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氣維修作業安全操作規程
(1)上崗前,勞保護品穿戴齊全,扣子扣好,帶子系好。
(2)電氣工作人員必須具備下列條件,經醫生鑒定,無妨礙工作的病癥,具備必要的電氣知識,熟悉《電氣工作安全規程》的有關部分,并經考試合格持證上崗。
(3)電氣設備的金屬部分,可能由絕緣損壞而帶電的必須采取保護接地、接零措施,臨時掛接地線,應符合技術要求。
(4)一般情況下,不準安設臨時電氣設備和線路,必要時要經有關部門批準,拆除電氣設備和線路必須徹底。
(5)一切電氣線路和設備,必須符合規格和要求,并定期檢查試驗和檢修。
(6)高空作業2米以上必須系好安全帶,穿戴好必要的防護用品,采取好安全防護、安全隔離措施。
(7)在高壓設備上操作均應穿戴好必要的防護絕緣用品;使用高壓檢測儀表,應符合有關安全要求,6KV以上高壓線路與施工設備距離不得小于0.7米。
(8)當變壓器停電時,必須斷開二次側隔離開關,以防倒送電。
(9)檢修作業時,必須有兩人以上,不允許單人操作。
(10)應按照檢修、維護規程操作,不能將電器零部件放在開關上或其它導電位置,工作完畢后應認真檢查清理。
(11)檢修工作終結送電前,首先應拆除所設臨時接地線、遮欄、標志牌、檢修工具等;待全部工作人員離開工作地點后聯系送電。
(12)進入煤氣設施和煤氣危險區域檢修作業,必須辦理作業申請審批手續,落實安全預案,佩戴煤氣報警器,設專人監護。
(13)在使用電動扳手或電錘時要握緊抓牢,以防止突然過力而扭傷手腕。
(14)在使用安全帶時,掛安全帶位置應無明顯棱角,以防止劃傷安全帶,造成安全隱患。
(15)手持行燈應絕緣良好,且勿用濕手握行燈,必須用36伏或以下電源。
(16)高壓電器設備檢修,執行停電掛牌,進行安全確認后掛接地線。
篇2:運搬區電氣維修工安全生產責任制
1、保證在操作過程中遵守國家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規章、標準和技術規范。
2、嚴格執行《煤礦機電設備檢修質量標準》、《煤礦機電設備完好標準》,確保機電設備質量標準化動態達標。
3、搞好本工區管轄范圍內的電氣設備的日常維修保養,并做好檢修記錄。
4、及時參加工區組織的各種會議及安全活動,對會議精神認真貫徹執行。
5、正確分析、判斷和處理各種機械事故苗頭,發生事故時,及時向值班人員匯報并保護現場。
6、熟悉井下的各種避載線路、避載設施和避災安全常識,發生事故災害能及時安全沿避載線路進行撤離。
7、必須盡職盡責,杜絕“三違”現象。
8、完成領導安排的其它工作。
篇3:機電區電氣維修工安全生產責任制
電氣設備維修工是本崗位安全生產直接責任者,必須熟練掌握相關的專業知識并依法經過培訓,取得特種作業資格證。
一、崗位職責
第1條嚴格執行煤礦安全生產方針和煤礦安全生產“三大規程”,按章操作,持證上崗。
第2條嚴格執行本工種操作規程,嚴禁違章操作,拒絕違章指揮。
第3條負責地面變電所電器設備、電纜、水泵電機、通風機、井下各變電所、電纜等電氣設備的日常檢查和維護,并負責定期檢修、更換和技術改造。
第4條嚴格按質量標準化要求對電氣設備管理,保證電氣設備臺臺完好,電氣設備完好率達到規定要求,井下防爆設備杜絕失爆。
第5條嚴格執行包機制,責任到人,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并匯報調度室,嚴禁設備帶病運轉。
第6條加強責任心,嚴防人身觸電事故和重大機電事故的發生。設備出現事故要及時進行搶修。
第7條按規定及時認真填寫各種記錄,字跡要清潔、工整,不得出格或漏填。
第8條參加安全技術教育培訓,不斷提高業務和自主保安能力。
二、責任追究
第9條有下列行為的,電氣設備維修工負直接責任,并給與相關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不按照規定及時、如實報告煤礦事故的;
(二)偽造、故意破壞煤礦事故現場的;
(三)阻礙、干涉煤礦事故調查工作,拒絕接受調查取證、提供有關情況和資料的。
第10條未執行國家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行業標準和技術規范的,機電監區電氣維修工制負直接責任。
第11條不能按本工種操作規程,對本礦分管范圍內的電氣設備進行日常檢查、維護,定期檢修、更換,導致出現人身觸電事故和重大機電事故的,機電監區電氣維修工負直接或主要責任。
第12條不能按規定認真填寫各種記錄的,機電監區電氣維修工負直接責任。
第13條未能及時參加各種安全技術教育,提高自身業務水平的,機電監區電氣維修工負直接責任。
第14條違反操作規程操作,導致觸電事故的,機電監區電氣維修工負直接或主要責任。
第15條對于上述負直接責任、主要責任的,應根據情節嚴重程度按照有關法律、規定給予行政、經濟處罰、追究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