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干崗位安全操作規程
1、上崗前必須正確佩戴和使用勞動保護用品,熟知本崗位的安全操作規程和煤氣防護、急救知識,能夠熟練使用本崗的滅火器材、煤氣檢測儀和空氣呼吸器。
2、進入工作崗位,必須對本崗所有的安全裝置、防護設施進行全面檢查,發現異常立即處理或上報主控室。
3、抽堵盲板等帶煤氣作業嚴禁使用鐵質工具,必須有班長、電工、維修工、操作工四者同時到場,并正確佩戴空氣呼吸器,設專人監護,做好警戒,40米內禁止明火或高溫熱源。
4、工作中,密切關注煤氣濃度變化,當檢測裝置報警時,應立即通知煤防員,并根據煤氣濃度及時采取相應安全措施,做好自我保護工作并在事后認真填寫處置記錄。
5、班中每隔一小時對各煤氣管道、閥門、接口等進行檢測,如發現煤氣泄漏,要及時通知煤防人員到場處理,要服從煤防人員指揮,不能盲目操作,避免煤氣中毒事故發生。
6、快切閥必須與煤氣壓力檢測裝置聯鎖,當煤氣壓力低于4KPa而快切閥未動作時,應立即手動停機、滅火,查明原因。原因不明或未處理完畢前嚴禁開機。
7、煤氣燒嘴突然熄火或停電、停氣,應立即切斷煤氣來源,打開放散閥通氮氣,并上報主控室,查明原因。非本崗位人員嚴禁擅自操作設備。
8、停機通氮氣吹掃置換完,再引煤氣時,放散時間一般不低于20分鐘,并需作煤氣爆發試驗,三次合格后方可進行點火操作。
9、點火作業一次不成功時,要放散煤氣5分鐘后再重新做爆發實驗三次合格后,方可再次點火。嚴禁連續點火,以防煤氣、空氣混合物超標(12.5%-74.2%)后引起爆炸事故發生。
10、檢修和處理故障時,必須停機、斷電、掛牌,選擇開關打到零位。檢修完畢,及時將現場清理干凈,安全裝置、防護設施復位,否則,不準開機。
11、進入烘干機或燃燒室內部作業,必須攜帶煤氣檢測儀,隨時監測煤氣濃度,當一氧化碳含量不超過24ppm時,可以較長時間連續作業;當一氧化碳含量不超過40ppm時,入內連續工作時間不應超過60分鐘;當一氧化碳含量不超過80ppm時,入內連續工作時間不應超過30分鐘;當一氧化碳含量不超過160ppm時,入內連續工作時間不應超過15分鐘。每次進入設施內部工作的時間間隔至少在2小時以上。
12、清理燒嘴時,必須可靠切斷煤氣來源,并用氮氣對殘余煤氣進行吹掃置換,檢查確認煤氣濃度小于24ppm時,方可作業。
13、值班人員必須兩人或以上,才能當班操作。嚴禁在燃燒爐周邊休息,嚴禁在室內吸煙。
14、班前、班中嚴禁飲酒,嚴禁穿長身大衣上崗操作,嚴禁做與工作無關的事。15、必須保持作業現場衛生干凈,整潔,安全通道暢通無阻。
篇2:D酸車間烘干崗位安全生產責任制
1、負責對本崗位的運轉情況及靜止設備的全面控制,并對工藝指標要嚴格監控。
2、嚴格執行烘干崗位操作規程,完成車間分配的生產任務。
3、負責本崗位的開停車,發現不正常情況的及時匯報處理。
4、按時巡檢,認真填寫報表,保證及時、準確、字體仿宋,不得涂改。
5、負責熱風爐的點爐及燃燒工作,保證烘干所需的熱風。
6、在進行D酸濕品的上料,進料作業,嚴格遵守操作規程,確保進料時無雜物進入系統。
7、負責D酸干品的裝袋、稱量、保證稱量準確后及時入庫。
8、在本崗位所有操作中,必須嚴格正確佩戴勞動防護用品。
9、在本崗位發生事故時,及時匯報給當班班長,并及時進行必要的處理。
10、負責本崗位的消防器具、防毒面具及所有工具的妥善保管,愛護使用。
11、按時參加車間及班組組織的安全、環保、工藝培訓教育,認真學習并做好筆記。
12、負責本崗位室內外衛生及設備衛生。
篇3:安全生產管理制度:烘干崗位
1、調整排潮門過架橋通道時,首先檢查架橋是否牢固,然后再通過。發現架橋有損壞及時通知維修。
2、開啟蒸汽閥前,必須按操作規程首先排掉管路中積水。開閥時操作工必須站在閥門的側面,防止閥門意外損壞導致擊傷與燙傷。烘干過程中,嚴防蒸汽超壓導致設備管路爆裂等安全事故。
3、嚴防配電柜與周圍電纜線因受潮等導致漏電造成意外事故。
4、當班操作工如出現身體狀況不佳,在高溫時進入烘干爐作業要注意自身保護,防止因出汗過多導致痃暈等身體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