爐前燒氧安全操作規程
1開氧氣時要注意氧氣壓力,先開小量氧點燃,再逐漸加大。氧氣開關附近嚴禁煙火和在附近動火。
2燒氧氣時,必須有人指揮,燒氧時吹氧管不能頂得太死,以防氧氣回火,氧氣卡具與氧氣管接觸要嚴密,嚴禁泄漏。
3氧氣必須在氧氣管拔出后,才能關閉氧氣。用完后,氧氣管應放回原位。
4通氧氣的膠管應脫脂,膠管壓力不得小于2Mpa,長度不得小于30米,10米內不允許有接頭,接頭處要捆綁牢。
5嚴禁沾有油脂的物件(沾有油脂的手)接觸氧氣開關。
6在打掃衛生時嚴禁用氧氣來吹掃灰塵。
篇2:爐前化鐵工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1開爐前必須清除爐坑周圍障礙物,5m之內不準有易燃易爆物品。工作場地及爐底不得有水。人員在工作前必須穿戴好有關防護用品。
2檢查開爐所用工具、設備是否齊全完好,爐底板是否牢固、靈活,前后爐門和前爐蓋是否填塞妥當。
3開動鼓風機之前,先打開全部風口,鼓風機開動10~15s后,方可關閉風口蓋。
4出鐵水前,出鐵工具及澆包必須烘烤干燥。澆包必須放正、;放穩。檢查卡子是否鎖上,吊車是否能正常工作(如果是鐵軌輸送,要檢查鐵軌和下車車輪)。當一切檢查妥當后,方可出鐵。鐵水不得滿過澆包邊沿以下60mm。
5經常檢查前爐鐵水的盛裝情況,勤觀察爐渣情況,及時放渣,確保沖天爐的正常工作。
6熔化過程如果發現“棚料”現象,應立即禁止鼓風,打開全部風口。“棚料”事故排除后,必須補加焦炭,其補加量為正常熔化的1.5~2倍。
7應保持風口暢通。在捅風眼過程中,人員要避開火焰噴出方向,鐵條向外抽出時,注意后面是否有人,以防止造成燒傷事故。觀察及清理風眼時,應戴好防護眼鏡。
8禁止將冷的或濕的鐵棒與鐵水接觸。接觸前應先預熱,防止鐵水噴濺傷人。
9發生鐵水眼凝結時,必須使用專用的工具來排除事故,不準用手把住鐵棍錘打。
10出渣后,必須先將出渣口用泥堵塞好,方能打開出鐵口出鐵水。
11在熔化過程中,如果發現爐殼變紅,應立即停爐。在個別情況下,當沖天爐爐殼燒紅的面積不太大(直徑不大于100mm)而又必須繼續開爐時,可以用潮黏土、濕破布或用壓縮空氣吹風等、方法從外邊使變紅的爐殼冷卻,禁止噴水冷卻。
12風眼蓋上的觀察玻璃損壞后,應及時更換。風眼蓋必須與爐體配合緊密,如有損壞要及時更換。
13吊爐蓋時,必須掛牢,人員離開后再起吊。
14熔煉過程如遇故障,爐前化鐵工必須及時通知其他有關操作人員,協同排除故障。
篇3:轉爐工序爐前崗位安全操作規程
1、穿戴齊全勞保用品(工作服、防護面罩、口罩、手套等),并對設施檢查正常后,方可進行操作。
2、工作區域嚴禁抽煙,嚴禁攜帶火種。
3、爐前崗位所用各種操作工具、鉛模及渣包必須干燥無水,爐體周圍地面,尤其放渣、放鉛附近地面不得有積水。
4、上崗人員,不得在鉛流槽和渣流槽上踩踏、跨越,不得在鉛模上行走,不得向未凝固的鉛液面灑水,吊鉛塊時,鉤牢鼻穩。
5、爐上各水冷件不得斷流,水溫、流量符合冷卻要求。
6、轉爐操作要嚴格遵循相應的安全規程:
①正常轉爐前與控制室、加料崗、余熱鍋爐等崗位聯系,并記錄時間,相互間得到確認,且操作人員一定要確認爐體周圍無人及障礙后,響報警時間30秒。
②轉動前,主控室和現場必須有專人負責。
③遇重大問題,爐前無時間通知控制室時,可立即在現場控制轉爐。
④待爐轉到準備位置后,各限位、制動開關必須在正確位置。
⑤嚴禁爐前工在爐體轉動時脫崗串崗,必須有專人監護,以防出現意外情況,并同時負責氣、油路安全狀況。
⑥除正常操作外,任何人不得在爐體及附近進行其他任何操作。
⑦與轉爐連接的各條軟管必須有一定的能保證爐轉動到位的余度,且軟管不能下垂過多,更不能拖地和懸掛其他物件,保證爐旋轉無障礙,生產中還要防止與熱渣、鉛液及其他高溫物件接觸。
⑧轉爐時,必須將渣鉛口堵好,防止跑渣。
7、無論進行何種操作,爐在何種位置,爐體上部都不能放置任何工具或物件。
8、爐前操作只能由專人指揮(正常作業由班長指揮、異常作業由當班值班長指揮)。
9、捅渣時禁用鋼管及潮濕的工具捅。
10、在處理聚渣或燒氧時,盡量使身體處于安全位置,并有緊急撤離措施。
11、打錘前要瞻前顧后,防止脫錘及濺物傷人。
12、爐前工每隔一小時要查看爐體周圍有無障礙物,并及時清理。
13、發生意外情況,要及時上報處理,并做好記錄。
14、鉛渣口收塵吸風罩及管道保持暢通,減少煙氣外排。
15、廢料分類回收,工具定置擺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