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地下礦山事故應急措施

地下礦山事故應急措施

2024-07-15 閱讀 8860

1)頂板冒落事故的應急措施

(1)發生冒頂事故以后,搶救人員首先應以呼喊絡敲打、使用地音探聽器等與其聯絡,確定被困人員的位置和人數。

(2)如果被困人員所在地點通風不好,必須設法進行通風。被困人員若因冒頂被堵在里面,應利用壓風管、水管及開掘巷道、打鉆孔等方法,向遇難人員輸送新鮮空氣、飲料和食物。在搶救中,必須時刻注意救護人員的安全。如果覺察到有再次冒頂危險時,首先應加強支護,選擇好安全退路。在冒落區工作時,要派專人觀察周圍頂板變化。在清除冒落巖石時,使用工具要小心,以免傷及被困人員。在處理時,應根據冒頂事故的范圍大小、地壓情況等,采取不同的搶救方法。

(3)頂板冒落范圍不大時,如果被困人員被大塊巖石壓住,可采用千斤頂等工具將其頂起。

(4)頂板冒落,矸石塊度比較破碎,被困人員又靠近巷道兩幫位置時,可采用沿巷道側邊由冒頂區從外向里掏小洞,架設梯形棚子維護頂板,邊支護邊掏洞。

(5)較大范圍頂板冒落,把人堵在巷道中,也可采用另開巷道的方法繞過冒落區將人救出。

(6)發現有人被礦石埋壓時,應按照以下程序進行搶救:

①認真觀察事故地點的頂板和兩幫的情況,查明被困者的位置和被埋壓的狀況。通過由外向里邊支護邊掏洞的辦法救出遇險人員。如果發現頂板或兩幫有再冒落的危險時,應先維護好頂板和兩幫,然后交被困者身上的石塊搬開。如果石塊較大,無法搬運,可用千斤頂等工具抬起撥開,絕對不可用鎬刨或鐵錘砸打。

②如果救出的人身上有外傷,應迅速移至安全地點,盡快脫掉(或剪開)衣服,先止住傷口出血,纏上繃帶。包扎時,如果傷口里有粉塵,不得用水洗,避免手直接觸及傷口,更不可用臟布包扎。

③如果救出的人有骨折等現象,應先對骨折做臨時固定,條件允許時可給他吃點止痛和消炎藥。但頭部和腹部受傷時,不可服藥和喝開水。

④如果救出的人已停止了呼吸,應立即讓他躺平,解開他的衣服和褲帶,撬開他的嘴,取凈他嘴里和鼻孔里的粉塵,用手帕或毛巾拉出他的舌頭,然后進行人工呼吸搶救。若心跳也已停止,應進行心臟按摩,促使其恢復心跳。進行上述急救后,盡快送達地面轉送醫院治療。

2)井下突水事故的應急措施

(1)井下水災應急處理原則。

①必須了解突水的地點、性質,估計突出水量,靜止水位,

突水后涌水量,影響范圍,補給水源及有影響的地面水體。

②掌握災區范圍、事故前人員分布,礦井中有生存條件的地點,進入該地點的可能通道,以便迅速組織搶救。

③按積水量、涌水量組織強排水,同時堵塞地面補給水源。

④加強排水和搶救中的通風,切斷災區電源,防止突然涌出其他有毒氣體。

⑤排水后偵察、搶險中,要防止冒頂、掉底和二次突水。

⑥搬運和搶救傷員,應防止突然改變傷員已適應的環境和生存條件,造成不應有的傷亡。.

(2)搶救長期被困在井下的人員時應注意的問題。

①發現被困人員時,嚴禁用頭燈光束直射其眼睛,以免在強光刺射下瞳孔急劇收縮,造成眼目失明。正確的方法是用衣片等罩住頭燈,使光線減弱,或蒙住遇難人員眼睛,待瞳孔逐漸收縮直至恢復正常時,才可以見到強光。

②發現被困人員時,不可立即抬運出井,應注意保護體溫。應在井下安全地點進行初步處置(如包扎、輸液、注射等)并待其情緒穩定以后,才能送到醫院進行特別護理。在治療初期,避免親友探視,以防過度興奮。

③被困人員長期不進食,消化系統功能極度減弱又急需補充營養,應以少量多餐的方法,以稀軟的、高營養、高蛋白的食物為宜。

(3)在井下發現有人溺水時,應按下述程序搶救。

盡快把溺水者撈救出水,并以最快的速度撬開他的嘴,清除堵塞在嘴和鼻孔里的礦渣和泥土,并把他的舌頭拉出來,使呼吸道暢通。救護者采取半跪的姿勢,把溺水者的腹部放在自己的膝蓋上,頭部下垂,并不斷壓迫他的背部,把灌人胃里的水空出來。也可以抱起溺水者的腰部,使他的背部向上、頭部下垂,使積水從溺水者的胃里空出。還可以抱起溺水者,把腹部放在急救者的肩上,快步奔跑或不斷上下聳肩,以達到使積水不斷空出的目的。

把溺水者胃里的水空出來以后,要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如心跳已停止,要同時做心臟按摩,且必須連續進行,直到復蘇或確實無效時才能停止。在整個搶救過程中,要特別注意使溺水者的身體保溫。如果條件許可,可給溺水者輸氧。

在進行搶救的同時,要派人立即向礦調度室報告,請求派醫生趕來協同搶救。搶救成后,要立即轉送地面醫院。

3)發生觸電后,現場急救的程序及要求

(1)發生觸電后,應立即使觸電者脫離電源,然后根據其觸電后的具體癥狀進行現場急救或送到醫院救治。現場急救必須做到迅速、準確、就地救護且應堅持到底。迅速使觸電者脫離電源是觸電急救的關鍵,一旦發現有人觸電,應立即采取措施使觸電者盡快脫離電源,觸電時間越長,搶救難度越大救活的可能越小。

(2)準確實施救護方法是觸電急救的中心內容。應根據觸電者的具體癥狀,準確實施救護方法。實施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臟擠壓時,動作必須正確,否則將會危及觸電者的生命。

(3)觸電者脫離電源后必須立即就地實施搶救,萬萬不能停止救治而長途送往醫院治療。觸電嚴重者應邊送往醫院邊進行急救且不能停止,一直到交給醫生。就地搶救,主要采用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臟擠壓法。因此,必須在電氣工作人員中普及急救方法,人人都會進行,這樣才能實施就地搶救。

(4)急救及護理必須堅持到底,不得停止,直到觸電者經醫生做出無法救活的診斷后方可停止。實施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臟擠壓等搶救方法時,可以幾個人輪流進行,但萬萬不可輕易中斷;在送往醫院的途中仍必須堅持救護,直至交給醫生。搶救中途,如觸電者皮膚由紫變紅、瞳孔由大變小,證明搶救有效;如觸電者嘴唇微動并略有開合或眼皮微動、或嗓內有咽東西的微小動作以至腳或手有抽動等,應注意觸電者是否有可能恢復心臟自動跳動或自動呼吸,且應邊救護邊細心觀察。當觸電者能自動呼吸時,即可停止人工呼吸,如果人工呼吸停止后,觸電者仍不能自己呼吸,則應立即繼續進行人工呼吸,直到觸電者能自動呼吸并清醒過來。

(5)急救中止的判斷準則是觸電者經急救而長時間無效,可放棄急救。

(6)發現觸電后,電氣工作人員應發揚人道主義及救死扶傷的精神,奮不顧身地進行搶救。因此,電氣工作人員應熟練掌握急救措施及其操作技術,并進行模擬性的訓練,只有這樣才能在緊急關頭救活觸電者,否則將束手無策。

篇2:礦山電氣維護工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一、一般規定

1.未經專門培訓,未持合格證人員不得操作電氣設備。

2.操作高壓帶電設備時,必須戴絕緣手套和穿絕緣靴并站在絕緣臺上。

3.操作千伏級電氣設備主回路時,必須戴絕緣手套、穿絕緣靴。

4.供電系統所有繼電保護裝置均應符合要求,靈敏可靠、不準甩掉,當任一種保護失靈時,都應立即停電處理,處理不好不準送電。嚴禁拆除或短接運行。

5.各配電點均應設置可靠的局部接地極和移變及照明綜保的輔助接地裝置。

6.嚴禁帶電檢修或帶電搬遷電氣設備。

7.所有動力電纜在更換后必須檢查電動機的轉向。

8.各電氣操作人員必須熟悉供電系統。每臺設備應有標志牌,注明型號、電壓、用途、功率及過流整定值。

9.其它要按《煤礦安全規程》第454——458條執行。

二、停送電

1.停.送高壓電必須一人操作,一人監護

2.停送電前應保證所需操作的開關是否與停電指令相符,只有在斷開斷路器后,才能切斷隔離開關,合閘時,操作程序相反。嚴禁帶負荷操作隔離開關。

3.停電后應與電源電壓等級相適應的驗電筆檢驗,檢驗無誤后,再進行導體對地完成放電(在瓦斯可能積聚之處必須進行檢查,瓦斯濃度在百分之一以下時才準放電),裝有接地裝置的設備,停電后必須將相應的開關手柄打到“接地”位置。

4.停電后必須掛“有人工作,不得送電”的指示牌,并上閉鎖或專人看守制度,非執行該工作人員,不得摘牌送電。

5.送電前必須檢查撤除導體放電接地裝置,無誤后方可送電。

三、電氣設備檢修維護

1.電氣設備檢修前必須切斷電源,嚴禁帶電明火試驗。

2.檢查電氣設備的絕緣性能時,必須使用與其電壓等級相適應的搖表行測試。

3.妥善檢查保護設備的防爆性能及工作性能、設備各種儀表、液晶顯示,指示必須正常,操作手把、按扭靈活可靠。

4.在處理較復雜的電路故障時要冷靜、細致,認真查閱圖紙、對照線路仔細分析原因,必須做到有的放矢,嚴防檢修檢查后造成事故,損壞設備。

5.按井下供電“三無”、“四有”、“兩齊”、“三全”、“三堅持”的規定內容進行檢修維護設備。

6.對各臺電器設備檢查后要有記錄。

7.設備發生漏電、過載跳閘、短路跳閘,必須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后方可復位送電運行。

8.對各種不同型號設備應嚴格按照設備出廠說明進行檢修試驗,嚴禁拆卸。

9.電氣接線應按《機電設備完好標準》中第75頁1.3.1--1.3.4規定進行。

10.所有動力電纜插銷聯接、拆卸、安裝時,必須停電閉鎖,必須在接觸器斷電后,并將隔離閘刀打在“OFF(關)”的位置時方可工作。插銷未壓緊前嚴禁送電試車。

四、電纜維護

1.電纜的吊掛必須嚴格執行《煤礦安全規程》規定,吊掛間距不大于3m,所有電纜必須上電纜鉤,嚴禁用鐵線吊掛電纜。

2.每更換一次電纜,要注意相序連接,要檢查電機旋轉方向是否正確。

3.盤放電纜應成“8”字形,各類電纜應有足夠的彎曲半徑。

4.所有移動電纜或待收電纜必須盤放整齊嚴禁在電纜盤旋處放金屬部件,以防損傷電纜造成漏電。

5.電纜護套損傷時,應按部頒標準進行硫化熱補或同等效應的冷補。

6.各種電纜連接盒、連接器的高度應略高于電纜懸掛高度,以防電纜上的水滴沿電纜滲入。

7.各種電纜只能在規定的電壓等級下使用,嚴禁超過安全載流量。

8.定期進行各類設備電纜的絕緣測定,對絕緣值低于安全值以下的電纜應檢查、處理需要更換時必須寫書面報告、經總工批準后執行。

9.拆除移動電纜時,電纜插銷應妥善保管不得砸碰,不得放在水中浸泡,不用的電纜插銷座應加封堵。

五、安全警告

1.檢修電氣設備時,嚴格執行《停、送電制度》,否則會造成人身觸電。

2.嚴禁帶負荷操作隔離開關,否則會損壞隔離開關,影響正常停.送電。

3.各種電纜必須在規定的電壓等級下使用,嚴禁超過安全載流量,長時超負荷運行使電纜絕緣下降導致相間短路,影響正常運行,嚴重時會造成火災。

篇3:礦山機加工設備操作規程范本

§7-1、車工安全操作規程

1.操作人員在啟動設備前,一定要檢查設備各部位手柄是否在正確位置上。

2.在啟動設備前,對各注油部位要進行設備潤滑注油,

3.啟動設備前,必須穿緊身工作服,必須戴防護眼鏡和穿絕緣膠鞋。

4.操作人員在進行備件加工時,一定要審核圖紙和加工件各部位的工藝尺寸。

5.女工在操作設備時,一定要把頭發扎緊裝在工作帽中,

6.在裝卡工件進行加工時,一定要檢查卡具是否完好,工件是否裝卡牢固,待確定無誤是再進行啟動設備加工。

7.對使用的,扳手,卡尺,鋼板尺,千分尺,百分表,盒尺,手錘,中心鉆,排銷勾,劃針,注油槍,銼刀,機用絲錐,板牙,鉆頭等進行妥善保管和維護。

8.操作人員每天必須堅持日常點檢和日常設備潤滑制度-,每天對設備進行保養維護,保證安全生產。

9.操作人員一定要穿戴好勞動保護用品,以免加工過程中鐵削飛濺傷人。

§7-2、刨工安全操作規程

1.操作人員在啟動設備前,一定要檢查設備各部位手柄是否在正確位置上。

2.在啟動設備前,對各注油部位要進行設備潤滑注油,

3.啟動設備前,必須穿緊身工作服,必須戴防護眼鏡和穿絕緣膠鞋。

4.操作人員在進行備件加工時,一定要審核圖紙和加工件各部位的工藝尺寸。

5.女工在操作設備時,一定要把頭發扎緊裝在工作帽中,

6.在裝卡工件進行加工時,一定要檢查卡具是否完好,工件是否裝卡牢固,待確定無誤是再進行啟動設備加工。

7.對使用的,扳手,卡尺,鋼板尺,千分尺,百分表,盒尺,手錘,中心鉆,排銷勾,劃針,注油槍,銼刀,機用絲錐,板牙,鉆頭等進行妥善保管和維護。

8.操作人員每天必須堅持日常點檢和日常設備潤滑制度-,每天對設備進行保養維護,保證安全生產。

?§7-3、銑工安全操作規程

1.操作人員在啟動設備前,一定要檢查設備各部位手柄是否在正確位置上。

2.在啟動設備前,對各注油部位要進行設備潤滑注油,

3.啟動設備前,必須穿緊身工作服,必須戴防護眼鏡和穿絕緣膠鞋。

4.操作人員在進行備件加工時,一定要審核圖紙和加工件各部位的工藝尺寸。

5.女工在操作設備時,一定要把頭發扎緊裝在工作帽中,

6.在裝卡工件進行加工時,一定要檢查卡具是否完好,工件是否裝卡牢固,待確定無誤是再進行啟動設備加工。

7.對使用的,扳手,卡尺,鋼板尺,千分尺,百分表,盒尺,手錘,中心鉆,排銷勾,劃針,注油槍,銼刀,機用絲錐,板牙,鉆頭等進行妥善保管和維護。

8.操作人員每天必須堅持日常點檢和日常設備潤滑制度-,每天對設備進行保養維護,保證安全生產。

§7-4、電器焊氧氣切割工安全操作規程

1.操作人員在加工備件時,必須先審核圖紙內的工藝尺寸,必須了解使用材料的結構在進行備件加工。

2.操作人員在使用焊接前,必須佩戴安全防護眼鏡、防紫外線臉罩、電焊手套、絕緣膠鞋和護腳鞋蓋。

3.使用電焊機時,必須根據實際材料調整電流大小,選擇焊條的規格型號,保證加工件的質量哈焊接工藝要求。

4.使用氧氣乙炔氣時,兩瓶的距離必須保持在7米以外,在使用前,操作人員必須仔細檢查兩瓶的減壓閥是否完好,割矩調節手輪是否靈活,氧氣帶和乙炔帶是否有漏氣現象,割嘴是否有堵塞。焊接加工時要遠離易燃易爆物品500米以外。

5.操作人員在進行加工備件時,一定要遠離易燃易爆物品和各類油脂。

6.操作人員在工作是必須戴有防止噪音的耳塞。

7.操作人員在每天工作結束是提前半小時對工作現場進行清掃灑水,把使用的工具如:扳手、劃針、劃規、鉗子,管鉗、大錘、斷線鉗、鐵皮剪、小手錘、盒尺、鋼板尺、萬用角度尺、樣沖等工具進行擦洗保養。

8.工作現場必須配備滅火器2-3個。

?§7-5、電器維修檢修工安全操作規程

1.操作人員在進行檢修時,一定穿好緊身工作服、絕緣膠鞋、絕緣手套、防護眼鏡。

2.操作人員在檢修測試電器設備時,一定要用萬用表、兆歐表、鉗芯電流表對所檢修的設備進行測試,確診設備狀況后再進行檢修,而且必須斷電進行絕緣測試。

3.操作人員在修理電機、風機、水泵時,一定要用千分尺測量漆包線的線徑,修復完畢實驗設備運轉時,一定要用線速表測試。

4.操作人員在清洗電機、風機、水泵定子時,必須戴橡膠手套進行清洗。

5.操作人員對所修理的電機、風機、水泵進行絕緣清漆時,必須戴防護手套和防毒口罩。

6.操作人員在檢修電器開關設備時,一定要使用實驗電筆進行測試,接線時一定要用扳手、鉗子和螺絲刀、電烙鐵、線頭對焊機把線頭接好。

7.修理電機、風機、水泵繞組時,必須使用正規的劃線刀、壓線刀、皮錘和整形棒修理。

8.修理電機、風機、水泵繞組進行繞線時,必須使用正規的線槽模板進行繞組。

9.修理電機、風機、水泵更換軸承時,必須使用軸承起扒器和扒輪器。

10.修理風機,更換風葉時,必須使用風葉專用起扒器。

11.修理電機、風機、水泵時必須使用扒線器、手錘、扁鏟、剃刀進行舊線拆除。

12.在檢修平臺上修理設備時,平臺上必須設有安全防護網。

13.操作人員在工作結束時必須清理好現場,把所使用的工具進行擦洗保管。

§7-6、設備檢修工安全操作規程

1.操作人員在檢修設備時,必須穿好緊身工作服,戴好袖套和橡膠耐油手套和防滑膠鞋。

2.操作人員在檢修設備時,一定要按工藝進行檢修,拆除部件時,一定要規范拆除和裝卡,

3.扒取對輪和軸承時,一定使用合宜的模具和輔助工具進行扒取。

4.使用的扳手、鉗子、螺絲刀、銼刀、板牙、絲錐、套筒扳手、斷絲取出器、鏨子、手錘、大錘、管鉗、橇棍、等工具,一定要配備好手把和輔助架后進行安全使用。

5.使用的游標卡尺、塞尺、鋼板尺、盒尺、中心高度游標卡尺、千分尺、內外卡鉗等測量工具,必須合理正確的使用。

6.檢修過程中,擊打鏨子時,手錘擊打方向不的正對他人,使用手錘人員不的戴手套,手錘把上應該上防滑膠套,操作人員必須戴防護眼鏡。

7.檢修大型設備時,吊裝繩索一定要牢固安全,起吊時由專人統一指揮進行吊裝,在檢修現場不得有與檢修無關的其他物件。

8.在檢修過程中拆除下的部件,一定要進行編號排放,清洗部件時必須使用毛刷進行清洗。

9.檢修人員在設備檢修完畢,必須進行調試保證設備良好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