爐長安全操作規程
1、上崗前必須穿戴好勞保用品。
2、嚴禁封點煉鋼
3、凡有下列情況之一不準冶煉或停止冶煉
A)煙道罩群漏水成流爐樓下有積水。
B)罩群、氧槍傳動鋼絲繩、保護繩磨損達到報廢標準。
C)氧槍氧氣膠管漏水,高壓水膠管漏水,槍身漏水或噴頭漏水。
D)轉爐與氧槍罩群一次風機一文水電氣聯鎖失靈。
E)氧槍孔、加料溜槽口氮封壓力低于規定數值。
F)冷卻水或氧氣測量系統有故障。
4、爐內有液態渣或強氧化渣時嚴禁兌鐵。
5、拉碳提槍時,必須檢查槍頭、強身及爐口無異常,確認無誤后方可指揮搖爐工搖爐,如有異常嚴禁動爐。
6、拉碳搖爐或因故提槍再次吹煉前,爐長負責喊開爐前人員,以免發生噴濺傷人。
7、罩群、氧槍傳動系統有人工作,不得兌鐵。
8、脫氧合金化過程,如有異常,爐長要指揮周圍人員躲避到安全位置。
9、出完鋼后爐長要檢查爐襯侵蝕情況,以防爐襯侵蝕嚴重造成穿鋼事故。
10、爐下清理前,必須將煙道罩群內的浮渣及爐皮、爐嘴、護爐板兩側墻板的浮渣打干凈,確認無誤后方可作業。
11、爐下有人時嚴禁指揮搖爐。
12、清理鋼水車、渣罐車時,必須先切斷電源、設專人監護,方可進行操作。
13、嚴禁執行檢修牌、操作牌制度。
14、負責整個爐前組安全工作的組織和實施。
篇2:精煉爐長崗位安全規程
1生產前檢查電極升降系統,爐蓋升降系統,測溫系統及所有機械設備、電氣設備是否運轉正常,安全確認后方可生產。
2檢查加入合金料及脫氧劑等加入物料是否干燥,潮濕物料不得加入。
18.3脫氧劑等物料必須從觀察孔側面加入,以避免濺出鋼水或爐渣造成燙傷。
4測溫取樣時,必須提起電極。
5隨時注意水冷電纜、水冷爐蓋等水冷系統是否漏水,如有漏水立即停電處理,如水冷爐蓋漏水致使鋼包內有積水,應立即停止吹氬,關閉爐蓋冷卻水,禁止開動鋼包車,待鋼包內積水蒸發完檢查確認以后,再移動鋼包車。
6接換電極前,要事先檢查電極吊頭、鋼絲繩、倒鏈等吊具,如有損壞立即更換;接電極時,要正確使用懸臂吊,禁止出現脫鉤、卷繩等現象發生。
7要隨時檢查各處的安全防護設施,如發現安全防護設施損壞或有安全隱患存在,及時找有關部門處理。
篇3:轉爐爐長安全操作規程
崗位人員工作前,對轉爐的傾動裝置和控制設備必須進行詳細檢查,必須保持其可靠性和準確性,運轉正常并通知調度,方可兌鐵水吹煉。遇焊煙道、煙罩或進入煙道內作業時,負責清理煙道內壁上所粘鋼渣。清渣時必須采取可靠的安全防護措施,設專人監護,以保證人員安全。補爐和檢修同步時,動爐前首先要進行安全確認,方可操作。經常檢查氧槍鋼絲繩的磨損情況,如有損壞,必須通知維修人員調換鋼絲繩后,方可進行吹煉。開新爐或轉爐檢修水冷系統時,爐前人員必須認真檢查水冷系統的各回水情況,正常后方可冶煉,各班必須指定專人對各水冷系統的進、回水進行檢查(做到爐爐檢查),如有異常及時通知調度安排處理。接到爐下清渣的信號后,爐前禁止任何操作。不準清理平臺轉爐周圍及爐下擋渣板的積渣,也不準向爐下扔雜物。待爐下清渣結束,爐前接到信號并經明確確認后,方可作業。爐前、爐后不得有積水、積渣,否則應及時清理干凈。渣罐有水必須通知爐下人員排出后,方可繼續冶煉。在兌鐵水、加廢鋼、倒鋼渣或搖爐過程中,爐口前方嚴禁站人,也不得任何人通過。指揮人員必須站在側面5米外指揮。終點倒爐取樣、測溫必須等電動擋火門關嚴后進行,且要迅速站在側面,嚴禁爐口正面站人或人員通行。加廢鋼或兌鐵水完畢時,必須待廢鋼斗和鐵水包嘴離開爐口1米后方可搖爐,以免碰壞煙罩和發生意外事故。冶煉過程中,如發現氧槍、爐口水箱、煙道、煙罩漏水嚴重,必須停吹并立即通知調度,指揮鉗工關掉中、高壓水,不可盲目動爐;若爐內有水,待積水蒸發完畢,方可緩慢動爐。確認爐內無積水應由當班爐長、生產指揮共同進行,并采取正確措施。轉爐在冶煉過程中,擋渣板應處于良好狀態。擋渣板上的積渣情況應經常檢查,及時清理,以防擋渣板上的渣子脫落,掉下砸傷人和損壞設備。經常清理爐口積渣,嚴禁鋼渣碰撞煙罩,以防止撞壞設備和破壞煙道系統的密封,不準用廢鋼斗撞擊爐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