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纜車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一、啟動前檢查
1.每班檢查行走機構和軌道夾緊裝置是否正常。
2.檢查行走區域內鋼軌是否正常,前后中間架有無異常。
3.檢查電纜防拉斷保護裝置。
4.檢查動力電纜卷筒和控制電纜卷筒的電纜纏繞是否正常。
5.檢查各轉動部位有無異常磨損、松動等現象。
6.檢查急停按鈕、拉繩、拉繩開關、跑偏開關等安全裝置。
7.檢查各結構件狀況,有無變形、裂紋或松動等。
8.檢查設備的清潔狀態,若有物料堵卡、堆積現象,應及時清理。
9.檢查各部線路有無損壞、老化現象。
10.檢查滅火器是否齊全有效。
11.檢查各部照明是否齊全有效。
12.檢查電壓是否正常。
13.按下操作盤的測試按鈕,檢查所有信號及指示是否正常。
二、啟動及運行
1.啟機前必須做完每班檢查項目,操作人員必須觀察本機轉動部位及其周圍有無人員和障礙物,確認安全后,向集控操作人員和當班班長匯報。
2.系統啟機前,操作控制臺上的鑰匙在聯鎖位置。
3.在膠帶機移設過程中走車前,必須檢查軌道曲率是否在走車允許范圍;作業中走車時要重復移動破碎機司機指令,做好呼喚應答后選擇行走方向,按下行走驅動按鈕。
4.觀察漏斗車與上級卸料臂卸料口的安全距離和對中情況,及時聯系調整,以防碰撞、損傷電纜和撒料。
5.隨時觀察操作盤指示儀。
6.認真觀察轉載機和工作面膠帶輸送機的運行情況。
7.認真觀察軌道夾緊裝置工作情況。
三、停機
1.膠帶輸送機排空物料停機后,關閉鑰匙開關。
2.停機后,清理衛生,檢查各部位有無異常,填寫運行記錄。
四、安全注意事項
1.嚴格按信號啟機、停機,違反正常聯合作業調度指令的命令拒絕執行。
2.操作各種手柄、按鈕時,不能用力過猛,停機后必須將手柄回到零位。
3.啟動前,發出報警信號,警示周圍人員離開危險區。操作人員在操作期間不得離開座椅。
4.系統啟機或局部操作前,操作人員必須觀察本機轉動部位及其周圍有無人員和障礙物,確認安全后,發出報警信號,方可啟機或局部操作。
5.操作時要注意觀察周圍情況,做好呼喚應答。
6.漏斗/電纜車與轉載機或破碎機之間的電纜要保持適當垂度,不允許高低壓電纜互相纏繞。
7.嚴禁上電纜卷筒頂棚或進入電纜卷筒。
8.拖動電纜時,必須使用絕緣用品。
9.設備發生故障時,必須向集控操作人員和當班工長匯報;故障排除后,向集控操作人員和當班工長匯報。
10.急停按鈕只有在設備即將發生事故或危及人身安全時才能使用。
11.緊急停機后,在原因不明或故障未排除之前,不準啟機。
12.配備的滅火器應定期檢查、更換。
13.維修時必須按要求辦理工作票和操作票,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維修完畢后必須檢查、清理維修現場工器具、材料和物品。
篇2:電纜車間安全文明生產規定
針對目前電纜車間存在現場環境臟、亂、差,5S現場管理沒有落實到位現象,特制定本規定。其目的是為了加強車間現場管理,提高員工的素質,創建一個舒適、安全、整潔的工作環境,讓產品的品質、公司形象、顧客的滿意度上一個新臺階。
1、無論是在生產或非生產的情況下,要時刻保持工作現場的整潔。機長除了安排正常生產活動外,也要在適當的時間安排清掃本機臺,時刻保持現場衛生,并監督、檢查。車間領導不定期、不定時抽查,每次不達標的班組扣機長2分,操作人員1分。
2、在下班前15分種前,停車(除交聯、擠塑外)全面地清掃本機臺的衛生區及設備,每班次至少墩地一次,以保持工作場地無灰塵。現場衛生、工模擺放、原材料擺、墩地應納入交接班制度中,互相監督,不達標的,可以不交接,并匯報上一級領導。
3、生產任務結束,在沒有交接班情況下,本機臺人員必須全面、徹底地清掃和整理工作現場,并注意對車間、設備死角部位的清潔。由機長驗收,并在交班記錄上填寫,簽字,方可下班。車間領導發現不達標一次,加倍處罰,機長扣5分,操作工扣3分。
4、二道門是公司的主交通干道,必須保持通暢,特別是上下班的時候,人多、車多,一車間推出的¢315空盤,要及時擺放到規定位置。如公司有人反映阻礙交通,考核當天班組每人2分。
5、一個班組到另一機臺生產,應負責對該機臺的工作現場衛生,真正做到文明生產。考核辦法:生產工時一半直接和該機臺的衛生狀況掛鉤。
6、原材料應整齊擺放在指定位置,并有標識。原材料包裝不得有破損、遺漏現象。未使用完的原原材料應妥善保管,注意防濕。各工序原材料存放區的衛生由本工序負責。
7、盤具堆放處必須保持整潔。三角墊木誰使用,誰清理;誰移動盤具,誰收拾。發現一個不在指定位置的三角墊木,扣1分。
8、在機臺區域內發現一個煙頭,考核本機臺人員5分;違反規定者,直接考核本人5分。
10、各機臺地上不能散落零碎的物件,如膠帶、螺絲、木屑、舊手套、銅鋁絲之類的,保持工作現場的清潔。按本機臺考核標準執行。
各工段負責人應經常檢查本工段衛生壯況,發現問題,及時整改,爭創優秀班組。
本規定于2010年6月30日執行
電纜車間
2010年6月26日
篇3:漏斗電纜車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一、啟動前檢查
1.每班檢查行走機構和軌道夾緊裝置是否正常。
2.檢查行走區域內鋼軌是否正常,前后中間架有無異常。
3.檢查電纜防拉斷保護裝置。
4.檢查動力電纜卷筒和控制電纜卷筒的電纜纏繞是否正常。
5.檢查各轉動部位有無異常磨損、松動等現象。
6.檢查急停按鈕、拉繩、拉繩開關、跑偏開關等安全裝置。
7.檢查各結構件狀況,有無變形、裂紋或松動等。
8.檢查設備的清潔狀態,若有物料堵卡、堆積現象,應及時清理。
9.檢查各部線路有無損壞、老化現象。
10.檢查滅火器是否齊全有效。
11.檢查各部照明是否齊全有效。
12.檢查電壓是否正常。
13.按下操作盤的測試按鈕,檢查所有信號及指示是否正常。
二、啟動及運行
1.啟機前必須做完每班檢查項目,操作人員必須觀察本機轉動部位及其周圍有無人員和障礙物,確認安全后,向集控操作人員和當班班長匯報。
2.系統啟機前,操作控制臺上的鑰匙在聯鎖位置。
3.在膠帶機移設過程中走車前,必須檢查軌道曲率是否在走車允許范圍;作業中走車時要重復移動破碎機司機指令,做好呼喚應答后選擇行走方向,按下行走驅動按鈕。
4.觀察漏斗車與上級卸料臂卸料口的安全距離和對中情況,及時聯系調整,以防碰撞、損傷電纜和撒料。
5.隨時觀察操作盤指示儀。
6.認真觀察轉載機和工作面膠帶輸送機的運行情況。
7.認真觀察軌道夾緊裝置工作情況。
三、停機
1.膠帶輸送機排空物料停機后,關閉鑰匙開關。
2.停機后,清理衛生,檢查各部位有無異常,填寫運行記錄。
四、安全注意事項
1.嚴格按信號啟機、停機,違反正常聯合作業調度指令的命令拒絕執行。
2.操作各種手柄、按鈕時,不能用力過猛,停機后必須將手柄回到零位。
3.啟動前,發出報警信號,警示周圍人員離開危險區。操作人員在操作期間不得離開座椅。
4.系統啟機或局部操作前,操作人員必須觀察本機轉動部位及其周圍有無人員和障礙物,確認安全后,發出報警信號,方可啟機或局部操作。
5.操作時要注意觀察周圍情況,做好呼喚應答。
6.漏斗/電纜車與轉載機或破碎機之間的電纜要保持適當垂度,不允許高低壓電纜互相纏繞。
7.嚴禁上電纜卷筒頂棚或進入電纜卷筒。
8.拖動電纜時,必須使用絕緣用品。
9.設備發生故障時,必須向集控操作人員和當班工長匯報;故障排除后,向集控操作人員和當班工長匯報。
10.急停按鈕只有在設備即將發生事故或危及人身安全時才能使用。
11.緊急停機后,在原因不明或故障未排除之前,不準啟機。
12.配備的滅火器應定期檢查、更換。
13.維修時必須按要求辦理工作票和操作票,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維修完畢后必須檢查、清理維修現場工器具、材料和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