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打焦燙傷人身傷亡事故應急預案格式

打焦燙傷人身傷亡事故應急預案格式

2024-07-15 閱讀 5955

1?總則

1.1為及時、有效、迅速地預防和處理鍋爐結焦而引起的打焦燙傷人身傷亡事件,避免和減輕因打焦而造成燙傷人身傷亡和財產損失,根據《大唐集團公司安全生產危急事件管理工作規定》要求,特制定《發電廠打焦燙傷人身傷亡事故應急預案》。

1.2本預案按照“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保人身、保電網、保設備”為原則,以《電業安全工作規程》中除焦的有關規定為指導,結合實際情況進行制定。

1.3打焦燙傷人身傷亡事故應急處理,需要動員企業的力量乃至社會力量,企業員工都有參與危急事件處理的義務。

2?概況

2.1二級打焦燙傷人身傷亡:鍋爐內雖發生結焦,但未影響機組負荷,投用吹灰器或打焦可以清除。

2.2一級打焦燙傷人身傷亡:鍋爐內結焦后投用吹灰器無法清除,打焦也不能維持鍋爐正常運行或冷灰斗已結滿渣無法排出。

3?應急預案內容

3.1組織機構及其職責?

3.1.1為了做好發生人身傷害事故后的應急處理,將事故損失降至最低,廠部成立發電廠打焦燙傷人身傷亡事故應急預案指揮部。

總指揮:

副總指揮:

成員:

3.1.2成立打焦燙傷人身傷亡事故應急預案日常管理辦公室,

3.1.3領導小組的職責

3.1.3.1事故發生后,總指揮或總指揮委托副總指揮趕赴事故現場進行現場指揮,成立現場指揮部,批準現場救援方案,組織現場搶救。負責組織有關部室定期進行事故應急救援演練。

3.1.3.2負責向大唐集團公司和河南分公司等上級安生部報告事故情況和事故處理進展情況。

3.1.3.3組織和提供在搶險過程中及善后工作的物資及車輛供應。

3.1.3.4當危急狀態消除,宣告應急行動結束。

3.1.4日常管理辦公室職責

3.1.4.1明確本應急預案修訂周期,日常檢查。

3.1.4.2組織對本應急預案進行演練。

3.1.4.3發生事故(原因、處理經過、人員傷亡情況及經濟損失情況)調查報告的編寫和上報工作。

3.1.5應急通訊:

總指揮電話:7212?副總指揮電話:7211、7213、7214

日常管理辦公室電話:7480?7005

辦公室主任手機:

辦公室副主任手機:

火警?119?消防隊7119

醫院門診?7295市醫急診?120?

廠總機?7222小車班值班?7456

廠部值班(新廠集控7419)?

3.2?危急事件的預防

3.2.1打焦工作,須由經過訓練的工作人員進行,實習人員未經指導與學習,不準單獨進行打焦工作。

3.2.2打焦時工作人員必須穿著專用防燙服、工作鞋,戴防燙的手套和頭盔。

3.2.3當燃燒不穩定或有爐煙外噴時,禁止打焦。

3.2.4打焦時,兩旁應無障礙物,以便有爐煙外噴或灰焦沖出時,工作人員可以向兩旁躲避。

3.2.5打焦工作前應辦理工作票,制定危險點分折與預控措施,運行人員應保持燃燒穩定并適當地提高爐膛負壓,在司爐操作處所,應有明顯的“正在打焦”的標志。

3.2.6打焦時,工作人員應站在平臺上或地面上,不準站在樓梯上、管子上、欄桿上等地方,工作地點應有良好照明。

3.2.7打焦用的工具必須完整適用,用畢須將工具放在指定的地點。

3.2.8在結焦嚴重或有大塊焦掉落可能時,應停爐打焦。

3.2.9打焦時不準用身體頂著工具,以防打傷。工作人員應站在打焦口的側面,斜著使用工具,現場要有人監護。

3.2.10在打焦時爐底冷灰斗周圍應設置圍欄,以防汽浪傷人,必要時關閉冷灰斗弧門,進行定期排渣方式。

3.2.11打焦過程中,發現爐內變暗,應迅速閃開,以防焦噴出傷人。

3.2.12打焦的順序是自上而下進行,不得用水直接向爐內沖焦,以防爆管和蒸汽傷人。

3.2.13冷灰斗打焦燙傷人身傷亡事故的預防:

冷灰斗打焦要遵循爐膛打焦的相關要求。

冷灰斗打焦要搭設平臺,在平臺的打焦孔側方向要設置避讓斜坡通道,現場要有20米以上的通暢的安全距離。

在松動冷灰斗人孔門螺栓前,先要用撐桿抵牢人孔門,用繩索系牢人孔門拉手、撐桿和鎖緊螺栓,松開鎖緊螺栓后,人站在人孔門側面用繩索拉開人孔門,以防冷灰斗內的焦灰突然崩塌噴出傷人。

現場地面的焦塊要及時用水沖洗干凈,以減少焦灰的飛揚。

在冷灰斗打焦過程中,熄火、水封水不得停用,撈渣、碎渣機要正常投運。

在冷灰斗打焦時,如爐內有焦塊落下的跡象時,要關閉弧門采用定期排渣方式,以防撈渣機內濺起的汽水傷人。

如有焦塊卡澀撈渣機需處理時,必須關閉冷灰斗弧門,以防落焦傷人,待撈渣處理工作全部結束后,方可開啟弧門。

冷灰斗打焦工作結束后,關閉人孔門時,用撐桿抵牢人孔門后,方可擰上緊固螺栓。

3.3應急預案的啟動

3.3.1當鍋爐出現結焦時,應迅速處理,同時匯報打焦燙傷人身傷亡事故應急日常管理辦公室,日常管理辦公室人員接到通知后,迅速趕到事故現場,組織處理事故,辦公室主任或副主任宣布啟動二級應急預案。

3.3.2當鍋爐發生大面積結焦或冷灰斗無法出渣時,現場人員立即匯報打焦燙傷人身傷亡事故指揮部,指揮部成員應立即趕到事故現場,根據現場實際情況,由總指揮或副總指揮宣布啟動一級應急預案。

3.4危急事件的應對

3.4.1工作人員如發生燙傷后,因立即在現場用冷水進行降溫,以降低高溫對皮膚的灼傷。

3.4.2立即聯系廠職工醫院醫務人員到現場救治或拔打120急救電話,聯系救護工作。

3.4.3不得強行脫除燙傷人員的工作服,以免擴大損傷燙傷表皮。

3.4.4對燙傷嚴重者應禁止大量飲水,以防休克。

3.4.5領導小組要保護事故現場并及時向大唐集團公司、河南分公司和安陽市安全生產局匯報。

3.4.6指揮部總指揮或副總指揮宣布應急行動結束。

3.5?生產、生活維持或恢復方案

3.5.1現場作業人員應配合醫療人員做好受傷人員的緊急救護工作,安監部門人員應做好現場的保護、拍照、事故調查等善后工作。

3.5.2現場的事故處理工作完畢后,應急行動也宣告結束。事故的調查和處理工作屬正常工作范圍。

篇2:工業企業鋁粉生產線燙傷事故應急預案

工業公司鋁粉生產線燙傷事故應急預案

1.作業場地

鋁粉生產車間

2.適用崗位與作業性質

熔煉操作工,生產車間霧化制粉需要使用的,提速爐的運行與操作。

3.危險源辨別與分析

往提速爐里加鋁錠或從提速爐往熔鋁爐中加鋁液的過程中,因操作不當造成鋁液飛濺。當把坩堝內的鋁液到入有水跡或油跡的鋁排內,使水的溫度迅速升高,形成強大氣流,迫使鋁液飛濺的過程。

4.事故摸式和后果

當高溫的鋁液倒入有水跡或油跡的鋁排內,水和油溫度迅速升高,達到沸點,迫使鋁液飛濺,不僅會使人員大面積燙傷,還會使周圍的設備受到破壞。

5.現場應急措施

當操作人員小面積燙傷,應馬上用燙傷膏涂抹在傷口上,如大面積燙傷,應在涂抹傷口的同時,馬上向項目部負責人及特材公司領導報告。

6.報警與通訊

立即報告項目部負責人及特材公司經理,如有燙傷嚴重人員,要立即撥打醫院值班電話,請求幫助。特材公司經理必須馬上派車將受傷人員送往醫院。

7.應急處理救援措施

當發生燙傷事故后,班長必須為傷者涂抹燙傷膏,受傷嚴重的,必須報告項目部負責人,組織臨時搶救小組,特材經理派車將傷者送往醫院。

8.防護救援裝備

燙傷膏、酒精、棉球。

9.應急預案的實施職責

由項目部組織臨時搶救小組,特材負責制定,落實現場應急措施,應急處理求援措施。由特材公司經理或工業總公司主管領導現場指揮搶險急救。

篇3:某外國語中學燙傷事故應急預案

外國語中學燙傷事故應急預案

一、總則

(一)目地

為保證燙傷人身傷亡事件發生時,能及時、有效地應對,迅速采取積極措施保護師生生命,減輕傷情,減少痛苦,最大限度地減輕燙傷燙傷事故所帶來的傷害,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本預案。

(二)編制依據

根據教育部頒布的行政規章《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及《zz市教育系統燙傷事故應急預案》,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原則,制定本預案。

(三)工作原則

1.遵循預防為主,常備不懈的工作方針,貫徹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反應及時、措施果斷、依靠科學、加強合作的原則,建立群防群控、橫向到邊、縱向到人的工作網絡,充分調動師生員工參與防控的積極性。充分利用廣播、板報等媒體,對師生進行安全教育,切實增強師生員工的責任意識、防范意識。加強學生的監控和管理,及時查處學校的各項安全隱患。

2.處理遵循六原則:迅速報告原則;主動搶險、迅速處理的原則;生命第一的原則;科學施救、控制危險源、防止事態擴大的原則;保護財產安全,確保教育設施安全的原則;保護現場、收集證據的原則。

3.一旦燙傷事件發生,各部門要以最快的速度向領導小組報告,領導小組要及時向上級部門報告;校控制領導小組在最短的時間內設立臨時現場指揮部,及時組織力量開展現場應急救援工作。

(四)使用范圍:本預案適用于處置本校學生中發生的燙傷事故。

二、組織體系及職責任務

學校成立相應的防燙減災工作工作領導機構,負責部署、指導本地校園突發性燙傷事故的預防和處置工作。

突發燙傷事件應急救援組織機構圖及主要職責

總指揮:z,統一協調指揮全校燙傷事件應急處理工作。

副總指揮:z,協助總指揮做好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處理工作。

應急處置組:z,負責協調、溝通學校各部門之間的關系,落實上級指示。

醫療救護組:z,是全校應對燙傷事件的業務主管,負責學校突發燙傷事件工作的組織管理、業務指導與監督檢查,提供日常培訓指導。

后勤保障組:z,負責保障突發燙傷事件期間物資供應;負責消毒工作。

通訊聯絡組:z,組織車輛迅速展開對傷員的急救,送到附近醫院,有必要時應立即與120急救中心聯系,請求增援。

三、預防預警機制

1.校長根據安全工作的要求,建立學校安全工作管理網絡。督促各類人員落實安全制度,作為獎懲的依據。

2.加強學校校舍、場地、其他公共設施的管理工作,做好每周的安全檢查工作并做好記錄,發現問題及時向園長匯報,并掛上禁用牌.做到防患于未然。

3.加強對教師進行師德規范教育,增強責任意識和法制意識。在教育教學中,教師嚴禁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

4.開展多種形式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增強他們自我保護能力。

四、應急響應

(一)正常防燙傷事故工作

校醫在日常工作中應按照護理安全管理要求對學生進行護理,嚴防發生燙傷兒童事件,熱湯、熱粥等食物,溫度適宜再端入班級,并放在安全的地方,分發食品不要越過學生頭頂傳遞,要從學生身體側面送到學生面前。教師提開水壺或開水桶時均須加蓋,要注意避免燙傷周圍玩耍的學生。學生不得出入廚房,不得接近有火、有電、有煤氣、有熱水的地方。

(二)燙傷事件應急行動

1.發生燙傷事故時,班主任應及時向校醫或校長報告,校醫應在第一時間到達事故現場,及時采取緊急救援措施,同時與當班老師一起陪同學生前往醫院診治。

2.在事故發生區域設置警戒線,除搶救人員可以進出外,禁止任何無關人員進入事故發生區域,防止事故進一步擴大。

3.發生傷害事故,情形嚴重的,應由校方及時向上級有關部門匯報。

五、應急處置措施

燙傷的急救主要包括降溫及保護患處。如果燙傷后皮膚尚完整,應盡快使局部降溫,如將其置于水龍頭下沖洗,這樣會帶走局部組織熱量并減少進一步損害。

1.如果患者燙傷處已經起了水皰,應該保護局部或降溫。用干凈的水沖洗患處時,注意不要刺破或擦破水皰以防止感染,若傷處腫脹,應去掉飾物,連續用冷水沖洗傷處,然后用不帶黏性的敷料或潮濕的,最好是消毒墊子輕覆水皰之上,除非水皰很小,否則一定要將患者送往醫院。

2.如果患者的衣服和患處有黏連時,應該用剪刀將患處周圍的衣服剪開,盡可能讓患處暴露出來,用清潔的紗布輕輕覆蓋。

3.對于火燒傷:如果衣服著火,應注意不能跑動以免煽起火焰。用大毯子、衣服、抹布或類似物覆蓋大火。當衣服已經燒著時,應將衣服脫去,但要留下與身體黏著的部分。用潮濕被單或類似物將傷者包裹,送醫院檢查;如果皮膚已經燒壞,要用干凈的墊子覆蓋其上以保護傷處,減少感染危險。如果患者燙傷的程度十分嚴重,有些皮膚已經出現炭化的跡象,不要觸動患處,以免因處理過多,造成患處的二次損傷。

4.對于液體燙傷:燙傷是由燙的液體引起的燙傷,首先要用冷水沖走熱的液體,并局部降溫10分鐘,并用干凈、潮濕的敷料覆蓋。如果口腔燙傷,由于腫脹可能影響呼吸道,因此急救一定要快,使患者脫離熱源,置于涼爽處,并保持穩定的側臥位,等待救援。

5.對于化學品燙傷:當化學品(硫酸、火堿等)燙傷皮膚時,應馬上用干毛巾將殘留的化學物輕輕除去,然后用大量的冷水沖洗。但對硫酸等能夠和水起劇烈的化學反應的化學物,不可直接用水沖洗。對較重傷員,在做初步處理后,應及時撥打“120”急救電話或直接送往醫院治療。

六、后期處理

1.穩定師生情緒,要求各類人員不以個人名義向外擴散消息,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混論。

2.如果個別家長來校探視,要做好家長的思想工作和接待工作。

3.事故發生后,要注意維護正常的學習秩序和工作秩序,班主任要做好燙傷人員的思想工作。

4.如有新聞媒體要求采訪,必須經過學校只要領導同意,未經同意,任何部門和個人不得接受采訪,以避免報道失實。

七、附則

1.對在事故中有突出表現的個人和單位予以表彰和獎勵,對事故的責任者給予紀律處分以及依法追求其刑事。

2.本預案由zz市外國語中學制訂與解釋,上交市教育局安保科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