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電纜維修工操作規程

電纜維修工操作規程

2024-07-16 閱讀 8196

第1條升井維修的電纜,用儀表或測試臺找出故障點并標出故障點部位。第2條需修補的電纜,凡是斷線或芯線銅絲折斷15%以上時必須用冷壓方法重新連接芯線,除掉壓接管的“飛邊”,進行絕緣處理和硫化熱補。第3條凡是護套破損的電纜,除進行硫化熱補修補外,也可用冷補工藝進行修復。電纜護套修補必須用不延燃材料。第4條修補屏蔽橡套時,必須處理好半導體屏蔽層或金屬網屏蔽層,以保證屏蔽層的作用。第5條凡修補過的屏蔽電纜,必須對屏蔽層測試;如有中斷的屏蔽層必須查找斷開點,重新修補。第6條在芯線接頭的電纜修補后必須做加載試驗;如修補處溫度超過規定值時必須重新修補。第7條在井下冷補過的電纜升井后必須進行浸水耐壓試驗。如果冷補處的溫度超過規定值時必須重新修補和試驗。第8條井下采掘工作面使用的電纜撤回升井后,必須進行檢查、干燥處理,并經浸水試驗合格后,方可發放使用,沒有經過檢驗的電纜不許下井使用。第9條電纜修補,試驗合格后,必須進行長度測量,對長度有變化的電纜,要重新壓好并更改帳卡和圖板上的數據。第10條電纜修補試驗合格后,填寫試驗單,由電纜管理組簽發合格證,入庫儲存待用。第11條下班前對工作場所進行清掃,清除雜物,保持工作場所的清潔衛生。

篇2:翻車機維修工:安全操作規程

翻車機維修工安全操作規程

1翻車機維修人員,必須學習本規程簽字、考試合格后,方準持證上崗作業。

2工作開始前,要將使用的備件、材料、工具和保護用品準備齊全并仔細檢查。要使用合格的保護用品,以保證操作安全。

3檢修各水平翻車機、液壓站,檢修前要執行檢修工作票制度,并在工作票上簽字。

4裝配修理翻車機時,必須執行下列裝配技術標準。

4.1緊固件:螺紋連接件和鎖緊件齊全,牢固可靠。螺栓頭部和螺母無鏟傷或棱角嚴重變形,螺紋無亂扣或禿扣;螺母擰緊后,螺栓螺紋應露出1~3個螺距。不得在螺母下面加多余的墊圈來減少螺栓的伸出長度;同一部位的緊固件規格應一致。主要連接部件或受沖擊載荷容易松動部位的螺母應使用防松螺母(背帽)或其它防松裝置;使用花螺母時,開口銷應符合要求;螺母止動墊圈的包角應穩固;鐵絲鎖緊螺母時,其拉緊方向應和螺旋方向一致,接頭應向內彎曲;螺栓不得彎曲。螺栓螺紋在連接件光孔內部分不少于兩個螺距。沉頭螺栓擰緊后,沉頭部不得高出連接件的表面;鍵不得松動,鍵和鍵槽之間不得加墊。

4.2軸和軸承:軸無裂紋、損傷和嚴重銹蝕,運行時無異常振動;軸承潤滑良好,不漏油,轉動靈活,無異響,滾動軸承溫度不超過75℃;軸承磨損允許最大間隙不超下表的規定:

軸承磨損允許最大間隙mm

4.3齒輪:

4.3.1齒輪無斷齒,齒面無裂紋或剝落;

4.3.2齒面點蝕不超過下列規定:

4.3.2.1點蝕區高度為齒高的100%;

4.3.2.2點蝕區高度為齒高的30%,長度為齒長的40%;

4.3.2.3點蝕區高度為齒高的70%,長度為齒長冊10%。

4.3.3齒面出現的膠合區不超過赤高的1/3,齒長1/2。

4.3.4齒厚磨損不超過下列規定:

4.3.4.1硬齒面齒輪,齒面磨損達硬化層的80%;

4.3.4.2軟齒面齒輪,齒厚磨損為原齒厚的15%;

4.3.4.3開式齒輪,齒厚磨損為原齒厚的25%。

4.3.5齒輪副嚙合的接觸斑點面積應符合下列規定:

4.3.5.1圓柱齒輪,沿齒長不小于50%,沿齒高不小于40%;

4.3.5.2圓錐齒輪,沿齒長、齒高不小于50%;

4.3.5.3弧齒錐齒輪,沿齒長、齒高不小于30~50%;

4.3.5.4蝸輪,沿齒長不小于35%,沿齒高不小于50%;

4.3.5.5圓柱齒輪副、蝸輪副接觸斑點的分布應在齒面中部,圓錐齒輪副應在齒面的中部并偏向小端。

4.3.6齒輪的磨損、點蝕、膠合及接觸斑點面積可以檢修記錄為依據進行檢查,記錄的有效期不超過規定的檢修間隔期。

4.4減速器:箱體無裂紋或變形,接合面配合緊密,不漏油;運轉平穩,無異響;油脂清潔,油量合適。潤滑油面超過大齒輪直徑約1/3,軸承潤脂膽占油腔1/2~1/3。

4.5罐籠:電動機:水平不超過1mm,無松動;對輪水平度差:±0.2mm;主軸水平度不超過5‰;副軸水平度不超過5‰;軸瓦接觸面不低于98%。

6起吊時要對起重設備工具如天車、倒鏈、三角架、起重梁、鋼絲繩索等進行檢查確保完好使用,起吊過程操作人員要精神集中聽從統一指揮。

7起吊重物時,應隨時注意周圍人員和起吊情況,發現異常立即停止,起吊重物下嚴禁站人或通過。

8換翻車機軸、軸瓦時,必須倉滿,翻車機坑內墊好木板或竹排子,操作人員要系好安全帶,專人監護。

9更換護板和底板時,要將倒鏈掛在牢固處,拴好大繩,操作人員精神集中。

10矸石山檢修箕斗、更換輪對或箕斗時,必須檢查好天車各部位和繩套完好情況,如在斜坡檢修時,要先檢查插銷有無脫出危險,然后安裝附加保險繩,大繩不得有余繩。

11檢修矸石倉底基礎架時,下坑人員要帶好帽斗,系好安全繩,用大繩向下送材料,要與下邊人員聯系好,下坑人員必須躲到安全地點。

12有關電焊、氣割、起重等工作,應由經過專業技術培訓合格的人員承擔,并執行礦相關工種的操作規程。

13除遵守上述規定外,還必須遵守《煤礦安全規程》、及礦段的有關規定.

篇3:儀表維修工:安全操作規程

一、所有人員必須經過嚴格的安全技術培訓,經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職工要自覺遵守“廠規廠法”和各項安全操作規程。

二、修理人員要熟悉掌握所管轄的設備、儀器、儀表、工具的構造性能安全操作規定等知識。

三、工作前必須穿戴安保防護用品,進入現場時不要和運轉件、高溫件接觸,上、下樓梯注意踏好扶穩。

四、現場作業必須有監護人,進入要害區、危險區、重點防火部位作業,必須遵守相應的有關制度。

五、強電作業時,須由持合格證的人員進行。

六、拆裝自動控制回路電器設備前,必須進行放電驗電,確認無誤方可作業。

七、使用手持電動工具必須嚴格的執行其安全操作規程,所有的電動設備的接零接地保護裝置必須齊全可靠,檢修時不得隨意拆除,破壞。電器線路及各種元件要定期檢修、檢驗。

八、電器設備檢修必須嚴格的執行檢修掛牌制度,修前掛牌,修后撤牌,任何人在沒征得掛牌人同意不得擅自合閘。

九、電動設備使用完畢,操作人員離開現場時要切斷電源或及時拆除。

十、各種設備檢修完畢后,沒有特殊情況要恢復原狀,原來的性能。

十一、現場校驗用的砝碼在搬運、儲存、使用時必須小心,避免碰撞。

十二、在控制盤內作業,嚴禁帶入雜物,禁止動用其它設備,禁止觸及其它運行的電器元件,并保持盤內清潔。

十三、在盤內及其它場合使用電烙鐵時,需將烙鐵放在支架上,禁止靠近儀表和地板上,用完及時拔掉電源。

十四、高空作業必須配備安全帶、安全繩等防護用品,使用高登和梯子時必須放穩支牢,限跨拉桿必須安全有效,并設有監護人,禁止上、下同時作業,高空作業人員必須將工具和零件放在工具袋內。

十五、各工種作業前必須與中控室工作人員取得聯系,經同意后方可作業,完畢要及時通知中控室。

十六、進入檢修場地作業時,必須走安全通道,禁止跨越設備和進入危險區域。

十七、各處場所一般不使用臨時線,必要使用時要及時拆除,容器內要使用照明時必須使用36伏以下低壓燈。

十八、各種場地不經有關部門批準,不準存放易燃易爆危險品。各處存放的消防器材沒有緊急情況下不得擅自試放和損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