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斯地質規律促進礦井安全生產
瓦斯地質規律包括瓦斯生成的地質條件,瓦斯保存的地質條件,瓦斯賦存特征,礦區、井田構造變形特征及復雜程度,不同方向的斷裂、褶皺類型及發育特征,構造擠壓、張拉、剪切應力場的演化歷史,煤層結構破壞及構造煤的發育程度等,這些都是影響煤層瓦斯含量、礦井瓦斯涌出量、煤與瓦斯突出危險性、煤與瓦斯突出強度和瓦斯抽放利用條件的主要地質因素。
云貴高原系由云南高原和貴州高原組合而成,包括哀牢山以東的云南東部、貴州全部和廣西、四川、湖南、湖北等部分邊緣地區。華南地區在構造上屬華南板塊,北面受塔里木--華北板塊的擠壓,西面受特提斯構造側擠,南面受印支板塊的推擠,東面受太平洋菲律賓板塊的多次俯沖作用,從印支期經燕山期至喜馬拉雅期,連續的擠壓變形,多次造山,多期巖漿活動,使得華南地區成為我國煤與瓦斯突出最為嚴重的地區。
瓦斯是地質作用的產物,無論是煤層瓦斯的賦存、分布的地質原因和規律,還是瓦斯涌出、瓦斯突出的原因和規律,都涉及到極其復雜的地質條件,只有清楚礦區、礦井地質構造及其構造應力場在歷次構造運動中經受擠壓、拉張、剪切作用的演化歷史,才能弄清楚礦井、采區、采面煤層瓦斯的保存和賦存特征,也只有如此,才能清楚礦區、井田的構造擠壓、剪切帶的分布和構造煤的發育特征,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分清煤與瓦斯突出危險性的分區、分帶特征,煤層瓦斯抽放的難易程度和應采取的對策和技術。
桂箐礦井區內構造形跡以北東向的擠壓較緊密的背斜和較寬緩的向斜發育為特征,同時又有北東向北西向的斷層發育。由于斷層的存在,上述背、向斜構造形跡常被斷層切割破壞,保存多不完整。區內主要可采煤層(M9煤層),性軟、脆,f在0.19--0.37之間,外觀多呈粉狀,僅局部有碎塊,多由光亮型及半亮型煤條帶組成,煤層厚1.18~23.12m,一般厚2.0~4.5m,厚度有較大變化,淺部多在4.0m以上,中深部出現兩個方向為北西~南東延伸的厚度變薄帶,這兩帶煤層厚度一般多在1.50~2.50m間,深部及北西部地帶,煤層厚度復又增加,煤厚一般增厚為4.0~6.0m。這兩個厚度變薄帶均位于龍蓋背斜軸部,其延伸方向與這一背斜延伸方向大體一致,在背斜成生時,由于局部張力拉伸而使煤層受拉張力影響導致其厚度變薄可間接說明構造因素的影響。由于本區M9煤層深埋地下,不存在風化帶,因此,煤層中瓦斯封閉狀況較好,在礦井鉆孔施工過程中常伴有瓦斯涌出和噴孔等動力現象,這也說明了地質構造及構造應力的作用。
瓦斯突出分布是不均衡的,特別是壓性、壓扭性構造與突出息息相關,有時斷距只有幾米甚至幾分米的小型逆斷層或平移斷層就會導致強烈的瓦斯突出。從現今的構造應力場來看,構造發育的地帶構造應力場應力比較集中,使煤層處于強擠壓狀態,從而有利于煤層中賦存高壓瓦斯。另外,瓦斯突出與褶皺構造的關系也是極其密切的,煤層在褶皺形成過程中,由于韌性剪切、塑性流動而形成構造煤的“煤包”通常是發生嚴重瓦斯突出的部位,當背斜的軸部及其附近張性斷裂比較發育,或者當背斜的軸部受到“侵蝕”時,則成為煤層瓦斯排放的通道。
從桂箐煤礦“5.16”煤與瓦斯突出情況來看,煤層(M9)厚度有較大的變化,鉆孔資料顯示煤層厚度在1.2-3.0m,而突出地點的煤層厚度達到了8.3m,煤層厚度的突然增大,使煤體在地質構造的作用下形成“煤包”而產生局部應力集中,從M9煤的堅固性系數f的試驗指標及其性狀上也可以看出,M9煤的結構類型應屬于Ⅲ類構造煤,屬易突出煤層。
煤與瓦斯突出是個極其復雜的動力現象,煤體結構的破壞是發生煤與瓦斯突出的必要條件,構造應力集中、壓性、壓扭性構造是煤與瓦斯突出的主要地帶,因此地質構造通過對煤體結構的控制來控制瓦斯突出的分布,研究瓦斯突出的地質條件和瓦斯突出的煤體結構破壞,是實現瓦斯突出預測的技術途徑。另外,要系統收集、整理建礦以來各個采掘工作面每天的瓦斯濃度、風量和抽放量,計算出各個采掘工作面每天的絕對瓦斯涌出量,然后轉繪到瓦斯地質圖上,就可以直觀的反映出與各種地質因素和采掘條件的關系,通過圖上展繪的瓦斯涌出量值,就可預測臨近未采(掘)工作面的瓦斯涌出量的大小。
瓦斯地質是礦井瓦斯防治工作的基礎,積極開展瓦斯地質的研究工作,對促進礦井安全健康的發展,有著重大的現實意義。
篇2:瓦斯員安全生產責任制
一、認真學習煤礦“三大規程”,執行礦、工區各項規章制度。
二、負責分區域的瓦斯檢查工作,執行巡回檢查、“一炮三檢”、“三人連鎖放炮”制度,負責管轄區域內通防設施的監督檢查確保通防設施完好。
三、對分工區域內本班沒有進行工作的采掘地點、高冒點,機電硐室,每班至少檢查一次,臨時停工地點不準停風。當班產生的盲巷要立即撤人,設置柵欄,揭示警標。
四、對瓦斯超限的工作地點,應根據瓦斯濃度的情況,分別采取停工、停電、撤人、停止電鉆打眼、停止放炮等措施,堅決做到“三無”作業。
五、認真做好工作地點的防塵管理工作,督促施工單位做好責任區域內防塵工作。
六、負責工作地點瓦斯探頭的移設,保證探頭位置符合要求。作業地點瓦斯監測探頭出現報警時,瓦斯員要認真檢查瓦斯情況,并及時報礦調度室和通風值班室。
七、瓦斯檢查原始記錄,井下瓦斯牌板、瓦斯臺帳要認真及時填寫,內容齊全,做到“三對口”。
八、瓦斯員必須認真執行“一管四”,認真填寫“一管四”報表。
九、瓦斯員應在井下規定地點實行交接班,交接時要交接清楚,履行相關手續。嚴禁出現空班漏檢,弄虛作假,并按規定要求向通風值班員匯報。
篇3:瓦斯檢查工安全生產責任制
1、嚴格遵守煤礦“三大規程”和各項安全技術措施。
2、認真按照瓦斯檢查工技術操作規程和瓦斯設點計劃、瓦斯巡回路線檢查瓦斯,及時將檢查結果準確地填寫在瓦斯檢查記錄手冊、牌板及有關報表上,對瓦斯檢查結果的準確性、真實性負全部責任。
3、熟悉礦井通風系統,負責檢查所管轄范圍內的“一通三防”設施的完好情況,發現問題及時匯報,對重大問題要現場督促相關單位整改。
4、按照瓦斯分級管理的制度,處理一般局部瓦斯超限事故,嚴禁超權排放瓦斯,并立即向通防工區、調度匯報。
5、檢查高冒地點、采煤面上隅角、采空區邊緣瓦斯時,要由低向上檢查,嚴防窒息事故發生。
6、負責檢查廢巷、盲巷和臨時停風地點以及密閉外的瓦斯情況,要在柵欄外檢查,不準進入巷道檢查。
7、瓦斯檢查時,發現工作地點或回風流中瓦斯濃度、一氧化碳濃度超過規程規定時,要將人員撤出,設置柵欄,揭示警標,立即向工區、調度匯報。
8、嚴格堅持持證上崗。
9、積極參加業務培訓及各種安全活動。
10、必須盡職盡責,杜絕“三違”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