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制酸工序放酸崗位安全操作規程

制酸工序放酸崗位安全操作規程

2024-07-16 閱讀 3144

—、放酸崗位前的檢查與確認工作。

1、確認拉酸司機有無供銷部開據的調撥單,若有,做好票據收取和登記工作。

2、檢查酸車有無安全隱患及其他異常情況。

3、要求酸車司機必須在酸車上等待進行監護裝酸。

二、放酸安全操作:

1、先稍開放酸閥檢查有無泄漏,確認無泄漏,再開大閥門正式放酸。

2、放酸(即向酸車罐灌酸)時,放酸工不得擅自離開崗位,同時要求司機在車的進酸處嚴格監護酸的盛滿情況。

3、確認放酸已達到酸車規定數量時,立即關閉放酸閥,同時做好閥后管道內余酸的回收工作。

4、酸車盛裝滿后,在起運前,再次對酸車各部分進行檢查,有無泄漏情況。

5、放酸結束后對放酸閥上鎖后方能離開現場。

篇2:某廢水制酸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工程名稱:吉化集團公司含硫廢水制酸工程

編制單位:廢水制酸項目部

編制日期:二○○七年四月一日

1、目的

當突發事件(事故)發生時,為了將人員傷害,機械設備損壞和環境方面的損失降低到最低限度,并為事后的現場恢復全面醫療救治和環境整治依據《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制定本應急預案。

2、項目的概況

本項目在吉化集團西部生產基地內,地處松花江北岸,東與MMA裝置相鄰,南側是在建的丙烯腈裝置,西側為第三循環水站,北側為高速公路,呈不規則的T形。可使用面積27488.8m2總投資4.7億,利用丙烯腈和MMA裝置的含硫廢水為原料,以動力廠的渣油和外購硫磺為輔料,以處理700Kt/年廢水為目的的環保項目。由吉化集團公司投資興建,硫酸主裝置由寧波化二院工程公司總承包,罐區由化建EPC項目部總承包,其它由化建新區項目部負責施工。

3、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吉化集團含硫廢水制酸項目施工現場緊急情況的處理。

4、應急領導小組

組長:張忠武

副組長:孫志剛、郗雪峰、車宏家、衛維劍、殷樹立、徐國權

組員:才永剛、甘海忠、金巨林、劉民、蘇清和

五、應急信息

序號

姓名

職務

電話

1

張忠武

項目經理

*******

2

孫志剛

項目副經理

*******

3

郗雪峰

項目副經理

*******

4

車宏家

總監

*******

5

衛維劍

化二院寧波工程公司總包項目經理

*******

6

殷樹立

化建項目經理

*******

7

徐國權

化建項目經理

*******

8

才永剛

北京興油監理公司安全監理

*******

9

甘海忠

化二院寧波工程公司施工經理

*******

10

金巨林

化二院寧波工程公司安全經理

*******

11

劉民

化建施工經理

*******

12

蘇清和

化建安全員

*******

可依托單位信息:

依托單位

距離(千米)

聯系電話

化工醫院

7

3976424-8244

急救中心

7

吉化3993120;吉林市120

消防隊

3

吉化3973119;吉林市119

業主(張忠武)

8

丙烯腈廠急救

2

3971444、82044

合成數脂廠

3

3971720、3971361

六、各級人員職責:

五、組長職責:

①人員傷害應急預案實施的第一責任人,組織應急預案的編制、實施、演練及更新。

②負責應急救援方案的決策、批準。

③負責應急指揮的任務分配。

④負責根據事故現場的具體情況,及時調整救援方案。

⑤救援行動結束時,負責宣布解除緊急狀態令。

⑥負責對事故后的處理工作進行合理安排。

2、副組長:

①配合組長完成有關應急預案的實施。

②事故發生時,組長未在現場,由副組長完成組長的有關工作。

3、組員:

①具體編寫有關應急預案,按照分區情況,組織實施應急預案的內容。

②有關應急預案領導不在場的情況下,完成各自相關任務。

③在組長、副組長未到現場前,依據排序情況,暫時行使組長責任,組織應急預案的實施。

七、具體分工:

一、指揮組:張忠武、孫志剛、郗雪峰、車宏家、衛維劍、殷樹立、徐國權負責應急方案的實施、指揮。

二、搶險組:劉民、甘海忠、才永剛負責現場的搶險工作。

三、醫療組:金巨林負責現場的醫院救助。

四、交通運輸疏散組:蘇清和負責應急交通運輸、無關人員按疏散路線圖進行緊急疏散。

五、信息通訊組:衛維劍負責信息通訊聯絡。

六、治安保衛組:殷樹立、徐國權負責治安保衛和警戒工作。

七、應急領導小組成員負責負責善后工作。

八、預警機制:

本預警分三級預警機制:

1、一級預警:

發生人員輕傷,財產損失小的情況及一般險情,總承包單位自己可以解決的情況。

2、二級預警:

發生人員重傷、財產損失、中毒和環境污染情況較大,含硫廢水制酸項目中心的應急能力,可以解決的緊急情況。

3、三級預警:

發生重大人身傷亡,財產損失、中毒和環境污染事故受災區域,受災面積及社會影響很大,整個施工現場的應急能力無法解決的需要社會救助或啟動較高一級應急預案的緊急情況。

九、?應急響應:

廢水制酸工地預警利用項目部應急信息,進行電話聯系。各級人員按預警級別就位,按緊急疏散圖組織撤離。

十、?施工現場風險識別:

①坍塌:人工挖孔灌注樁,現澆混凝土梁、板的模板支撐失穩倒塌。地管溝、基樁、罐基等土方開挖。

②機械傷害:主要有吊裝設備,現場運輸車輛和各施工機械的傷害。

③物體打擊:人員受到同一垂直作業面的交叉作業和通道口處墜落物體的打擊。

④觸電:使用各類電氣設備,靠近施工現場的外電線路沒有或缺少防護,在搭設鋼管架,綁扎鋼筋或起重吊裝過程中,碰觸這些線路造成觸電,因電線破皮,老化,開關箱不合格等觸電。

⑤高處墜落:人員從臨邊,洞口、包括屋邊、樓板邊、預留洞口電梯井口,樓梯口等處墜落;從腳手架墜落;物料提升機和塔吊在安裝、拆除過程墜落;安裝、拆除模板時墜落;設備及配件吊裝的墜落。

⑥火災:火雨氣焊、氣割、食堂用火、吸煙及電氣短路等引起的火災。合成數脂廠火炬下火雨。

⑦中毒、中暑:主要是食物中毒,夏季高溫露天作業中暑。丙稀腈廠意外泄露影響。

⑧自然災害:地震、暴雨、狂風、沙塵暴、洪水等不可抗力。

十一、應急措施

六、觸電事故

⑴現場人員觸電后,最先發現的人員要大聲疾呼報警并向領導匯報,同時迅速關閉電源開關,或用絕緣物體挑開電線或帶電物體,使傷者盡快脫離電源,立即通知應急指揮部。

⑵應急指揮部人員接到報告后,在第一時間到達觸電事故現場。

⑶根據應急指揮部的工作程序,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實施現場指揮。

⑷如果醫生趕到現場,由醫生進行人工呼吸或胸按壓,否則由事發現場人員進行急救。

⑸蘇清和負責聯系就近的醫院,同時安排車輛,送傷者去醫院。

⑹應急指揮部成員負責組織對事故善后的處理。

⑺總指揮負責對危險因素的評估和恢復生產的決定。

七、高處墜落、物體打擊、車輛傷害、機械傷害事故

⑴現場人員發生傷害事故,傷者或目擊者應立即大聲疾呼,同時發出求救信號,并通知應急指揮部。

⑵應急指揮部接到通知立即趕到現場。

⑶應急指揮人員根據情況決定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

⑷首先確定有無人員困在設備中,立即切斷電源防止二次事故的發生。

⑸如有人員受傷,先搶救受傷人員。

⑹如無人員受傷,則視設備的受損情況采取相應的控制措施。

清理事發現場盡快修復設備,減少事故損失時間。

⑺通信人員用手機、電話與醫院取得聯系,并讓醫院做好急救準備。

⑻寫出事故報告,由現場總指揮將情況向上級相關部門匯報。

八、坍塌

⑴發現人員應大聲疾呼并向領導匯報,組織現場人員搶救被埋人員。

⑵應急救援人員到達現場后,立即進行搶救,聯系就近醫院,同時安排交通工具,送傷者去醫院。

⑶將被救出人員抬到空氣清新處,進行搶救。

⑷護送人員要與救援指揮部時刻保持聯系,應急指揮部根據實際情況決定是否聯系高一級醫院,以便及時轉治。

九、火災、火雨、爆炸

⑴現場發生初期火災,現場人員立即使用滅火器撲救,同時切斷電源,立即通知應急指揮部。

⑵應急人員到達現場后,立即啟動預案,實施現場指揮救援。

⑶應急指揮部根據火情,做出報警、撤離決定。

⑷發生撲救不了的火災,現場人員立即撥打吉化消防電話3973119,如電話不通,立即撥打119火警電話。

⑸人員撤離時,應用濕毛巾捂住面部,盡量彎腰撤離現場。

⑹合成樹脂廠發生火雨時,應立即啟動應急預案,組織人員撤離。

⑺對可能影響的區域進行警戒,防止外來人員進入。

⑻清查在火災中人員、設備、財產損失情況,上報相關部門。

6、丙烯腈廠發生安全事故,項目中心的應急救援

⑴事故發生后現場人員在向上匯報同時,先設置警界區域,防止一切可能發生的火花,即停止鄰近擴散區域內的明火作業;

⑵對可燃物尚未擴散的區域.先行切斷電源、擴散區域內的非防爆電氣設備、一般保持原來狀態;

⑶制止一切機動車輛進入擴散區域;

⑷防止撞擊、磨擦、靜電產生火花;

⑸安全保衛人員加強警戒和巡邏檢查,無關人員立即撤離施工現場

⑹急救措施(氰化物中毒)

1)皮膚接觸:立即脫去被污染的衣服,用流動清水或5%硫代硫酸鈉溶液徹底沖洗至少20分鐘。就醫。

2)眼睛接觸:立即提起眼瞼,用大量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徹底沖洗至少15分鐘。就醫。

3)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呼吸心跳停止時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勿用口對口)和胸外心臟按壓術。給吸入亞硝酸異戊酯。就醫。

4)食入;飲足量溫水,催吐,用1:5000高錳酸鉀或5%硫代硫酸鈉溶液洗胃,就醫。

⑺、救護方法

1)如現場發現中毒者,救護人員立即穿戴好必要勞動保護用品,將中毒者轉移到上風頭,或側上風方向空氣無污染地區就醫。

2)輕度中毒:口服抗氰膠囊一粒。

3)中度中毒:立即肌注抗氰急救針一支(10%4—DMAP2ml)。

4)重度中毒:立即肌注抗氰急救針一支(10%4—DMAP2ml),然后靜注50%硫代硫酸鈉20ml,如癥狀緩解較慢或有反復,可在一小時內重復半量。

5)吸入氧或口服熱飲料。

6)對癥處理重度以上中毒時,可酌情使用呼吸*和升壓藥。

7)加強護理,嚴密觀察,注意安靜、保溫和防暑等如送醫院治療,必須待病情穩定后方可。

⑻、丙烯腈(V-204A/B、V-8204A/B/C)

危險特性:本品在體內析出氰根,抑制呼吸酶;對呼吸中樞有直接麻醉作用。急性中毒表現與氫氰酸相似。

侵入途徑:吸入、食入及皮膚吸收。

急性中毒:以中樞神經系統癥狀為主,伴有上呼吸道和眼部刺激癥狀。輕度中毒有頭暈、頭痛、乏力、上腹部不適、惡心、嘔吐、胸悶、手足麻木、意識朦朧及口唇紫紺等。眼結膜及鼻、咽部充血。重者除上述癥狀加重外,出現四肢陣發性強直抽搐、昏迷。液體污染皮膚,可致皮炎,局部出現紅斑、丘疹和水皰。

慢性中毒:尚未定論。長期接觸,部分工人出現神衰綜合癥、低血壓等。對肝臟影響未肯定。

急救措施:

皮膚接觸:立即脫去污染的衣著,用流動清水或5%硫代硫酸鈉溶液徹底沖洗至少20分鐘。就醫。

眼睛接觸:立即翻開上下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就醫。切忌使用油性藥膏。

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根據中毒輕重用藥(輕度中毒口服抗氰膠囊一粒,重度中毒打抗氰急救針(4DMAP)一支和吸入亞硝酸異脂輸氧,如呼吸心跳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和心臟按壓術。就醫。人工呼吸不能用口對口式,搶救中毒人員時間要快,盡快用藥就醫。

食入:飲足量溫水,催吐,用1:5000高錳酸鉀或5%硫代硫酸鈉洗胃,搶救方法同“吸入”。

泄漏處理:

根據現場泄漏情況,研究制定堵漏方案,并嚴格按照堵漏方案實施。所有堵漏行動必須采取防爆措施,確保安全。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安全區,并嚴格限制出入。應急處理人員戴空氣呼吸器,穿全身防化服,站上風頭,不要直接接觸泄漏源,盡可能切斷泄漏源,防止進入下水道。用泡沫覆蓋,降低蒸汽災害。但不要對泄漏點直接噴水

應急處理:切斷水源。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安全地帶并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建議應急處理人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防護服,盡可能切斷泄漏源,防止進入下水道、排水溝等限制性空間,小量泄漏盡可能將溢漏收集在密閉容器內,或自然揮發,大量泄漏,構筑圍堤或控坑收容,用泡沫覆蓋,降低蒸汽災害,噴霧狀水冷卻和稀釋蒸汽,封鎖現場,用防爆泵轉移至槽車或專用收集器內,回收或至焚燒處理。

滅火方法及滅火劑:初期火災可用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等滅火器或干燥砂來滅火,禁用酸堿滅火劑。大型火災或儲槽水時可用干粉、泡沫、二氧化碳等滅火器或吹入蒸汽以隔絕空氣,同時槽外及相鄰槽用冷卻水冷卻。

十二、廢水制酸項目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體系圖

十三、應急培訓和演練

1、化二院寧波公司EPC項目部和化建EPC項目部組織分包單位適時進行應急培訓和演練。

2、項目中心即該預案的領導機構組織兩個總包單位進行必要的應急培訓和演練。

篇3:制酸工序余熱鍋爐崗位安全操作規程

1、操作必須經專業培訓,并取得操作證萬可獨立操作。

2、接班時,必須向交班人詳細了解上班運行情況,檢查各壓力表(飽和蒸汽壓力、煙氣進出口負壓等),溫度(飽和蒸汽溫度、給水溫度、煙氣進出口溫度等),水位計是否在指標范圍內,安全閥排污閥壓力表是否靈敏可靠,各部位是否有損壞和不正常情況,接班檢查完畢,交接班人同在記錄上簽字后,交班人方可離崗。

3、操作人員必須堅守工作崗位,按《余熱鍋爐安全技術操作規程》精心操作,嚴禁擅離崗位和誤操作。

4、隨時對鍋爐出渣設備各部位進行巡回檢查和維護,檢查主要項目除包括第二條所有項目外,還要檢查爐墻孔門是否漏風,受熱面的清污程序,水汽閥內管道是否泄漏和震動,輔機是否運行正常,并將檢查情況詳細記錄備查。

5、鍋爐發生故障時,應立即向上級領導報告,并采取相應措施防止故障擴大或事故發生。

6、操作閥。沖洗水位計,做排汽試驗時。人應站在側面,不能正對面部,防止高溫、高壓傷人。

7、發生高溫。高壓蒸汽泄漏后,應在現場設置安全警戒線或由專人警戒。

8、鍋爐發生爆管事故時,應立即通知沸騰爐崗位采取緊急停爐措施,同時通知上級,啟動鍋爐生產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9、嚴禁鍋爐超額定工作壓力運行,嚴禁缺水、滿水,汽水共騰運行。

10、上下樓梯要注意安全,防止滑跌,禁止從高空平臺向下亂拋物體。

11、禁止非崗位人員進入現場,嚴禁非本崗位操作人員亂動設備。

12、節水、節電,消除噪聲,合理操作,消除粉塵,文明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