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船事故人員疏散應急預案格式
1定義
1.1客船事故人員轉移是指客船(包括普通客船、滾裝客船、客渡船和高速客船等)由于自然災害、意外事故或者人為過失等原因致使船舶處于危險狀態,嚴重危及或已經危及旅客及船員生命安全,而將旅客和船員進行疏散、轉移的應急行動。
1.2船上疏散通道一般比較狹窄,旅客對船上環境及逃生通道比較陌生,容易產生恐慌心理,造成混亂,增加人員疏散工作的難度。
2應急處置重點
(1)穩定旅客情緒,有效維持船上秩序;
(2)迅速組織船上救生設施、外部救援力量,有效疏散和轉移旅客到安全地點;
(3)安排足夠醫療救護力量戒備,及時對旅客進行救治和檢查。
3相關職責
3.1搜救領導小組
參加救援行動,并負責遇險客船人員疏散、轉移的統一組織、指揮和協調工作,指定現場指揮,根據需要組織成立應急處置專家組協助制定救援方案,統一發布有關事故及處理信息。
3.2海事部門
負責現場救援行動的組織、指揮和協調,組織現場警戒,實施交通管制,發布航行通(警)告。
3.3衛生部門
衛生局、急救中心以及各有關醫院負責組織醫療人員對傷病員進行現場急救和治療,并提供醫療咨詢和心理指導等工作。
3.4氣象局
負責提供事故水域的氣象資料。
3.5民政局
負責安排受災人員的基本生活,撫恤死難者并協助喪主處理善后工作。
3.6外事僑務局
負責處理涉及國外船員、旅客的有關外事事項。
3.7海關、邊防、水產局、水利局等成員單位按照搜救領導小組的通知和要求參加救援行動,救助、疏散和轉移客船旅客和船員。
4應急處置程序
4.1核實險情,收集有關信息
(1)進一步收集遇險船基本數據,以及遇險時間、地點、事故性質、遇險程度、船上旅客和船員人數、傷亡情況、現場氣象海況等險情基本信息和救助要求等,對險情進行初步評估,并進行海圖標繪;
(2)立即派出有關搜救力量到現場進行戒備和救援,指定現場指揮;
(3)通知急救中心派出急救隊伍到現場待命和相關醫院做好收治傷員的準備;
(4)按照險情報告制度的規定和要求向上級領導和有關部門報告和通報。
4.2提醒或指導遇險船舶應采取的措施
(1)立即按照船舶應變部署表的要求穩定旅客情緒,利用船上救援設施有效組織旅客進行轉移和疏散;
(2)配合前來施救的搜救力量,迅速將旅客和船員轉移;
(3)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延緩險情的進一步惡化。
4.3制定救援方案,并組織實施
4.3.1搜救領導小組應根據遇險船舶及險情的信息,盡快制定初步的險情施救方案,并組織相應的救援力量到現場施救;
4.3.2成立現場救援、醫療保障、后勤保障、善后處理、新聞發布等工作小組;
4.3.3方案制定后,搜救領導小組應根據險情的發展和現場指揮的建議等,適時調整和改進施救方案,保障險情應急處置工作的順利進行;在險情特別復雜時,搜救領導小組還應根據險情應急工作的需要,及時召集有關方面的專家成立險情應急處置專家組,研究并協助制定人員疏散和險情處置方案;
4.3.4根據險情的特點和施救方案的要求,增派必要的救援力量趕赴現場救援;
4.3.5指定碼頭進行旅客和船員安置,并設置臨時急救和醫療檢查場所;
4.3.6與船東協商安排酒店臨時安置旅客和船員;
4.3.7在收到有人員死亡報告時,通知殯儀館收存死亡人員尸體。
4.4現場行動
4.4.1各有關救助單位、船艇、設施和人員在接到救援通知后,應迅速趕赴現場,并按照搜救領導小組或現場指揮的指令迅速展開救援行動;
4.4.2現場指揮應迅速與遇險船船長取得聯系,掌握險情變化情況,確認施救方案,并在船方的配合下,迅速組織現場有關搜救船艇、設施等轉移和疏散遇險船的旅客和船員;
4.4.3遇險船上有旅客或船員受困時,現場指揮應制定和采取有效措施,設法盡快展開營救行動;
4.4.4現場指揮應向獲救人員了解船舶和船上人員遇險情況,以進一步掌握船上情況;
4.4.5現場指揮應安排現場醫護人員對傷病人員進行初步的急救處理,對危重傷病員應盡快轉送到醫院進行救治;
4.4.6現場指揮應安排合適的船艇、設施將轉移下來的旅客和船員及時送到搜救領導小組指定的安全地點,并做好途中的安全保護措施;
4.4.7現場指揮、遇險船船長要落實好疏散和轉移的人員數量,做好統計,避免遺漏,并將人員轉移的情況及時報告搜救領導小組;
4.4.8現場指揮和遇險船船長在救援行動結束前,應確保遇險船上每個人員的安全狀況均已得到確認。
4.5善后處理
由善后處理小組組織船東及其它有關部門做好旅客安置、傷者醫療、家屬接待、死者尸體處理等事宜。
5注意事項
(1)遇險船船長應設法使船上旅客保持鎮靜,聽從指揮,并有步驟地安排旅客轉移到救生設施或其它救援船艇上,并優先安排婦女兒童轉移。
(2)在遇險船發生火災或有危險品泄漏情況下,從遇險船上轉移旅客或船員應盡量使用消防船或拖輪;
(3)在遇險船發生火災情況下,救援船舶應使用水霧等措施進行必要的防護;在有危險物品泄漏或存在毒氣、毒煙等情況下,還應做好相應的防護措施;
(4)在遇險船發生火災、爆炸、沉沒、危險品泄漏等情況下,如要派出人員到遇險船上施救,應派出相應的專業人員前往;
(5)出事地點離岸較遠時,可通過中國船舶報告系統或其它手段了解事故船附近是否有其它船舶,并指示他們先行前往救援;
(6)在指定現場指揮時,除考慮指揮者的組織、指揮能力外,還應考慮指揮船的性能和通信設備是否良好和齊全;
(7)由于現場風浪影響或其它原因使人員轉送工作難于進行時,可考慮將遇險船在拖輪的協助下,行駛至附近的遮蔽水域停泊或搶灘后,再進行人員轉移;
(8)如果救助時間持續4小時以上,應考慮給遇險船運送或空投食品、藥品、衣物及救生用品;
(9)使用直升機進行救助時,應要求船舶在甲板上清出一塊場地,并在該處標示一大的白色“H”字樣,在桅桿頂部掛好船旗和三角旗,以使飛機更好地識別本船和風向;在夜晚,船舶還應盡可能加強照明,特別是對類似桅桿、煙囪等障礙物的照明,以使飛行員了解周圍的環境;
(10)遇險船棄船時,應提醒救生艇(筏)及時駛離難船;
(11)如遇險船舶為外籍船舶,或船上有外籍人士,應及時向邊防部門通報情況;
(12)有人員死亡時,應對死亡者妥善處理,并填寫一份清單,內容包括姓名、年齡、死亡時間、地點、死因、隨身物品等,并安排人員盡快通知死者家屬。
(13)有人員落水時,按照人員落水應急處置預案進行搜救。
6信息發布
由信息發布小組統一收集和對外發布有關險情信息及救援行動進展情況。
7資料收集
參加救援行動的單位應做好本單位出動的船艇、人力物力資源、任務、行動情況、物品消耗以及其它有關情況的記錄,并及時報搜救領導小組。搜救領導小組應及時做好信息收集和整理工作。
8總結評估
8.1搜救領導小組及各有關救援單位應及時匯總有關資料,對救援行動及時進行總結,對救援行動的成效進行評估,總結經驗,指出問題,提出建議。
8.2搜救領導小組應及時向江門海上搜救分中心、江門市委市政府、江門海事局指揮中心及其它相關部門遞交事故應急處置報告。
篇2:酒店火災人員疏散搶救工作規程
一、目的
保證火災時及時疏散人員、正確開展搶救工作,確保人員的安全。
二、適用范圍
適用于各管理處火災時人員的疏散和搶救
三、內容
積極搶救受火災威脅的人員,是滅火工作的首要任務,當有人員受到火勢威脅時,應根據救人任務的大小和現有的滅火力量,首先組織參戰人員救人,同時部署組織一定力量滅火,在力量不足的情況下,應將主要力量投入救人工作。
疏散救人的方法:
1.由指揮部發出疏散指令,消防中心利用廣播引導人們從消防梯疏散到安全地帶,物業部負責安排疏散工作。
2.疏散順序:首先為著火層人員,其次是著火層上一層人員,再次為著火層上二層人員,并依次往上。當火災層以上很可能受火災影響的人員全部疏散后,開始依次疏散火災層下一層、下二層人員。
3.與此同時,物業主任和保安隊主管、保安隊員還要依次檢查各樓層保證所有人員按要求撤離。在檢查時,要特別注意以下地點:墻角、門旁以及桌子和其他物體的下面,因為人驚慌時,常常躲在這些地方,尤其是兒童。
4.當樓層火災面積大,受困人員較多時,可先引導、疏散受困人員到安全地帶,然后再設法轉移到地面。
5.如被困人員無法利用消防樓梯疏散時,可利用云梯、曲臂車等高登工具,架設在樓房安全位置實施搶救;也可利用室外排水管或安全繩搶救被困人員;也可張開救生網或帆布,把棉被鋪在地面,以供被困人員跳樓逃生。
6.當火場被困人員暫時無法施救時,可利用消防廣播引導火場人員進行自救:如用被條連結成繩吊落下層的方法;或密閉門窗、堵塞孔洞,防止煙氣竄入房間,再用水淋濕門窗降溫,清除這些部位的易燃物品,防止火勢蔓延過來,若房內有救生器材,則引導他們使用這些器材,如救生繩、緩降器、救生袋進行自救。
疏散救人時要注意的事項
1.在火災情況下,所有的電梯都自動鎖在第一層,疏散時切記不要電梯,要由消防樓梯疏散較為安全。
2.疏散時,要用濕毛巾、衣服等捂住口,避免被煙氣嗆住導致窒息。
3.疏散時,要沿著緊急出口標志指示的方向走,并要彎腰或爬行前進,因煙氣都懸浮在上部。
4.大廈緊急疏散時,切記要由首層向大廈以外跑,不要錯走到地下室。
5.為搜查未疏散人員而進入關閉的房間之前,要先用手試一試門,看是否很熱,如果很熱表明里面已有火。如果要開門一定要弊住呼吸,因為煙和熱浪者能置人于死地。
如果房間內火比較大而手邊沒有滅火工具時,應立即將門關上。
6.對受傷的人員,除在現場進行急救外,重傷者還應及時送往醫院搶救。
篇3:客船事故人員疏散應急預案格式
1定義
1.1客船事故人員轉移是指客船(包括普通客船、滾裝客船、客渡船和高速客船等)由于自然災害、意外事故或者人為過失等原因致使船舶處于危險狀態,嚴重危及或已經危及旅客及船員生命安全,而將旅客和船員進行疏散、轉移的應急行動。
1.2船上疏散通道一般比較狹窄,旅客對船上環境及逃生通道比較陌生,容易產生恐慌心理,造成混亂,增加人員疏散工作的難度。
2應急處置重點
(1)穩定旅客情緒,有效維持船上秩序;
(2)迅速組織船上救生設施、外部救援力量,有效疏散和轉移旅客到安全地點;
(3)安排足夠醫療救護力量戒備,及時對旅客進行救治和檢查。
3相關職責
3.1搜救領導小組
參加救援行動,并負責遇險客船人員疏散、轉移的統一組織、指揮和協調工作,指定現場指揮,根據需要組織成立應急處置專家組協助制定救援方案,統一發布有關事故及處理信息。
3.2海事部門
負責現場救援行動的組織、指揮和協調,組織現場警戒,實施交通管制,發布航行通(警)告。
3.3衛生部門
衛生局、急救中心以及各有關醫院負責組織醫療人員對傷病員進行現場急救和治療,并提供醫療咨詢和心理指導等工作。
3.4氣象局
負責提供事故水域的氣象資料。
3.5民政局
負責安排受災人員的基本生活,撫恤死難者并協助喪主處理善后工作。
3.6外事僑務局
負責處理涉及國外船員、旅客的有關外事事項。
3.7海關、邊防、水產局、水利局等成員單位按照搜救領導小組的通知和要求參加救援行動,救助、疏散和轉移客船旅客和船員。
4應急處置程序
4.1核實險情,收集有關信息
(1)進一步收集遇險船基本數據,以及遇險時間、地點、事故性質、遇險程度、船上旅客和船員人數、傷亡情況、現場氣象海況等險情基本信息和救助要求等,對險情進行初步評估,并進行海圖標繪;
(2)立即派出有關搜救力量到現場進行戒備和救援,指定現場指揮;
(3)通知急救中心派出急救隊伍到現場待命和相關醫院做好收治傷員的準備;
(4)按照險情報告制度的規定和要求向上級領導和有關部門報告和通報。
4.2提醒或指導遇險船舶應采取的措施
(1)立即按照船舶應變部署表的要求穩定旅客情緒,利用船上救援設施有效組織旅客進行轉移和疏散;
(2)配合前來施救的搜救力量,迅速將旅客和船員轉移;
(3)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延緩險情的進一步惡化。
4.3制定救援方案,并組織實施
4.3.1搜救領導小組應根據遇險船舶及險情的信息,盡快制定初步的險情施救方案,并組織相應的救援力量到現場施救;
4.3.2成立現場救援、醫療保障、后勤保障、善后處理、新聞發布等工作小組;
4.3.3方案制定后,搜救領導小組應根據險情的發展和現場指揮的建議等,適時調整和改進施救方案,保障險情應急處置工作的順利進行;在險情特別復雜時,搜救領導小組還應根據險情應急工作的需要,及時召集有關方面的專家成立險情應急處置專家組,研究并協助制定人員疏散和險情處置方案;
4.3.4根據險情的特點和施救方案的要求,增派必要的救援力量趕赴現場救援;
4.3.5指定碼頭進行旅客和船員安置,并設置臨時急救和醫療檢查場所;
4.3.6與船東協商安排酒店臨時安置旅客和船員;
4.3.7在收到有人員死亡報告時,通知殯儀館收存死亡人員尸體。
4.4現場行動
4.4.1各有關救助單位、船艇、設施和人員在接到救援通知后,應迅速趕赴現場,并按照搜救領導小組或現場指揮的指令迅速展開救援行動;
4.4.2現場指揮應迅速與遇險船船長取得聯系,掌握險情變化情況,確認施救方案,并在船方的配合下,迅速組織現場有關搜救船艇、設施等轉移和疏散遇險船的旅客和船員;
4.4.3遇險船上有旅客或船員受困時,現場指揮應制定和采取有效措施,設法盡快展開營救行動;
4.4.4現場指揮應向獲救人員了解船舶和船上人員遇險情況,以進一步掌握船上情況;
4.4.5現場指揮應安排現場醫護人員對傷病人員進行初步的急救處理,對危重傷病員應盡快轉送到醫院進行救治;
4.4.6現場指揮應安排合適的船艇、設施將轉移下來的旅客和船員及時送到搜救領導小組指定的安全地點,并做好途中的安全保護措施;
4.4.7現場指揮、遇險船船長要落實好疏散和轉移的人員數量,做好統計,避免遺漏,并將人員轉移的情況及時報告搜救領導小組;
4.4.8現場指揮和遇險船船長在救援行動結束前,應確保遇險船上每個人員的安全狀況均已得到確認。
4.5善后處理
由善后處理小組組織船東及其它有關部門做好旅客安置、傷者醫療、家屬接待、死者尸體處理等事宜。
5注意事項
(1)遇險船船長應設法使船上旅客保持鎮靜,聽從指揮,并有步驟地安排旅客轉移到救生設施或其它救援船艇上,并優先安排婦女兒童轉移。
(2)在遇險船發生火災或有危險品泄漏情況下,從遇險船上轉移旅客或船員應盡量使用消防船或拖輪;
(3)在遇險船發生火災情況下,救援船舶應使用水霧等措施進行必要的防護;在有危險物品泄漏或存在毒氣、毒煙等情況下,還應做好相應的防護措施;
(4)在遇險船發生火災、爆炸、沉沒、危險品泄漏等情況下,如要派出人員到遇險船上施救,應派出相應的專業人員前往;
(5)出事地點離岸較遠時,可通過中國船舶報告系統或其它手段了解事故船附近是否有其它船舶,并指示他們先行前往救援;
(6)在指定現場指揮時,除考慮指揮者的組織、指揮能力外,還應考慮指揮船的性能和通信設備是否良好和齊全;
(7)由于現場風浪影響或其它原因使人員轉送工作難于進行時,可考慮將遇險船在拖輪的協助下,行駛至附近的遮蔽水域停泊或搶灘后,再進行人員轉移;
(8)如果救助時間持續4小時以上,應考慮給遇險船運送或空投食品、藥品、衣物及救生用品;
(9)使用直升機進行救助時,應要求船舶在甲板上清出一塊場地,并在該處標示一大的白色“H”字樣,在桅桿頂部掛好船旗和三角旗,以使飛機更好地識別本船和風向;在夜晚,船舶還應盡可能加強照明,特別是對類似桅桿、煙囪等障礙物的照明,以使飛行員了解周圍的環境;
(10)遇險船棄船時,應提醒救生艇(筏)及時駛離難船;
(11)如遇險船舶為外籍船舶,或船上有外籍人士,應及時向邊防部門通報情況;
(12)有人員死亡時,應對死亡者妥善處理,并填寫一份清單,內容包括姓名、年齡、死亡時間、地點、死因、隨身物品等,并安排人員盡快通知死者家屬。
(13)有人員落水時,按照人員落水應急處置預案進行搜救。
6信息發布
由信息發布小組統一收集和對外發布有關險情信息及救援行動進展情況。
7資料收集
參加救援行動的單位應做好本單位出動的船艇、人力物力資源、任務、行動情況、物品消耗以及其它有關情況的記錄,并及時報搜救領導小組。搜救領導小組應及時做好信息收集和整理工作。
8總結評估
8.1搜救領導小組及各有關救援單位應及時匯總有關資料,對救援行動及時進行總結,對救援行動的成效進行評估,總結經驗,指出問題,提出建議。
8.2搜救領導小組應及時向江門海上搜救分中心、江門市委市政府、江門海事局指揮中心及其它相關部門遞交事故應急處置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