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某發電機著火滅火作戰預案

某發電機著火滅火作戰預案

2024-07-15 閱讀 3321

部位名稱廠房發電機組

假想事故發電機著火撲救預案

1現象:

1.1發電機在運行中因內部短路引起火災。

1.2發電機故障保護動作跳開關并同時停機,發現從發電機泡頭或內筒體等密封不嚴處冒煙,并聞到線圈燒焦味。

1.3火災報警裝置主音響裝置鳴動,主機面板#1、2、3發電機“地區顯示”燈亮,“火災”指示燈閃亮。

2火災撲救:

2.1立即切斷廠房風機電源,在值長統一指揮下,迅速進行滅火,并報告公司及現場值班領導,同時通知義務消防隊迅速趕赴現場待命(消防大隊火警電話“119”)。

2.2運行值班員應檢查通風口,如在打開位置應將其關閉。

2.3如發現未自動停機應立即手動停機。

2.4必須在判明發電機確無電壓,且確認仍在燃燒后,方可由運行值班員接上相應機組消防管,打開閥門進行滅火。

2.5滅火工作可在停機過程或機組全停后進行。

3注意事項:

3.1不準破壞密封。

3.2不準進入泡頭。

3.3不準用泡沫滅火器滅火。

3.4不準用沙子滅火。

3.5火熄滅后,打開發電機泡頭進人孔蓋板及風機進行排煙,確認泡頭內無煙后,方可進入泡頭內檢查。

3.6只有確認發電機著火時,才能給水滅火,并且只能斷續用消防用水。

3.7市消防大隊人員到達火場時,臨時滅火指揮應立即與市消防隊負責人取得聯系,并交代失火設備現狀和運行設備狀況及注意事項,協助市消防隊負責人指揮滅火。

篇2:防止發電機氫氣系統爆炸著火事故措施

1、運行中氫冷發電機及其氫系統范圍內嚴禁煙火,如需進行動火作業或檢修試驗等工作時,事先必須檢測漏氫情況,對氣體取樣分析,確認氣體混合比在安全范圍內,方可辦理動火工作票,經審查批準后,由專人監護下方可工作,上述工作如需超過4h,應重新進上述檢測化驗工作。

2、運行中的發電機附近嚴禁放置易燃易爆物品并且禁止在充氫管道上搭接電焊機地線。

3、為防止氫冷發電機的氫氣漏入封閉母線發生氫爆事故,在發電機出線箱與封閉母線連接處應裝設隔氫裝置,并在適當地點設置排氣孔。還應加裝漏氫監測報警裝置,當氫氣含量超過1%時,應停機找漏消缺。

4、發電機運行中應檢查排煙風機可靠運行,并且定期從排煙機出口和主油箱取樣,監視其中含氫量是否超過規定值(2%),如超過時應查明原因,并及時消除。

5、交、直流密封油泵應定期進行聯動試驗。

6、密封油系統差壓閥必須保證動作靈活、可靠,密封瓦間隙必須調整合格。

7、運行人員發現補氫異常增大,則應迅速聯系維檢部汽機檢修人員查清漏點,及時消除。

8、機內氫氣純度應不低于96%,含氧量應不大于2%。超過這些限度時應排氫,然后再充入純凈的氫氣,直到氫氣純度合格。

9、發電機供氣系統、密封油系統檢修完閉,氣密試驗合格后才可進行氣體置換。嚴禁空氣和氫氣直接接觸置換,必須采用中間氣體置換法進行氣體置換。

10、發電機充、排氫操作時,應使用銅制工具操作,開啟和關閉閥門的速度應緩慢,嚴禁攜帶鑰匙、使用手機、對講機,以免因摩擦產生火花引起爆炸。

11、平時應維護好發電機氫氣在線純度儀、濕度儀、氫氣檢漏柜使之正常工作,并定期檢驗其是否符合標準。

12、發電機內充有氫氣時,壓縮空氣向發電機內充氣皮管應脫開,閥門應關閉嚴密。

篇3:防止發電機封閉母線氫爆著火技術措施

國電靖遠發電有限公司所屬4臺發電機型號為:QFQS-200-2型(#4發電機型號為:QFSN-200-2),發電機采用水-氫-氫型冷卻方式,即發電機定子繞組及出線套管采用水內冷,轉子繞組采用氫內冷,定子鐵芯及結構件采用氫氣表面冷卻,

近年來,我公司20萬發電機本體密封性能不夠完好,一直存在著漏氫、漏油等現象,給發電機組的安全運行構成一定威脅,且漏氫嚴重時,隨時都有爆炸的危險。據統計,國內200MW、300MW同類型發電機組中,因氫氣滲漏,導致多起氫氣爆炸事故的發生。我公司#1發電機于1992年5月,由于定子出線冷卻水沒有投運,造成套管密封件發熱,氫氣大量泄漏,最終發生氫氣爆炸事故。因此,發電機各部件密封性能的好壞,對發電機的穩定運行和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為杜絕類似事故不再發生,確保發電機組能達到安全穩定運行的目的,特制定下列技術措施:

1.對發電機組的運行狀況進行全面了解掌握,統計運行中存在的各類缺陷,查閱運行記錄,借助發電機相關圖紙、資料,確定重點處理對象,對影響發電機組正常運行的缺陷進行徹底消除;

2.檢修和運行人員應熟悉發電機內部結構和運行方式,對發電機氫、油、水系統的操作應熟練掌握;避免發生操作失誤;

3.做好發電機事故備品計劃和材料計劃,必須使用的專用工器具應提前準備齊全并檢查合格,需要更換的備品、備件須經專業技術人員和工作負責人驗收確認后,方可使用;

4.發電機停運后,應采用CO2中間置換法進行氫氣置換工作(氫氣置換過程中不得進行預防性試驗和拆卸螺絲等檢修工作),檢修人員開工前必須對現場進行氫氣化驗,確定合格后,方可開工;

5.在發電機本體及其氫系統上進行檢修、試驗工作時,必須斷開氫系統,并與運行氫系統有明顯的斷開點,充氫側加裝嚴密的隔板;并會同運行人員確認發電機內部無壓力;

6.打開發電機人孔后,人員不得馬上進入本體內部,要保持長時間的通風換氣后,且經化驗氫氣含量合格后,工作人員方可進入;

7.發電機檢修中,對打開的端蓋、人孔門、氫冷器、套管、導電螺釘以及閥門等部位的密封墊,必須更換為耐油膠墊、膠板(內冷水系統中的管道、閥門的橡膠密封墊應全部更成聚四氟乙烯墊圈),特別對外部氫氣系統管道、閥蘭密封墊應定期更換;

8.發電機氣密性試驗,必須按規定標準執行,試驗期間,檢修人員應對端蓋、密封瓦、人孔門、氫冷器、出線套管、導電螺釘、測溫接線板以及氫氣系統儀表、閥門等部位仔細檢查,尤其要保證發電機6個出線套管無滲漏;發電機修后氣密試驗不合格嚴禁投入運行;

9.發電機運行期間,檢修和運行人員應定期進行巡回檢查,應對高溫部位和漏油地點的密封面重點檢查,及時消除漏氫和漏油滲點,并根據每日漏氫量,化驗發電機周圍的氫氣含量,以便于及時發現問題;

10.在消除發電機氫氣滲漏點時,必須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由熟練的專業人員進行處理,并使用特殊工具(軟金屬工具),防止在緊固滲漏點螺栓時碰撞出現火花,引起氫氣爆炸;

11.發電機主要部件的運行溫度應不超過規程規定值,要定時抄記發電機本體溫度表,對發電機各部溫度進行監督分析;

12.發電機的運行氫氣濕度、純度必須符合規程規定,要加強對內冷水壓、氫壓和油壓的監視和調整,確保發電機水壓、氫壓和油壓在規定范圍內運行;

13、發電機周圍嚴禁堆放易燃、易爆物品或其他可燃性氣體,提前做好安全防范措施,應定置擺放好消防滅火器材,并定期進行檢驗;禁止在充氫管線上搭接電焊地線,更嚴禁用電焊把在充氫管線上打火;

14.發電機本體周圍嚴禁堆放雜物,應定期打掃設備衛生,保持設備清潔,使發電機各部位無積油、積灰現象;

15.發電機本體及周圍要設有防火標志,如:“氫氣運行,嚴禁煙火”標志等,嚴禁將火種帶入發電機現場;

16.發電機油系統電氣設備應使用阻燃電纜,周圍其它電纜要定期進行清掃檢查;照明要使用36V安全電壓燈具或使用防爆燈具;

17.運行中發電機及氫系統5米范圍內嚴禁煙火,如需進行明火(電、火焊)作業或檢修試驗等工作,則必須辦理《動火審批單》,化驗監測氫氣含量合格經當值值長同意后,在專人監護下方可使用,需長時間使用明火工作,應每隔4小時化驗監測一次氫氣含量;

18、在發電機大修中,應對發電機封閉母線進行起暈電壓試驗,并達到3~3.5倍額定相電壓時不起暈(防止在正常運行中和系統過電壓時,封閉母線產生電暈,為氫氣爆炸提供能源條件);

19、在發電機大、小修中應對發電機出線套管、封閉母線內部進行清掃、檢查(包括支持瓷瓶);

20、為防止發電機氫氣漏入封閉母線,在發電機出線套管箱與與封閉母線連接處之間應裝設隔氫裝置,在出線套管箱處加裝漏氫監測裝置;應加強運行中對發電機出線套管箱漏氫情況的監測,使用防爆等級符合規定的便攜式測氫儀每晝夜監測一次出線套管箱的含氫量;

21、應按時發電機油系統、主油箱內、封閉母線箱內的氫氣體積含量,超過1%時,應停機查漏消缺。當內冷水箱內的含氫量達到3%時報警,在120h內缺陷未能消除或含氫量升至20%時,應停機處理;

22、發電機密封油系統平衡閥、壓差閥必須保證動作靈活、可靠,密封瓦間隙必須調整合格。若發現發電機大軸密封瓦處軸頸有磨損的溝槽,應及時處理;

23、空側密封油泵(直流油泵)必須經常處于良好備用狀況,保證能隨時聯動成功;

24、發電機運行時,保證排煙風機運行正常,應定期(每周一次)從排煙風機出口取樣(漏氫增大時應隨時取樣檢查),監視含氫量是否超過廠家規定(2%),如超過應查明原因并予以消除。

參考文獻:《防止國產氫冷發電機封閉母線爆破事故技術措施》

《中國國電集團公司重大事故預防措施》

《發電機反事故技術措施》

檢修部

2004年7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