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新副井井底車場擴修安全技術措施

新副井井底車場擴修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15 閱讀 7383

根據生產需要,經研究決定,對新副井底車場進行擴修。為確保施工安全,特制定本措施:

一、施工范圍:南馬頭門操作機硐室南端至一號交叉點(石門段)。分三期施工:第一期工程二號交叉點三角柱頭以北段;第二期工程為二號交叉點;第三期工程二號交叉點喇叭口起始點至一號交叉點。

二、設計規格要求:

(一)第一期與第三期相同:

1、支護形式:擴修使用錨網噴,然后架下凈寬5154mm的36u拱形支架支護。棚上背金屬菱形網,棚后讓壓距250mm~350mm,用袋裝粉煤灰或沙子充填。巷兩幫打錨桿Φ20×2000mm鋼筋麻花錨桿,間排距600mm×600mm,配CK3550樹脂藥卷;與Φ17.8×6000mm錨索,間排距2000mm×2000mm,配CK2350樹脂藥卷。頂打錨桿Φ22×2500mm鋼筋螺紋錨桿配CK2350樹脂藥卷,加打Φ17.8×10000mm錨索,間排距2000mm×2000mm,每眼配CK2350樹脂藥卷4卷,掛金屬菱形網后再噴漿,噴層厚度大于100mm,底板掘砌反拱頂高1.4m,弦長5.6m,然后打錨桿Φ20×2000mm配CK3550樹脂藥卷,錨桿間排距1000×1000mm,鋪金屬菱形網,然后打砼反拱厚度600mm,在巷幫100mm處留寬度為250mm,深為200mm左右的凹槽(如圖),待架棚后,用混凝土將凹槽澆筑,使u型鋼棚腿與反拱搭接嚴實。

2、支架規格:支架棚距為600mm,連接板齊全,梁柱搭接長度450mm,柱窩深0.2m。擴修后巷道凈寬大于5154mm,凈高4020mm。

(二)第二期工程:

1、支護形式:拱基線上進行錨網索噴支護,使用Φ17.8×10000mm錨索,間排距1.5m×1.5m,噴砼其型號不低于C10,厚100mm。

2、直墻部分已失修留垛拆除砼直墻,內幫錨網噴,錨桿Φ20×2000mm,間排距600mm×600mm,噴厚100mm,再重新砌墻,砼墻厚600mm,內留讓壓距250~350mm,用袋裝砂或煤灰粉充填,砼不低于C20,機械振實與拱接嚴實。

3、砼反拱:砼≥C20,厚600mm,砼反拱與直墻相接嚴實,澆筑砼前打底板錨桿Φ20×2000mm,間排距1m×1m,金屬網鋪底。

三、支護規格質量要求:

1.嚴格按地測科給定的中腰線進行施工。

2.錨桿間排距誤差±50mm。

3.錨桿外露長度小于50mm,錨盤貼網貼幫,螺絲上緊,錨索外露長度小于350mm。

4.金屬菱形網壓茬100mm,呈三花型每隔0.2m,連一扣。誤差±50mm。

5.錨網結束后,噴漿支護,噴漿厚度大于100mm。

6.噴漿后,根據中腰線架設36u拱支。要求:

1)36u拱形支架下凈寬5154mm,誤差0~+80mm。

2)巷道凈高4m,誤差0~100mm。

3)棚距0.6m,誤差50mm。

4)棚梁接口:搭接壓茬長度為450mm,誤差±20mm。卡環間隔均勻。每架6副卡環。

5)柱窩深度200mm,誤差±50mm,栽到反拱腳處。

6)迎山:從南往北,前傾量小于40mm。

7)棚子扭矩:±80mm,不推磨。

8)支架梁水平:不流水,誤差小于40mm。

9)棚子必須用連接板連接,方向一致,螺絲上牢,螺絲外露長度不大于10mm。

10)背幫背頂:棚子架好后,背金屬菱形網。

11)反拱厚600mm,反拱施工前錨網,錨桿間排距1m×1m,錨桿Φ20×2000mm,反拱兩幫嵌入兩幫并搗實,噴漿密閉。

四、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1.一通三防:

1)防塵:由于該擴修地點位于進風側,爆破時產生粉塵。要求:巖巷部分實行濕式鉆眼,采取綜合防塵措施,在距施工地點適當位置安設兩道噴霧裝置,凈化空氣。噴霧裝置在噴漿前、放炮前開啟,噴漿結束、放炮結束后及時關閉。防止水體軟化煤巖,造成底鼓。

2)防火:由于該巷掘進施工中,巷道冒頂,曾自然發火,經過注漿、注水封閉已控制住。為防止擴修時,片幫冒頂,引發自燃,要求擴幫時,盡量用手鎬刨、嚴防片幫冒頂,引起火災。一旦片幫冒落,及時通知通風區進行處置。

2.頂板管理:

擴修工作分段進行,從南往北依此進行,每4.8m為一段,完成擴、錨、噴、掘砌反拱、棚充填等工藝。

3.爆破部分:

1)擴幫和臥底時使用煤電鉆打眼。炮眼深度必須大于0.6m,裝藥量視情況而定,必須使用水炮泥和黃土封泥,將炮眼封嚴,嚴禁使用其他物料代替黃泥土。

2)炮眼間排距不小于0.4m,盡量平行布置,不準交叉布置。

3)每次爆破眼數不超過4個。

4)當出現拒爆或瞎炮時,應嚴格按照《煤礦安全規程》第342條的有關規定執行。

5)必須實行正向爆破,聯線方式為串聯。

6)放炮嚴格執行“一炮三檢”及“三人聯鎖”放炮制度。

a.放炮把口規定:放炮時距放炮地點75m以外的所有通道口進行撤人把口,在等候硐室兩通道內設2人把好口;車場繞道內距放炮地點75m以外設1人把口;在二水平大巷一號交叉點東西各10m設2人把好口,嚴禁人員由東、西大巷進入放炮危險區。把口人員由班組長點名指派。每次放炮前必須按規定吹口哨,嚴禁放啞炮。

4.運輸行人:

車場擴修期間,爆破剔除的矸石,人工裝車。裝車時,要有阻車器,防止跑車。人力推車時,兩車間隔距離不得小于10m。防止跑車撞傷,使用電機車運送料車或渣車時,必須由機運二隊電機車司機操作,非司機嚴禁開車。

5.其他要求:

1)噴漿時,灰沙比例為1:2,速凝劑摻和量為3%~4%,攪拌勻。

2)處理噴漿管路堵塞時,噴嘴正前方不準有人。

3)處理噴漿機堵塞時,必須停電,嚴禁帶點作業。

4)施工期間必須對井底車場內所有管線、電纜進行保護,以防損壞。

5)施工條件發生變化時及時修訂補充安全技術措施。

篇2:新副井井底車場擴修安全技術措施

根據生產需要,經研究決定,對新副井底車場進行擴修。為確保施工安全,特制定本措施:

一、施工范圍:南馬頭門操作機硐室南端至一號交叉點(石門段)。分三期施工:第一期工程二號交叉點三角柱頭以北段;第二期工程為二號交叉點;第三期工程二號交叉點喇叭口起始點至一號交叉點。

二、設計規格要求:

(一)第一期與第三期相同:

1、支護形式:擴修使用錨網噴,然后架下凈寬5154mm的36u拱形支架支護。棚上背金屬菱形網,棚后讓壓距250mm~350mm,用袋裝粉煤灰或沙子充填。巷兩幫打錨桿Φ20×2000mm鋼筋麻花錨桿,間排距600mm×600mm,配CK3550樹脂藥卷;與Φ17.8×6000mm錨索,間排距2000mm×2000mm,配CK2350樹脂藥卷。頂打錨桿Φ22×2500mm鋼筋螺紋錨桿配CK2350樹脂藥卷,加打Φ17.8×10000mm錨索,間排距2000mm×2000mm,每眼配CK2350樹脂藥卷4卷,掛金屬菱形網后再噴漿,噴層厚度大于100mm,底板掘砌反拱頂高1.4m,弦長5.6m,然后打錨桿Φ20×2000mm配CK3550樹脂藥卷,錨桿間排距1000×1000mm,鋪金屬菱形網,然后打砼反拱厚度600mm,在巷幫100mm處留寬度為250mm,深為200mm左右的凹槽(如圖),待架棚后,用混凝土將凹槽澆筑,使u型鋼棚腿與反拱搭接嚴實。

2、支架規格:支架棚距為600mm,連接板齊全,梁柱搭接長度450mm,柱窩深0.2m。擴修后巷道凈寬大于5154mm,凈高4020mm。

(二)第二期工程:

1、支護形式:拱基線上進行錨網索噴支護,使用Φ17.8×10000mm錨索,間排距1.5m×1.5m,噴砼其型號不低于C10,厚100mm。

2、直墻部分已失修留垛拆除砼直墻,內幫錨網噴,錨桿Φ20×2000mm,間排距600mm×600mm,噴厚100mm,再重新砌墻,砼墻厚600mm,內留讓壓距250~350mm,用袋裝砂或煤灰粉充填,砼不低于C20,機械振實與拱接嚴實。

3、砼反拱:砼≥C20,厚600mm,砼反拱與直墻相接嚴實,澆筑砼前打底板錨桿Φ20×2000mm,間排距1m×1m,金屬網鋪底。

三、支護規格質量要求:

1.嚴格按地測科給定的中腰線進行施工。

2.錨桿間排距誤差±50mm。

3.錨桿外露長度小于50mm,錨盤貼網貼幫,螺絲上緊,錨索外露長度小于350mm。

4.金屬菱形網壓茬100mm,呈三花型每隔0.2m,連一扣。誤差±50mm。

5.錨網結束后,噴漿支護,噴漿厚度大于100mm。

6.噴漿后,根據中腰線架設36u拱支。要求:

1)36u拱形支架下凈寬5154mm,誤差0~+80mm。

2)巷道凈高4m,誤差0~100mm。

3)棚距0.6m,誤差50mm。

4)棚梁接口:搭接壓茬長度為450mm,誤差±20mm。卡環間隔均勻。每架6副卡環。

5)柱窩深度200mm,誤差±50mm,栽到反拱腳處。

6)迎山:從南往北,前傾量小于40mm。

7)棚子扭矩:±80mm,不推磨。

8)支架梁水平:不流水,誤差小于40mm。

9)棚子必須用連接板連接,方向一致,螺絲上牢,螺絲外露長度不大于10mm。

10)背幫背頂:棚子架好后,背金屬菱形網。

11)反拱厚600mm,反拱施工前錨網,錨桿間排距1m×1m,錨桿Φ20×2000mm,反拱兩幫嵌入兩幫并搗實,噴漿密閉。

四、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1.一通三防:

1)防塵:由于該擴修地點位于進風側,爆破時產生粉塵。要求:巖巷部分實行濕式鉆眼,采取綜合防塵措施,在距施工地點適當位置安設兩道噴霧裝置,凈化空氣。噴霧裝置在噴漿前、放炮前開啟,噴漿結束、放炮結束后及時關閉。防止水體軟化煤巖,造成底鼓。

2)防火:由于該巷掘進施工中,巷道冒頂,曾自然發火,經過注漿、注水封閉已控制住。為防止擴修時,片幫冒頂,引發自燃,要求擴幫時,盡量用手鎬刨、嚴防片幫冒頂,引起火災。一旦片幫冒落,及時通知通風區進行處置。

2.頂板管理:

擴修工作分段進行,從南往北依此進行,每4.8m為一段,完成擴、錨、噴、掘砌反拱、棚充填等工藝。

3.爆破部分:

1)擴幫和臥底時使用煤電鉆打眼。炮眼深度必須大于0.6m,裝藥量視情況而定,必須使用水炮泥和黃土封泥,將炮眼封嚴,嚴禁使用其他物料代替黃泥土。

2)炮眼間排距不小于0.4m,盡量平行布置,不準交叉布置。

3)每次爆破眼數不超過4個。

4)當出現拒爆或瞎炮時,應嚴格按照《煤礦安全規程》第342條的有關規定執行。

5)必須實行正向爆破,聯線方式為串聯。

6)放炮嚴格執行“一炮三檢”及“三人聯鎖”放炮制度。

a.放炮把口規定:放炮時距放炮地點75m以外的所有通道口進行撤人把口,在等候硐室兩通道內設2人把好口;車場繞道內距放炮地點75m以外設1人把口;在二水平大巷一號交叉點東西各10m設2人把好口,嚴禁人員由東、西大巷進入放炮危險區。把口人員由班組長點名指派。每次放炮前必須按規定吹口哨,嚴禁放啞炮。

4.運輸行人:

車場擴修期間,爆破剔除的矸石,人工裝車。裝車時,要有阻車器,防止跑車。人力推車時,兩車間隔距離不得小于10m。防止跑車撞傷,使用電機車運送料車或渣車時,必須由機運二隊電機車司機操作,非司機嚴禁開車。

5.其他要求:

1)噴漿時,灰沙比例為1:2,速凝劑摻和量為3%~4%,攪拌勻。

2)處理噴漿管路堵塞時,噴嘴正前方不準有人。

3)處理噴漿機堵塞時,必須停電,嚴禁帶點作業。

4)施工期間必須對井底車場內所有管線、電纜進行保護,以防損壞。

5)施工條件發生變化時及時修訂補充安全技術措施。

篇3:新副井井底車場擴修安全技術措施

根據生產需要,經研究決定,對新副井底車場進行擴修。為確保施工安全,特制定本措施:

一、施工范圍:南馬頭門操作機硐室南端至一號交叉點(石門段)。分三期施工:第一期工程二號交叉點三角柱頭以北段;第二期工程為二號交叉點;第三期工程二號交叉點喇叭口起始點至一號交叉點。

二、設計規格要求:

(一)第一期與第三期相同:

1、支護形式:擴修使用錨網噴,然后架下凈寬5154mm的36u拱形支架支護。棚上背金屬菱形網,棚后讓壓距250mm~350mm,用袋裝粉煤灰或沙子充填。巷兩幫打錨桿φ20×2000mm鋼筋麻花錨桿,間排距600mm×600mm,配ck3550樹脂藥卷;與φ17.8×6000mm錨索,間排距2000mm×2000mm,配ck2350樹脂藥卷。頂打錨桿φ22×2500mm鋼筋螺紋錨桿配ck2350樹脂藥卷,加打φ17.8×10000mm錨索,間排距2000mm×2000mm,每眼配ck2350樹脂藥卷4卷,掛金屬菱形網后再噴漿,噴層厚度大于100mm,底板掘砌反拱頂高1.4m,弦長5.6m,然后打錨桿φ20×2000mm配ck3550樹脂藥卷,錨桿間排距1000×1000mm,鋪金屬菱形網,然后打砼反拱厚度600mm,在巷幫100mm處留寬度為250mm,深為200mm左右的凹槽(如圖),待架棚后,用混凝土將凹槽澆筑,使u型鋼棚腿與反拱搭接嚴實。

2、支架規格:支架棚距為600mm,連接板齊全,梁柱搭接長度450mm,柱窩深0.2m。擴修后巷道凈寬大于5154mm,凈高4020mm。

(二)第二期工程:

1、支護形式:拱基線上進行錨網索噴支護,使用φ17.8×10000mm錨索,間排距1.5m×1.5m,噴砼其型號不低于c10,厚100mm。

2、直墻部分已失修留垛拆除砼直墻,內幫錨網噴,錨桿φ20×2000mm,間排距600mm×600mm,噴厚100mm,再重新砌墻,砼墻厚600mm,內留讓壓距250~350mm,用袋裝砂或煤灰粉充填,砼不低于c20,機械振實與拱接嚴實。

3、砼反拱:砼≥c20,厚600mm,砼反拱與直墻相接嚴實,澆筑砼前打底板錨桿φ20×2000mm,間排距1m×1m,金屬網鋪底。

三、支護規格質量要求:

1.嚴格按地測科給定的中腰線進行施工。

2.錨桿間排距誤差±50mm。

3.錨桿外露長度小于50mm,錨盤貼網貼幫,螺絲上緊,錨索外露長度小于350mm。

4.金屬菱形網壓茬100mm,呈三花型每隔0.2m,連一扣。誤差±50mm。

5.錨網結束后,噴漿支護,噴漿厚度大于100mm。

6.噴漿后,根據中腰線架設36u拱支。要求:

1)36u拱形支架下凈寬5154mm,誤差0~+80mm。

2)巷道凈高4m,誤差0~100mm。

3)棚距0.6m,誤差50mm。

4)棚梁接口:搭接壓茬長度為450mm,誤差±20mm。卡環間隔均勻。每架6副卡環。

5)柱窩深度200mm,誤差±50mm,栽到反拱腳處。

6)迎山:從南往北,前傾量小于40mm。

7)棚子扭矩:±80mm,不推磨。

8)支架梁水平:不流水,誤差小于40mm。

9)棚子必須用連接板連接,方向一致,螺絲上牢,螺絲外露長度不大于10mm。

10)背幫背頂:棚子架好后,背金屬菱形網。

11)反拱厚600mm,反拱施工前錨網,錨桿間排距1m×1m,錨桿φ20×2000mm,反拱兩幫嵌入兩幫并搗實,噴漿密閉。

四、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1.一通三防:

1)防塵:由于該擴修地點位于進風側,爆破時產生粉塵。要求:巖巷部分實行濕式鉆眼,采取綜合防塵措施,在距施工地點適當位置安設兩道噴霧裝置,凈化空氣。噴霧裝置在噴漿前、放炮前開啟,噴漿結束、放炮結束后及時關閉。防止水體軟化煤巖,造成底鼓。

2)防火:由于該巷掘進施工中,巷道冒頂,曾自然發火,經過注漿、注水封閉已控制住。為防止擴修時,片幫冒頂,引發自燃,要求擴幫時,盡量用手鎬刨、嚴防片幫冒頂,引起火災。一旦片幫冒落,及時通知通風區進行處置。

2.頂板管理:

擴修工作分段進行,從南往北依此進行,每4.8m為一段,完成擴、錨、噴、掘砌反拱、棚充填等工藝。

3.爆破部分:

1)擴幫和臥底時使用煤電鉆打眼。炮眼深度必須大于0.6m,裝藥量視情況而定,必須使用水炮泥和黃土封泥,將炮眼封嚴,嚴禁使用其他物料代替黃泥土。

2)炮眼間排距不小于0.4m,盡量平行布置,不準交叉布置。

3)每次爆破眼數不超過4個。

4)當出現拒爆或瞎炮時,應嚴格按照《煤礦安全規程》第342條的有關規定執行。

5)必須實行正向爆破,聯線方式為串聯。

6)放炮嚴格執行“一炮三檢”及“三人聯鎖”放炮制度。

a.放炮把口規定:放炮時距放炮地點75m以外的所有通道口進行撤人把口,在等候硐室兩通道內設2人把好口;車場繞道內距放炮地點75m以外設1人把口;在二水平大巷一號交叉點東西各10m設2人把好口,嚴禁人員由東、西大巷進入放炮危險區。把口人員由班組長點名指派。每次放炮前必須按規定吹口哨,嚴禁放啞炮。

4.運輸行人:

車場擴修期間,爆破剔除的矸石,人工裝車。裝車時,要有阻車器,防止跑車。人力推車時,兩車間隔距離不得小于10m。防止跑車撞傷,使用電機車運送料車或渣車時,必須由機運二隊電機車司機操作,非司機嚴禁開車。

5.其他要求:

1)噴漿時,灰沙比例為1:2,速凝劑摻和量為3%~4%,攪拌勻。

2)處理噴漿管路堵塞時,噴嘴正前方不準有人。

3)處理噴漿機堵塞時,必須停電,嚴禁帶點作業。

4)施工期間必須對井底車場內所有管線、電纜進行保護,以防損壞。

5)施工條件發生變化時及時修訂補充安全技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