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人身傷亡事故應急預案格式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強化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工作,最大程度地避免因各種不安全因素造成的人身傷亡事故的發生,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江蘇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規定》和《常州市特大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國務院第75號令《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報告和處理規定》等法律、法規的規定,特制定本預案。
第二條:本預案所指人身傷亡事故,是在公司內生產過程中造成重傷及以上的人身傷亡事故、公司交通車輛發生交通事故中所造成的人身傷亡事故。
第三條:在公司統一領導下,提高員工對防人身傷亡事故應急救援的知識,發動和依靠員工,不斷完善各項防人身傷亡事故的應急救援處理措施,從思想上、組織上、物質儲備上和技術力量上做好充分的準備。一旦發生人身傷亡事故等突發事件,能迅速作出應急救援的反應,及時動員和組織公司員工積極投入搶險救災,減少人員和設備的損失,維護公司的穩定運行。
第二章組織機構及其職責
第四條:人身傷亡事故應急救援工作由公司領導統一指揮、高效協調、部門負責、協同處理。實施應急救援工作時過程中,遵循保護人員安全優先,防止和控制事故蔓延優先,保護環境優先的原則。
第五條:公司成立人身傷亡事故應急救援指揮中心,總指揮由公司總經理擔任,副總指揮由生產副總經理和相關分管工作副總經理、總工程師擔任,指揮部成員由各部門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擔任。
第六條:人身傷亡事故應急救援指揮中心下設五個工作組、一個救援搶險隊:
1、現場警戒保衛組,由保安隊負責。
2、現場搶救組分別設在以下部門:
(1)、生產現場安全事故由生產經營部負責。
(2)、火災事故由生產經營部負責。
(3)、食堂中毒事故由人事行政部負責。
(4)、道路交通事故由人事行政部負責。
3、醫療救護組,由人事行政部負責。
4、物資保障組,由物資部負責。
5、善后處理組,由人事行政部負責。
6、救援搶險隊,由保安隊及公司義務消防隊組成,人事行政部負責。
第七條人身傷亡事故應急救援指揮中心設在人事行政部,其主要職責如下:
1、協調各組的工作,形成有效的指揮體系:協調各方力量,形成合力;
2、組織有關部門按照應急預案迅速開展救援工作,力爭將損失降到到最低程度;
3、根據事故發生狀態,統一部署應急預案的實施工作,并對應急工作中發生的爭議采取緊急處理措施;
4、根據預案實施過程中發生的變化和出現的問題,及時對預案提出相應的調整與補充;
5、根據事故發展處理情況,如有繼續危及周圍人員的險情時,組織進行人員和物資疏散工作;
6、根據事故發展處理狀況,如需借助社會力量進行應急救援,指定專人積極聯系,同時配合做好救援前期準備工作;
7、配合上級部門進行事故調查處理工作;
8、做好穩定公司生秩序和傷亡人員及其親屬的善后及安撫工作;
9、處理指揮部日常事務,辦理指揮部交辦的其它事項;
10、根據事故處理情況,授權公司發言人統一對外發布事故處理綜合信息。
第三章通告與應急響應
第八條通訊聯絡
1、應急救援指揮部電話:白天,晚上
2、交通事故報警電話:122
3、蘇州市急救中心電話:120
4、蘇州市火警電話:119
第九條即時報告
人身傷亡事故發生后:
1、發生事故的班組必須立即將所發生事故的情況,用電話報告所在部門領導,由所在部門立即將事故情況報告給人事行政部、公司分管領導,再由人事行政部根據規定逐級上報市安監局和各股東方安監部門。
2、對夜間發生的事故,發生班組必須立即將所發生事故的情況,用電話報告所在部門值班人員或當值值長,由所在部門值班人員或當值值長立即將事故情況報告給公司分管領導。對發生的交通事故,所在車輛的駕駛員應立即向交警部門匯報(如所在車輛的駕駛員受到傷害,車上的公司員工承擔匯報的義務),并同時向所在部門領導匯報,由所在部門領導向公司分管領導匯報。
3、事故報告應包括以下內容:
(1)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
(2)事故的簡要經過、人員傷害情況、事故的發展的趨勢;
(3)事故搶救情況和采取的措施;
(4)需要公司協助事故搶救和處理的有關事宜。
第十條人身傷害事故發生后,事故發生部門、班組必須嚴格保護事故現場,在報告的同時迅速采取必要措施搶救人員,因搶救人員,防止事故擴大等原因需要移動現場物件時,必須做出標志,并妥善保存現場重要痕跡、物證等。
第十一條應急響應
(一)人身傷害事故發生后,公司應急救援指揮中心應及時組織實施相應的應急預案,并根據規定及時將事故搶險情況向上級匯報。
(二)保安隊應當做好公司內事故現場的安全保衛及人員疏散工作。
(三)事故發生部門、班組或現場人員應積極采取自救措施,防止事故的擴大。
第四章事故現場恢復與結果
第十二條當現場人身傷亡事故救援行動結束,由公司應急救援指揮中心指定部門進行現場清理、人員清點和撤離、警戒解除。
第十三條當現場人身傷亡事故救援行動結束,由公司應急救援指揮中心授權專人宣布終止應急救援、恢復正常生產秩序。
第十四條根據人身傷亡事故的性質,成立相應的事故調查組,對事故展開調查、處理等工作。
篇2:廠內交通人身傷亡事故應急預案格式
1總則
遵循“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為方針,堅持防御和救援相結合的原則,以危急事件的預測、預防為基礎,以對危急事件過程處理的快捷準確為重點,以全力保證人身、電網和設備安全為核心,以建立危急事件的長效管理和應急處理機制為根本,提高快速反應和應急處理能力,將危急事件造成的損失和影響降低到最低程度。
2概況
2.1本預案適應于本企業所轄的廠區、宿舍區的道路或專用線。
2.2在其它地方發生的交通事故,應迅速通知當地的交通警察,同時通知本企業的主管部門和安監部門,本企業的有關人員到達現場后,應協助交警救助受傷人員,事故的處理和善后等工作,由交警負責。
3應急預案內容
3.1應急指揮機構及其職責
3.1.1應急救援指揮部
總指揮:廠長(總經理)
副總指揮:事故發生部門的分管副廠長(副總經理)
成員:其它廠領導、廠工會、廠辦、生技部、安監部、人資部、監審部、武保部、物業公司以及事故責任部門主要負責人。
3.1.2指揮部職責:
事故發生后,總指揮或總指揮委托副總指揮趕赴事故現場進行現場指揮,成立現場指揮部,批準現場救援方案,組織現場搶救。負責組織有關部室定期進行事故應急救援演練。
3.1.3各成員職責:
交通事故發生后,根據事故報告立即按本預案規定的程序,迅速組織力量趕赴現場進行事故處理。
按事故的性質程度,負責向中國大唐集團公司、地方政府報告本廠的事故情況和事故處理情況。
日常管理機構負責對日常工作的處理,負責對事故后的事故調查、事故責任、事故終結等工作的善后處理。
當本企業的交通工具發生交通事故后,事故現場的身體情況較好的乘客或司機應迅速報告本預案的領導機構人員,并上報組長、副組長。由組長或副組長根據實際情況確定是否啟動本預案。
3.1.4應急通訊
領導小組組長、副組長電話號碼
日常管理辦公室電話辦公室主任手機
醫院門診××××市醫急診120
廠總機××××廠部值班×××
3.2危急事件的預防
3.2.1預防危急事件的措施
組織各類車輛的司機認真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提高行車的安全意識。
制定嚴格的預防交通事故措施,防止違章開車。
3.2.2開車前發現有精神不振,喝酒等現象的,應立即停止開車。
3.3應急預案的啟動
3.3.1事故發生后,事故現場的其它作業人員,應及時將現場情況報告主管領導,主管領導應及時報告領導小組的正、副組長,同時將情況告安監部門。事故現場的其它作業人員也可直接報告領導小組的正、副組長,同時將情況告安監部門。
3.3.2領導小組的正、副組長接到報告后,根據具體情況,確定是否啟動本預案。
3.4危急事件的應對
3.4.1在接到事故現場有關人員報告后,凡在現場的應急指揮機構領導小組成員(包括組長、副組長、成員)必須立即奔赴事故現場組織搶救,做好現場保衛工作,保護好現場并負責調查事故。在現場采取積極措施保護傷員生命,減輕傷情,減少痛苦,并根據傷情需要,迅速聯系醫療部門救治。
3.4.2認真觀察傷員全身情況,防止傷情惡化。發現受傷人員有呼吸、心跳停止時,應立即在現場就地搶救。對傷員進行止血、包扎、轉移搬運傷員、處理急救外傷等?,F場救護辦法按《發電廠和變電所電氣部分附錄七》緊急救護法及《電力設備典型消防規程》執行。
3.4.3接到事故現場有關人員報告后,應立即用快速方法報告給廠負責人和廠安監部門。
3.4.4救護人員到達現場時,首先應立即與救護負責人取得聯系并交待現場有關情況,然后協助救護人員進行搶救。
3.4.5人身輕傷事件應急預案實施。
3.4.5.1輕微傷:
止傷者的工作;
實施簡易處置;
傷勢為創口時,迅速將傷者送工地醫療點醫療;
需要一定處置才能走行時,電話通知工地醫生趕赴現場。
3.4.5.2輕傷:
立即停止傷者的工作;
實施簡易處置;
傷勢為創口時,迅速將傷者送工地醫療點醫療;
需要一定處置才能走行時,電話通知工地醫生趕赴現場;
出現非重傷任一條件的骨折及器官、四肢傷害或傷情難以確定時,由工地醫生決定或根據傷者意見轉市級醫院救治;
車輛值班調度接到報警電話后,應在1分鐘之內安排駕駛員緊急出車,駕駛員接到調度命令后,必須在5分鐘內將救護車開至事發現場。在確保安全、不盲目快速的原則下,車速可不受廠內限速規定限制。
3.4.6人身重傷事件應急預案實施。
3.4.6.1處置、匯報程序:
救助傷者;
停止他人及傷者工作,保護事故現場,防止他人進入;
電話要求醫生趕赴事發地點實施緊急救治;
由醫生做出傷勢診斷或根據傷者意見做出送市級醫院決定;
迅速向本單位負責人、安全負責人匯報,要求事故現場拍照和事故調查。
3.5生產、生活維持或恢復方案
3.5.1現場作業人員應配合醫療人員做好受傷人員的緊急救護工作,安監部門人員應做好現場的保護、拍照、事故調查等善后工作。
3.5.2現場的事故處理工作完畢后,應急行動也宣告結束。事故的調查和處理工作屬正常工作范圍。
篇3:電廠溺水人身傷亡事故應急預案格式
1總則
1.1為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電力生產方針,堅持防御和救援相結合的原則,以危急事件的預測、預防為基礎,以對危急事件過程處理的快捷準確為重點,以全力保證人身安全為核心,以建立危急事件的長效管理和應急處理機制為根本,提高快速反應和應急處理能力,將危急事件的損失和影響降低到最低程度,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特制定《×××電廠溺水人身傷亡事故應急預案》,以下簡稱本預案。
1.2本預案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國大唐集團公司安全生產危急事件管理工作規定》等相關規定而制定。
2內容
2.1、組織機構及其職責
2.1.1成立領導小組
組長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
副組長事故部門的分管廠級領導
成員其他廠領導、副總工程師、廠工會、職能部門負責人、相關基層單位第一責任人
2.1.2溺水人身傷亡事故應急辦公室
主任副總工程師
副主任安監負責人、生技負責人、運行管理負責人、檢修負責人、培訓負責人、工會專職
2.1.3職責
2.1.3.1組長職責
(1)貫徹落實國家、集團公司的有關防止人身傷亡的法規、政策等,并進行部署;
(2)、負責本單位溺水事故應急預案的制定、修訂;
(3)、督促檢查做好溺水事故的預防措施和應急救援的各項準備工作;
(4)、全面負責溺水事發生后的救援、調查、恢復工作;
(5)、組建應急救援專業隊伍,并組織實施和演練。
2.1.3.2副組長的職責
(1)檢查各分管部門對溺水事故應急預案的落實情況;
(2)指導各分管部門的工作;
(3)協助總指揮正確處理在危急情況下的救援、調查、恢復工作。
2.1.3.3成員職責
(1)建立健全溺水事故應急預案;
(2)對本部門發生的溺水事故及時匯報、救援、恢復、調查并提出防范措施。
2.1.3.4辦公室職責
(1)負責監督各部門對溺水事故應急預案執行情況;
(2)負責日常監督管理工作;
(3)每年組織相關人員修訂本預案;
(4)每年5月份組織專業隊伍進行本預案的演練;
(5)對發生的危急事件及時匯報、調查、責任處理。
2.1.3.5搶救小組及職責:
組長:工會主席
成員:物業公司經理、醫務所人員
職責:保證傷員的搶救及將傷員安全送往醫院。
2.1.4、應急通訊
領導小組組長、副組長電話號碼
日常管理辦公室電話辦公室主任手機
醫院門診××××市醫急診120
廠總機××××廠部值班××××
2.2危急事件的表述
2.2.1在可行性研究的報告中,用比降法推得,電廠廠址百年一遇設計洪水位為×××米。該處堤頂高程為××米?!?/p>
2.3危急事件的預防
2.3.1溺水事故易發點的管理措施
(1)各易發點周圍應設固定的圍欄(如磚墻、鋼絲網等);
(2)各易發點醒目處應設足量的警示標志牌,按集團安全設施標準執行;
(3)保證日常的安全巡視,禁止非工作人員進入事故易發區;
(4)減少機動車在灰壩上的行駛,限速。如果遇到大雨,禁止機動車輛上壩;
(5)進入易發區工作的人員,須按規定佩戴勞動保護用品和安全用具,按操作規程執行;
(6)現場工作人員須學習掌握,急救法和其他安全救護措施,避免因延誤而產生不利因素;
(7)對各易發區所在部門,應配備必要的救護器具,如救生衣、救生圈、繩具。專項物資,專管專用;
(8)做好對事故易發區的安全管理、健全記錄資料。
2.4危急事件的應對及預案的啟動與結束
2.4.1溺水人身傷亡事故類型
(1)游泳
(2)失足落水
(3)壩上行車
(4)黃河堤壩決口
2.4.2溺水應急救援預案的啟動條件
以上四種事故發生后,造成群體傷亡應立即啟動此預案。
2.4.3應急救援措施
(1)最早發現溺水事故的人員應立即向安監部、值長、醫務所報警;
(2)安監部、值長、醫務室接到報警電話后,應迅速按本預案的職責范圍做好通知有關部門,發出救援指令,佩戴搶救器具,趕往事故現場;
(3)各級人員到達事故現場,應根據事故狀態和程度做出相應的應急決定,同時展開積極的救援方法,保證救援工作的及時性;
(4)做好對危急事件現場的安全管理,避免由于混亂造成系列不安全事故發生,保衛部人員應對事故現場采取必要的組織措施,保障救援工作的有效性;
(5)指揮部成員通知所在部門,按專業迅速向上級主管部門公安、勞動、工會等領導機關報告情況;
(6)發生事故的部門要迅速查明溺水事故發生的原因及過程;
(7)經過現場采取急救措施,有關人員配合醫務人員將傷者送往醫院,做進一步的救護和觀察直至結束;
(8)當事故控制后,在生產副總經理的領導下,組成安監、生調、設備技術部、工會、勞人部及發生事故部門人員參加的事故調查組。做好事故原因的調查上報和防范措施的制訂。
2.5、生產、生活維持或恢復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