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安全教育規范
(一)、安全教育制度
1、違章教育制度。
2、換崗教育。
3、特殊工種培訓教育。
4、對新機具、新設備和新工藝應由有關技術部門制訂規程并對操作人員進行專門訓練。
5、對變換工種及換崗、新調入、臨時參加生產人員應視同新工人進行上崗安全教育。
6、對從事有毒、有害作業的人員由衛生和有關部門在工作前進行塵毒危害和防治知識教育后方可上崗。
7、綜合教育。
(二)安全生產教育
1、項目班子必須先受教育。
2、思想和方針政策教育。
3、勞動和紀律教育。
4、安全知識方面的教育。
(三)安全教育形式
安全教育培訓可以采取各種有效方式開展活動,如建立安全教育室,舉辦安全知識講座、報告會、培訓班,進行圖片和典型事故圖片展覽,放映有關安全教育的電視片,舉辦以安全生產為內容的書畫攝影展覽,舉辦安全知識競賽,出版報、墻報,編印簡報等。
(四)法制教育
定期和不定期對全體職工進行遵紀守法的教育,杜絕違章指揮、違章作業的現象發生。
(五)安全技能教育
安全技能教育就是結合本工種特點,實現安全操作、安全防護所必須具備的基本技術知識的教育。每個職工都要熟悉本工種、崗位專業技術知識。
(六)特殊作業人員的培訓教育
1、確定特殊作業的范圍和培訓依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令第13號,《特殊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培訓考核管理辦法》。自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該標準對特種作業的定義、范圍、人員條件和培訓、考核管理都做了明確規定。
2、從事特殊作業的人員,必須經國家規定的有關部門進行安全教育和安全技術培訓,并經考核合格取得正式操作證者,方準獨立作業。
(七)三級教育
1、公司或分公司安全科組織進行的安全生產教育。
2、項目部進行的安全教育。
3、班組進行的安全生產教育。
(八)經常性教育
安全教育培訓工作,必須做到經常化、制度化。把經常性的普及教育貫穿于管理全過程,并根據接受教育對象的不同特點,采取多層次、多渠道和多種形式的教育方法,以起到良好的效果。
篇2:建筑施工安全教育制度范本
第1條入廠教育:
l、凡新入廠的職工(包括臨時工)必須接受三級(公司、項目、班組)安全教育。
2、凡入廠三天以上外包工及其他人員均由分公司負責按一級安全教育內容進行教育。
3、公司級安全教育由安全部負責組織和教育。
(1)安全防護常識、防塵、防噪聲、墜落、物體打擊等安全知識教育及防護器材的使用,時間為2課時;
(2滅火知識教育及滅火器材使用,時間為2課時;
(3)關于國家安全生產方針、政策和《安全生產管理制度》、生產特點、典型事故教訓等的教育,時間為2課時。
凡經公司級安全教育并考試合格者,必須到項目接受二、三級安全教育。
4、項目級安全教育由項目主管生產的副經理負責組織,項目安全員進行教育,教育內容:項目生產特點、安全技術規程和安全生產規章制度、事故教訓、注意事項及要求等,時間為36課時。
5、班組安全教育,由班組長負責組織,班組安全員進行教育,教育內容:崗位安全操作法、事故案例及預防事故措施,安全裝置及器具、個人防護用品使用方法等,時間為24課時。
6、公司內部工作調動、崗位變動及脫離崗位六個月以上返回崗位者,要進行項目、班組級安全教育,項目內部崗位變動,應進行班組安全教育。
7、經三級安全教育合格、建立安全教育檔案后,憑《安全教育合格證》領取勞動保護用品,方可進入生產崗位。
第2條特殊工種教育:
1、從事電氣、腳手架、焊接、起重、現場機動車輛駕駛、等特殊工作人員,必須由各主管部門組織進行專業安全技術教育,并經考試合格取得作業證后,方可作業。
2、對特殊工種人員,安全部門按規定年限進行培訓復試,以專業安全技術和災害事故案例為主要內容進行教育。
3、在新技術、新設備使用前,要按新的安全操作規程,對有關人員進行安全技術教育,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操作。
4、發生重大事故和惡性未遂事故后,主管部門要組織有關人員進行事故現場教育,吸取經驗教訓。
第3條日常教育:
1、各級領導應對職工進行經常性的安全教育,以增強職工的安全意識和法制觀念,做到遵章守紀,確保安全生產。
2、安全部應利用廣播、宣傳黑板報、事故現場會等多種形式,廣泛地對職工進行安全教育。
3、公司定期組織開展安全活動。
4、生產設備檢修前,安全管理部門應配合有關單位進行停工、檢修和開工前的安全教育,確保安全。
5、對重大危險性作業,在作業前,施工管理部門和安全部必須對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否則不得作業。
第4條安全技術考核:
l、安全部每年組織一次安全技術考核,考核成績予以公布,并記入職工安全作業證。
2、管理人員、工程技術人員安全技術考核,由主管部門和安全部負責組織進行。
3、工人安全技術考核由班組長負責組織,班組安全員具體執行。
4、凡未經安全技術考核,卻取得安全操作證者,一律不準獨立上崗操作,否則,造成事故要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
×××××××××公司
二0一二年二月二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