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爐工崗位安全操作規程
1、執行“密閉電石爐崗位安全操作規程”中各項有關安全規定。
2、出爐前要仔細檢查出爐小車、軌道、卷揚機、鋼絲繩等出爐設備及工具,有故障時要及時排除。
3、認真檢查爐嘴、爐門、防護屏等出爐冷卻水系統是否有漏水現象,發現漏水要及時停水聯系維修,嚴重時必須改變出爐口。
4、電石鍋之間的鉤、環要掛牢固,吊鍋與吊電石坨前要檢查單雙臂抱鉗有無損壞失靈。吊運鍋坨等物時,操作人員要離開鍋坨5m以外。
5、出爐卷揚機要有專人看管定期加油,注意檢查鋼絲繩不要亂混,鋼絲繩有無斷股處。發現問題及時匯報出爐組長及時聯系處理,出爐時無拉鍋信號不準開啟卷揚機,開啟卷揚機要穩。
6、出爐后液體電石運往冷卻廠房或下空鍋過程中,應有人實施監護。監護人距熱電石鍋的距離應在5米以外,必須設專人開停卷揚機,嚴防電石鍋沖擊或撞損卷揚機的事故發生。
7、在出爐堵眼操作過程中,一定要穿戴齊全勞動保護用品,如安全帽、防沖擊面罩、口罩等;在吊鍋和吊電石坨時,必須佩戴安全帽等,只能用鐵鉤而不能用手接觸雙抱鉗的掛鉤和橫梁;卡鍋時,必須操作雙抱鉗倆側扶手,以保證人身安全。
8、出爐捅眼時,操作人員應站在爐眼兩側,避免身體正對出爐口,操作人員身后不得站人。
9、電石爐出爐口周圍和出爐軌道附近地面必須保持干凈、無雜物、無積水、嚴禁液態電石與水接觸,以防爆炸傷人。
10、使用燒穿器時,要檢查其是否牢固可靠,有問題及時聯系維修,以自由脫落傷人;禁止使用絕緣不良的燒穿器,禁止帶負荷合閘或斷電。
11、燒爐眼時,禁止用潮濕的工具操作,禁止使用潮濕的勞動保護用品用具(如手套、工作鞋、工作服等)。
12、正常生產禁止用氧氣吹眼,必須吹氧時須經班組長同意。吹氧應注意吹氧管不宜伸入爐內過長,防止壓力過大,以防氧氣接觸熔池產生爆炸。
13、嚴禁用帶油、帶水的鐵管和輸氧管,使用前應先試通氣,防止管內有水或不通氣而產生事故,禁止用帶油的手套操作。
14、輸氧管與鋼管連接處必須牢固,防護屏操作孔要加防護板后再進行吹氧以防液態電石或火焰噴出傷人。
15、氧氣瓶要離操作臺10米左右,吹氧后氧氣瓶內剩余壓力不得小于0.3-0.5Pa。
16、出爐時遇有硅鐵大量流出,如確認有燒穿設備(爐嘴、爐門、冷卻水管等)危險時,應迅速關閉冷卻水閥,以防引起爆炸傷人,并采取相應措施。
17、遇有液態電石鍋落道時,禁止勉強或冒險牽引,必須有可靠措施謹慎操作,周圍禁止人員停留,防止液態電石落地爆炸傷人。
18、出爐液體電石流量較大,遇有大量液態電石流在地上時,嚴禁噴水降溫,需待自然冷卻后方可清理。淌到地面卡住小車需用卷揚機牽引時,現場人員應離開,防止鋼絲繩斷裂或翻鍋傷人。
19、保持所有出爐工具干燥,堵眼用泥球必須準備充分,泥球濕度要適中,嚴禁過濕或凍結的泥球堵眼。
20、出爐時,嚴禁各種原因進入防護屏內做任何工作。
21、液態電石在鍋內冷卻時間必須在4小時以上才準吊坨出鍋,地面監護指揮人員應站在5米以外。
22、出爐時拉鍋應設專人觀察小車運行情況,防止脫軌;一旦小車脫軌,不能繼續正常出爐時,應立即堵眼。
23、出爐操作要統一指揮,不準蠻干、亂干。
24、燒爐眼深度必須在50cm左右,形狀呈喇叭狀。
25、鐵道必須放置空出爐小車,且推到指定位置,以防鋼絲繩斷裂傷人。
篇2:出爐工崗位安全職責范文
1在班長的領導下,完成安全任務落實和當班生產及臨時任務。
2配合司機摘門,看準爐號,并檢查爐門是否吊好。
3在出完焦后,發現石墨及時打掉。
4負責檢查爐門是否對好,橫鐵是否落靠。
5負責本地區爐框,包干區清掃,爐頭尾焦處理及滅火滅煙。
6焦側出爐工協助熄焦車司機對準爐號(汽大霧大時)。
7認真執行交接班制度,接好班、交清班、不留問題。
8認真做好本崗位的文明衛生定置管理工作。
篇3:出爐工安全生產責任制
1、在生產段長領導下,完成所交給的各項任務。
2、按照本規程要求做好爐門、爐框清鏟,余煤清理、尾焦清理和配合司機摘對爐門工作,裝煤出焦順利及k2系數達標。
3、確保爐門不冒煙、不冒火,確保爐門爐框、操作平臺干凈整潔。
4、貫徹執行各項規章制度,保證安全生產。
5、制止各種違章行為,有權拒絕違章指揮和冒險蠻干。
6、有權對安全生產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合理化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