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災爆炸突發事件專項預案
1適用范圍與事件分級
1.1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應對大連東然管道安裝中心(以下簡稱公司)及所屬單位(主要包含場站工藝設備、城市管網或附屬設施、辦公區域等)發生的火災爆炸突發事件(以下簡稱火災爆炸事件)的應急響應和處置。
1.2風險分析
公司所屬單位生產運營過程中存在因燃氣管網、燃氣設施損壞造成燃氣泄漏引發著火、爆炸的危險,在用戶端存在因燃氣設施損壞、管理措施不到位等原因造成燃氣泄漏引發有著火、爆炸的危險;天然氣、液化氣、LNG(液化天然氣)、CNG(壓縮天然氣)、LPG(液化石油氣)的儲配站庫存在因燃氣泄漏引發著火、爆炸等危險;LNG(液化天然氣),CNG(壓縮天然氣)、LPG(液化石油氣)等危化品在公路、鐵路等交通運輸過程中存在泄漏并引起著火、爆炸等危險;辦公區域存在因管理措施不到位等原因造成易燃品被引燃產生著火的危險。
燃氣火災爆炸風險:引起火災發生的基本條件是燃燒,燃燒的三要素為:可燃物質、助燃物質(空氣)、點火源。引起爆炸事故的基本條件:可燃氣體(蒸汽)與空氣形成的混合氣體達到爆炸極限范圍內,遇明火或其他點火源便會導致爆炸事故。燃氣發生泄漏遇到點火源就會燃燒或爆炸,如果燃燒失去控制,便會釀成火災事故。可能存在燃氣泄漏的地點有:管道及附屬設施、庫站、燃氣用戶端。可能存在的點火源有:明火、電氣火花、機械火花、雷電火花、靜電火花、其他火源。燃氣火災爆炸是公司火災爆炸重大風險關注點。
物理爆炸風險:城市燃氣行業壓力容器、壓力管道較多,這些壓力設施充裝的氣體具有高壓、介質易燃易爆等性質,如果壓力容器、管道腐蝕、超壓就可能發生物理爆炸危險。
受設計和焊接缺陷、管道腐蝕、自然災害、人為破壞、人員操作失誤等不良影響就可能造成工藝參數失控,在安全措施失效情況下就可能引起管線、設備超出自身承載能力而發生物理爆炸危險。物理爆炸是公司火災爆炸公司重大風險關注點。
重大危險源風險:根據《重大危險源辨識》(GB18218一一2009),天然氣、液化天然氣均列為重大危險源辨識范疇,公司所屬單位管理的液化氣儲配庫、液化氣三級灌裝站、部分【LPG庫站均超過臨界量,構成重大危險源。重大危險源也是公司火災爆炸重大風險關注點。
1.3事件分級
1.3.1一級事件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為一級事件:
(1)可能造成10人以上死亡,或50人以上重傷,或1000萬元以上直接經濟損失;
(2)可能對社會安全、環境造成重大影響,需要緊急疏散1000人以上;
(3)火勢較大且長時間(2小時)未能有效控制,需要啟動集團公司消防區域聯防增援,并造成周邊生產設施大面積停產,可能引發重大次生災害事件。
1.3.2二級事件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為二級事件:
(1)可能造成3~9人死亡,或10~50人重傷,或500萬元以上100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
(2)可能對社會安全、環境造成重大影響,需要緊急疏散500人以上1000人以下;
(3)火勢較大且較長時間(1小時)未能有效控制,需要消防增援,并可能造成周邊生產設施大面積停產。
1.3.3三級事件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為三級事件:
(1)可能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下重傷,或50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
(2)可能對社會安全.環靖、造成較大影響,需要緊急疏散500人以下;
(3)火勢1小時內未能有效控制,并可能上升為二級事件。
1.3.4四級事件
(1)可能造成3人以下重傷,10人以下輕傷,或10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
(2)可能對社會安全、環境造成較大影響,需要緊急疏散300人以下;
(3)火勢30分鐘內未能有效控制,并可能上升為三級事件。
2組織機構及職責
2.1火災爆炸事件應急領導小組
公司火災爆炸事件應急領導小組組成成員與公司突發事件應急領導小組組成相同,職能由公司突發事件應急領導小組統一負責。小組組成和職責見公司突發事件綜合應急預案。
2.2火災爆炸事件現場應急指揮部
現場應急指揮部成員由公司應急領導小組在應急首次會議時進行指派,主要由應急辦公室的現場應急工作組人員及有關專家參加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2.3.1現場應急工作組職責
受公司應急辦公室委派,到事故現場,指導事發單位開展應急救援及處置工作,負責現場應急資源協調,提供技術支持,指導實施應急處置方案。
3報告和預警
3.1信息報告
公司突發火災爆炸事件應急信息報告流程如圖3-1所示。
3.1.1事發單位向所在地政府報告
(1)事發單位發生火災爆炸突發事件時,應立即拔打119報告所在地消防部門;
(2)應根據法規和當地政府規定,向當地政府做出報告;
(3)事發單位應急值班室接收火災爆炸突發事件信息,應立即報本單位應急領導小組組長或副組長,審查批準后,立即向地方政府及有關部門做出報告。
報告應符合所在地政府的報告要求,內容見公司總體應急預案。
3.1.2逐級報告
(1)事發基層單位發生火災爆炸突發事件時,應根據規定向本單位應急盥班室報告。事發單伸應急值班室接收突發事件信息,應立即報本單位應急領導小組紹長或副組長,審查批準后,判定級別后,應按照規定立即向上級單位應急值班室及有關部門做出報告。
(2)當公司接警后,應立即啟動預警,經應急組織初步評估確定應啟動單位應急響應程序,并在第一時間將突發事件的情況報公司應急值班室,同時通報公司相關部門,并通過后續報告及時反映事態進展,提供進一步的情況和資料。
圖3-1突發火災爆炸事件應急信息報告流程圖
(3)特殊情況,事發單位可以越級向報告三級以上火災爆炸突發事件信息。
3-32預警
3.2.1預警條件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啟動預警程序:
(1)所屬單位發生四級火災爆炸事件。
3.2.2預警程序
(1)應急值班室立.即向爆炸著火事件應急領導小組成員報告,通知爆炸著火事件應急領導小組有關成員做好應急準備,并落實領導指令;
(2)應急值班室通知應急辦公室有關成員、有關專家到公司應急指揮中心集中辦公;
(3)應急值班室及時收集和掌握事件發展動態及現場搶險進展情況;
(4)應急辦公室組織有關部門人員和專家分析、判斷爆炸著火事件的緊急程度和發展態勢,向事發單位提出事故搶險指導意見;
(5)應急辦公室下設各專業組提供專家、隊伍、裝備、物資等信息;
(6)應急值班室根據事態變化,適時通報預警信息。
3.2.3預警職責
(1)爆炸著火事件應急領導小組組長(含副組長):
a)主持或委托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召集小組或辦公室成員進行會商;
b)根據事件發展態勢,決定是否向現場派現場應急工作組:
c)確定是否啟動應急響應程序。
(2)爆炸著火事件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含副主任):
a)受應急領導小組組長委托,召集小組辦公室成員進行會商,研究應急處置措施;
b)組織媒體協調組判定是否需要啟動《新聞媒體突發事件專項應急預案》;
c)向公司應急領導小組報告事件動態,提出是否啟動應急響應程序的建議。
(3)應急值班室:
a)負責向爆炸著火事件應急辦公室領導報告應急信息和初判級別,接受并傳達指令;
b)負責應急信息收集,持續跟蹤現場爆炸著火事件動態;
c)接到預警指令后,負責通知預警有關人員,協調準備預警會議。
(4)安全工程部:
負責牽頭落實爆炸著火事件應急領導小組以及領導小組辦公室的指令。
(5)事發單位:
a)啟動本單位專項應急相應程序,根據事件發展態勢,及時向上級應急領導小組匯報,并落實指令;
b)組織人員按照預案實施應急救援和處置。
3.2.4預警解除
當火災爆炸事件危險已經消除,經過現場應急指揮部最終評估確認后,公司應急辦公室可適時下達預警解除指令,并將指令信息及時傳達至各相關職能部門和相關單位。
4應急響應
4.1響應過程
公司應急響應的過程可分為接警、判斷響應級別、應急啟動、控制及救援行動、擴大應急、應急狀態解除等步驟。公司針對應急響應分步驟制定應急程序,并按事先制定的程序指導火災爆炸突發事件的緊急應對。公司應急響應過程流程如圖4-1所示。當發生三級以上火災爆炸突發事件或四級火災爆炸突發事件的事態無法有效控制時,應按照有關程序向請求擴大應急響應。
4.2應急啟動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時,啟動應急響應程序:
(1)發生四級火災爆炸事件;
(2)發生四級以下火災,爆炸事件,需公司協調相應資源進行響應救援時;
(3)接到國家或地方政肩的相應應急聯動要求時;
(4)重點區域、敏感時期等可能引發嚴重事態的火災爆炸事件。
4.3應急響應啟動程序
4.3.1公司應急值班室通知公司應急人員到位(公司應急人員聯絡表見附件6),及時收集、了解和掌握事件最新進展動態;
4.3.2生產運行部開通應急信息網絡,并提供技術保證;
4.3.3生產指揮組進行應急物資調配工作,保持與應急機構、事發地應急指揮機構、相關專家、事發單位和相關方的通信聯絡和信息溝通(相關應急聯絡表見附件7);
4.3.4后勤保障組進行公司應急后勤服務支持,為現場應急工作組成員訂票和送站工作,必要時提供應急車輛等交通工具;
4.3.5技術支持組選定應急專家并進行聯系,提供應急處置方案;
4.3.6媒體協調組進行媒體信息應對和消息發布;
此處差表格
4.3.7企業法規部提供應急相關法律支持;
4.3.8被指派的現場應急指揮部成員趕赴現場;
4.3.9財產理賠組啟動索賠程序;
4.3.10事故調查組啟動事故調查程序;
4.3.11人員安置組制定受災內部員工的安置方案,進行受災內部員工及其家屬相關信息的統計和跟蹤;
4.3.12綜合材料組進行匯總突發事件中各種相關資料,編制上報材料。
4.4派出現場應急工作組的救援關注點
4.4.1依靠所在地醫療機構對事發涉及人員進行救助與醫療救護。
4.4.2協助地方消防人員進行現場警戒和人員隔離;
4.3.3收集信息、核實情況、及時上報,保持與公司應急辦公室的聯系;
4.4.4做好事發受災人員的疏散與安置;
4.4.5進行現場環境、燃氣監測與泄漏控制;
4.4.6及時獲取專家支持,合理調配應急資源;
4.4.7發布事件影響信息,適時啟動公司新聞媒體突發事件專項應急預案;
4.4.8收集現場事故證據(人證、物證),為事故調查提供基礎材料。
4.5響應解除
當突發事件得到有效控制,經過現場應急指揮部、安全部、生產運行部人員評估確認后,由現場應急指揮部提出解除現場應急狀態的建議,向公司火災爆炸事件應急領導小組報告,由公司應急辦公室簽署應急解除令,宣布解除應急響應。
4.6恢復與重建
突發事件應急處置結束后,應開展恢復與重建工作。
4.6.1人員安置組按受傷人員安置救助程序和死亡人員安置救助程序管理受傷人員繼續救治,撫恤死者家屬,開展事故補償;
4.6.2財產理賠組按照賠付程序進行事故賠付;
4.6.3事故調查組按事故調查要求,進行調查,進行災難評估,同時接受地方政府和上級調查;
4.6.4應急領導小組指派部門(專人)報請政府主管部門,申請恢復生產經營;
4.6.5符合條件的現場,事發單位要盡快恢復生產和經營工作;
4.6.6受災所屬單位要根據評估損失情況,編制恢復和重建計劃,火災爆炸突發事件的重建計劃按照投資管理權限上報公司計劃規劃處審批;
4.6.7現場應急工作組編寫事故現場應急總結報告;;
4.6.8綜合信息組負責對現場應急總結報告、值班記錄等資料進行匯總、歸檔,并擬定給公司應急領導小組的匯報材料;
4.6.9經公司應急領導小組審定,應急辦公室負責向應急辦公室上報事故工作總結和相關材料;
4.6.10公司應根據需要組織信息發布,說明火災爆炸突發事件處理完畢后的調查結果、采取的措施、善后處理的安排及預防改進措施等;
4.6.11應急辦公室根據應急職責,確定有關部門負責對所提出改進措施落實情況進行檢查和督辦。
5應急保障
5.1屬地應急保障
按照國家《消防法》有關條款要求,公司所屬單位消防工作應貫徹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方針,按照政府統一領導、部門依法監管、單位全面負責、公民積極參與的原則,實行
消防安全責任制,建立健全社會化的消防工作網絡。發生火災爆炸突發事件,由公安機關消防機構統一組織和指揮火災現場撲救,應當優先保障遇險人員的生命安全。各所屬單位要按照屬地管理原則,根據所在地政府要求,把火災爆炸突發事件應急管理工作同時納入所在地管理。同時按照屬地管理原則,依托地方消防應急保障。
5.2物資與裝備
依據火災爆炸事件應急處置的需求,公司主要依靠大連市燃氣事故搶險庫,包括:消防物資和設施、氣防裝備、搶險維修裝備、救護裝備、可燃及有毒氣體檢測裝備、個人防護裝備等應急物資。
5.3應急隊伍
5.3.1主要依托地方消防體系,公司與金州新區消防特勤大隊簽訂聯動機制。
5.3.2依托內部火災爆炸事件專項應急救援機構。
5.3.3加強公司及所屬單位的義務消防隊伍的業務培訓和應急演練,強化員工應急能力建設。
5.4應急技術
5.4.1利用或集成企業現有生產調度等指揮系統,發揮公司應急桌面平臺的技術優勢。
5.4.2推廣和應用針對爆炸著火事件應急救援的新技術、新方法。
6附則
6.1制訂與解釋
本預案由公司安全部組織制訂,并負責解釋。
6.2預案的實施
本預案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篇2:高邊坡工程火災爆炸事故應急預案
路基高邊坡工程火災、爆炸事故應急預案
1、目的
為了加強消防安全管理,提高義務消防隊員的防火、防爆等綜合作戰能力,保護項目財產和職工生命安全,最大限度減少經濟損失,特制定本預案。
2、組織機構及職責
項目部成立應急響應指揮小組,負責指揮及協調工作。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具體分工如下:
〈1〉zz負責立即組織現場滅火、人員撲救和現場醫療救護。
〈2〉z1負責組織人員疏導、維護現場秩序,做好安全保衛。
〈3〉z2負責立即組織同醫院、公安、消防部門的聯系,說明詳細事故地點、事故情況,并派人到路口接應。
〈4〉z3負責現場物資、車輛的調度等后勤保障。
3、火災、爆炸事故應急措施
(1)發現火災、爆炸事故后,要及時向項目部消防領導小組報警,并說明發生火災或爆炸的地點、燃燒(爆炸)物質的種類和數量、火勢情況,報警人姓名、電話等詳細情況。
(2)項目部消防領導小組接到電話報警后,立即通知義務消防隊員趕
撲火場,撥打"119、120"報警電話報警,通報以下信息:名稱、地址、火災情況、著火物資及火勢大小、聯系電話。并指派專人到路口引導消防隊,同時通知有關部門立即切斷危險電源,通知當地附近醫院派醫生一起趕赴火場,并做好準備搶救受傷人員工作。消防隊員接報后應立即戴好安全帽及其他防護用具、消防器材等趕赴火場。
(3)火災較大時立即啟動應急響應指揮部,指定滅火總指揮,下設滅火作戰組、搶險疏散組、安全保衛組、后勤保障組、醫療救護組。
①滅火作戰組負責撲救火災。
②搶救疏散組負責搶救被困人員及貴重物資,在人員集中的場所,要有計劃、有組織地疏散人員,搶救救災按照"先人員后物資,先重點,后一般"的原則進行,搶救人員要戴齊防護用具,注意自身安
③安全保衛組負責火災現場及周圍的安全保衛,對危險區域的警戒,對現場搶救出的人、財、物進行管理和疏散,預防破壞、哄搶、盜竊等事件的發生,撲救過程中及撲救工作結束后對火災現場加以保護。
④后勤保障組負責火場上器材裝備、供水排水、供電照明、運輸工具、食品衣物等滅火工作所需的各種物資供應保障工作。
(4)當爆炸物品著火或火場上有爆炸物品時,要及時疏散并冷卻爆炸物品,疏散時防止對爆炸物品進行摔、拋、拖、拉。對于爆炸物品的燃燒,可用水撲救,但應注意避免強大水流的沖擊。
(5)火場存在有毒氣體時,要迅速查明火場上毒氣的類別性質、擴散范圍、來源和數量,以此為依據來決定能否在佩戴防毒用具的情況下,安全地出入火場進行各種撲救工作。
(6)火災撲滅后由消防領導小組和安全員共同組織對火災原因進行調查并提出處理意見。
4、應急物資
(1)常備藥品:消毒用品、急救用品(繃帶、無菌敷料)及各種常用小夾板、擔架、止血袋、氧氣袋等。
(2)滅火器、防毒用具等。
5、通訊聯系
醫院急救中心:120
火警:119
報警:110
項目部值班電話:********
6、注意事項
(1)重要的檔案資料一旦著火不可用水撲救。
(2)比重輕于水的易燃液體著火后不宜用水撲救。
(4)硫酸、硝酸鹽酸遇火不能用水撲救。
篇3:施工項目火災爆炸應急準備響應預案
工程項目火災爆炸應急準備和響應預案
一、發生潛在的事故的物質和場所
油漆、油料和氣瓶等具有一定危害性,由于使用維護不當或違反安全操作規程,容易引起火災和爆炸。
二、發生潛在的事故的原因和相應的預防措施
(一)發生潛在的事故原因
1、設備主要原件不合理。
2、安全裝置及附件設計不符合要求。
3、使用不當造成設備強度降低而破裂。
4、油漆、油料存放不符合要求。
(二)發生潛在的事故的預防措施
1、各類油漆和其他易燃、有毒材料,應存放在專用庫房內,不得于其他材料混放,揮發性油料應裝放密閉容器內,妥善保管。
2、庫房應通風良好,不準住人,并設置消防器材和"嚴禁煙火"明顯標志。庫房與其他建筑物應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
3、使用煤油、汽油、等調配油料,戴好防護用品,嚴禁吸煙。
4、沾染油漆的棉紗、破布、油紙等廢物,應存放在有蓋的金屬容器內,及處理。
5、不同類的氣瓶,瓶與瓶之間不小于5米,氣瓶與明火距離不小于10米,當不能滿足安全距離要求時應有隔離防護措施。
6、乙炔瓶不應平放
7、乙炔瓶瓶體溫度,不準超過40度,夏季應防爆曬,冬季解凍用溫水。
8、存放區應配備滅火器材。
二、應急對策
當現場發現緊急事故,發現人應立即采取措施及時報警,疏散人員,報告領導,并有向消防、醫院等部門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