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火災爆炸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火災爆炸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2024-07-15 閱讀 5075

一、編制目的

為確保建設工程施工安全,防止火災、爆炸事故的發生,適用科學管理的需要,對潛在的火災、爆炸中出現的安全事故做出應急反應,并對發生的事故進行控制,將事故的損失降到最低限度。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陜西省安全生產監察條例》、《集體公司安全管理條例》等有關法規、標準而制訂。

二、編制依據

1.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

2.施工現場動火作業安全技術規范

3.危險源調查/評價表

4.股份公司安全管理制度

三、編制原則

堅持“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消防安全方針

四、組織機構及資源配置

1、組織機構

組長:唐其全()

副組長:王興()梁明軍()

組員:王可、趙繼平、張彪、趙俊峰、何勝明、宋知洪、杜平、文超英、李勇、羅杰、田玉發、周小華、唐興華、張巍、盧立墻、林秀興、林文華、楊振明

項目部應急救援小組辦公室設在綜合辦公室。

電話:0912-7878753

⑴搶險搶修組

組長:王興()

組員:何坤先、趙繼平、隧道隊工人(50人)。

⑵通訊聯絡組

組長:王建輝()

組員:張巍、衡德平

⑶醫療救護組

組長:劉智()

組員:田晶娟、羅建安(5個醫生)、施工隊(50人)

⑷疏散警戒組

組長:周玉良()

組員:趙俊峰、杜平、施工隊(30人)

⑸后勤保障組

組長:王建輝()

組員:衡德平、張巍、施工隊(40人)

⑹善后處理組

組長:周玉良()

組員:唐興華、文欽、王可

2、職責

⑴搶險搶修組

根據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制定的搶險救援具體方案實施搶險救援工作,并保證隧道內通道的暢通;

⑵通訊聯絡組

根據實際情況與當地通信部門協商,共同建立應急救援通信保障體系,確保事故發生后應急救援指揮通信暢通。

負責向社會救援機構報警,請求提供幫助,報警時要清楚說明事故發生時間、地點、方位、事故是否造成人員傷亡等情況。報警后,要立即派人在現場的道口迎接救護車、救援人員、救援車輛的進入。負責事故處理中各救援隊伍之間的通訊聯系。

⑶醫療救護組

負責現場的醫療救護,組織救護車輛及醫務人員、器材進入指定地點,組織現場搶救傷員,對事故中的負傷人員進行包扎救治、人工呼吸、心臟按摩蘇醒等應急處置措施,對傷情嚴重的,應立即與當地醫療機構聯系,專人負責送至附近醫院,辦理入院手續,實施應急搶救。

⑷疏散警戒組

事故發生時,負責現場周圍人員和群眾安全疏散工作,避免二次傷害,設置警戒線,保護現場,維持現場秩序,保證現場道路暢通,禁止無關人員、車輛通行和進入。

⑸后勤保障組

準備和保證應急救援車輛、物資、資金、人員等所需應急資源的供應,并確保供應渠道暢通、便捷。

⑹善后處理組

負責傷亡人員的親屬接待、安撫和善后理賠工作,保障社會穩定。積極穩妥深入細致地做好善后處理工作,包括:穩定員工、受傷者及其家屬的情緒;對安全事故或突發應急事件中的傷亡人員、應急處置工作人員按有關規定給予撫恤或賠償;與保險單位一起做好傷亡人員及財產損失的理賠工作等。

五、應急疏散的組織程序和措施

1、應急疏散工作由疏散引導組負責;

2、火災、爆炸時,疏散組長應立即帶領本組人員弄清本工程疏出口和消防通道情況;

3、引導施工人員正確逃生;

4、在要道關口處設專人指揮,克服擁擠情況;

5、撲救初起火災的措施

⑴撲救初起火災由滅火行動組負責;

⑵分清起火物品的性質;

⑶確定滅火辦法和器具;

⑷指揮實施;

⑸迅速派義務消防人員守護鄰近建筑,設法隔離火情。

6、滅火、爆炸應急疏散演練

公司全體管理人員和施工人員,每季度以工班為單位分別進行一次應急預案的演練,并將演練情況記錄存檔。

六、救援設備與器材清單:(見附表)

搶救設備器材計劃表

?序號設備器材名稱數量備注1砂20立方2運輸汽車2輛3裝載機一臺4挖掘機一臺5吉普一臺6擔架2付7鐵锨30把8水罐2個9水泵2臺10電纜100米11攀登梯3把12防火防護服30套13滅火器40瓶

篇2:高邊坡工程火災爆炸事故應急預案

路基高邊坡工程火災、爆炸事故應急預案

1、目的

為了加強消防安全管理,提高義務消防隊員的防火、防爆等綜合作戰能力,保護項目財產和職工生命安全,最大限度減少經濟損失,特制定本預案。

2、組織機構及職責

項目部成立應急響應指揮小組,負責指揮及協調工作。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具體分工如下:

〈1〉zz負責立即組織現場滅火、人員撲救和現場醫療救護。

〈2〉z1負責組織人員疏導、維護現場秩序,做好安全保衛。

〈3〉z2負責立即組織同醫院、公安、消防部門的聯系,說明詳細事故地點、事故情況,并派人到路口接應。

〈4〉z3負責現場物資、車輛的調度等后勤保障。

3、火災、爆炸事故應急措施

(1)發現火災、爆炸事故后,要及時向項目部消防領導小組報警,并說明發生火災或爆炸的地點、燃燒(爆炸)物質的種類和數量、火勢情況,報警人姓名、電話等詳細情況。

(2)項目部消防領導小組接到電話報警后,立即通知義務消防隊員趕

撲火場,撥打"119、120"報警電話報警,通報以下信息:名稱、地址、火災情況、著火物資及火勢大小、聯系電話。并指派專人到路口引導消防隊,同時通知有關部門立即切斷危險電源,通知當地附近醫院派醫生一起趕赴火場,并做好準備搶救受傷人員工作。消防隊員接報后應立即戴好安全帽及其他防護用具、消防器材等趕赴火場。

(3)火災較大時立即啟動應急響應指揮部,指定滅火總指揮,下設滅火作戰組、搶險疏散組、安全保衛組、后勤保障組、醫療救護組。

①滅火作戰組負責撲救火災。

②搶救疏散組負責搶救被困人員及貴重物資,在人員集中的場所,要有計劃、有組織地疏散人員,搶救救災按照"先人員后物資,先重點,后一般"的原則進行,搶救人員要戴齊防護用具,注意自身安

③安全保衛組負責火災現場及周圍的安全保衛,對危險區域的警戒,對現場搶救出的人、財、物進行管理和疏散,預防破壞、哄搶、盜竊等事件的發生,撲救過程中及撲救工作結束后對火災現場加以保護。

④后勤保障組負責火場上器材裝備、供水排水、供電照明、運輸工具、食品衣物等滅火工作所需的各種物資供應保障工作。

(4)當爆炸物品著火或火場上有爆炸物品時,要及時疏散并冷卻爆炸物品,疏散時防止對爆炸物品進行摔、拋、拖、拉。對于爆炸物品的燃燒,可用水撲救,但應注意避免強大水流的沖擊。

(5)火場存在有毒氣體時,要迅速查明火場上毒氣的類別性質、擴散范圍、來源和數量,以此為依據來決定能否在佩戴防毒用具的情況下,安全地出入火場進行各種撲救工作。

(6)火災撲滅后由消防領導小組和安全員共同組織對火災原因進行調查并提出處理意見。

4、應急物資

(1)常備藥品:消毒用品、急救用品(繃帶、無菌敷料)及各種常用小夾板、擔架、止血袋、氧氣袋等。

(2)滅火器、防毒用具等。

5、通訊聯系

醫院急救中心:120

火警:119

報警:110

項目部值班電話:********

6、注意事項

(1)重要的檔案資料一旦著火不可用水撲救。

(2)比重輕于水的易燃液體著火后不宜用水撲救。

(4)硫酸、硝酸鹽酸遇火不能用水撲救。

篇3:施工項目火災爆炸應急準備響應預案

工程項目火災爆炸應急準備和響應預案

一、發生潛在的事故的物質和場所

油漆、油料和氣瓶等具有一定危害性,由于使用維護不當或違反安全操作規程,容易引起火災和爆炸。

二、發生潛在的事故的原因和相應的預防措施

(一)發生潛在的事故原因

1、設備主要原件不合理。

2、安全裝置及附件設計不符合要求。

3、使用不當造成設備強度降低而破裂。

4、油漆、油料存放不符合要求。

(二)發生潛在的事故的預防措施

1、各類油漆和其他易燃、有毒材料,應存放在專用庫房內,不得于其他材料混放,揮發性油料應裝放密閉容器內,妥善保管。

2、庫房應通風良好,不準住人,并設置消防器材和"嚴禁煙火"明顯標志。庫房與其他建筑物應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

3、使用煤油、汽油、等調配油料,戴好防護用品,嚴禁吸煙。

4、沾染油漆的棉紗、破布、油紙等廢物,應存放在有蓋的金屬容器內,及處理。

5、不同類的氣瓶,瓶與瓶之間不小于5米,氣瓶與明火距離不小于10米,當不能滿足安全距離要求時應有隔離防護措施。

6、乙炔瓶不應平放

7、乙炔瓶瓶體溫度,不準超過40度,夏季應防爆曬,冬季解凍用溫水。

8、存放區應配備滅火器材。

二、應急對策

當現場發現緊急事故,發現人應立即采取措施及時報警,疏散人員,報告領導,并有向消防、醫院等部門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