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物業管理指標國優指標比較實現承諾措施
小區物業管理指標與國優指標比較及實現承諾的措施
序號指標名稱國家標準投標標準管理承諾指標及措施
1房屋及配套設施完好率98%98%落實責任人,實行巡視制度、建檔記錄,確保房屋完好,無違章搭建及損壞公共設施。
2房屋零修98%98%接到維修通知,急修不過夜、小修不過3或在約定時間前2分鐘到現場。
3維修合格率100%100%分項檢查,一步到位,并進行回訪制度,以確保維修工程合格,滿足客戶需要。
4管理費收繳率98%98%按照規定收取,不擅自提高收費,使管理費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5綠化成活率95%99%落實責任人,進行養護,實行巡查制度、建檔記錄,并由管理處主管監督執行,確保公寓公共綠化綠地無破壞、無踐踏、無黃土裸露現象,發現問題立即整改。
6清潔、保潔率99%100%落實責任人進行24小時保潔工作,實行巡查制度,建檔記錄,并由綜合部主管監督執行,以確保公寓內垃圾日產日清,空氣清新,設施完好。
7道路完好率及使用率90%99%落實責任人進行養護,實行巡查制度,建檔記錄,以確保道路完好、暢通。
8雨、污水井、排水管、明暗溝完好率100%落實責任人進行養護,實行巡查制度,建檔記錄,管理處主任監督執行,以確保道路、溝、渠、井完好。
9路燈完好率85%95%落實責任人,實行巡視制度,建檔記錄,公司總經理監督執行,以確保路燈無損、正常使用并進行定期清潔、養護。
10公共設施完好率95%落實責任人進行養護,實行巡查制度,建檔記錄,公司總經理監督執行,以確保設施完好,方便使用。
11重大責任發生率0%保安員經培訓考核后方能上崗,并每周訓練三次,每次兩小時,以保障保安隊伍的素質和狀態;落實保安崗位職責,明確責任,實行24小時巡視制度,以確保公寓的安全。
12消防設施設備完好率100%100%落實責任人,實行巡視制度,建檔記錄,公司總經理監督執行,并定期維護和檢查以確保消防設施完好無損、正常使用。
13火災責任事故發生率1‰以下0公司實行全員義務消防員制,并定期進行培訓和演習,加強宣傳,設置專人負責日常巡視,發現隱患,及時處理并通知管理處,以確保公寓消防安全。
14住戶投訴率及處理率投訴率0.5%以下月處理率95%0.5%以下100%
按照政策規定,做好各項工作,同時加強與住戶的溝通,定期舉行業主懇談會,了解客戶愿望和要求,滿足客戶需要,發生投訴及時處理并記錄,同時建立檔案,跟蹤處理結果。
15業主對物業管理滿意率95%96%在日常工作中及時收集客戶的需要信息,盡可能滿足客戶的需要,加強雙方溝通,以確保業主對物業管理工作的滿意。
篇2:魯班獎國優工程聲像資料拍攝策劃措施
國優魯班獎工程聲像資料拍攝策劃措施
1、對于創杯工程,尤其是國優魯班獎工程,施工過程中聲像資料的及時收集與整理顯得尤為重要。評優質結構的聲像資料要求較低,時間一般為2~3分鐘,進行不少于三次的攝像,即基礎結構竣工(尚未回土)時,任一標準層鋼筋綁扎完畢未澆搗砼時(由質監人員確定)、主體已全面完工但未進入下道工序時。并配有介紹工程概況、工程質量、特色情況等解說詞,工程主要承重構件及節點情況必須有所反映。評國優工程魯班獎的聲像資料內容較全,時間一般為5~10分鐘,主要內容包括:工程概況、功能介紹、施工過程中各部位質量狀況、特色、施工方法、技術措施,所采用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細部做法等,以及所采取的QC攻關成果,獲獎情況等。
2、聲像資料收集的原則是;素材面要廣,量要少,時間力求簡短。各施工
階段錄像拍攝節點內容計劃如下表:
施工階段施工部位拍攝內容解說內容
打樁階段工程樁預制樁壓樁、電焊接樁、樁基靜測、動測樁型、樁數、樁偏位情況、靜、動測檢測結果
基礎階段地下室鋼筋綁扎、焊接、機械連接,砼澆搗前鋼筋隱蔽情況、砼澆搗、測溫、養護、地下室防水、后澆帶處理、穿墻螺桿處理、止水帶設置、砼坍落度測試、回填土基坑挖深、底板厚度、砼澆搗后裂縫情況、滲漏水情況、施工過程中采取的特殊技術措施、四新技術應用情況
主體階段
鋼筋綁扎、焊接、預應力筋張拉、預應力測試、保護層墊塊設置、懸挑構件、重要部位鋼筋隱檢、鋼筋間距量測
材料規格、樓板厚度、砼強度、墻體、材料規格、鋼絞線規格、數量、位置、樓板砼裂縫情況、施工過程中采取的特殊技術措施、質量特色、各種檢測數據"四新"技術應用情況,結構沉降觀測數據。
砼標準層澆搗、成型后樓面、墻面砼平整度、梁柱節點、截面尺寸、模板拼縫、施工縫搭接處接縫、色差,樓梯施工縫、砼養護、坍落度測試、試塊制作、標養室布置、同條件養護情況、樓面鋼筋保護層檢測、柱面砼平整度、垂直度檢測
砌墻填充墻砌筑、皮數桿設置、墻拉筋設置、填充墻與框架柱、梁接縫、斜磚砌筑、鋼絲網釘設、砌體灰縫厚度量測
鋼結構制作、安裝、除銹、防腐過程
安裝預埋預埋管件制作、安裝預埋、防腐、標識、接地
裝飾階段大房間墻面粉刷、涂料、平整、色澤一致、陰陽角順直、面磚粘貼、勾縫、頂棚吊頂、窗臺、陽臺細部、室內環境檢測。
功能設計、施工滿足強制性標準、規范要求,施工質量特色介紹、細部處理做法介紹、各種檢測測試結果介紹。
樓梯、走廊公共部位板材鋪貼、電腦排版時實鏡,樓梯欄桿、扶手做法、滴水線處理
外墻玻璃幕墻安裝、拼縫、打膠、三性試驗檢測
屋面屋面結構層以上各層做法、屋面防水層做法、卷材收頭、屋面滴水線做法、避雷帶搭接、變形縫蓋板處理、屋面細部處理
安裝階段
水泵房、配電房、機房設備安裝、電氣橋架、支架,配電箱內接線、箱殼接地,消防、噴淋、煙感、吊平頂內吊桿、管線支架、管內穿線、衛生潔具安裝、排水、落水、地漏、公共部位管道保溫、管道、支架油漆、饅頭制作,管道通水試驗、接地電阻測試、管線走向標識、細部處理等。
施工階段場容、場貌施工區域場容、場貌、文明施工環境辦公室布置、會議室規章制度、質量、安全、環境管理目標特寫鏡頭,管理人員查閱圖紙、技術探討鏡頭、上級部門領導檢查指導鏡頭等。文明施工措施、環保措施、粉塵、噪音控制措施
室外總體室外總體環境、綠化、建筑物立面效果環境介紹
篇3:全國優秀管理住宅小區標準范例
全國優秀管理住宅小區標準
一、為加強城市住宅小區的管理,提高城市住宅小區的整體管理水平,進一步推坳城市開展創建優秀管理住宅小區工作,根據國家有關法規、辦法制定本標準,以下簡稱《標準》。
二、本《標準》所稱城市,是指國家按行政建制設立的直轄市、市、鎮。
三、本《標準》所稱住宅小區(以下簡稱小區),是按城市統一規劃建設,基礎設施配套比較齊全,建筑面積在5萬平方米以上,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入住率達60%以上的小區或小區內的組團。
四、本《標準》所稱小區管理,是指對小區內的房屋建筑及其設備、市政公用設施、綠化、衛生、交通、治安和環境容貌等管理項目進行維護、修繕與整治。
五、本《標準》還用于評選全國優秀管理小區。省級(自治區、直轄市)優秀管理小區標準,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參照本標準制定。
六、小區符合城市規劃要求,嚴格按照國家驗收標準驗收,具有完整的驗收資料、圖紙、檔案及交接手續。
七、小區實行專業化的管理,由專業的管理單位(物業管理公司、房屋管理公司、房管處、房管所或其他管理單位)對小區實行統一的專業化管理,并有固定的管理經營場所。1994年4月份以后竣工驗收交付使用的新建小區,必須是由物業管理對住宅小區統一實施社會化、專業化管理。
八、小區管理單位為企業的,要有企業發展規劃,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方案。不是企業的,要有轉換經營機制,向企業過渡的規劃和實施方案。
九、小區成立小區管理委員會或業主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管委會),1994年4月份以后交付使用的新建小區,必須按照建設部第33號令(城市新建住宅小區管理辦法)的規定,成立管委會。
十、小區管委會與小區管理單位責、權、利關系明確。
十一、小區管理單位依照物業管理合同或與上級主管部門簽定的小區管理目標責任制,對小區實施管理經營與有償服務。
十二、小區管理單位制定出爭創全國優秀管理小區規劃和具體的實施方案。
十三、小區各項管理制度完善,制定了住戶公約或業主公約及各項專業管理制度、辦法及工作崗位考核標準。
十四、小區管理應用計算機等現代化管理手段,進行科學管理。
十五、小區管理人員果有明顯標志,整體素質高,遵守職業道德規范,主要負責人和業務骨干經過房地產管理及物業管理專業培訓,有較強的事業心和開拓精神。
十六、房屋及維修管理:
1.房屋外觀完好、整潔;
2.小區內組團及棟號有明顯標志及引路方向平面圖;
3.房屋完好率達98%以上;
4.無違反規劃私搭、亂建現象;
5.封閉陽臺的,要統一有序。陽臺(包括平臺和外廊)的使用不礙觀瞻。裝飾房屋的,不危及房屋結構與他人安全;
6.房租、水、電、氣等各項費用,實行便民統一代收代繳,收繳率達98%以上;
7.房屋零修及時率達98%以上,零修合格率達100%,并建立回訪制度和回訪記錄;
8.房屋資料檔案齊全,管理完善,并建立住戶居住檔案,住戶所在棟號、門號、房號清晰,隨時可查。
十七、設備管理:
1.小區內所有公共設備圖紙、資料檔案齊全,管理完善;2。設備良好,運行正常,無事故隱患,保養、檢修制度完善;
3.每日有設備運行記錄,運行人員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及保養規范;
4.電梯按規定時間運行;
5.居民生活用水、高壓水泵、水池、水箱有嚴密的管理措施。二次供水衛生許可證、水質化驗單、操作人員健康合格證俱全;
6.消防系統設備完好無損,可隨時啟用;
7.鍋爐供暖、煤氣、燃氣運行正常。北方地區,冬季供暖,居室內溫度不得低于16。C。
十八、市政公用設施管理:
1.小區內公共配套服務設施完好,不得隨意改變用途;
2.供水、供電、通訊、照明設備設施齊全,工作正常;
3.道路暢通,路面平坦;
4.污水排放通暢;
5.交通車輛管理運行有序,無亂停亂放機動車、非機動車。
十九、綠化管理:
1.小區公共綠地、庭院綠地及道路兩側綠地合理分布,花壇、樹木、建筑小品配置得當;
2.新建小區,公共綠地人均1平方米以上;舊區改造的小區,公共綠地人均不低于0.5平方米。
3.綠地管理及養護措施落實,無破壞、踐踏及隨意占用現象。
二十、環境衛生管理:
1.小區內環衛設施完備,設有垃圾箱、果皮箱、垃圾中轉站等保潔設備;
2.小區實行標準化清掃保潔,垃圾日產日清;
3.小區內不得違反規定飼養家禽、家畜及寵物;
4.房屋的公共樓梯、扶欄、走道、地下室等部位保持清潔,不得隨意堆放雜物和占用;
5.居民日常生活所需商業網點管理有序,無亂設攤點、廣告牌、亂巾、亂畫現象。
二十一、治安、保衛管理:
1.小區基本實行封閉管理;
2.小區實行24小時保安制度;
3.保安人員有明顯標志,工作規范、作風嚴謹;
4.危及住戶安全處設有明顯標志和防范措施;
5.小區內無重大火災、弄事和交通事故。
二十二、社區文化:
1.小區訂有居民精神文明建設公約,居民能自覺遵守住宅小區的各項管理規定;
2.小區居民鄰里團結互助,文明居住,關心孤寡老人、殘疾人;
3.小區內
有娛樂場所和設施,管理單位定期組織開展健康有益的社區文體活動;
4.管理單位積極配合街道、辦事處、居委會、派出所開展各項工作;
5.小區居民支持和配合管理單位的工作,對管理單位的評議,滿意率達95%以上。
二十三、管理單位經濟效益:
1.為居民開展多項便民有償服務;
2.一業為主,多種經營;
3.建立財務管理公開、監督制度;
4.有較強的發展后勁及以業養業的發展計劃及經濟指標。
二十四、建筑面積不足5萬平方米的住宅區、公寓、別墅、綜合樓、工業廠房、黨政機關辦公樓管理創優考評工作可參照本標準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