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員工入廠三級安全教育
實行新員工入廠“三級”安全教育,“三級”安全教育指的是公司、部門、班組安全教育。對新進公司的人員(包括臨時工、外單位調入人員、培訓實習人員、外單位在生產區域施工或長期作業人員)都必須進行“三級”安全教育,時間不得少于72學時,經考試合格后,方能上崗。
1.1、公司級安全教育由公司負責,側重法制教育,以增強員工遵章守紀的自覺性和安全意識,時間必須達到42學時,內容包括:
運營公司的性質及其主要工藝過程;
安全生產的方針、任務、政策法規與管理體制;
運營公司內特別危險的地點和設備及其安全防護注意事項;
有關安全心理學的基礎知識;
有關機械、電氣、起重、運輸等安全技術基礎知識;
有關防火防爆和工廠消防規程的基礎知識;
有關防塵防毒的基礎知識;
安全防護裝置以及個人防護用品的使用、保管規則;
新工人的安全生產責任制等。
公司經教育結束后,應進行考試。成績合格者,才能分配到部門。考試由運營公司安全主管部門負責。
1.2、部門級安全教育由部門負責人組織實施,側重于生產制度、生產工藝、安全防范知識、應急救援的程序和方法,時間必須達到20學時,內容包括:
本部門的生產性質和主要的工藝過程;
本部門的危險部位及其應注意的事項;
本部門的安全生產一般情況及其應注意的事項;
本部門的典型事故案例;
新工人的安全生產職責和遵規守紀的重要性。
部門級教育結束后,才可以將新工人分配到班組。如果未進行部門級安全教育,工長或班組長有權拒絕接受新工人。
1.3班組安全教育由班組長組織實施,側重于各個崗位具體相關的安全操作技能和安全職責,時間必須達到10學時,內容包括:
工段或班組的工作性質、工藝過程,安全生產的概況和安全生產職責范圍;
新工人將要從事的生產工作性質、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操作規程以及其他有關安全生產知識和各種安全防護、保險裝置的作用;
工作地點的安全生產和文明生產的具體要求;
容易發生工傷事故的地方部位和典型事故案例;
個體防護用品的正確使用和保管;
遵章守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班組級教育結束后,要組織新工人討論,提高他們隊安全生產的思想認識。同時還要組織他們學習本工種的安全操作規程,經考試合格后才能分配到工作崗位。
2、變換工種或離崗后復工的安全教育
員工變換工種調到新崗位工作,對新崗位而言是新工人,并不了解新崗位有什么危害因素和安全操作要求,所以在上崗前還要接受安全教育,跨班組調崗的要進行班組安全教育,時間不得少于10學時,跨部門調崗還要進行部門安全教育(時間不得少于20學時)和班組安全教育(時間不得少于10學時);離崗(病假、產假等)時間較長,對原工作已生疏,復工前要進行班組安全教育,時間不得少于10學時。
3、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教育
公司的特種作業人員主要有電焊工、電工、行車工、氯站操作工、司機等等,這些人員都是經過專門培訓并取得特種作業資格的。但是仍需不斷地通過安全教育來增強特種作業人員的安全意識和提高他們的安全技術水平。
企業負責人和企業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的安全教育
企業負責人是企業生產經營的決策者、組織者,也是企業安全生產的責任人,安全管理人員具體負責企業安全生產的各項管理工作。對此類人員至少要進行一次安全知識教育和考核工作,時間不得少于16學時。
企業其它只能管理部門的安全教育
根據“管生產必須管安全,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部門負責人和班組長是本部門的安全生產責任人,所以他們都應接受包括安全生產法規、公司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及本部門本崗位安全生產職責、安全管理和職業安全衛士知識、事故應急救援措施及有關事故案例在內的安全教育。對他們的安全教育由公司負責實施,每年學習時間不得少于24學時。
對事故責任者及違章毛線作業者、嚴重違反安全生產規章制度者,要根據情節,由所在部門進行安全知識教育,總結經驗,吸取教訓。
凡進行小修、中修、大修和日常特殊檢修,都必須進行檢修前的安全教育,時間不得少于8學時,并做好記錄,做到教育面達100%。
四、安全教育考核管理
新員工進公司上崗前必須經過三級安全教育。公司級安全教育考核合格后分配到部門后進行部門安全教育,再次合格后進行班組安全教育。只有公司級、部門級和班組級安全教育考核都合格后才能上崗。
變換工種或離崗后復工的員工同樣要考核合格后才能重新上崗。
特種作業人員須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證方能上崗。
在搞好上述教育的同時,做好事故案例,現場和經常性的安全教育工作,不斷豐富安全技術知識,提高操作技術水平和處理事故的應變能力,員工每年的安全培訓時間不得少于20學時。
篇2:新職工進廠三級安全教育制度
凡新入廠的職工(包括短期合同工和臨時工),都必須經過公司、車間、班組“三級安全教育”,經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作業,未經三級安全教育或考試不合格者不準上崗作業。
一級(礦級)安全教育由安全科會同生產生產科組織實施。教育內容應包括:
(1)國家安全生產的方針、政策、法規;
(2)礦山概況、生產特點及安全生產各項規章制度;
(3)安全生產、職業健康基本知識。
二級(車間)安全教育由車間負責人組織實施。教育應包括:
(1)本單位主要生產工藝流程,主要設備概況及其特點,危險區域、危險因素及預防措施;
(2)本單位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及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3)結合本單位特點進行防火、防爆、防毒、防觸電、防機具傷害等安全防護、應急搶救知識的教育。
三級(班組)安全教育由班組長組織實施,教育內容應包括:
(1)本崗位安全操作規程,標準化作業程序;
(2)本崗位工作特點、設備性能和安全注意事項;
(3)設備、工具及其使用方法,防護用品的合理使用。
新職工“三級安全教育”經考試合格,填寫“三級安全教育”卡片,報生產科存檔。
特種作業人員培訓教育
1凡特種作業人員必須經上級有關安全管理部門培訓、考試合格取得特種作業人員操作證后,方可上崗操作。無證上崗者按嚴重違章處理。
2特種作業人員的培訓教育,執行礦《特種作業人員管理》規定。
中層管理者、專(兼)職安全員培訓教育
1廠(礦)每年對中層管理者、安全員進行一次安全生產管理知識教育、培訓。
2教育培訓內容包括:國家的安全生產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安全管理基本知識、安全技術知識等。
班組長培訓教育
1每年組織一次班組長安全培訓教育。
2教育內容:國家的安全生產方針政策、班組安全管理知識等
全員教育
生產車間每月對職工進行不少于一次的全員安全教育,并認真做好記錄,班組堅持每周一次全員安全教育。
變換工種及復工安全教育
職工調整工作崗位或離崗一年以上,在重新上崗時,必須進行相應的車間、班組、崗位安全教育。
“四新”教育
1“四新”教育是指采用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設備前,必須進行的安全
教育。
2“四新”安全教育由主管科室和技術部門負責進行。
3“四新”安全教育主要內容有:
(1)新工藝、新材料、新技術、新設備的特點和使用方法;
(2)安全防護裝置的特點和使用方法;
(3)安全管理制度及安全操作規程的內容和要求;
(4)“四新”投產、使用后可能導致的危險、危害因素及其防護方法。
4涉及“四新”人員安全教育后,要進行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并報生產部門備案。
職業健康教育
1職業健康教育分為上崗前健康教育、在崗期間健康教育、離崗健康教育。
2職業健康教育內容包括:國家有關職業衛生的方針、政策、法規;職業衛生、職業健康知識;重點職業性有害因素防治知識;突發事故應急處理及個人防護知識。
3生產部門負責組織新入廠接觸職業危害作業人員的職業健康教育(與礦三級安全教育同時進行),接觸職業危害職工在崗期間、離崗職業健康教育。
4職業健康教育每年至少組織一次,可采取集中培訓、健康知識競賽、發放健康知識小冊子、黑板報、張貼宣傳畫等多種方式進行。
篇3:項目部的三級安全教育制度
一、安全教育對象:
1、新工人入場和調換工種的職工必須進行安全教育;
2、電工、電焊工等特殊工種工人,除進行一般的安全教育外,還要經本工種的安全技術教育,經考查合格發證后方準獨立操作。
二、教育形式:
新工人安全教育以三級教育形式開展,即公司、項目部、班組三級安全教育,三級教育的時間累計不少于50學時,另外還采取宣傳欄、黑板報、廣播、檢查通報等形式廣為宣傳教育。
①司級教育內容
②黨和國家的安全生產方針、政策,包括《建筑法》、《勞動法》;
③安全生產法規、標準和法制觀念;
④本公司概括,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安全紀律;
⑤當前安全形勢,已發生的重大事故及應吸取的教訓。
(二)項目部安全教育內容
①工程項目部施工特點及安全基本常識;
②本項目部的安全生產制度、規定及安全注意事項;
③本工種的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④機械設備、電器安全等安全防護基本知識;
⑤防護用品的發放和正確使用。
(三)班組安全教育內容
①本班組作業特點及安全操作規程;
②本班組安全活動制度及紀律;
③愛護和正確使用安全防護設施及個人勞動防護用品;
④本崗位易發生事故的不安全因素及防范對策;
⑤本崗位作業環境及使用的機械設備、工具的安全要求。
三、新工人安全教育進行登記,建立檔案。特殊工種建立特種作業人員的管理檔案。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均要簽名。受教育應接受公司的統一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