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電公司人身傷亡事件處置應急預案
1總則
1.1編制目的
1.1.1為了正確、有效和快速地處理電力生產人身傷亡事故,最大限度地減少因此造成的影響和損失,維護員工人身安全,依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以及電力行業有關規程、規定,制定本預案。
1.2編制依據
1.2.1本預案根據《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預防與應急處理規定》、《城區電力系統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編寫導則》、《國家電網公司突發事件信息報告與新聞發布應急預案》、《河南省電力公司重特大人身傷亡事故應急預案》,并結合公司實際制定。
1.3適用范圍
1.3.1本預案適用于**市供電有限責任公司應對和處理電力生產重傷及以上人身事故。
1.3.2本預案用于指導和規范公司各單位制定人身傷亡事故應急預案。各單位應參照本預案框架的內容和要求,制定本單位的人身傷亡事故應急預案。
1.4工作原則
1.4.1以人為本。把保障員工生命安全作為人身事故應急處理的首要任務,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對員工生命的威脅和危害,不斷完善救助手段。
1.4.2預防為主。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突出事故預防和控制措施,有效防止電力生產人身事故發生;組織開展有針對性的事故演習,提高企業、員工應對人身傷亡事故的能力。
1.4.3統一指揮。在公司突發事件應急領導小組的統一指揮和協調下,組織開展事故處理、社會救援、維護穩定等各項應急處理工作。
1.4.4分級管理。除發生重傷及以上人身事故外,人身輕傷事故由所在單位負責組織,相關單位、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分工負責,緊密配合,迅速有效地開展應急救援和善后處理工作。
2組織機構與職責
2.1公司成立電力生產人身事故應急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2.2主要職責為:
2.2.1貫徹落實國家及國家電網公司、河南省電力公司、***供電公司有關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與處理的法律、法規、規定。
2.2.2組織制訂**市供電有限責任公司電力生產重傷及以上人身事故應急處理預案并定期對其進行評估和修改。
2.2.3發布**市供電有限責任公司電力生產重傷及以上人身事故應急處理預案啟動命令。
2.2.4指揮協調**市供電有限責任公司電力生產重傷及以上人身事故應急處理預案的實施。
2.2.5報道、通報和發布**市供電有限責任公司電力生產重傷及以上人身事故救援與處理的進展情況。
3事件定義
3.1發生以下情況之一者定為電力生產人身傷亡事故:
3.1.1職工從事與電力生產有關工作過程中發生的人身傷亡(含生產性急性中毒造成的傷亡)。
3.1.2公司聘用人員、公司雇用或借用的外企業職工、民工和代訓工、實習生、短期參加勞動的其他人員,在本企業的車間、班組及作業現場,從事電力生產有關的工作過程中發生的人身傷亡。
3.1.3職工從事與電力生產有關的工作時,發生由公司負同等及以上責任的交通事故而造成的人身傷亡。
3.1.4政府機關、上級管理部門組織有關人員進行檢查或勞動時,在生產區域內發生公司負有責任的上述人員的人身傷亡。
4應急響應
4.1發生人身傷亡事故,事故單位主要負責人應當立即組織救援,并立即報告公司突發事件應急辦公室和公司安全監察部。
4.2事故發生后,事故單位應立即搶救傷員并派專人嚴格保護事故現場。未經調查和記錄的事故現場,不得任意變動。事故單位應立即對事故現場和損壞的設備進行照相、錄像、繪制草圖、收集資料。因緊急搶修、防止事故擴大以及疏導交通等,需要變動現場,必須經公司領導和安監部門同意,并作出標志、繪制現場簡圖、寫出書面記錄,保存必要的痕跡、物證。
4.3**市供電有限責任公司突發事件應急辦公室、安全監察部接到事故報告后,立即報告**市供電有限責任公司突發事件應急領導小組啟動本預案,做好指揮、領導工作。同時立即上報市公司和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報告內容包括:
①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單位;
②事故發生的簡要經過、傷亡人數、直接經濟損失的初步估計;設備損壞和電網停電影響的初步情況;
③事故發生原因的初步判斷。
4.4事故發生后,突發應急領導小組組長或副組長趕赴事故現場進行現場指揮,成立現場指揮部,批準現場救援方案,組織現場搶救。
現場指揮部設綜合協調組、醫療救護組、安全保衛組、新聞報道組、后勤保障組、事故調查組、善后處理組,具體承擔事故應急處理工作。
4.5現場救援處置
現場指揮部:負責事故現場應急處置和搶險救援以及善后處理的組織指揮工作。總指揮是處置重傷及以上人身事故的組織者和指揮者,負責組織、指揮事故應急處理工作。現場指揮部應迅速了解、掌握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原因、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情況,涉及或影響范圍,已采取的措施和事故發展趨勢等;迅速制定事故處置方案并組織指揮實施;及時將現場情況向公司報告,必要時提請公司申請社會支持與援助;妥善處理現場新聞報道事宜;組織、配合開展事故調查,組織善后處理工作。
綜合協調組:由行政工作部及安全監察部負責,承接人身傷亡事故的報告;協調各專業組的應急處理工作;協調社會支持與援助;及時向公司領導和有關政府部門報告事故應急處理進展情況;落實上級關于事故應急處理的指示和批示。
安全保衛組:由保衛部負責,協調組織對事故現場及周邊地區和道路進行管理、控制,組織人員有序疏散。
新聞報道組:由政治工作部負責,組織事故應急處置和搶險救援的新聞報道工作。
后勤保障組:由物流分中心負責,組織協調有關部門,落實運輸保障和物資保障工作。
事故調查組:由安全監察部負責,配合有關政府部門對事故的調查處理工作。
善后處理組:指揮部責成有關單位與部門負責,處理傷亡人員的善后工作。
5應急保障
5.1技術保障
5.1.1公司應建立醫療緊急救護小組,建立人員搶救體系,制定緊急救護工作計劃,落實培訓及緊急救護工作,明確分工及任務,熟練掌握各種急救技術。
5.1.2急救小組要隨時接受重大急救指令及對現場緊急救護進行咨詢,負責和指導傷員轉送。接到急救通知后,應在5分鐘內出發,以最快的速度到達現場開展緊急救護工作,同時立即與當地急救中心或就近醫院取得聯系,以得到下一步的急救指導。
5.1.3現場事故發生后,在現場的其他工作人員,應在班組安全員或受過緊急救護培訓人員的帶領下,組成現場臨時急救小組,立即開展現場緊急救護工作,并及時向有關部門報告,請求急救醫療支援。
5.1.4現場作業人員應學會緊急救護法、心肺復蘇法,會止血,會包扎,會轉移搬運傷員,會處理急救外傷或中毒等。
5.1.5公司應定期組織有針對性的反事故演習,落實人身事故處理預案的有關要求。
5.2裝備保障
5.2.1公司保證事故應急經費的投入,做好救援物資的儲備和管理工作。
5.2.2緊急救護設備要常備不懈。緊急救護小組應配備專用急救箱、急救車輛及必要的通訊設備。
5.3人員保障
加強應急處理隊伍建設和人員技能培訓,通過模擬演練等手段提高各類人員的應急處理能力和救護技能。
6改進措施
重傷及以上人身事故后,公司應及時組織有關單位和部門認真研究事故發生機理,分析事故發展過程,吸取事故教訓,提出具體措施,進一步完善和改進應急預案。
7附則
7.1重傷及以上人身事故發生后,本預案與同時發生的其他事故專項預案同時啟動。
7.2公司各單位應根據本預案制定實施方案。
7.3本預案由安全監察部負責解釋。
篇2:廠內交通人身傷亡事故應急預案格式
1總則
遵循“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為方針,堅持防御和救援相結合的原則,以危急事件的預測、預防為基礎,以對危急事件過程處理的快捷準確為重點,以全力保證人身、電網和設備安全為核心,以建立危急事件的長效管理和應急處理機制為根本,提高快速反應和應急處理能力,將危急事件造成的損失和影響降低到最低程度。
2概況
2.1本預案適應于本企業所轄的廠區、宿舍區的道路或專用線。
2.2在其它地方發生的交通事故,應迅速通知當地的交通警察,同時通知本企業的主管部門和安監部門,本企業的有關人員到達現場后,應協助交警救助受傷人員,事故的處理和善后等工作,由交警負責。
3應急預案內容
3.1應急指揮機構及其職責
3.1.1應急救援指揮部
總指揮:廠長(總經理)
副總指揮:事故發生部門的分管副廠長(副總經理)
成員:其它廠領導、廠工會、廠辦、生技部、安監部、人資部、監審部、武保部、物業公司以及事故責任部門主要負責人。
3.1.2指揮部職責:
事故發生后,總指揮或總指揮委托副總指揮趕赴事故現場進行現場指揮,成立現場指揮部,批準現場救援方案,組織現場搶救。負責組織有關部室定期進行事故應急救援演練。
3.1.3各成員職責:
交通事故發生后,根據事故報告立即按本預案規定的程序,迅速組織力量趕赴現場進行事故處理。
按事故的性質程度,負責向中國大唐集團公司、地方政府報告本廠的事故情況和事故處理情況。
日常管理機構負責對日常工作的處理,負責對事故后的事故調查、事故責任、事故終結等工作的善后處理。
當本企業的交通工具發生交通事故后,事故現場的身體情況較好的乘客或司機應迅速報告本預案的領導機構人員,并上報組長、副組長。由組長或副組長根據實際情況確定是否啟動本預案。
3.1.4應急通訊
領導小組組長、副組長電話號碼
日常管理辦公室電話辦公室主任手機
醫院門診××××市醫急診120
廠總機××××廠部值班×××
3.2危急事件的預防
3.2.1預防危急事件的措施
組織各類車輛的司機認真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提高行車的安全意識。
制定嚴格的預防交通事故措施,防止違章開車。
3.2.2開車前發現有精神不振,喝酒等現象的,應立即停止開車。
3.3應急預案的啟動
3.3.1事故發生后,事故現場的其它作業人員,應及時將現場情況報告主管領導,主管領導應及時報告領導小組的正、副組長,同時將情況告安監部門。事故現場的其它作業人員也可直接報告領導小組的正、副組長,同時將情況告安監部門。
3.3.2領導小組的正、副組長接到報告后,根據具體情況,確定是否啟動本預案。
3.4危急事件的應對
3.4.1在接到事故現場有關人員報告后,凡在現場的應急指揮機構領導小組成員(包括組長、副組長、成員)必須立即奔赴事故現場組織搶救,做好現場保衛工作,保護好現場并負責調查事故。在現場采取積極措施保護傷員生命,減輕傷情,減少痛苦,并根據傷情需要,迅速聯系醫療部門救治。
3.4.2認真觀察傷員全身情況,防止傷情惡化。發現受傷人員有呼吸、心跳停止時,應立即在現場就地搶救。對傷員進行止血、包扎、轉移搬運傷員、處理急救外傷等。現場救護辦法按《發電廠和變電所電氣部分附錄七》緊急救護法及《電力設備典型消防規程》執行。
3.4.3接到事故現場有關人員報告后,應立即用快速方法報告給廠負責人和廠安監部門。
3.4.4救護人員到達現場時,首先應立即與救護負責人取得聯系并交待現場有關情況,然后協助救護人員進行搶救。
3.4.5人身輕傷事件應急預案實施。
3.4.5.1輕微傷:
止傷者的工作;
實施簡易處置;
傷勢為創口時,迅速將傷者送工地醫療點醫療;
需要一定處置才能走行時,電話通知工地醫生趕赴現場。
3.4.5.2輕傷:
立即停止傷者的工作;
實施簡易處置;
傷勢為創口時,迅速將傷者送工地醫療點醫療;
需要一定處置才能走行時,電話通知工地醫生趕赴現場;
出現非重傷任一條件的骨折及器官、四肢傷害或傷情難以確定時,由工地醫生決定或根據傷者意見轉市級醫院救治;
車輛值班調度接到報警電話后,應在1分鐘之內安排駕駛員緊急出車,駕駛員接到調度命令后,必須在5分鐘內將救護車開至事發現場。在確保安全、不盲目快速的原則下,車速可不受廠內限速規定限制。
3.4.6人身重傷事件應急預案實施。
3.4.6.1處置、匯報程序:
救助傷者;
停止他人及傷者工作,保護事故現場,防止他人進入;
電話要求醫生趕赴事發地點實施緊急救治;
由醫生做出傷勢診斷或根據傷者意見做出送市級醫院決定;
迅速向本單位負責人、安全負責人匯報,要求事故現場拍照和事故調查。
3.5生產、生活維持或恢復方案
3.5.1現場作業人員應配合醫療人員做好受傷人員的緊急救護工作,安監部門人員應做好現場的保護、拍照、事故調查等善后工作。
3.5.2現場的事故處理工作完畢后,應急行動也宣告結束。事故的調查和處理工作屬正常工作范圍。
篇3:電廠溺水人身傷亡事故應急預案格式
1總則
1.1為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電力生產方針,堅持防御和救援相結合的原則,以危急事件的預測、預防為基礎,以對危急事件過程處理的快捷準確為重點,以全力保證人身安全為核心,以建立危急事件的長效管理和應急處理機制為根本,提高快速反應和應急處理能力,將危急事件的損失和影響降低到最低程度,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特制定《×××電廠溺水人身傷亡事故應急預案》,以下簡稱本預案。
1.2本預案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國大唐集團公司安全生產危急事件管理工作規定》等相關規定而制定。
2內容
2.1、組織機構及其職責
2.1.1成立領導小組
組長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
副組長事故部門的分管廠級領導
成員其他廠領導、副總工程師、廠工會、職能部門負責人、相關基層單位第一責任人
2.1.2溺水人身傷亡事故應急辦公室
主任副總工程師
副主任安監負責人、生技負責人、運行管理負責人、檢修負責人、培訓負責人、工會專職
2.1.3職責
2.1.3.1組長職責
(1)貫徹落實國家、集團公司的有關防止人身傷亡的法規、政策等,并進行部署;
(2)、負責本單位溺水事故應急預案的制定、修訂;
(3)、督促檢查做好溺水事故的預防措施和應急救援的各項準備工作;
(4)、全面負責溺水事發生后的救援、調查、恢復工作;
(5)、組建應急救援專業隊伍,并組織實施和演練。
2.1.3.2副組長的職責
(1)檢查各分管部門對溺水事故應急預案的落實情況;
(2)指導各分管部門的工作;
(3)協助總指揮正確處理在危急情況下的救援、調查、恢復工作。
2.1.3.3成員職責
(1)建立健全溺水事故應急預案;
(2)對本部門發生的溺水事故及時匯報、救援、恢復、調查并提出防范措施。
2.1.3.4辦公室職責
(1)負責監督各部門對溺水事故應急預案執行情況;
(2)負責日常監督管理工作;
(3)每年組織相關人員修訂本預案;
(4)每年5月份組織專業隊伍進行本預案的演練;
(5)對發生的危急事件及時匯報、調查、責任處理。
2.1.3.5搶救小組及職責:
組長:工會主席
成員:物業公司經理、醫務所人員
職責:保證傷員的搶救及將傷員安全送往醫院。
2.1.4、應急通訊
領導小組組長、副組長電話號碼
日常管理辦公室電話辦公室主任手機
醫院門診××××市醫急診120
廠總機××××廠部值班××××
2.2危急事件的表述
2.2.1在可行性研究的報告中,用比降法推得,電廠廠址百年一遇設計洪水位為×××米。該處堤頂高程為××米。……………
2.3危急事件的預防
2.3.1溺水事故易發點的管理措施
(1)各易發點周圍應設固定的圍欄(如磚墻、鋼絲網等);
(2)各易發點醒目處應設足量的警示標志牌,按集團安全設施標準執行;
(3)保證日常的安全巡視,禁止非工作人員進入事故易發區;
(4)減少機動車在灰壩上的行駛,限速。如果遇到大雨,禁止機動車輛上壩;
(5)進入易發區工作的人員,須按規定佩戴勞動保護用品和安全用具,按操作規程執行;
(6)現場工作人員須學習掌握,急救法和其他安全救護措施,避免因延誤而產生不利因素;
(7)對各易發區所在部門,應配備必要的救護器具,如救生衣、救生圈、繩具。專項物資,專管專用;
(8)做好對事故易發區的安全管理、健全記錄資料。
2.4危急事件的應對及預案的啟動與結束
2.4.1溺水人身傷亡事故類型
(1)游泳
(2)失足落水
(3)壩上行車
(4)黃河堤壩決口
2.4.2溺水應急救援預案的啟動條件
以上四種事故發生后,造成群體傷亡應立即啟動此預案。
2.4.3應急救援措施
(1)最早發現溺水事故的人員應立即向安監部、值長、醫務所報警;
(2)安監部、值長、醫務室接到報警電話后,應迅速按本預案的職責范圍做好通知有關部門,發出救援指令,佩戴搶救器具,趕往事故現場;
(3)各級人員到達事故現場,應根據事故狀態和程度做出相應的應急決定,同時展開積極的救援方法,保證救援工作的及時性;
(4)做好對危急事件現場的安全管理,避免由于混亂造成系列不安全事故發生,保衛部人員應對事故現場采取必要的組織措施,保障救援工作的有效性;
(5)指揮部成員通知所在部門,按專業迅速向上級主管部門公安、勞動、工會等領導機關報告情況;
(6)發生事故的部門要迅速查明溺水事故發生的原因及過程;
(7)經過現場采取急救措施,有關人員配合醫務人員將傷者送往醫院,做進一步的救護和觀察直至結束;
(8)當事故控制后,在生產副總經理的領導下,組成安監、生調、設備技術部、工會、勞人部及發生事故部門人員參加的事故調查組。做好事故原因的調查上報和防范措施的制訂。
2.5、生產、生活維持或恢復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