工結束后,將原有的設備、電纜回復,并吊掛整齊。

三、安全技術措施

1、每班要有跟班隊干負責全面安全、質量工作。

2、接煤電鉆時必須使用煤電鉆保護,嚴禁出現失爆現象。

3、高處施工打鉆、錨網時必須站在牢穩可靠的工作平臺上進行施工。每班作業前跟班隊干要親自檢查工作臺穩固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4、噴漿安全技術措施:

(1)、成品巷道要求噴平、噴實、噴嚴,嚴禁有露風現象。先初噴后復噴,不能有蜂窩、麻面、空洞和赤腳、穿裙現象。

(2)、噴漿前應先將各種設備、電纜、管道用塑料布包好、蓋好,嚴防噴漿時掛漿。噴漿后如有個別地方掛漿必須及時清理干凈。

(3)噴漿前先接好風、水管路,輸料管路要擺放平直,不得有急彎,接頭要嚴密,不得漏風。

(4)、施工人員在噴漿時必須佩帶防護用品。

(5)檢查噴漿機是否完好,摩擦板是否緊固,有無漏風等現象,確認無問題時方可進行開機、噴漿工作。

(6)、人工拌料時,要將料攪拌均勻,配比符合要求,水泥:沙=1:2.5,速凝劑摻和量為水泥用量的3—4%。加入速凝劑必須隨噴隨摻,不得提前摻入料中。

(7)、噴射前必須用壓風與水將巷幫頂沖刷干凈,再噴漿。

(8)、噴射施工中,一人握噴槍一人照燈并協作觀察質量,要掌握好水灰比,并嚴禁把噴槍口對向其他工作人員。

噴射手操作時,應使噴頭沿螺旋形軌跡半徑圓運行,一圈壓半圈并均勻緩慢移動,先上后下,先墻后拱,先凹后凸。

(9)、嚴格執行開停機順序,開機時必須作到開風→給水→開機→上料噴漿,停機時必須作到停料→停機→關水→停風。

(10)、噴漿時,無論噴漿機或管子發生故障及管子堵塞都必須由值班電工停電,問題處理好后,由電工本人送電,其他人不得隨意送電。

(11)、由于地點特殊,噴漿時要安設臨時防塵噴霧頭,打鉆、噴漿時必須及時灑水降塵,否則嚴禁打鉆、噴漿。

6、整個施工過程中用風鎬時必須謹慎小心,保護好各種電纜。

7、通風區每班要有瓦檢員檢查巷道氣體變化情況,如瓦斯超過0.5%,二氧化碳超過1.5%時必須撤人,處理好后再進入工作地點施工。

8、施工現場至少有一個便攜式瓦檢儀,以便隨時掌握瓦斯變化情況。

9、施工人員必須做好自主保安和互為保安。

10、參加施工人員必須認真學習本措施,并簽字。

篇2:副井底行人道及車場錨網噴漿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概述:副井底行人巷及新翻罐籠出車場巷道頂幫松動離層現象,已不能滿足安全生產需要,根據我礦“五優”礦井建設及井下行人運輸安全,現決定由25隊對該地段進行擴修。為確保施工安全,特編寫該施工措施。

一、?擴修地點及范圍:

副井底行人巷及新翻罐籠出車場巷道。

二、巷道斷面及支護形式:

?1、行人巷道擴修后仍為半圓拱形,凈拱半徑為1400mm。擴修后副井行人巷道凈高2.8m,凈寬2.8m,直墻1.4m,巷道底板不動。

2、新翻罐籠出車場巷道擴修后仍為半圓拱形,凈拱半徑為2450mm。擴修后新翻罐籠出車場道面以上凈高4.15m,新翻罐籠出車場巷道凈寬4.9m(水溝側軌道道外緣距幫1.2m,另一側軌道道外緣距幫1.1m),直墻1.7米,巷道底板不動。

3、擴修采用錨網噴漿。頂部采用¢22*2250mm直頭錨桿,兩幫采用¢20*2000mm麻花錨桿,菱形金屬網背頂背幫。

4、擴幫刷頂后先初噴找平,然后打錨桿、掛網,最后復噴成形。

三、施工工藝及技術要求:

?1、擴幫刷頂后,首先進行嚴格的敲幫問頂,刷至實頂、實底,并立即初次噴漿進行臨時支護和頂、幫找平,然后打錨桿掛網,最后復噴成形。

?2、噴漿用料比例為:灰:沙子=1:2.5,速凝劑的摻合量為水泥的3-4%,水灰比為0.45.

?3、噴漿時噴頭應垂直受噴面,噴頭距受噴面不得大于1.5米,噴頭呈圓形或橢圓形軌跡做螺旋式緩慢移動。嚴格控制水灰比和風壓及速凝劑的用量,盡可能減少回彈。噴層厚度不得小于100毫米,并保證成形美觀,噴層密實,表面平整,無赤腳、穿裙現象。

4、錨桿規格為¢20*2000mm麻花錨桿(兩幫)和¢22*2250mm直頭錨桿,間排距為600*600mm錨桿與巷道輪廓線及巖面垂直,底錨桿下扎角為16度。錨桿露出錨盤的長度應小于50,且能夠滿足螺帽上平,用專用力矩扳手上緊螺帽,使錨盤緊壓巖面。錨桿預緊力距不小于200N.m。

5、金屬網的搭接長度為100毫米,每200毫米聯一扣,按“三花”布置,托盤壓緊,緊貼巖面。?

?6、施工嚴格按照地測部門所掛中腰線施工。?

四、安全措施:

一)爆破作業:

1、?打眼前,必須清理好擴修點前后10米內巷道頂幫的活矸危石及巷道內的雜物。

2、每班在進行爆破作業前、后,工人進入施工點前,都應由跟班隊長、班組長由外向里嚴格檢查頂、幫活渣及有無外露老錨桿等情況,電纜管路防護情況,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和專人監頂制度。由班組長親自安排2名有經驗的老工人配套進行。一人用長柄工具敲幫問頂處理活矸,另一人專職監視頂板情況,發現隱患及時處理,無隱患后方可進行。作業人員必須站在永久性支護下的安全地點操作,且保證退路暢通,嚴禁空頂作業。

?3、爆破采用小炮為主,炮眼深度不低于0.6米,每茬炮的炮眼數目不得超過5個,每眼的裝藥不得超過半節,并強調多打眼,少裝藥,剩余炮眼必須用炮泥封實填滿,嚴禁放明炮。

4、放炮前,跟班隊長必須指派專人將巷道兩幫前、后20米范圍內的電纜取下并覆蓋舊皮帶、50厘米厚的松木板等進行妥善防護,對管路用厚木板、舊皮帶等進行有效掩護,施工點明線停電后方可用舊皮帶包裹嚴密,并纏繞彩條布。

5、放炮必須堅持“一炮三檢制”。放炮前,班組長必須親自布置專人在距離所有通道口150米警戒線和可能進入放炮地點的所有道路上擔任警戒工作,警戒人員必須在有掩護的安全地點進行警戒。班組長必須清點人數,確認無誤后,方可下達放炮命令。,放炮員接到班組長放炮命令后,至少在等5秒后,方可起爆。

6、放炮點附近20米的巷道下風側內,安裝2道噴霧灑水降塵裝置,并確保正常使用。

7、爆破后,待工作面的炮煙被吹散后,放炮員,瓦斯檢查員和班組長必須首先巡視放炮地點,檢查通風、瓦斯、頂板、電纜管路保護、拒爆、殘爆等情況,如有危險情況,必須立即處理。只有在工作面炮煙被吹散,警戒人員由布置警戒的班組長親自撤回后,人員方可進入工作面工作。

8、放炮期間車輛嚴禁運行。

9、跟班隊長必須佩戴便攜式瓦檢儀,當瓦斯濃度大于0.5%時嚴禁放炮。

10、每次放炮后,人員進入工作面前,必須先由當班班長在專職看頂工的監護下由上而下用2.5米以上的長柄工具進行詳細的敲幫問頂,發現活矸危石必須處理。敲幫問頂時人員必須站在上部頂幫安全的位置,并預先清理好安全退路,下部10米內不得有人工作或停留。

二)安全措施:

1、非爆破作業期間,由于在新番罐籠出車場施工,把口警戒工作十分重要。由跟班隊干、班組長親自安排精干負責人員擔任把口警戒工作,警戒距離為距施工點50米外安全地點,運一隊每班安排一名班組長與25隊跟班隊干做好協調工作,非經運一隊該處協調人員、25隊跟班隊干共同允許,車輛嚴禁通行。

2、嚴格執行“開車不行人,行人不開車”和“開車不作業”制度,且電機車聲光信號齊全。25隊作業期間嚴禁車輛通行,確需行車時,運一隊該處協調人員必須先與25隊跟班隊長聯系,經同意且人員全部躲入躲避峒后方可行車。?

3、噴漿及錨網工作應遵循自上而下,先頂后幫的順序。每次擴幫長度不得超過1.5米。空頂距離不得大于0.4米,嚴禁人員直接在空頂下施工。

4、打眼時嚴禁人員正對眼口作業,防止斷釬傷人。施工人員必須站穩并扶好鉆,風鉆鉆腿蹬牢后方可進行,并設專人看頂。確保眼位、角度均符合設計要求。舊錨桿用錨桿切割器切掉或鋸掉,不得外露。

5、施工必須用彩條布包裹好電纜管路等設施,防止濺上砂漿。

6、壓風機、噴漿機及開關等設備設施布置在行人巷,并掩護、固定牢靠;管路靠水溝側巷幫鋪設,避開軌道。

7、由于該巷道斷面較大,進行打眼及錨網、噴作業時,必須事先用吋半鋼管焊好的梯子上擔100毫米厚的松木板搭建牢固的工作平臺,并用扒釘、雙股8#絲等固定穩固牢靠,每班施工前后跟班隊干和班組長都要仔細檢查,確保安全作業。平臺與電機車礦車通行外緣及明線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

8、施工點前后明線由運一隊先行取下,確保安全施工。

9、任何時候,嚴禁噴頭朝向人員,防止發生意外。

10、所有人員必須按規定佩戴齊全有效的勞動保護用品,扎緊袖口,褲管,施工做好相互配合,瞻前顧后,做好自主保安和相互保安。

11、工作點下風側10米、20米處各設一道能夠覆蓋全斷面的凈化水幕,并保證其能正常噴霧。

12、每班結束后必須將工作地段上、下10米的環境衛生清理干凈,物料碼放整齊。

?13、本措施抄送運一隊一份。

14、本措施必須向所有施工人員詳細貫徹,并履行簽字手續。

概述:副井底新翻罐籠出車場巷道頂幫松動離層現象,已不能滿足安全生產需要,根據我礦“五優”礦井建設及井下行人運輸安全,現決定由25隊對該地段進行擴修。為確保施工安全,特編寫該施工措施。

一、?擴修地點及范圍:

?新翻罐籠出車場巷道。

二、巷道斷面及支護形式:

?1、新翻罐籠出車場巷道擴修后仍為半圓拱形,凈拱半徑為2450mm。擴修后新翻罐籠出車場道面以上凈高4.15m,新翻罐籠出車場巷道凈寬4.9m(水溝側軌道道外緣距幫1.2m,另一側軌道道外緣距幫1.1m),直墻1.7米,巷道底板不動。

?2、擴修采用“兩噴一錨”,即擴幫刷頂后先及時初噴進行臨時支護和找平,再打錨桿,掛網,最后復噴成型。頂部采用¢22*2250mm直頭錨桿,兩幫采用¢20*2000mm麻花錨桿,菱形金屬網背頂背幫。

三、施工工藝及技術要求:

?1、擴幫刷頂后,首先進行嚴格的敲幫問頂,刷至實頂、實底,并立即初次噴漿進行臨時支護和頂、幫找平,然后打錨桿掛網,最后復噴成形。

?2、噴漿用料比例為:灰:沙子=1:2.5,速凝劑的摻合量為水泥的3-4%,水灰比為0.45.

?3、噴漿時噴頭應垂直受噴面,噴頭距受噴面不得大于1.5米,噴頭呈圓形或橢圓形軌跡做螺旋式緩慢移動。嚴格控制水灰比和風壓及速凝劑的用量,盡可能減少回彈。噴層厚度不得小于100毫米,并保證成形美觀,噴層密實,表面平整,無赤腳、穿裙現象。

4、錨桿規格為¢20*2000mm麻花錨桿(兩幫)和¢22*2250mm直頭錨桿,間排距為600*600mm錨桿與巷道輪廓線及巖面垂直,底錨桿下扎角為16度。錨桿露出錨盤的長度應小于50,且能夠滿足螺帽上平,用專用力矩扳手上緊螺帽,使錨盤緊壓巖面。錨桿預緊力距不小于200N.m。

5、金屬網的搭接長度為100毫米,每200毫米聯一扣,按“三花”布置,托盤壓緊,緊貼巖面。?

?6、施工嚴格按照地測部門所掛中腰線施工。?

四、安全措施:

一)?爆破作業:

1、?打眼前,必須清理好擴修點前后10米內巷道頂幫的活矸危石及巷道內的雜物。

2、每班在進行爆破作業前、后,工人進入施工點前,都應由跟班隊長、班組長由外向里嚴格檢查頂、幫活渣及有無外露老錨桿等情況,電纜管路防護情況,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和專人監頂制度。由班組長親自安排2名有經驗的老工人配套進行。一人用長柄工具敲幫問頂處理活矸,另一人專職監視頂板情況,發現隱患及時處理,無隱患后方可進行。作業人員必須站在永久性支護下的安全地點操作,且保證退路暢通,嚴禁空頂作業。

?3、爆破采用小炮為主,炮眼深度不低于0.6米,每茬炮的炮眼數目不得超過5個,每眼的裝藥不得超過1節,并強調多打眼,少裝藥,剩余炮眼必須用炮泥封實填滿,嚴禁放明炮。

4、放炮前,跟班隊長必須指派專人將巷道兩幫前、后20米范圍內的電纜取下并覆蓋舊皮帶、50厘米厚的松木板等進行妥善防護,對管路用厚木板、舊皮帶等進行有效掩護,施工點明線停電后方可用舊皮帶包裹嚴密,并纏繞彩條布。

5、放炮必須堅持“一炮三檢制”。放炮前,班組長必須親自布置專人在距離所有通道口150米警戒線和可能進入放炮地點的所有道路上擔任警戒工作,警戒人員必須在有掩護的安全地點進行警戒。班組長必須清點人數,確認無誤后,方可下達放炮命令。,放炮員接到班組長放炮命令后,至少在等5秒后,方可起爆。

6、放炮點附近20米的巷道下風側內,安裝2道噴霧灑水降塵裝置,并確保正常使用。

7、爆破后,待工作面的炮煙被吹散后,放炮員,瓦斯檢查員和班組長必須首先巡視放炮地點,檢查通風、瓦斯、頂板、電纜管路保護、拒爆、殘爆等情況,如有危險情況,必須立即處理。只有在工作面炮煙被吹散,警戒人員由布置警戒的班組長親自撤回后,人員方可進入工作面工作。

8、放炮期間車輛嚴禁運行。

9、跟班隊長必須佩戴便攜式瓦檢儀,當瓦斯濃度大于0.5%時嚴禁放炮。

10、每次放炮后,人員進入工作面前,必須先由當班班長在專職看頂工的監護下由上而下用2.5米以上的長柄工具進行詳細的敲幫問頂,發現活矸危石必須處理。敲幫問頂時人員必須站在上部頂幫安全的位置,并預先清理好安全退路,下部10米內不得有人工作或停留。

二)安全措施:

1、非爆破作業期間,由于在新番罐籠出車場施工,把口警戒工作十分重要。由跟班隊干、班組長親自安排精干負責人員擔任把口警戒工作,警戒距離為距施工點50米外安全地點,運一隊每班安排一名班組長與25隊跟班隊干做好協調工作,非經運一隊該處協調人員、25隊跟班隊干共同允許,車輛嚴禁通行。

2、嚴格執行“開車不行人,行人不開車”和“開車不作業”制度,且電機車聲光信號齊全。25隊作業期間嚴禁車輛通行,確需行車時,運一隊該處協調人員必須先與25隊跟班隊長聯系,經同意且人員全部躲入躲避峒后方可行車。?

3、噴漿及錨網工作應遵循自上而下,先頂后幫的順序。每次擴幫長度不得超過1.5米。空頂距離不得大于0.4米,嚴禁人員直接在空頂下施工。

4、施工必須用彩條布包裹好電纜管路等設施,防止濺上砂漿。

5、由于該巷道斷面較大,進行打眼及錨網、噴作業時,必須事先用吋半鋼管焊好的梯子上擔100毫米厚的松木板搭建牢固的工作平臺,并固定牢靠,每班施工前后跟班隊干和班組長都要仔細檢查,確保安全作業。平臺與電機車礦車通行外緣及明線保持不低于0.3m的安全距離。

6、施工點前后5m范圍明線由運一隊先行取下,確保安全施工。

7、任何時候,嚴禁噴頭朝向人員,防止發生意外。

8、所有人員必須按規定佩戴齊全有效的勞動保護用品,扎緊袖口,褲管,施工做好相互配合,瞻前顧后,做好自主保安和相互保安。

9、工作點下風側10米、20米處各設一道能夠覆蓋全斷面的凈化水幕,并保證其能正常噴霧。

?10、每班結束后必須將工作地段上、下10米的環境衛生清理干凈,物料碼放整齊。

11、本措施抄送運一隊一份,由其向相關人員貫徹。

12、本措施必須向所有施工人員詳細貫徹,并履行簽字手續。

篇3:水平中部車場鉆場噴漿作業施工方案

一、概述:

由于+632水平中部車場鉆場瓦斯異常,存在安全隱患,為了職工的人身安全及我礦安全生產的需要,特制訂本方案。

二、作業位置:

+632水平中部車場鉆場。

三、施工方法:

使用噴漿機施工作業。(詳見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四、物料搬運路線:

水泥漿:地面(按比例配比制好)-副井-+632水平

噴漿機:+632水平-+632水平

五、施工工序:

見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六、施工技術要求:

噴漿區域:以現場該斷面實際大小進行全斷面噴漿。

噴漿厚度:平均厚度30cm-40cm,以現場實際斷面為準。

施工完成后所噴漿區域應與該巷道斷面一致,無較大起伏,做到噴漿斷面的光滑平整,牢固可靠。

注明:該斷面為不規整斷面,在噴漿作業中按照現場實際情況作業。

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1.準備噴射材料:

1.1、所需材料:水泥:20袋*50kg;細沙:10m?;

1.2、材料配比:水泥:細沙=1:3

1.3、拌制干混合料時,材料都要過斗量,嚴格掌握配合比,干混合料應攪拌均勻,人工攪拌時,在鋼板上至少攪拌三次。

1.4、干拌料應隨用隨拌以免受潮失效,干拌料存放時間不得超過半h。

2.噴射前的準備工作:

2.1、作業地點的檢查準備工作。

2.1.1、檢查井巷掘進規格質量是否合格,不合格段應首先處理。

2.1.2、敲邦問頂,排除頂邦浮石,清理兩邦存矸,并且要達到兩邦基底深度。

2.1.3、對影響噴射作業的障礙物必須拆除,對不能拆除,如電纜管線,風筒等需要加保護,遮蓋。

2.1.4、噴射機處與噴射手間不能直接聯系時,要設置專用聯絡信號

2.1.5、在噴射地段鋪上鐵板,做好回彈物的回收利用準備。

2.2、檢查噴射機

2.2.1、檢查料斗內有無雜物余料遺留。

2.2.2、將結合板上的壓緊螺釘放松,弧形板及頂緊螺絲拆掉檢查橡膠結合板與旋轉襯板轉向,如反時針方向旋轉,表示轉向正確。

2.2.3、點動電動機檢查旋轉襯板轉向,如反時針方向旋轉,表示轉向正確。

2.2.4、擰緊橡膠板上部的壓緊螺釘及弧形板外面的頂緊螺釘調整好橡膠結合板與旋轉板之間的間隙,使結合嚴密、平穩。

2.2.5、油水分離器的油水排凈。

2.2.6、打開截止閥檢查橡膠結合板周邊漏風情況,并根據輸料管長短予調風壓,用風吹管路2-3min。

2.2.7、空載試運轉電機是否正常。

2.3、檢查噴槍。噴射操作手負責卸開噴槍各部件,檢查來料管,水環及其連接部件磨損情況,水孔有無堵塞,如有損壞的另部件立即修改更換。

2.4、送風、給水試驗檢查風、水管有無漏風跑水現象,輸料管路有無漏風跑料現象,敲打輸料管路檢查磨損情況,出料彎頭有無堵塞

2.5檢查壓力表是否靈活。

3.噴射作業方法:

3.1、劃分區段:

3.1.1、噴射時噴頭距離巖面距離為0.8~1.2m,噴射巷道劃分為幾個作業區段,每個作業段的長度以1.5-2.0m。

3.1.2、平巷及峒室每段的噴射順序,應先墻后拱,自下而上。邊墻應自墻基開始,拱部應自拱腳開始,封拱區宜沿軸線由前向后,作業段的順序應自外向里。

3.1.3、在巖石松軟或處理冒頂時,噴射作業應緊跟工作面,初噴應先拱后墻,復噴時,先墻后拱。

3.2噴射機操作作業方法:

3.2.1、操作人員首先要掌握噴射機的開、停順序,否則容易發生堵管反風現象,噴射機的開停順序為:開動時先開風后給水,最后送電給料;停止時,先停止給料,等料罐中的存料噴完后,再停電,最后停水停風。

3.2.2、按不同的輸料距離控制工作風壓,輸料距離的加長或縮短、工作風壓均應及時調態。

工作風壓=1+0.013×輸料管長度(m)kg/cm2

3.2.3、噴射機操作注意事項:

3.2.3.1、準確掌握停開順序

3.2.3.2、往料斗上料要均勻連續。料斗上口要有篩篦。

注意:風壓平衡,在風壓突然上升或指針發生擺動時,說明管路堵塞,應立即停機檢查處理。

3.2.3.3、處理出料彎管堵塞或清理料罐時,應停電、停機,在運行中嚴禁將手伸入彎管或料罐。

3.2.3.4、發生機械故障進行處理,必須及時停風、停電,開機送風送電時,必須事先通知有關人員,以防發生事故。

3.2.3.5、司機要堅守工作崗位,注意機器運轉情況和聯系信號,監視入料情況保證正常運轉,如聽到停止或故障信號或發現機器有不正常聲音出現時立即停止加料,停電停風進行處理。

3.2.3.6、施工中如突然發生停風、停水,不能繼續作業時,噴射機和輸料管中的混合料及時清除干凈。

3.2.3.7、噴射結束后,應及時清洗噴射機及附屬機具,防止料附的料塊掉下堵管。

3.2.4、噴槍操作作業方法:

3.2.4.1、噴射前,先用風水沖洗巖面。

3.2.4.2、噴射開始時,先給水再送料,結束時先停風后停水。水壓一般比風壓大1kg/cm2。

3.2.4.3、松噴口到噴射面距離為0.8-1.0m;噴槍與噴射面應盡量保持垂直,如遇裂隙,低凹處時,應先噴填,然后再進行正常噴射

3.2.4.4、噴槍一般按螺旋形軌跡,一圈壓半圈均勻地緩慢運動螺旋圈直徑約300mm。

3.2.4.5、噴槍操作手要嚴格控制水灰比,當水灰比適宜時,混凝土表面平整,潮潤光澤,粘性、密實性好,無干斑或滑移流淌現象。

3.2.4.6、一次噴射厚度,一般墻70-100mm,拱頂30-50mm,當噴射混凝土厚度在100mm以上時采取分層噴射,兩次噴射最小間隔時間,摻速凝劑時15-20min。不摻速凝劑時2-4h。間隔時間超過兩h,復噴前應噴水濕潤。

3.2.5、噴槍操作注意事項:

3.2.5.1、噴射手要隨時觀察圍巖,噴層表面,回彈、粉塵等情況,及時調整水灰比。

3.2.5.2、不使膠管出現死彎和硬彎。

3.2.5.3、在噴射作業中,如發生堵塞或突然停風、停電,噴槍不出料時應將噴槍對準前下方并避開行人及其它操作人員。

3.2.5.4、用敲擊法疏通堵塞時,噴射手和輔助操作人員要緊握噴槍,以免噴槍甩動傷人;如用高壓風吹通堵塞時,其工作風壓不得超過4kg/cm2。

3.2.5.5、高度大于3m的巷道或峒室應搭工作臺或使用噴射混凝土機械手。使噴頂時,噴槍距巖面不超過1m。

3.2.5.6、噴射作業結束后應及時拆開噴槍洗水環使水眼保持暢通。

3.2.6、凡從事噴射混凝土施工作業人員,應配備雨衣、防塵口罩或面具和乳膠手套。防塵口罩過濾紙使用一個班后,應更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