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ZY—200型全液壓鉆機操作規程

ZY—200型全液壓鉆機操作規程

2024-07-16 閱讀 5134

1.開機前的準備工作:

1.1檢查各油管連接是否正確;

1.2檢查各連接螺絲是否擰緊,立柱是否錨牢固;

1.3點動電動機,檢查電動機的旋向與齒輪泵殼體上的標定轉向是否一致;

1.4冷卻水是否正常流通;

1.5檢查操縱多路閥手把,使其處于中位。

2.鉆進時的操作:

2.1鉆機空運轉1分鐘,檢查鉆機各部件運轉是否正常;

2.2操作卡盤手把,使卡盤夾緊水辮軸錐螺紋或鉆桿,開啟冷卻水;

2.3操縱旋轉手把至正轉位,使動力頭帶動鉆桿正轉;

2.4待孔口見到返水后,操縱前進、后退手把至前進位,使給進油缸以正常速度鉆進;

2.5在鉆進過程中,因切削阻力發生變化時,可調節微調來控制推進速度。微調反時針旋轉,推進速度加快順時針旋轉推進速度減慢。

3.加接鉆桿時的操作:

3.1鉆進完成1根鉆桿深度需加接鉆桿時,先停止推進,再停止旋轉,關閉冷卻水;

3.2操縱夾持手把,使夾持器夾緊鉆桿,將微調節流閥開啟(右旋);

3.3回轉器反轉,與此同時,后退進給油缸,使水辮軸與鉆桿旋離;

3.4停止旋轉,操縱快速進退手把至快退位置,使卡盤快速退到位;

3.5將要加接的鉆桿接在前一根鉆桿上,回轉器邊旋邊前進,當水辮軸梯形錐螺紋與新加接鉆桿錐螺紋旋合接觸時,立即操縱夾持器手把,松開夾持器,完成鉆桿加接。

4.卸鉆桿的操作:

4.1夾持器夾緊水辮前的第一根鉆桿,回轉器反轉,同時推進手把置于后退位置,使水辮軸于第一根鉆桿分離;

4.2松開液壓卡盤,取下水辮;

4.3打開、并推進液壓卡盤,用卡盤夾緊第一根要退出的鉆桿,松開夾持器,操縱前進、后退或快速進退手把,使鉆桿后退到適當位置,既第一根鉆桿與第二根連接處露出在卡盤與夾持起器之間,打開微調節流閥(右旋),操縱夾器手把夾緊鉆桿,回轉起器反轉,同時推進手把置于后退位置,松開鉆桿之間的螺扣;

4.4操作卡盤手把,松開卡盤,卸下第一根鉆桿,再按上一條操作,如此循環反復,直到卸完全部鉆桿。

5.操作中的注意事項:

5.1孔內有鉆具時,除按規定程序的動作需要外,不允許回轉器反轉;

5.2回轉器反轉拆卸鉆桿時,油缸必須留足卸扣行程,以免損壞鉆桿螺紋;

5.3鉆機工作過程中,應隨時注意各運動部件的溫度變化。軸承、齒輪、油泵、油馬達、電動機等處的溫升不得超過45度,油箱出油口處的溫度不得超過60度,否則應停機檢查并加以處理;

5.4觀察泵站回油壓力表,發現回油壓力超過0.35Pa時應停機更換或清洗過濾器;

5.5鉆機工作時,注意液壓系統的元件,膠管及管接頭是否有漏油現象,如有故障應及時處理;

5.6鉆機工作時,除了因鉆進負荷變化而引起的供油壓力,旋轉和推進速度的相應變化,系統壓力突然大幅度升降引起旋轉、推進速度巨變,應立即停機,找出原因。處理故障;

5.7當鉆機停止工作時,所有操作手把應置于中位。

5.8從鉆桿中正常退鉆桿時,必須使用夾持器或卡桿器將鉆桿卡緊后,取桿人員必須離開鉆桿1m以外安全地點后,方可叫鉆機司機按操作規程要求開動鉆機進行退鉆桿。退鉆桿過程中,取桿人員和鉆機司機必須密切配合,相互照應,精力集中,防止誤操作而發生異外。

5.9當水辨軸與鉆桿聯接接頭咬死,無法使用卡桿器或夾桿器時,可使用管鉗將鉆桿卡緊,并用加長桿(0.5-1m)聯接管鉗(增大力矩)后,人力將鉆桿聯接處松退。

5.10當水辨軸與鉆桿聯接接頭咬死,人力配合管鉗無法將其松退時,可使用管鉗卡緊鉆桿,管鉗一端緊靠機架作支點,并用鐵絲將管鉗固定在機架上,鉆場內人員離開鉆場到安全地點后,鉆桿司機方可開動鉆機反轉松動鉆桿,防止誤操作造成管鉗飛脫傷人。

5.11當鉆桿傾角大于30°在處理鉆桿斷桿時,操作人位置不得正對鉆桿,防止鉆孔中鉆桿滑出傷人。

6.鉆機的維護和保養:

6.1鉆機在使用過程中,必須保持清潔、完好、功能齊全、靈活可靠,必須進行日常維護和定期檢修。

6.2接班時,必須檢查各操作手把是否靈活可靠,各壓力表指針是否能正確指示壓力,系統有無滲漏現象,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6.3一般當鉆機正常運行三個月后要對油箱內油質檢查一次,若不合格應將油全部放出,并清洗油箱,注入新的液壓油。

6.4油溫過高時應檢查以下部位:

6.4.1油箱內油量是否不足,如油位低于油位指示計下限時應及時補油。

6.4.2油路阻力過大,檢查各快換自封接頭是否失靈,粗精過濾器是否受堵,否則應及時修理、清洗或更換。

6.4.3冷卻器通水量是否不足,否則應增大冷卻水量。

6.4.4觀察操作臺上的壓力表,判斷鉆機是否過載,出現過載現象,調節微調,降低鉆進速度,減小負荷。

6.4.5液壓卡盤、夾持器的卡瓦應移動靈活、可靠、卡瓦若過渡磨損,應酬及時更換。

6.4.6隨時檢查液壓系統是否有漏油現象,水辮是否漏水,若有泄漏,應及時更換密封件。鉆工工具箱內要備有足夠易損件和備用件供更換。

6.4.7減速箱每三個月開蓋內檢查箱內齒輪及潤滑情況一次,主要檢查齒輪,磨損情況,是否缺潤滑油等,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篇2:液壓錨桿鉆機作業安全運行規定

(1)鉆機安設在炮掘工作面時,放炮時應注意將鉆機后移,以防砸壞鉆機。

(2)鉆機運到施工現場,把液壓泵站安設在距迎頭10~15米以外安全地點,進回油管按規定相應油口相連,注入上稠40~1稠化液或30號以上抗磨液壓油,接通電源,按標記校對電機正反轉,以防反轉。

(3)打開油箱出油閘閥,檢查有無泄漏、松動現象,檢查泵站油箱的油位是否正確。

(4)啟動電機,一名操作工扶起鉆機,站在操縱機構的右邊,負責將水管與切割機構的供水接頭座接好;另一操作工負責操作執行機構。

(5)裝好鉆桿、鉆頭、對準鉆孔,操作左手柄,啟動馬達旋轉,進行1分鐘的空載磨合試機,無異后方可開機鉆孔。

(6)鉆機使用時,要注意油箱油位不得低于最低油位線。嚴禁使用兩種或兩種以上液壓油混合使用,或使用非液壓油。

(7)鉆孔中發現巖石卡鉆或鉆桿彎曲,應立即回縮,重新調整推進速度,調整方法是:在電機停轉后,將泵站輸出的Φ10、Φ13接頭座堵死,然后短時(30S)啟動電機,并分別把泵站Φ10接頭座上面的壓力調整為8MPa,輸出Φ13接頭座上的壓力表調整為12MPa,調整完畢后再進行鉆進操作。

(8)鉆孔時,嚴禁電機、馬達反轉,以防齒輪泵,鉆頭損壞,操作機構左邊切勿站人。

(9)每次工作完畢,必須沖洗干凈鉆機上的巖塵,應妥善擺放,防止損壞,切割機構上油杯每天注黃油一次,以免軸承損壞。

(10)正常情況下發現鉆機速度緩慢時,檢查鉆頭的磨損程度,及時修磨,保持鋒銳。

(11)鉆孔時不準戴手套握鉆桿,鉆孔時應合理控制支腿推進速度,以免造成卡釬、斷釬、崩裂刀刃等事故。

篇3:液壓瓦斯鉆機作業安全運行規定

(1)鉆機安裝前,首先清理好鉆場,鉆場周圍的巖石安全可靠,且具有足夠的空間,通風良好。

(2)配有與鉆機相適應的水源(供水量Q>200L/min,供水壓力>1MPa)或壓風(需壓風排渣風壓>0.6MPa),電源及相應的配套設備。

(3)將泵站和操縱臺安放在既安全又利于操作和觀察鉆機工作情況的地方,泵站電機一側應置于進風側。

(4)在需加接鉆桿時,先停止推進,再停止旋轉,關閉排渣水。

(5)鉆機在鉆孔過程中,動力頭絕不能反轉,只有在加接或坼卸鉆桿時,夾持器夾住鉆桿后才可以反轉。

(6)注意各運動部件的溫升情況。軸承、油泵、馬達、電動機等處的溫度不得超過60℃,油溫不得超過50℃,否則應停機檢查并加以處理。

(7)觀察各壓力表所提示的壓力,判斷鉆機是否過載。出現過載現象應調節節流閥,降低鉆進速度,減少負荷;當發現回油壓力超過0.8MPa時,應停機清洗或更換過濾器濾芯。

(8)觀察鉆機在鉆進過程中的運動狀態,若發現有異常聲響、動力頭振動過大、機架有擺動、立柱框架有晃動,應停機檢查并加以處理。

(9)各操作手把應按規定的記號和規定的程序操作,換向不能過快,以免造成液壓沖擊,損壞機件。

(10)觀察油箱的油位,當油位下降到標定位以下時,應停機加油。

(11)鉆機在使用期間,必須保持清潔、完好、功能齊全、靈活可靠、進行日常維護和定期檢修。

(12)交接班時,檢查各操作手把是否靈活可靠、各壓力表指針是否能正確指示壓力、各油管連接是否完好、有無漏油現象,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13)鉆機正常運轉3個月后要對油質檢查一次。若不合格,應將油全部放出,并清洗油箱,注入新的液壓油。定期對運動件結合處、潤滑點、導軌、軸加注潤滑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