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控室火災事故應急處置方案范本
1?總則
1.1編制目的
集控室是發電設備運行的指揮、控制中心,如果集控室發生火情,輕者影響機組正常運行,重者可能造成發電中斷和對外限電、停電事故,為最大限度減輕火災事故造成的損失,保障員工和設備安全,根據本公司實際情況制定本應急處置方案。
1.2編制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
《電力企業專項應急處置方案編制導則》
《***公司突發事件總體應急處置方案》
《***公司突發事件總體應急處置方案》
1.3適用范圍
適用于本企業集控室火災事故的應急處置和應急救援工作。
2?應急處置基本原則
遵循“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堅持防御和救援相結合,堅持一保人身、二保設備的原則。依托政府、統一領導、分工負責、加強聯動、快速響應,最大限度地減少突發事件造成的損失。
3?事件類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3.1易燃易爆情況
集控室安裝有發電機組及系統控制、保護裝置及消防報警主機等電氣設備,不屬于易燃易爆區。
3.2火災原因
電源短路引起火災;
遇有明火或人員吸煙引起火災;
雷擊引起火災。
3.3防火要求
3.3.1集控室要制定嚴格的進出管理制度;
3.3.2現場消防設備完好、消防設施齊全、消防器材配置充足;
3.3.3要加強對消防器材的檢查維護,保證處于良好的備用狀態;
3.3.4現場值班人員要具備一定的消防業務知識,熟悉現場消防設備、設施和消防器材的配置情況,了解掌握工作原理和操作使用方法,并且積極投入撲救初起火災。
3.4消防設備(設施)、消防器材配置情況
3.4.1集控室配置有自動消防報警裝置。
3.4.2每一安全出口配置消防應急照明燈。
3.5事故照明
主控室事故照明電源有兩路,一路為交流,一路為直流。當交流電源失去時,通過自動切換裝置將直流電源投入。
3.6崗位人員情況
集控室實行五班四運轉,全天24小時有人值班,現場值班人員具備一定的消防業務知識,熟悉現場消防設備、設施和消防器材的配置情況,了解掌握工作原理和操作使用方法,其中有部分義務消防隊員受過系統的安全教育、消防安全教育并會使用各類滅火器撲救初起火災。
4?應急指揮機構及職責
4.1成立應急救援指揮部
總指揮:
成員:
4.2職責
4.2.1初起火災現場現場指揮職責
(1)負責組織現場值班人員利用現場配置的消防器材進行初起火災的撲救,控制火勢,阻止火勢蔓延,為市消防隊創造滅火條件。
(2)值長(或單元長)接到報警后要迅速派值班人員到現場檢查,確定起火火勢情況。
(3)負責向消防或急救人員簡要說明起火設備的隔離情況及相關注意事項。
(4)負責指揮火災、爆炸現場人員疏散,防止發生人身傷亡事故;
(5)負責組織火災、爆炸現場受傷人員的救護;
(6)決定相關重要設備是否停運或隔離;
(7)決定崗位留守人員;
(8)電氣設備發生火情,負責切除電氣設備各側電源,防止消防人員發生觸電事故。
(9)當公司領導或事故部門負責人趕到火場后,值長應將現場情況向領導匯報。滅火指揮交由專項滅火指揮負責。
4.2.2現場滅火指揮職責
(1)接到報警后,應迅速啟動本應急處置方案,快速集中義務消防隊員趕赴事故現場,迅速布置消防隊員投入滅火;
(2)到達現場后,聽取現場指揮的簡要情況介紹,若有人員被困或受傷,應首先指揮義務消防隊員搶救受傷人員,利用一切手段設法將被困或受傷人員轉移到安全地點;
(3)根據發生火災的位置及火勢情況,決定使用何種消防設備(器材);
(4)進入室內滅火,或撲滅有害氣體、液體的火災,命令隊員使用防毒面具,防止人員中毒;
(5)負責指揮公司專職消防人員與市消防隊官兵協同滅火,服從市消防支隊指揮人員調配。
5?應急處置
5.1報警
任何人發現發生集控室起火后,立即向當班值長報警,運行當班值長接到報警,立即匯報廠應急救援指揮小組和應急辦公室,要求其反饋現場情況,根據實際情況作救援處置。若火勢較大或有人員受傷,還應拔打外線“119”或“120”向市消防支隊和急救中心報警。
5.2報警注意事項
報警人在報警時應說明以下情況
(1)報警人姓名、聯系電話、部門。
(2)火災發生的時間、地點;火勢情況;
(3)燃燒物和大約數量,是否有人被圍困;
(4)已采取的控制措施及其他應對措施
(5)接到報警的部門或人員如果不是武保部,接警部門必須告知報警人員再次向武保部進行報警。同時,將掌握的報警信息立即通報武保部。
(6)報警部門在報警后應安排專人到路口,做好應急救護人員、車輛的引導工作。
5.3處置程序
5.3.1運行當班值長接到火災報警后,根據火情報告的詳細信息,應立即啟動本應急處置方案,并立即向公司領導報告。
5.3.2運行值班人員按照運行規程及有關規定進行應急處置。
5.3.3初起火災撲救
除崗位留守人員外,其余人員全部投入滅火。其中留4-6人利用集控室及室外配置的滅火器進行滅火,若火勢較大,現場人員的主要任務是控制火勢,阻止火勢蔓延,防止人員受傷。
5.3.4延續火災撲救
(1)按事故處理規程緊急停機,疏散集控室所有人員。
(2)啟動自動滅火裝置進行滅火。
5.3.5火災擴大處置
如火情在短時不能撲滅并有繼續擴大時,滅火現場指揮應及時向公司領導報告,建議啟動重、特大火災滅火應急處置方案。
6?應急通訊
風電場管理人員:
變電站控制室
**中心醫院急診:
**縣醫院:
7?注意事項
7.1起火初期要控制火勢,防止事故擴大;
7.2集控室內裝置多為電氣、熱控等部門重要設備,在一般情況下不要使用水和酸性滅火器滅火;
7.3滅火過程中要注意人身安全;
7.4因火災產生大量有毒氣體,進入室內滅火要佩戴防毒面具或正壓呼吸器;
7.5消防人員要攜帶滅火強光燈用于現場照明。
7.6應及時轉移妨礙或影響火情偵察、滅火、搶救人員等物資。
7.7火災事故現場周圍應建立警戒區域,實施現場通道封閉,防止與應急救援無關的人員進入火災現場,保障救援隊伍、物資和人群疏散通道的暢通。
8?培訓和演練
按照演練計劃,本應急處置方案的演練在公司級及部門兩個層面進行,公司級演習主要側重于指揮與控制,部門級演習主要側重于具體操作、應急救援搶險技術的應用、物資的調配等。
9?附則
9.1應急處置方案備案
本應急處置方案報***主管部門備案。
9.2應急處置方案修訂
本應急處置方案應適時進行修訂,最長期限不超過三年。
9.3制定與解釋
本應急處置方案由安生部制定、歸口并負責解釋。
9.4應急處置方案實施
本應急處置方案自發布之日起執行。
篇2:集控室火災事故現場處置方案格式
1.1編制目的
高效有序地做好本企業集控室火災事故的應急處置工作,避免或最大限度地減輕火災事故造成的損失,保障員工生命和企業財產安全,維護社會穩定。
1.2編制依據
電力企業現場處置方案編制導則?:××公司火災事故專項應急預案
1.3適用范圍
適用于本企業集控室火災事故的現場應急處置和應急救援工作。
2事件特征
2.1?事件類型及危險性分析
2.1.1?電氣線路和電器設備出現故障起火,通往集控室的電纜豎井、溝道著火,集控室照明、插座等線路著火,人員違章行為引起著火(如吸煙、焊接等)等突發事件可能造成集控室火災事故。
2.1.2集控室火災事故可能導致設備失控、保護失靈,造成重大設備損壞事故。
2.1.3集控室著火后產生的有毒煙霧會污染集控室空氣,造成人員中毒、窒息等人身傷亡事故。
2.2事件發生的區域、地點
一、二期主機集控室,脫硫集控室,輸煤集控室,化學集控室。
3應急組織及職責
3.1成立應急救援指揮部
總指揮:生產副廠長。
成員:發電部、設備部主任,值長、運行人員、點檢人員、安監人員、廠消防隊。
3.2指揮部人員的職責?!?,
3.2.1總指揮的職責:全面指揮突發事件應急救援工作。
3.2.2發電部、設備部主任的職責:組織、協調本部門人員參加應急處置和救援工作。
3.2.3。值長的職責:匯報有關領導,組織現場人員進行先期處置t
3.2.4運行人員的職責: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匯報,做好運行方式的調整和故障設備的隔離。
3.2.5點檢人員的職責:及時趕赴現場,了解、分析現場狀況,組織消除設備缺陷。
3.2.6安監人員的職責:監督安全措施落實和人員到位情況。
3.2.7廠消防隊的職責:接到火警時,'迅速趕往事發現場滅火。
4應急處置
4.1?現場應急處置程序
4.1.1最早發現火情者應立即向值長匯報,值長通知廠消防隊到現場滅火,同時報告指揮部領導,啟動本預案。
4.1.2指揮部成員到達事故現場后,根據事故狀態及危害程度做出相應的應急決定,指揮疏散現場無關人員,各應急救援隊立即開展救援。
4.1.3事故擴大時,撥打119報警電話請求市消防隊支援。報警內容:單位名稱、地址、著火物質、火
勢大小、著火范圍。把自己的電話號碼和姓名告訴對方,以便聯系。同時還要注意聽清對方提出的問題,
4便正確回答。打完電話后,要立即到交叉路口等候消防車的到來,以便引導消防車迅速趕到火災現場。
4.1.4事件擴大時與相關應急預案的銜接程序:火災事故擴大時啟動《火災事故應急預案》;造成人身
4亡時啟動《人身傷亡事故應急預案》;造成設備損壞時啟動《電力設備事故應急預案》。
4.2現場應急處置措施
4.2.1?當值值長組織將故障變壓器隔離,通知設備部門迅速查明著火原因。
4.2.2在消防隊未達到火災現場前,臨時滅火指揮由當班主要負責人擔任。不允許不熟悉設備的人員組織指揮滅火。
4.2.3火災初起階段,工作人員要利用區域內常規滅火器(干粉或氣體滅火器)進行撲救。控制初起火災,防止火勢蔓延。
4.2.4啟動氣體自動滅火裝置。
4.2.5廠消防隊到達火場時,臨時滅火指揮人應立即與消防隊負責人取得聯系并交待失火設備現狀和運行設備狀況,然后協助消防隊負責人指揮滅火,并提供技術支援。消防隊根據火災性質出動二個戰斗班,一臺干粉消防車,一臺水罐消防車,趕赴火場(同時消防自動報警控制中心發出報警信號)。到達火場后消防隊長應立即與當班負責人和技術人員取得聯系,了解火場情況及采取措施情況,人員、設備、電源情況。并帶領執勤班長和一名戰斗員進入火場進行偵察。根據火場情況,出動一個戰斗班佩戴好個人防護用品,利用常規滅火器實施滅火,控制火勢。一個戰斗班利用于粉、氣體滅火器進一步控制火勢,防止火勢蔓延,疏散人員和貴重物資,保護其他設備。
4.2.6搶救搶救傷員,轉移主要設備和重要物資。
4.2.7如火勢無法控制,請求轄區消防隊支援。消防隊到達現場后開展滅火。
4.2.8根據現場恢復情況,由生產副總經理宣布事故應急處理情況的終止,生產秩序和生活秩序恢復為正常狀態。
4.3事件報告流程
4.3.1?值長報告應急救援指揮部領導。
4.3.2火勢無法控制時由廠長決定報火警請求轄區消防隊救援。
4.3.3?廠長在火災事故發生后1小時內向所在地人民政府和上級主管單位速報突發事件信息。速報內容主要包括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人員傷亡、設備損壞情況、可能的引發因素和發展趨勢等。報送、報?4突發事件信息,應當做到及時、客觀、真實,不得遲報、謊報、瞞報、漏報。
4.3.4聯系方式
集控室:××××。
消防隊:119。
醫務急救:120。
上級主管單位聯系人:×××,電話:××××,傳真:××××。
所在地人民政府聯系人:×××,電話:××××,傳真:××××。
5注意事項
5.1?應急處置時注意防止中毒、窒息、觸電、燙傷。
5.2危險區設好警戒線,并掛好標識牌。無操作權限的人員不得亂動現場設備。
5.3佩戴個人防護器具時注意檢查防護用品合格,且在有效檢驗期內;正確佩戴使用正壓式呼吸器、隔熱服、隔熱手套、絕緣靴等安全防護用具。
5.4現場自救和互救時不熟悉現場情況和滅火方法的人員不得盲目進入危險區域,救人前先確認自己能力和現場情況是否能夠滿足對他人施救的需要。
5.5應急救援結束后要全面檢查,確認現場無火災隱患和建筑物坍塌的隱患。
5.6加強自身防護,避免救火導致人身傷害。
6附件
6.1?應急部門、機構或人員的聯系方式
列出應急工作中需要聯系的部門、機構、人員的聯系方式。
6.2應急設施、器材和物資清單
按需要列出現場處置方案涉及的物資和裝備名稱、型號、存放地點和聯系電話等。
6.3關鍵的路線、標識和圖紙
6.3.1現場處置方案所適用的場所、設備一覽表、分布圖。
6.3.2應急救援指揮位置及救援隊伍行動路線。
6.3.3疏散路線、重要地點等標識。
6.3.4相關平面布置圖、救援力量的分布圖等。
6.4相關文件
6.4.1?與現場處置方案相關或相銜接的應急預案有《××公司火災事故應急預案》、《××公司人身事故
專項應急預案》。
6.4.2相關操作規程有《運行規程》、《消防規程》、《檢修規程》。
6.5其他
6.5.1?集控室分布情況
(1)1、2號機組2×300MW發電機組在一期集控室集中控制。一期集控室布置在1、2號汽機房后12m2臺鍋爐之間。集控室兩機一室,室內布置了主機各控制設備和220kV、llOkV控制盤,消防暖通盤及其他輔助控制盤。集控室下部是電纜層,集控室后廳是熱控、電氣保護柜及DCS操作員站。
(2)3、4號機組2×600MW發電機組在二期集控室集中控制。二期集控室布置在3、4號汽機房后13.7m兩臺鍋爐之間。集控室兩機一室,,室內布置了主機各控制設備和500kV、llOkV控制盤,消防暖通盤及其他輔助控制盤。集控室下部是電纜層,集控室后廳是熱控、電氣保護柜及DCS操作員站。
(3)1、2、3、4號機組除灰、脫硫系統設備在脫硫集控室集中控制。脫硫集控室布置在3、4號脫硫集控樓20m。集控室內布置了1、2、3、4號機脫硫、除灰、除渣系統各控制設備和6kV脫硫設備控制盤,環保數據監控系統控制盤及其他輔助控制盤。
(4)-、二期輸煤系統設備在輸煤集控室集中控制。輸煤集控室布置在輸煤集控樓3.5m。集控室內布置了輸煤系統各控制設備和6kV輸煤設備控制盤及其他輔助控制盤。
篇3:集控室火災事故處置方案范本
1總則1.1編制目的
為高效有序地做好本企業集控室火災事故的應急處置工作,避免或最大程度地減輕火災事故造成的損失,保障員工生命和企業財產安全,維護社會穩定。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消防安全管理規定》、《電力設備典型消防規程》和《中國國電集團公司發電企業典型應急預案編制導則》等法律法規及有關規定,結合本廠實際,制定本方案。
1.2編制依據
《電力企業現場處置方案編制導則》
《中國國電集團公司生產安全事故調查規程》
《荊門熱電廠火災事故應急預案》
1.3適用范圍
適用于本企業集控室火災事故的現場應急處置和應急救援工作。
2事件特征2.1事件類型及危險性分析2.1.1電氣線路和電器設備出現故障起火,通往集控室的電纜豎井、溝道著火,集控室照明、插座等線路著火,人員違章行為引起著火(如:吸煙、焊接等)等突發事件可能造成集控室火災事故。2.1.2集控室火災事故可能導致設備失控、保護失靈,造成重大設備損壞事故。2.1.3集控室著火后產生的有毒煙霧會污染集控室空氣,造成人員中毒、窒息等人身傷亡事故。2.2事件發生的區域、地點
三期集控室。
3組織機構及職責3.1成立應急救援指揮部
總指揮:生產副廠長
成員:發電部、設備部主任,值長、運行人員、點檢人員、安監人員。
3.2指揮部人員職責3.2.1總指揮的職責:全面指揮突發事件應急救援工作。3.2.2發電部、設備管理部主任的職責:組織、協調本部門人員參加應急處置和救援工作。3.2.3值長的職責:匯報有關領導,組織現場人員進行先期處置。3.2.4運行人員: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匯報,做好運行方式的調整和故障設備的隔離。3.2.5點檢人員:及時趕赴現場,了解、分析現場狀況,組織消除設備缺陷。3.2.6安監人員的職責:監督安全措施落實和人員到位情況。3.2.7廠義務消防隊的職責:接到火警時,迅速趕往事發現場滅火。4應急處置4.1現場應急處置程序4.1.1最早發現火情者應立即向值長匯報,值長組織人員進行現場滅火。同時報告指揮部領導,啟動本預案。4.1.2指揮部成員到達事故現場后,根據事故狀態及危害程度做出相應的應急決定,指揮疏散現場無關人員,各應急救援隊立即開展救援。4.1.3事故擴大時,撥打119報警電話請求市消防隊支援。報警內容:單位名稱、地址、著火物質、火勢大小、著火范圍。把自己的電話號碼和姓名告訴對方,以便聯系。同時還要注意聽清對方提出的問題,以便正確回答。打完電話后,要立即到交叉路口等候消防車的到來,以便引導消防車迅速趕到火災現場。4.1.4事件擴大時與相關應急預案的銜接程序:火災事故擴大時啟動《火災事故應急預案》;造成人身傷亡時啟動《人身傷亡事故應急預案》。4.2現場應急處置措施4.2.1當值值長組織將故障點電源隔離,通知設備部門迅速查明著火原因。控制系統電纜著火,影響運行機組安全應及時將機組停運。4.2.2在消防隊未達到火災現場前,臨時滅火指揮由當班主要負責人擔任。不允許不熟悉設備的人員組織指揮滅火。4.2.3火災初起階段,工作人員要利用區域內常規滅火器(干粉或氣體滅火器)進行撲救。控制初起火災,防止火勢蔓延。4.2.4處理集控室電纜系統火災時,應設法封堵電纜孔洞、關閉防火門。進入電纜夾層、隧(廊)道、通風不良的場所處置電纜著火時,應佩戴正壓式空氣呼吸器及絕緣手套,并穿上絕緣鞋。4.2.5確認著火區域人員撤離,啟動該區域氣體自動滅火裝置。4.2.6廠消防隊到達火場時,臨時滅火指揮人應立即與消防隊負責人取得聯系并交待失火設備現狀和運行設備狀況,然后協助消防隊負責人指揮滅火,并提供技術支援。消防隊根據火災性質出動二個戰斗班,一臺干粉消防車,一臺水罐消防車,趕赴火場(同時消防自動報警控制中心發出報警信號)。到達火場后消防隊長應立即與當班負責人和技術人員取得聯系,了解火場情況及采取措施情況,人員、設備、電源情況。并帶領執勤班長和一名戰斗員進入火場進行偵察。根據火場情況,出動一個戰斗班佩戴好個人防護用品,利用常規滅火器實施滅火,控制火勢。一個戰斗班利用干粉、氣體滅火器進一步控制火勢,防止火勢蔓延,疏散人員和貴重物資,保護其他設備。4.2.7搶救搶救傷員,轉移主要設備和重要物資。4.2.8如火勢無法控制,請求轄區消防隊支援。消防隊到達現場后開展滅火。4.2.9指揮組人員根據現場要求迅速組織人員疏散,布置警戒線,禁止無關人員和車輛進入事故現場。4.2.10根據現場恢復情況,由生產副廠長宣布事故應急處理情況的終止,生產秩序和生活秩序恢復為正常狀態。4.3事件報告流程4.3.1值長報告應急救援指揮部領導。4.3.2火勢無法控制時由廠長決定報火警請求轄區消防隊救援。4.3.3廠長在火災事故發生后1小時內向所在地人民政府和上級主管單位速報突發事件信息。速報內容主要包括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人員傷亡、設備損壞情況、可能的引發因素和發展趨勢等。報送、報告突發事件信息,應當做到及時、客觀、真實,不得遲報、謊報、瞞報、漏報。4.3.4聯系方式
主控集控室:6600?6634?6635
火警電話:?119
醫療急救:?120
5注意事項5.1應急處置時注意防止中毒、窒息、觸電、燙傷。5.2危險區設好警戒線,并掛好標示牌。無操作權限的人員不得亂動現場設備。5.3佩戴個人防護器具時注意檢查防護用品合格,且在有效檢驗期內;正確佩戴使用正壓式呼吸器、隔熱服、隔熱手套、絕緣靴等安全防護用具。5.4現場自救和互救時不熟悉現場情況和滅火方法的人員不得盲目進入危險區域,救人前先確認自己的能力和現場情況是否能夠滿足對他人施救的需要。5.5應急救援結束后要全面檢查,確認現場無火災隱患和建筑物坍塌的隱患。5.6加強自身防護,避免救火導致人身傷害。
附件
6.1應急部門、機構或人員的聯系方式
組長
生產副廠長常平
副組長
總工程師彭?杰
組員
副總工程師胡中朝
設備管理部主任楊?進
安監環保部主任劉頂洪
發電部化水副主任張人斌
總值長吳小軍
設備管理部消防點檢彭勇
火警電話:119
荊門市消防支隊:2354309
掇刀公安局值班室:2441526
白廟派出所值班室:2333932
6.1.1各級調度聯系電話
華中電網公司調度中心:?027-
湖北省電力公司調度中心值班室:027-
荊門市地調中心值班室:0724-2332310
荊州市地調中心值班室:0716-8255167
荊門市人民政府辦公室:0724-2376200
6.1.2上級單位有關部門聯系電話
國電集團公司生產監控室電話:010-010-
國電長源公司生產值班電話:027-
華中能源監管局值班室(電力事故即時報告):?027-
傳真:027-
6.2應急設施、器材和物資清單6.2.1滅火器6.2.1.1三期集控樓
1)集控室#7機工程師站門口:4套RHZK系列正壓消防空氣呼吸器;
2)13.7米集控室:2*5瓶二氧化碳滅火器;
3)繼電保護室:5瓶二氧化碳滅火器;
4)#6、7機熱控電子間:2*5瓶二氧化碳滅火器;
5)10米電纜夾層:2*4瓶干粉滅火器;
6)6.9米PC配電室:西側走道2*5瓶二氧化碳滅火器;
東側門口2*5瓶二氧化碳滅火器+5瓶干粉滅火器;
7)0米#6、7機MCC配電室及蓄電池室、柴油機房各2*4瓶干粉滅火器;
6.2.1.2各輔助控制樓
1)二期電氣主控樓:
一樓樓梯處2*5瓶二氧化碳滅火器
二樓樓梯處5瓶二氧化碳滅火器,電纜夾層2*5干粉滅火器;
夾層電纜干粉滅火彈
三樓主控室門口5瓶二氧化碳滅火器+5瓶干粉滅火器?
2)化學三期水處理控制室:
干粉滅火器4瓶
?3)輸煤集控室
干粉滅火器2*4瓶
?4)脫硫集控樓
2樓走道:干粉滅火器2*4瓶
3樓走道:干粉滅火器2*4瓶+二氧化碳滅火器5瓶;
四樓走道:干粉滅火器2*4瓶+二氧化碳滅火器5瓶
6.2.2混合氣體IG541滅火系統
主機集控樓IG-541氣體消防系統共設置24個防護分區:單元控制室及工程師站、6#電子設備間、7#電子設備間、SIS機房及運行分析室、系統二次設備室、直流及UPS配電室、配電室、蓄電池室等。分成兩套系統:一套用于集中控制樓13.7m控制室及電氣設備間層,一套用于0m層及6.9m層電氣設備及配電間。
主機IG-541?保護部位及主要參數
序號
保護區名稱
保護區尺寸
長×寬×高(m)
設計濃度
(%)
滅火劑用量(m3)
鋼瓶數(80L/瓶)
備注
1
集控樓13.7m層單元控制室
23.4×12.1×5.25
40.8
738
60
2
集控樓13.7m層工程師站
14.1×3.9×5.25
40.5
110.7
9
3
集控樓13.7m層計算機房
6.85×6.5×5.25
39.8
110.7
9
4
集控樓13.7m層系統設備間
6.85×11×5.25
40.3
412.8
34
5
集控樓13.7m層6#電子設備間
26×11.7×5.25
40.3
688.8
56
6
集控樓13.7m層7#電子設備間
26×11.7×5.25
40.3
688.8
56
7
集控樓13.7mSIS機房及運行分析室
6.85×11×5.25
38.8
110.7
9
8
集控樓6.9m層6#直流及UPS配電室
11.7×11×3.8
41.0
246
20
9
集控樓6.9m層7#直流及UPS配電室
11.7×11×3.8
41.0
246
20
10
集控樓6.9m層6#爐380/220PC
11.7×13×3.8
40.9
295.2
24
11
集控樓6.9m層7#爐380/220PC
11.7×13×3.8
40.9
295.2
24
12
集控樓6.9m層6#機380/220V公用PC
11.7×11×3.8
39.9
233.7
19
13
集控樓6.9m層7#機380/220V公用PC
11.7×11×3.8
39.9
233.7
19
14
集控樓6.9m層6#機380/220V汽機PC
11.7×18×3.8
40.6
405.9
33
15
集控樓6.9m層7#機380/220V汽機PC
11.7×18×3.8
40.6
405.9
33
16
集控樓6.9m層6#機通風MCC
11.6×6×3.8
38.8
123
10
17
集控樓6.9m層7#機通風MCC
11.6×6×3.8
38.8
123
10
18
集控樓0.0m蓄電池室1
6.5×13.7×3.9
41.2
159.9
13
19
集控樓0.0m蓄電池室2
6.5×13.7×3.9
41.2
159.9
13
20
集控樓0.0m6#爐保安MCC室
6.5×13.7×3.9
40.4
172.2
14
21
集控樓0.0m7#爐保安MCC室
6.5×13.7×3.9
40.4
172.2
14
22
集控樓0.0m6#機綜合配電室
6.5×13.7×3.9
40.4
172.2
14
23
集控樓0.0m7#機綜合配電室
6.5×13.7×3.9
40.4
172.2
14
24
集控樓0.0m集控樓MCC1
6.5×13.7×3.9
40.4
172.2
14
25
集控樓0.0m集控樓MCC2
6.5×13.7×3.9
40.4
172.2
14
6.2.3關鍵的路線、標識和圖紙6.2.3.1應急救援指揮位置及救援隊伍行動路線;
應急救援指揮部設置于三期集控室,三期集控樓火災救援隊伍及車輛從集控樓西側電除塵通道進入,車輛沿集控樓與#6、7爐之間兩側進入,救援隊從集控樓西側樓梯進入著火區域。燃料集控室、化水集控室火災救援隊伍及車輛從集控室前方馬路進入。脫硫集控室火災救援隊伍從西面馬路經事故漿液罐走道進入。
6.2.3.2疏散路線、重要地點等標示;6.2.3.3主機集控樓人員疏散路線為集控室東面大門→#6、7汽機房→#6、7機汽機南、北側樓梯。6.3相關文件6.3.1與現場處置方案相關或相銜接的應急預案:《火災事故應急預案》、《人身事故應急預案》6.3.2相關操作規程:《運行規程》、《消防規程》、《檢修規程》。6.4其他附件6.4.1集控室分布情況6.4.1.1本廠#6、7機組2×600MW發電機組在三期集控室集中控制。三期集控室布置在#6、7汽機房后13.7米兩臺鍋爐之間。集控室兩機一室,室內布置了主機各控制設備和500kV、220kV控制盤,消防報警盤柜及其它輔助控制盤。集控室下部是電纜層,集控室后廳是熱控、電氣保護柜及DCS操作員站。6.9米為6KV配電室。
6.4.1.2#6、7機組除灰、脫硫系統設備在脫硫集控室集中控制。脫硫集控室布置在#6、7脫硫集控樓20米。集控室內布置了#6、7機脫硫、除灰、除渣系統各控制設備和6KV脫硫設備控制盤,環保數據監控系統控制盤及其它輔助控制盤。
6.4.1.3三期輸煤系統設備在輸煤集控室集中控制。輸煤集控室布置在輸煤集控樓3.5米。集控室內布置了輸煤系統各控制設備和6KV輸煤設備控制盤及其它輔助控制盤。
6.4.1.4三期水處理設備布置在化水樓一樓集中控制,三期精處理控制室布置在主集控樓零米,控制室布置了精處理設備控制系統。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