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綜掘超前支護裝置運輸安裝安全技術措施

綜掘超前支護裝置運輸安裝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15 閱讀 2870

根據礦組織安排,為實現快掘快支故決定在33405瓦斯抽采巷試用綜掘超前支護裝置,為保證綜掘超前支護裝置裝車、捆綁、運輸、安裝過程的安全,特制定如下安全技術措施:

一、裝車、運輸、卸車

1、本次安裝的超前支護裝置型號為ZJC2*800/20/30,裝運時,視機器的具體結構、重量和尺寸,最小限度地將其分解成若干部分,以便運輸、起重和安裝。

2、裝車前必須先檢查車輛的完好狀況,然后用Φ15.5mm的鋼絲繩將設備部件在車輛上固定牢靠,再用道木、勾木、楔子等將背緊,嚴禁偏載。

3、使用起重機裝車時,人員不得進入起重范圍內。使用三噸平板車要用配套銷子、三鏈環,用鏈子時不能低于22型鏈子。

4、對于液壓系統及配管部分,必須采取防塵措施。拆后形成的外露聯接面應包扎保護以防碰壞。小零件要裝袋或妥善保存,不得丟失。

5、卸車前要專門打起吊錨桿、錨索或搭起吊架,嚴禁在原由支護體上直接起吊,工作前要仔細檢查作業地點周圍的支護情況,有隱患必須處理后方可作業。

6、卸車起吊前,必須把車擋好,而且要有專人指揮,密切配合,起吊物下嚴禁有人,操作手動葫蘆的作業人員必須站在支護完好退路暢通的安全地點。

二、綜掘超前支護裝置的組裝

安裝前作好準備工作:應根據機器的最大尺寸和部件的最大重量準備一個安裝場地,該場地要求平整、堅實,巷道中鋪軌、供電、照明、通風、支護良好,在安裝巷道的中頂部裝設滿足要求的起吊設備(起吊能力>5t、足夠的起吊高度),千斤頂及其它必要的安裝工具。安裝前應擦洗干凈零部件連接的結合面,認真檢查機器的零部件,如有損壞應在安裝前修復。

1、將綜掘超前支護裝置各組件運送到安裝地點卸下后,即可按照下列順序依次進行安裝:

a確定立柱中心線距離4080mm;

b先把橫梁按總圖大致位置及先后順序放到巷道底板上,固定好活動固定套;

c把彈性順梁及剛性順梁分別按位置固定在橫梁上,不得有憋卡現象;

d用鋼絲繩及手動葫蘆將順梁連同橫梁懸掛吊起至合理高度,按次序安裝推移千斤頂,把好銷軸及螺栓;

e把立柱按次序安裝在橫梁下,每個立柱套好復位橡膠,注意連接銷鈾時若有連接不上時可用推移適當活動橫梁直至合理的安裝空間;

f將前梁固定在后橫梁上,把前梁千斤頂也固定在后橫梁上將前梁千斤頂和前梁用銷軸鉸接在一起;

g連接開口銷、U型卡,;

h連接各部單向閥、操縱閥及管路;

i連接液壓泵站與操縱閥的液壓管路;

2、綜掘超前支護裝置調試應檢查下列情況并及時處理

1)檢查各部鎖鈾、開口銷、U型卡的是否連接可靠牢固;

2)檢查連接各部單向閥、操縱閥及管路的連接與排列;

3)檢查液壓泵站與操縱閥的液壓管路;

4)檢查各部件的動作是否靈活可靠等。

在上述各種情況符合設計要求后,則可進行正常工作。

三、安全技術措施

1、安裝選擇頂板完好處,并按要求重新打用于起吊設備的錨桿和錨索,錨桿、錨索布置位置,根據現場確定。錨桿使用Φ20×L2400mm的螺紋鋼錨桿,錨索采用Φ17.8×L6400mm的鋼絞線,每根錨桿和錨索各配套使用1支K2355,1支Z2355型樹脂錨固劑。

2、使用手拉葫蘆起重時,手拉葫蘆要完好,手拉葫蘆的噸位與設備重量相配,吊掛時用錨鏈或鋼絲繩套連牢,選合理的位置吊掛,起吊時人員要站在安全有退路的地點。起吊物下方嚴禁有人。

3、人工搬運大件時,要配備足夠的人數,一人指揮,并防止碰頭碰腳事故。

4、所有人員必須認真工作,持證上崗。嚴格遵守《煤礦安全規程》與《操作規程》中的有關規定,杜絕“三違”。

5、運輸過程中,嚴格執行“行人不行車,行車不行人”制度與《大件運送安全措施》。

篇2:綜掘超前支護裝置運輸安裝安全技術措施

根據礦組織安排,為實現快掘快支故決定在33405瓦斯抽采巷試用綜掘超前支護裝置,為保證綜掘超前支護裝置裝車、捆綁、運輸、安裝過程的安全,特制定如下安全技術措施:

一、裝車、運輸、卸車

1、本次安裝的超前支護裝置型號為ZJC2*800/20/30,裝運時,視機器的具體結構、重量和尺寸,最小限度地將其分解成若干部分,以便運輸、起重和安裝。

2、裝車前必須先檢查車輛的完好狀況,然后用Φ15.5mm的鋼絲繩將設備部件在車輛上固定牢靠,再用道木、勾木、楔子等將背緊,嚴禁偏載。

3、使用起重機裝車時,人員不得進入起重范圍內。使用三噸平板車要用配套銷子、三鏈環,用鏈子時不能低于22型鏈子。

4、對于液壓系統及配管部分,必須采取防塵措施。拆后形成的外露聯接面應包扎保護以防碰壞。小零件要裝袋或妥善保存,不得丟失。

5、卸車前要專門打起吊錨桿、錨索或搭起吊架,嚴禁在原由支護體上直接起吊,工作前要仔細檢查作業地點周圍的支護情況,有隱患必須處理后方可作業。

6、卸車起吊前,必須把車擋好,而且要有專人指揮,密切配合,起吊物下嚴禁有人,操作手動葫蘆的作業人員必須站在支護完好退路暢通的安全地點。

二、綜掘超前支護裝置的組裝

安裝前作好準備工作:應根據機器的最大尺寸和部件的最大重量準備一個安裝場地,該場地要求平整、堅實,巷道中鋪軌、供電、照明、通風、支護良好,在安裝巷道的中頂部裝設滿足要求的起吊設備(起吊能力>5t、足夠的起吊高度),千斤頂及其它必要的安裝工具。安裝前應擦洗干凈零部件連接的結合面,認真檢查機器的零部件,如有損壞應在安裝前修復。

1、將綜掘超前支護裝置各組件運送到安裝地點卸下后,即可按照下列順序依次進行安裝:

a確定立柱中心線距離4080mm;

b先把橫梁按總圖大致位置及先后順序放到巷道底板上,固定好活動固定套;

c把彈性順梁及剛性順梁分別按位置固定在橫梁上,不得有憋卡現象;

d用鋼絲繩及手動葫蘆將順梁連同橫梁懸掛吊起至合理高度,按次序安裝推移千斤頂,把好銷軸及螺栓;

e把立柱按次序安裝在橫梁下,每個立柱套好復位橡膠,注意連接銷鈾時若有連接不上時可用推移適當活動橫梁直至合理的安裝空間;

f將前梁固定在后橫梁上,把前梁千斤頂也固定在后橫梁上將前梁千斤頂和前梁用銷軸鉸接在一起;

g連接開口銷、U型卡,;

h連接各部單向閥、操縱閥及管路;

i連接液壓泵站與操縱閥的液壓管路;

2、綜掘超前支護裝置調試應檢查下列情況并及時處理

1)檢查各部鎖鈾、開口銷、U型卡的是否連接可靠牢固;

2)檢查連接各部單向閥、操縱閥及管路的連接與排列;

3)檢查液壓泵站與操縱閥的液壓管路;

4)檢查各部件的動作是否靈活可靠等。

在上述各種情況符合設計要求后,則可進行正常工作。

三、安全技術措施

1、安裝選擇頂板完好處,并按要求重新打用于起吊設備的錨桿和錨索,錨桿、錨索布置位置,根據現場確定。錨桿使用Φ20×L2400mm的螺紋鋼錨桿,錨索采用Φ17.8×L6400mm的鋼絞線,每根錨桿和錨索各配套使用1支K2355,1支Z2355型樹脂錨固劑。

2、使用手拉葫蘆起重時,手拉葫蘆要完好,手拉葫蘆的噸位與設備重量相配,吊掛時用錨鏈或鋼絲繩套連牢,選合理的位置吊掛,起吊時人員要站在安全有退路的地點。起吊物下方嚴禁有人。

3、人工搬運大件時,要配備足夠的人數,一人指揮,并防止碰頭碰腳事故。

4、所有人員必須認真工作,持證上崗。嚴格遵守《煤礦安全規程》與《操作規程》中的有關規定,杜絕“三違”。

5、運輸過程中,嚴格執行“行人不行車,行車不行人”制度與《大件運送安全措施》。

篇3:掘進機機載超前支護裝置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一、概述:1.設備概況:ZLJ-10掘進機機載超前支護裝置操作規程適用于綜掘工作面掘進頭的臨時支護,配置在掘進機切割部,在不影響掘進機正常截割作業的前提下,利用掘進機液壓系統為動力源,實現臨時支護,同時可以托起特殊支護條件下的錨網和鋼帶或槽鋼,機械化程度高、安全系數高、勞動強度低,不僅提高了掘進效率,而且使工人的安全得到有效保障。2.型號說明:本機型號ZLJ-10——液壓支護Z——產品類型代號:支護裝置L——第一特征號:臨時J——第二特征號:掘進機機載10——支護強度:(10KN/M2)3.主要結構及原理①結構:有頂梁架、主架、折疊缸、升降缸、支撐缸、平衡閥、高壓油管路、多路換向閥、分流集流閥等組成。②工作原理:工作時,利用綜掘機的液壓泵站供油,操作換向閥使液壓油進入分流集流閥、平衡閥和支撐油缸、折疊油缸,使主架,頂架打開;主架打開后前傾30°左右,頂架須保持在水平狀態;推動升降油缸使頂架升高。通過調節三組油缸使頂架直到所需要的高度,角度,以達到頂架及U型鋼棚梁同頂板吻合;然后把綜掘機斷電,開始進行架棚作業;完成架棚作業后,將臨時支護裝置按逆向操作收回油缸并使頂架落在掘進機截割蓋板上。等待掘進機截割工作完成后,進行下一次架棚支護作業。4.主要技術參數:①巷道斷面:矩形、拱形、梯形②適用巷道尺寸:巷道高≥2.2m、巷道寬≥3m③最大支撐力:≥2.5t④最大支護面積:3m×3m⑤支護超出掘進炮頭距離:0.6m~2m⑥頂架最大橫向斜角:≤18°⑦額定壓力:16MPa⑧額定流量:50L/min⑨裝置重量:約1t二、準備工作1.操作前首先檢查頂幫完好情況,保證工作區域安全、整潔和無障礙物。2.所有千斤頂、立柱無串、漏液現象,發現問題及時處理。3.所有操作閥無串、漏液現象;不工作時,所有手把打到零位。4.護幫、護正面煤板無變形、斷裂。5.所有支撐梁無開焊、開裂現象。6.液壓系統、安全保護裝置正常可靠,零部件應完整無缺,各部連接螺栓、銷軸、限位銷齊全、緊固。7.液壓系統各聯接裝置的卡子應齊全牢固,油管吊掛整齊,無破損、擠壓。三、一般規定:1.司機應具備責任心強、認真鉆研設備性能,并經過專門培訓后,方可持證上崗。2.司機必須熟悉裝置的結構、性能、動作原理,能嚴格按操作規程,熟練地操作機器,懂得設備的一般維護和故障處理知識。3.司機除應會熟練操作機器外,還應對其進行日常檢查的維護工作。在發現超前支護裝置有故障時,應積極配合維護人員進行處理,不能處理時,要立即向班長匯報。四、設備使用1.操作要求①本支護裝置應配備一名掘進司機和兩名副司機負責操作。②掘進司機負責操作本裝置,副司機負責指揮,并把所需29U鋼棚梁放到支護頂架上,把頂部鋼筋芭片提前放在兩個棚梁上,用12#扎絲綁扎扭結成整體并與棚梁連接牢固,僅留肩窩處梁腿搭接處芭片不上,待上好棚梁后,僅需背本組第一個棚梁與頂部最后一根棚梁間頂部芭片(是否應加工合適的大幅網片,節省鋪、聯網時間)。③司機首先必須了解本裝置的性能特點,熟悉操作規程,掌握操作要領,經培訓合格后方可進行獨立操作。2.裝置操作及施工程序①掘進機完成截割、裝煤作業后,應將截割頭放下。②施工人員進行“敲幫問頂”后,進行下一步作業;③檢查支護裝置各部件及管路,在保證完好狀態下,操作二位三通閥,使液壓油切換到支護裝置油路。④副司機把29U鋼梁和鋼筋芭片放在頂架上,使頂架上磁鐵將其吸住;⑤掘進機司機操作支護裝置的支撐缸和折疊缸液壓控制閥手柄,使主架和頂架由折合狀態慢慢平穩打開,主架打開后前傾30°左右,頂架保持在水平狀態時,松開兩操作手柄;操作主架的生升降油缸操作閥手柄使主架升起達到巷道頂部,調整好高度,與巷道掘進坡度一致。頂部施工人員對著激光中線掛線,量分中、拉調斜后,調整好棚間距及調斜;然后掘進機斷電;⑥掘進機斷電后,頂部施工人員在先將幫部施工所需打的作業平臺搭設好[作業平臺采用直徑20mm圓鋼制作,上端為掛鉤,下端為圓環,圓環內穿直徑108mm鋼管,鋼管前端搭在下部梯子橫撐上,在掘進機上合適位置鋪設搭設木板,(木板規格:長不小于4.5m,寬不小于200mm;厚度不小于70mm)一端搭在鋼管上,一端搭在掘進機上,并在靠近棚腿上端放兩塊鋼筋芭片作為下部作業的臨時支護;防止肩窩部掉落矸石傷及下部作業人員;下部作業人員待上述工作完成后,進行挖腿窩栽棚腿等工作,頂部作業人員進行頂部過頂工作],本組棚梁與原有巷道棚梁間過頂部芭片;幫部施工作業人員挖腿窩、栽棚腿,頂部人員過好頂后,用卡纜將梁腿緊固;依次循環,將第二棚棚腿及棚梁上卡纜緊固;腰背肩窩及幫部芭片。⑦待上述支護工作完畢后,通過反向拉動多路換向閥相應的手柄,先把主架降到最低位置,然后折合頂架,直道頂架全部落到掘進機上為止,本循環施工完成;⑧依此方法進行下一個循環作業。五、裝置操作注意事項1.在安裝和使用本設備前,仔細閱讀產品使用說明書,以保證正確安全使用。2.支護裝置在打開時,應注意觀察支護各關節管路是否有不正常現象,錨網是否有滑脫現象。3.注意保持油缸油位,觀察油溫不超過70度。4.每天工作前把黃油嘴內加滿黃油。5.定期清理油箱和過濾器。6.不得隨意拆卸液壓件,防止臟物進入管路,污染液壓油和液壓元件。拆卸維修時,注意將拆下的油管接頭、液壓件用布包扎,以免煤塵進入。7.在使用支護裝置時,絕對不能動作掘進機,否則會造成嚴重事故。如確需掘進機工作時,應提前把支護裝置收回,掘進機才能工作。8.支護高度不夠時,應先落下支護裝置,再抬高炮頭,并在炮頭下墊入枕木,然后再升高支護裝置。嚴禁在支護裝置打開狀態下抬高炮頭。否則將嚴重損壞本裝置。9.支護頂架貼緊巷道斷面后,嚴禁再操作折疊油缸推動頂架前后推動,否則會使頂架變形。油缸桿變形彎曲。六、裝置的維護和管理1.基本要求:掌握液壓支架有關知識,了解各零部件結構、規格、材質、性能和作用,熟練地進行維護和檢修,遵守維護規程,及時排除故障,保持設備完好,保證正常安全生產。2.維護內容:包括日常維護保養和拆檢維修,維護的重點是液壓系統。日常維護保養做到:一經常、二齊全、三無漏堵。“一經常”—維護保養堅持經常;“二齊全”—連接件齊全、液壓部件齊全;“三無漏堵”—閥類無漏堵、立柱千斤頂無漏堵、管路無漏堵。液壓件維修的原則是:井下更換、井下拆檢。3.維修前做到:一清楚、二準備。“一清楚”—維護項目和重點要清楚;“二準備”—準備好工具尤其是專業工具,準備好備用配件。4.堅持維修檢修制度:做到五檢:班隨檢、日小檢、旬中檢、月大檢、季(年)總檢。七、常見故障及處理故障現象可能原因排除方法1.折疊油缸、支撐油缸不同步1.分流集流閥精度低2.某一液壓缸上平衡閥(液壓鎖)堵塞或閥芯卡住3.油臟4.某一油缸密封損壞,兩腔竄液1.更換分流集流閥2.清洗或更換平衡閥(液壓鎖)3.加過濾器或換新油4.更換油缸密封或油缸2.支護不動作1.系統壓力及流量太低;2.主進回油路接錯;3.平衡閥液壓系統堵塞或卡住;4.支護液壓系統與掘進機液壓系統不匹配。1.調整系統壓力;2.調換主進油管;3.修理或更換平衡閥或液壓鎖;4.調換與掘進機相匹配的液壓油路。3.油缸升起后又緩慢下降1.液壓鎖、平衡閥密封不嚴;2.油缸活塞密封損壞,兩腔竄油。1.清洗、更換密封圈或液壓鎖、平衡閥;2.更換油缸或密封油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