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期安全應急方案范本
一、工程概況
1)、工程簡介
甘孜至白玉公路是甘孜州甘孜縣通往白玉縣的一條重要公路。項目起點通向甘孜縣南多鄉呷拉,終點通向白玉縣建設鎮,本項目總體走向自北向南,經昌臺區向西至白玉縣建設鎮。路線起于甘孜縣南多鄉呷拉的國道317線平交處(起點樁號K0+000),途徑甘孜縣呷拉、卓達拉山、納楞錯、國營種畜場、昌臺區、交德埡口、安孜鄉、麻絨鄉、章都鄉、絨蓋鄉、止于建設鎮(白玉縣)。改造路線全長214.653km,采用三級公路標準建設,設計速度30km/h,路基寬7.5m(其中隧道按二級公路標準建設,設計速度40km/h,建筑限界:9.0×5.0m)。汽車荷載等級:新建橋梁:公路-II級;設計洪水頻率:大中橋1/50,小橋涵及路基1/25。
2)地形、地貌、水文地質
地形地貌
本項目位于四川省西部,甘孜藏族自治州甘孜縣、新龍縣和白玉縣境內,屬高山峽谷和高原地帶,測區內地形切割劇烈,溝谷縱橫,谷深坡陡,相對高差一般在2000m以上,屬構造侵蝕深切割的高山峽谷地貌類型。山勢尖峭聳立,地形陡峭,谷坡呈陡緩交替的階梯狀,海拔在3000到5000m之間。
水文地質
工程區位于青藏高原的東南部,在構造上位于青、藏、滇、緬、印、尼“歹”字型構造體系頭部向中部轉折端的東緣,地質構造復雜。地形切割強烈,谷深坡陡,相對高差一般在2000m以上。路線基本沿偶曲河、昌曲河、降曲河、登曲河及其支流展布,工程區內徑流的主要來源為大氣降水和冰雪融水,隨季節變化十分明顯
3)工程規模
本標段為LM1標段,標段起訖樁號為K00+000~K56+220,全長56.214km,主要施工內容為3cm厚細粒式改性瀝青砼AC-13C上面層410057㎡,4cm厚中粒式瀝青砼AC-16C下面層410057㎡,20cm厚水泥穩定基層378359㎡,15cm厚(改建)或25cm厚(新建)配碎石墊層406860㎡,C25預制砼(土路肩加固)5920m?;。
二、度汛原則與目標
1、為確保工程施工的安全與穩定,有效處理突發洪災,建立統一指揮、職責明確、運轉有序、反應迅速的應急處理體系;
2、貫徹以人為本的思想,在保證人員安全的前提下,將損失降低到最小程度(包括實物直接損失和工期延誤的間接損失);
3、為參建人員和施工機械購買保險,將風險轉移,減少損失,減少對工期的影響,保證工程的順利實施,保護施工人員的生命安全,維護和確保工程的進度;
4、按照“預防為主、安全第一”的原則,在汛期加強現場人員的值班力度,增加值班人手,隨時監測水位的變化情況,定時匯報情況;
5、預備好相關的防洪物資,確保在遇到險情時施工現場以及施工駐地區域內人員、物資能迅速有序地調動起來投入搶險工作,并做好相關人員及設備的轉移工作。
在保證工程質量的前提下,以合同工期為奮斗目標,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充分利用工作面,以增加勞動力投入,補充機械設備,加快施工進度,確保完成汛期業主下達的施工任務。
由于本工程施工期有1個汛期,汛期期間水下部位不安排其施工,汛期做好度汛的人力、物力、設備的供應工作。
三、防汛組織機構
在度汛期,成立由項目經理直接領導下的防洪度汛領導小組及防洪搶險突擊隊,配備專業技術人員,建立完整、靈活的指揮機構,保證汛期各種人員、機械設備和物資的非常調度,備足人力、物力,隨時準備組織搶險,保證度汛安全,
分為以下小組:
1)信息小組
負責及時與上級溝通,及時傳達上級防汛機關的指令。負責組織協調,負責24小時值班。
2)物資供應聯絡組
負責抗洪救災、生產自救用物資的領用和回收工作。
3)應急辦公室職責
應急辦公室應熟練掌握應急計劃的內容,及時傳達匯報,安排各單位有序地開展救援工作,并做好記錄。
4)相關人員及相關小組職責
a、組長職責
全面負責本單位的應急救援指揮工作;
全面協調本單位應急救援的人員、資源配置、力量調動等工作。
根據實際情況,盡快組織人員制定、選擇應急救援的最佳方案并組織實施。
負責及時向處突發特別重大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匯編本單位應急救援工作的實施和狀態;
對應急搶險人員能力的評價;
b、副組長職責
負責組織現場應急救援人員進行應急救援工作;
負責及時組織應急救援物資,資料情況收集,方案設計,提出救援方案。
負責組織應急救援人員的選拔和訓練。
負責防洪現場的后勤物資供應等工作,負責現場的治療與搶救工作;
負責向組長匯報救援工作的進展情況。
c、小組成員職責
積極協調組長、副組長組織現場應急救援工作;
積極參與對應急救援方案的制定和優化選擇;
負責現場救援物資的運送和調配,組織營救受害人員;
積極參與抗洪搶險工作;
負責向組長、副組長匯報搶險工作的進展情況及程度;
積極進行參與洪災后善后工作。
材料保障組:負責防汛物資的購配工作,負責人:姜學東。
巡查組:負責汛期公路沿線安全監測工作,出現險情時及時向指揮小組預警,負責人:徐衛華。
5)搶險救援小組
負責對防洪抗洪的快速反應,現場搶險;負責對處于危險狀態下人員救助。
搶險組負責人:湯俊杰。
保衛組:接到指揮小組通知后負責組織人員疏散轉移,負責人:姜正勇。
后勤組:負責汛期聯系車輛機械設備調入及各種防汛物資藥品食物等的置備,負責人:冉邦美。
6)醫護搶救組:負責對受傷遇溺等人員進行初步治療搶救,嚴重者負責送往臨近醫院;以及后期指導醫療衛生防疫工作,做好救災防病宣傳,指導災區開展防疫消毒、傷病員救治等工作,負責人:徐海燕。
工作人員根據業務分工,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做好預案執行的協調工作,做好防汛指揮決策的參謀工作。為提高防汛指揮決策的科學性,我項目部請工程指揮部及水文、氣象、地質等部門的專家進行指導,對重大技術決策要組織專家咨詢,充分聽取專家意見,避免和減少失誤。
防洪度汛組織機構主要人員表
職能部門負責人姓名聯系電話備注
防洪度汛指揮領導小組
高文利指揮長
曾明凱分管負責人
信息小組何美村主任
物資供應聯絡組田桂學組長
應急辦公室職責
朱愛軍組長
機械調度組劉小榮組長
材料保障組江學東組長
巡查組徐衛華組長
搶險一組湯俊杰組長
保衛組姜正勇組長
后勤組冉邦美組長
醫護搶險組徐海燕組長
四、防汛措施
1)防洪防汛預防措施
在汛期來臨之前,備齊防洪防汛物資及車輛,確保洪汛到來時,防汛物資充足、可用。
在汛期來臨之前,成立以標準化組長的應急搶險突擊隊伍,隨時待命,執行搶險任務。
在汛期來臨之前,做好在低洼地帶施工作業部門的統計工作,做到心中有數,同時要相應地架高儀器等室內物品,并配備足夠的救生衣和塑料袋等防護用品,一旦洪水來臨保證隨時可用,及時撤離現場。
部門要及時掌握天氣情況和周邊地區的汛情預報,做好準備,以防不測汛情發生。
要做好信息聯絡和溝通工作,保證信息交流的暢通,及時傳遞各類汛情通報。
2)汛期工作安排
標準化防汛抗洪領導小組成員在汛期實行24小時值班,防汛值班室設在辦公室。
防汛抗洪領導小組對全體職工進行防汛期前的思想動員,汛期教育,增強職工防汛意識,真正從思想上把防汛抗洪工作重視起來。
防汛抗洪領導小組負責對防汛的物資、用具和配備情況的監督保障,負責對防汛抗洪人員自備一套雨衣、雨靴、必備物品的監督檢查,負責研究所抗洪物資和勞動工具的統一管理發放。
一旦遭洪水襲擊,可能的情況下要將計算機等貴重物品,由低處移至高處,確保安全,必要時可放置房頂,并用塑料布蓋好。
汛期一律不許職工家屬私自到防汛地區游泳、洗澡釣魚。
一旦汛期出現,各部門一定要聽從抗洪領導小組的指揮,做到及時聯系,隨時溝通。
3)防洪防汛物資的準備情況:
準備編織袋500條,尼龍繩1000米,充電燈20盞,雨衣水鞋等防汛緊急備用物資。
4)防汛值班車輛安排情況
汛期期間配備好防汛機械及值班車輛。
(4)抗洪搶險應急辦法
一旦有汛期搶險指令,應按以下應急程序控制。
1)應急辦公室立即通知防汛領導小組,由防汛領導小組立即組織搶險人員及物資。電氣公司應立即組織協調所有有關人員,攜帶好防洪物資,做好搶險準備。
2)搶險人員第一時間到達防汛部位,現場負責人要迅速組織非搶險人員撤離,疏散到安全區域。
3)防汛領導小組發出應急搶險命令,組織應急搶險,按職責分工作好各項工作。或服從處防汛指揮部的統一安排,及時組織搶險。
4)根據險情,通知可能受到威脅的單位和人員撤離危險區,必要時向上級機關和地方政府部門通報情況。
5)服從上級搶險應急指揮部門的統一安排,積極做好搶險工作。
6)險情排除后,防汛領導小組及應急辦公室收集有關材料,寫出搶險報告。
4.2人員配置
在施工班組里,選用年富力強有搶險經驗的員工100名組成搶險隊伍,分為三個搶險分隊,分別負責排澇、運輸機具、防堵和救生等工作。平時開展有針對性的訓練,并配備必要的交通運輸和搶險的機具設備。確保做到“召之即來、來之能戰、專業與常備相結合”的防汛搶險隊伍。與當地駐軍密切聯系,通報情況,實行軍民聯防。
另與地方醫療衛生防疫部門協助,選派業務水平精湛的醫務人員30人組成醫護搶救組,必要時候到災區搶救傷病人員,組織協調醫療器械和藥品的采購和調運,指導醫療衛生防疫工作;加強災區疫情監測,防止疫情傳播、蔓延;做好救災防病宣傳;指導災區開展防疫消毒、傷病員救治等工作。
五、值班制度
防汛值班實行領導帶班,24小時值班制度。防汛值班室設在項目部,值班電話見人員機構表。每月月底安排下月值班人員。
正常狀態下,值班室1人值班;在警戒狀態下,值班室2人值班;在緊急狀態下,值班室3人值班;在搶險狀態下,值班室3人值班。處于緊急狀態及搶險狀態時,項目部所有人員必須在工地待命。
篇2:汛期供電安全措施
1、礦井做好雨季防雷電工作。對井上建筑物、架空接地線及入井各種電纜、管路、軌道和皮帶架的防雷接地裝置以及入井軌道的絕緣夾板,要嚴格按照要求做好檢查、測試。
供電線路的避雷器,井架、高大建筑物等的避雷針、避雷線、接地線、接地極是否合格,監控系統防雷檢測是否合格。必須經有資質單位檢測合格。加強維護。
2、礦井變電站巡查:檢查變電站內電纜接頭、排水設施、電纜溝封堵、端子箱防潮、建構物防強風防暴雨等設施完善情況。雨季前必須進行一次模擬總停電和主要常見事故應急恢復搶送電的培訓,保證在事故狀態下,正確判斷,快速恢復供電。
變電站要保證通訊暢通,確保與上級配變電所信息渠道暢通。
備用電源備用效果。
3、巡查重要輸送電線路:上級變電所到礦井變電所的供電線路的線桿(塔)是否牢固可靠(有無桿塔傾斜、彎曲、支架變形、嚴重銹蝕,混凝土桿未封頂、破損、裂紋,拉線金具被拆卸、拉線松弛、段股、嚴重銹蝕,絕緣子破損、嚴重污穢、有放電痕跡,線夾斷裂、松動等),檢查線桿完好情況,是否有鳥巢等雜物,檢查線桿基礎在汛期是否會出現異常,周圍是否存在因采動影響或人為破壞而出現裂隙、低洼和坑洞等。加強對水塘邊、河邊、山坡、低洼、易沖刷、易滑坡區域等地的電力設施巡查。
4、檢查架空電力線路安全距離是否足夠。在架空電力線路保護區內(35千伏10米、10千伏及以下5米)電力線路導線在最大弧垂和最大風偏后與樹木或建筑物之間的最大垂直安全距離是否符合要求(35千伏3.5米、10千伏及以下3米),是否有違章建筑,出現新建或改建電力、通信線路等,線路下方或附近有無危及線路安全的施工作業、有無煙火現象、易燃、易爆物堆積等,線路附近有無藤蔓類植物攀附桿塔等。
5、井上下供電設施的檢測工作。要委托取得相應檢測檢驗資質的機構,對主要變壓器、開關柜、礦井下井電力電纜、避雷裝置、主要排水系統的安全檢驗,雨季節前要完成電氣預防性試驗工作,試驗不合格的必須立即改正。
變電所及各種繼電保護、避雷器等必須靈敏、可靠。
5、井下供電線路巡查,高低壓電纜是否損傷、電纜接頭質量。高低壓電機、防爆開關等設備維護。
井下高壓開關柜、高防、電機、提升機電控設備的防潮措施。(設烘干防潮設備、防爆面、密封圈檢查密封效果)
6、保證各種排水設備完好可靠。電氣設備無失爆,正常運行。供電回路定期倒換使用,水泵排水能力達到設計要求并有備用排水設備,排水系統暢通無阻。
7、礦井應急預案學習培訓,停送電制度落實。應急情況處置。
篇3:深基坑汛期邊坡防護措施
一、編制原因2011年沈陽汛期將至,為保證沈陽華府新天地C組團一標段的北側深基坑邊坡穩定,特制定本措施。二、工程概況北側深基坑深度18m,采用自然放坡,截止2011年6月底,華府新天地項目工程概況如下:1、形象進度:華府新天地工程地下室三層均施工完畢,裙房已施工至地上二層,C1塔樓地上四層,C2塔樓地上六層,C3塔樓地上五層。2、回填情況:華府新天地C組團一標段的北側、西側均已回填完畢,且施工道路、加工區已進行硬化處理。3、建筑物北側:目前地下室三層混凝土臨時擋土墻已經施工完畢,只留一6m寬地下室回填臨時洞口。北側已將去年已有的砂土挖除大部分用于建筑室外回填。剩余砂土采用自然放坡,待地下室內部回填時使用。三、安全防范措施目前建筑物邊坡容易出現坍塌的部位在北側,故對北側的防護應加強。1、施工現場排水以臨近放坡頂邊緣高點為起點,按3-7%放坡,將雨水就近引至現場內排水點,在排水點配置足夠的潛水泵,將雨水抽出排至市政管線。指定專門負責人,及時檢查排水系統,保證施工現場排水暢通。2、圍堵雨水方法在坡底砌筑擋土墻,防止泥水對施工道路產生影響;坡頂處距邊緣2m處設臨時擋水堰,防止雨水大量順坡流下。3、防止泥漿產生在邊坡上覆蓋彩條布,防止雨水順坡沖刷泥沙而產生大量泥漿,導致施工道路被堵現象。4、安全防護距坡頂邊緣3m處設置安全防護欄。5、施工措施我單位將在近期組織地下室回填施工工作,盡快將現場砂土挖除并回填至室內,擴大建筑物與邊坡的距離,減小汛期邊坡危害,造成坍塌現象。6、檢查方法雨后應及時對基坑、邊坡進行檢查,如發現邊坡有裂縫、疏松、走動等危險征兆,立即采取措施解決。四、成立汛期施工現場安全防范領導小組項目經理部專門成立汛期邊坡防護領導小組,組織機構如下表:序號姓名職務工作內容1張相國組長負責全面指揮領導工作2趙德新、韓寶石副組長負責現場指揮等相關工作3趙猛副組長負責相關技術方案的制定工作4艾秀軍組員負責機電安裝工程的防水、排水工作5張全順、徐闊組員負責材料采購供應等相關工作6賴慶林、陳建、姜振、張旭、王運來組員負責施工隊伍的現場指揮工作7王麗組員負責收聽和發布天氣情況8尉俊武組員負責大雨過后基坑邊坡的監測另:項目部組織50人的隨時準備防汛搶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