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鑄工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鑄工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2024-07-16 閱讀 4916

1.目的

通過對鑄工崗位操作規程的控制,以防止對職工身體造成不利影響及發生事故。

2.適用范圍

適用于有鑄工崗位的生產車間或作業場所。

3.操作規程

3.1造型時,要留出氣孔、樁箱、打芯時軟硬要適當、均勻,型腔要干凈,型砂濕度要適當。避免發生型芯嗆出和爆炸事故。大件地坑造型,應有良好的防水層,地坑中應布置焦碳層和足夠的通氣管,以免澆注時引起爆炸。

3.2裝出窯時,砂型應安放平穩。吊運砂型要有專人指揮,上下配合,協調一致。

3.3大、中件不準空中翻箱,必須用翻箱凳。半噸以上的砂箱柄,不得用生鐵鑄成。有裂紋損壞的砂箱不準用。

3.4不要在吊起懸空的砂型下修型,應放穩在牢固的支架下修型。扣箱時不要把手指放在砂箱下方,以免砸傷手。

3.5扣箱要排放整齊,填實箱縫,并根據鑄件大小和幾何形狀放置壓箱鐵或安裝卡具,避免漏箱傷人。

3.6金屬熔化工作前應檢查熔爐各部位是否正常可靠,工具是否齊備,爐前不得有積水,并將工作場地清理好。

3.7熔化后的金屬液,不要與生銹、潮濕和冷硬物驟然接觸,禁止金屬液噴濺傷人。

3.8用坩堝熔化金屬,應檢查坩堝是否干燥和有裂紋。材料加入前要預熱,加料時要緩慢,禁止將雜質和爆炸物加入爐內,以免發生爆炸事故。

3.9澆包應按規定烘干。金屬液不要盛的太滿,澆注時應有專人擋渣、引氣。

3.10抬運金屬液時要精力集中,前后一致。不準急走急停,道路應暢通無障礙物。

3.11澆注時,抬包、撞包要和擋渣人配合好,并與調車司機協調一致,由擋渣人負責指揮。

3.12拆箱清理時,應將鑄件冷卻到一定程度。拆箱前應檢查錘頭是否牢固,以防止錘頭甩出傷人。敲打時,要防止沙子濺出傷眼和披縫鐵片蹦出傷人,砂箱堆放要整齊。中、小砂箱堆放高度不得超過2米,大砂箱堆放高度不得超過3.5米。篩砂時,噴水均勻適當,以減少粉塵飛揚。

3.13起吊重物時要經常檢查吊物用的鏈條,禁止超負荷。與行車司機密切配合,嚴格執行起重工,掛鉤工安全操作規程。

篇2:連鑄工崗位安全通則

1必須認真貫徹執行“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連鑄各崗位人員必須經過三級安全教育,考試合格后方能上崗。

2連鑄操作室消防器材,設有專人負責看管,嚴禁挪用、丟失或損壞。

3連鑄車間要配備足夠的照明,如有損壞應及時修復。

4連鑄操作室嚴禁非操作人員入內,非本操作室人員不得隨意開閉各種開關。

5嚴禁戴有油污手套接觸氧氣、煤氣、丙烷氣;嚴禁在煤氣、丙烷氣、氧氣、高壓容器及管道等危險源附近停留或休息;嚴禁在煤氣、丙烷氣、氧氣管道周圍堆放易燃易爆物品。

6進入二冷室須兩人以上,上下同時作業時,需有專人看護,指揮協調。

7停機檢修或處理機坑時,除掛牌設有明顯標志外,必須有專人監護。

8連鑄機區域內使用的電風扇必須有安全可靠的防護罩。

9生產中使用的氧氣、丙烷氣、煤氣、割把、烘烤器的膠帶及接頭必須無破損、無漏氣,并按規定裝好安全閥。

10吊運中包的大繩及所有工具,使用前要認真檢查,發現大繩過熱、銹蝕、磨損超標、斷股或工具開焊,應及時更換,否則不準使用。

11鑄機水溫表、水壓表、流量計必須安裝齊全、數據可靠,并能夠進行聯鎖報警。

12切割把、燒氧管不得朝向人,以防燒傷。

13指揮天車吊運物品時,必須認真檢查吊具確認完好無損,要注意周圍環境,喊開周圍人員,指揮手勢明確清楚。

篇3:澆鑄工安全操作規程

1.必須穿戴整齊勞保用品后,方可進入工作崗位。

2.打哨應了解所澆注的工件,掌握溫度高低和鋼水用量,及時擋渣引火,避免形成缺陷。做到判斷準確,口令響亮,指揮得當。

3.抬包時必須先在包內加入適量脫氧劑,站在絕緣物上,將包抬正爐嘴附近,前爐傾倒時不得將包放下,抬包時不許帶手套。

4.抬包人應得相互配合,保持鋼包平穩,以免鋼水濺出。

5.澆注前必須根據所澆注工件大小和形狀對溫度進行調整后進行澆注。

6.澆注時必須對準澆口,按照先慢后快的原則澆注,澆注速度不易過快以免鋼水傷人。

7.澆注時必須聽從打哨指揮不得盲目澆注,鋼水不夠不得強澆注。按工藝要求清理粘砂、砸澆口.

8.特殊工件按特殊工藝要求進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