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工業蒸汽鍋爐操作規程

工業蒸汽鍋爐操作規程

2024-07-16 閱讀 2445

1.升火前

1.1查驗“交接班記錄”及鍋爐技術登記簿。

1.2檢查設備各部位和安全附件(安全閥、水位表、壓力表、排污閥及通風除塵設備),確認正常后方可操作。

1.3對于新裝或大修以后的鍋爐,應對以下幾方面進行檢查操作:

1.3.1檢查鍋爐本體、給水系統、煙風系統、各檢測儀表等均應完好。

1.3.2檢查鍋筒或鍋殼,集箱內應無雜物及貴遺留工具,管路無阻塞。

1.3.3拆除各管路上因檢修而設置的盲板,人孔、手孔及連接法蘭等處的螺栓應擰緊,各管路閥門均調整至點火要求位置。

1.3.4開給水泵、經省煤器向鍋爐上水。上水溫度為40-50攝氏度。

1.3.5上水至鍋爐水位表的最低水位線時,停止上水,開啟低位水位計、遠傳水位計及水位報警器。

1.3.6開啟設備所有的冷卻系統。

2.升火與升壓

2.1對鍋爐機組煙道進行徹底通風。風機通風的時間約為5分鐘,自然通風應不少于15分鐘。

2.2鍋爐升水應按不同的燃燒設備所規定的操作方法進行。對于鏈條爐排可按下述步驟操作:

2.2.1在爐排的前部鋪上一簿煤層,并在其上鋪好木材及引燃物。

2.2.2啟動風機,點燃引燃物并調節風門。待木材燃燒穩定后,緩慢轉動爐排。

2.2.3待煤燃燒穩定后,逐漸增加給煤量,調節送風量,使之燃燒正常。

2.2.4按設備使用說明書規定,掌握鍋爐升火到供氣的時間性。當蒸汽從空氣閥中冒出時,即可關閉空氣閥,并密切注意鍋爐壓力表,適當開大煙道擋板,加強通風,準備升壓。

2.2.5升火期間應控制省煤器內水溫,在工作壓力下應低于飽和溫度400C。

2.2.6當汽壓上升到0.05-0.10兆帕時,應沖洗水位表。

2.2.7當汽壓上升到0.10-0.15兆帕時,應沖洗壓力表的存水彎管。

2.2.8當汽壓上升到0.20-0.29兆帕時,應檢查各聯接處有無滲漏現象。

2.2.9當汽壓上升到0.29-0.39兆帕時,應試用給水設備和排污裝置

3.供汽與并爐

3.1對單臺運行的鍋爐,當汽壓達到工作壓力時,校驗1次安全閥,然后進行暖管輸汽。

3.2對幾臺鍋爐向同一蒸母管供汽時,必須進行并爐操作。

3.2.1并爐前把至蒸汽管和蒸汽母管間的疏水閥打開,進行暖管操作。

3.2.2當升火鍋爐的汽壓低于蒸汽母管的汽壓0.05-0.10兆帕時,緩慢將主汽閥開啟1/4圈,接通鍋爐與母管間的蒸汽管道,待鍋爐壓力與母管中壓力相等時,再全部打開主汽閥。主汽閥全開后,回轉半圈,以防卡住。

4.供汽及并爐后

4.1開啟通往省煤器的煙道閘門,關閉旁通煙道閘門。

4.2給水自動調節系統投入運行,并觀察其工況應正常。

4.3打開連續排污閥門進行連續排污。

4.4對所有的儀表再次進行檢查,并對低位水位表、遠傳水位表,遠傳壓力表等和直接裝于設備上的水位,壓力表進行校對,以確保正常。

5.運行及管理

5.1按設備說明書規定要求對水位、壓力、溫度、煤層厚度及爐膛負壓等參數進行調整。

5.2給水和爐水的水質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局頒發的《低壓鍋爐水質標準》要求。

5.3鍋爐排污

5.3.1連續排污其排污量大小由爐水水質的化學分析而定。

5.3.2定期排污宜在低負荷及停爐時進行;排污時,應監視水位,排污管內不得發生汽水沖擊。

5.4鍋爐吹灰

5.4.1吹灰尖在低負荷時進行,禁止在升水和運行時進行。

5.4.2吹灰應按煙氣流動方向依次進行。不充許兩面個或兩個以上的吹灰器同時工作。

5.4.3吹灰應在加在爐膛負壓至49-78帕時進行。

5.4.4蒸汽吹灰時,吹灰前應疏通水暖管。壓縮空氣吹灰時,壓縮空氣的壓力應保持在0.4-0.6兆帕范圍內。

5.5日常工作

5.5.1每天沖洗水位表1次。

5.5.2每天排污1次,如排污量不夠,可增加次數。

5.5.3安全閥每周手動放汽不少于1次,每月自動放汽1次。

5.5.4每班吹灰1-2次。

5.5.5每日試驗高、低水位報警器1次。

5.5.6每班校對低水位表、遠傳水位表、壓力表1-2次。

5.5.7每小時巡回檢查一次,并填寫“運行記錄”。

5.5.8每班進行清潔、加油及做好交接班工作。

6.停爐

6.1暫時停爐

6.1.1根據停爐時間的長短,可適當的加厚煤層或用濕煤敷蓋煤層。停止風機,開啟旁路煙道,關閉省煤器煙道檔板。

6.1.2隨著負荷的減少,汽壓的降低,關閉主汽閥。

6.1.3暫時停爐期間,應維持爐內高水位,并監視鍋爐汽壓、水位表變化情況,防止燃煤滅火或復燃。

6.2正常停爐

6.2.1停止給煤,(一般檢修時間在1周以上的,必須將原煤斗中的煤用完),停止爐排運轉,關閉煤閘板。

6.2.2減少鼓風和引風,保持爐膛適當負壓,以冷卻爐排。當爐排上沒有火焰時,先停鼓風機,打開各級風門,再關閉引風機,稍開爐前的爐門,以自然通風的方式使爐排上的余煤燃盡。

6.2.3重新轉動爐排將灰渣放盡,并繼續運轉爐排,直至爐排冷卻。

6.2.4正常停爐當蒸汽負荷降低時,應并閉主蒸汽閥,關閉連續排污閥,關閉省煤器煙道,保持鍋爐正常水位。

6.2.5停爐后應緩慢冷卻,停爐6小時以后,方可開啟煙道檔板進行通風和上水。以后,每隔2小時上水,排污1次,使鍋爐各部分溫度均勻,當爐水溫度低于700C時,方可將爐水全部放盡,放爐水時應將打開鍋滬的空氣閥或抬起一個安全閥。

6.3緊急停爐

6.3.1停止給煤和送風、減弱引風。

6.3.2爐排應以最高速將燃煤送入落灰斗,并用砂土或濕爐灰將火壓滅,但在任何情況下不得往爐膛里繞水冷卻鍋爐。爐排未冷卻前不得停轉。

6.3.3鍋爐滅火后,應關閉主汽閥、引風機。視事故的性質,必要時可開啟安全閥、空氣閥,排放蒸汽,以降低壓力。

6.3.4開啟省煤器旁路煙道閘門、灰門和爐門,提高冷卻速度。

6.3.5緊急停爐如無缺水和溢水現象,可采用上水和排污的方式來加速冷卻和降低鍋爐壓力。當水溫降到700C以下時,方可將爐水放凈。

6.3.6如鍋爐滅因缺水事故而停爐時,嚴禁向鍋爐進水,也不能進行有關加強排汽的調整工作。

6.3.7判明為溢水事故時,應立即停止上水,減弱燃燒,開啟排污閥放水,使水位適當降低,同時對有關蒸汽管道進行疏水。

6.3.8鍋爐停爐冷卻放水后,應在汽水管路中裝置一定強度的盲板,使之與其它運行鍋爐的聯接系統隔開。

7.停爐保養

7.1鍋爐停爐保養期間應做好防腐保養工作(方法有:熱力保護、濕法保養、干法保養和充分保養等)。具體采用的保養方法,使用單位可按實際情況選用。

篇2:酒店蒸汽鍋爐開機停機操作規程

目的:負責蒸氣鍋爐開停機運行,確保蒸汽供給需要,保證設備安全穩定。

1范圍

1)鍋爐房設備:鍋爐本體及蒸氣管道、閥門、分氣缸;軟水器及水箱;日用油箱、油泵

2)油庫設備:貯油罐、油泵房及油泵

3)蒸汽管閥站:所有廚房、洗衣房、桑拿的蒸汽管閥站及減壓閥、排污閥

2程序要求

2.1蒸汽鍋爐的運行

2.1.1蒸汽鍋爐開機

1)開機前檢查各閥門位置、軟水箱水位、日用油箱油位、電源及鍋爐本體各部件。

2)檢查確認無異常按開機鍵開機。

3)觀察鍋爐水位及壓力變化,鍋爐壓力上升至0.6Mpa時慢開主汽閥向分汽缸充汽。

4)打開分汽缸下的手動疏水閥疏水。

5)慢開分汽閥向用汽部門送汽。

6)根據用汽負荷,決定是否開啟兩臺鍋爐。

7)巡視鍋爐設備,確保運行正常。

2.1.2蒸汽鍋爐停機

1)用汽負荷減少或日常停機情況下,按鍋爐控制盤上的停止鍵。

2)用鍋爐內剩余壓力繼續向用汽部門供汽直至壓力降至0.4Mpa。

3)關閉分汽閥及主汽閥,先開慢排再開快排對鍋爐進行排污。

4)沖洗雙色水位表,先汽沖后水沖再汽沖。

5)檢查鍋爐及附屬設備為再次開機做好準備。

6)搞好機房衛生。

2.1.3運行巡視及記錄

1)每半小時檢查鍋爐及附屬設備運行狀況,檢查鍋爐三大附件、軟水水位、油箱油位、燃燒器、排煙等。2)每小時記錄鍋爐運行參數在值班日志。

篇3:蒸汽鍋爐司爐工安全操作規程

一、上崗條件

第1條年滿18周歲。

第2條身體健康,沒有妨礙司爐作業的疾病和生理缺陷。

第3條必須經過專業技術培訓,考試合格,取得鍋爐壓力容器安全監察部門頒發的司爐工操作證,持證上崗。

第4條熟練掌握鍋爐的操作規程和各項管理制度,對以水為介質的固定式低壓鍋爐進行安全操作。

第5條必須具有高度的責任心,具備鍋爐操作和運行的安全知識,懂得蒸汽鍋爐的工作原理和本工種的應會知識。

二、安全規定

第6條司爐工必須持證上崗,且操作的鍋爐應與司爐證類別允許操作的范圍一致。

第7條司爐證要定期進行復審,復審時應先進行考核,,復審不合格或超期未復審的司爐證作廢。

第8條鍋爐投入使用前,必須取得使用證,運行后必須按規定要求進行定期檢驗。

第9條建立健全各種管理制度和記錄。

三、操作準備

第10條運行前檢查與準備

1、入孔、手孔、出污手孔是否嚴密,附屬零部件裝置是否齊全。

2、爐篦、爐墻是否正常,前后煙箱是否嚴密。

3、風道內煙氣調節門是否靈活,開關位置是否與圖紙吻合。

4、鼓風機、引風機、給水設備運轉是否正常。

5、蒸汽管道、給水管路、排污管路,裝置是否完整。

四、正常操作

(一)升火:

第11條升火的步驟如下:

1、關閉排污閥,開啟排空閥,讓鍋爐內空氣可以排出。

2、將已軟化并除氧的水通過省煤器緩緩注入鍋爐內(進入溫度一般不高于40℃),讓爐內水位升至水位表最低水位處,關閉給水閥門,待爐內水位穩定后,觀察水位是否降低。

3、升火時,開啟點火門,在爐排前端把木材等引燃物放置在爐篦上(嚴禁鐵釘帶入)引燃,點火前先開引風機,調節煙氣調節門,待引燃物燃燒旺盛后可以關閉點火門,向煤斗內加煤。間斷開啟爐排,并在左側拔火孔處加強觀察著火情況,適當進行拔火,等前烘燒熱,煤能連續著火后調節鼓引風量,爐堂負壓維持在2-3毫米水柱,使燃燒正常。

第12條升火時,溫度不能增加太快,避免各部分受熱補同,產生過大壓力,影響鍋爐壽命。

第13條升火后影注意爐內水位,加熱后水位會上升,如超過最高水位時,可進行排污。

第14條當開啟的一只安全閥內,冒出蒸汽時,即應關閉安全閥,沖洗水位表盒壓力表彎管,當氣壓增至0.2-0.3MPA氣壓時,檢查入孔及手孔是否嚴密,如有滲漏,應擰緊手孔及入孔蓋螺栓,同時檢查排污閥是否嚴密無漏。

第15條當爐內氣壓逐漸升高時,應注意各部有無特殊聲響,如有,應立即檢查,必要時應立即停爐檢查。

第16條鍋爐初次升火,從冷爐到氣壓升至工作壓力,需要的時間不少于4小時,以后升火,從冷卻起步小于12小時,從熱爐起不小于半小時。

第17條初次升火時,應按勞動局的《蒸汽鍋爐安全技術監察規程》第137條表7-2的規定壓力進行調整。

(二)運行

第18條水質要求:鍋爐給水需進行處理,水質標準必須符合GB1576-20**標準。

第19條鍋內水位:蒸汽鍋爐水位應保持正常水位±50毫米的范圍內,不的高于或低于高低水位。水位表內的水一般有微微晃動現象。如水面靜止不動,則水位表內可能堵塞,應立即進行沖洗。

玻璃水位計每班應沖洗兩次,并保持安全良好的狀態,玻璃水位計每班必須校正一次。

第20條壓力:經常注意壓力變化情況,盡可能保持爐內壓力穩定。壓力表彎管應每班沖洗一次,為保證正確,壓力表每年應校驗一次。。蒸汽鍋爐氣壓不得超過最高許可工作壓力。

第21條給水設備:蒸汽鍋爐給水盡可能采用連續供水,控制水泵出口閥門細水長流,省煤器出口最高水溫應低于工作壓力之下飽和溫度40℃,如超過規定溫度,用接到水箱的在循環管調節水溫,保證省煤器不損壞。發現省煤器與箱殼之間墊料不密封而漏風(可用燭火試驗)應用石棉繩嵌密。

第22條安全閥:注意安全閥是否正常,為了防止安全閥盤和閥座粘住,定期拉動安全閥提升手柄,作排放試驗,每隔2-4星期應升高一次,作排放試驗以校驗安全閥作用。

第23條安全保護:蒸汽鍋爐應用高低水位報警裝置,低水位聯鎖保護裝置,額定蒸發量大于或等于6t/h的鍋爐還應裝設蒸汽超壓報警和聯鎖保護裝置。

第24條供汽:當鍋爐內壓力接近工作壓力,準備向外供氣時,火勢宜緩,供汽前爐內水位,不宜超正常水位。

(三)正常操作注意事項:

第25條爐膛內正常的燃燒狀況應是:火床平整,火焰密而均勻呈黃色,沒有穿冷風的火口,燃盡段整齊一致,從煙囪冒出的煙呈淺灰色,爐膛負壓保持在2-3毫米水柱。

第26條必須不間斷的根據供熱情況來調整鍋爐內負荷和檢查燃燒室的運行。保持鍋爐壓力穩定。

第27條大部分燃燒在正常運行下,其燃燒層厚度不應超過170-180毫米,一般對于煙煤采用薄煤層快速燃燒,煤層厚度建議為80-120毫米,雨天煤濕時宜采用厚煤層慢速度燃燒。

第28條煤斗內不能缺煤,隨時消除斗內搭橋以及煤不能下落到爐排上的現象。

第29條對于高揮發份的燃料,為了防止煤在閘門下燃燒,煤在吊入煤斗前應打堆澆水,澆水要均勻,一般以手掐能結成松團最適宜,含水量在10--20%之間。

第30條當煤進入爐膛后,應在距離煤閘門0.2米的范圍內著火,任何情況下不允許在煤閘門下面燃燒。若發現煤閘門低下燃燒,可對燃煤加些煤渣,適當增加澆水量,并加快爐排速度。

第31條如果燃料在距煤閘門0.4米處才開始著火稱“脫火”。發生脫火時,可在左側著火孔處用拔火勾將后面已燃燒的煤拔到新進入爐膛的燃燒層上,或投入木材,加速其著火。

第32條燃層應在爐排尾部保持一定厚度的煤渣層,防止爐排直接暴露在火光下。應注意,如發現后軸線前0.5米處紅火,應立即拔火,讓其充分燃燒盡。

第33條發現結焦時要打焦。

第34條應避免長時間的壓火,因長時間壓火爐排兩側板不能得到足夠的冷卻,可能會引起爐排過熱而產生損壞。

第35條運行時,應注意鍋爐各部分有無特殊響聲,如有應立即檢查,必要時停爐檢查,解除故障后方可正常運行。

第36條向供熱系統供氣時必須是在循環水泵運行的情況下方可打開供氣閥供氣。

(四)清爐:

第37條對于4噸鍋爐清爐工最好選擇在低負荷時進行。

(五)排污前注意下列事項:

第38條禁止兩臺鍋爐同時排污。

第39條如有一臺鍋爐正在檢修,則排污前必須將檢修中的鍋爐與排污管路隔斷分開。

第40條排污時應在低負荷、高水位中進行。

(六)停爐:

停爐有三種情況:暫時停爐、安全停爐、緊急停爐。

第41條暫時停爐步驟如下:

(1)停爐前適當減少添煤量,同時相應減弱通風。

(2)爐排上的煤在停止供汽前應盡量燒完。

(3)鍋爐冷卻后水位降低,因此停爐的水位應高于正常水位。

(4)停止供汽后應關閉主氣調節門。

第42條完全保護:停爐時要注意安全和維護設備。停爐后、待爐水慢慢冷卻70℃以下時,方可把水放出,這時必須先將安全閥抬起,讓鍋筒內部與大氣相通。

第43條緊急停爐:先關鼓風機、后關引風機,清除爐排上的燃料。

(七)維護、保養

第44條鍋爐運行2-3星期應檢查一次。打開省煤器頂蓋,清除管外積塵,清除管內污垢。對鍋爐內進行檢查,發現可疑之處應立即處理。檢查各部輔助設備是否正常。

第45條鍋爐運行3-6個月,應停爐進行全面的檢查、維修。

第46條鍋爐保溫層罩殼(外包皮)每年至少要油漆一次。

第47條鍋爐在運行期間應注意一下幾點:

1、不允許爐膛噴火、正壓燃燒。

2、爐排前部輪軸和后輪軸的四只油杯中每班應旋緊一次對軸承加油。

3、傳動裝置,如爐排減速器、引風機軸承箱以及出渣裝置等傳動部分的潤滑油應保持在規定范圍內。

4、鏈條爐排是否斷路,如有應進行更換。

5、閥門及管道是否露水。

第48條鍋爐長期不用的保養方法,有干法和濕法兩種,停爐一個月以上應采用干法保養,停爐一個月以下可采用濕法保養。

五、收尾工作

第49條打掃工作場地,保持設備的清潔。

第50條認真填寫鍋爐及其附屬設備的運行記錄。

第51條認真做好交接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