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檢驗科的80條熱知識

檢驗科的80條熱知識

2024-07-16 閱讀 7251

  檢驗科的80條熱知識

1-10

  1、指端采血獲得的血液標本是微動脈血、微靜脈血、毛細血管血的混合體

  2、指端采血的第一滴血應棄去:因混有組織液

  3、指端血最好在采血后2分鐘左右再開始檢測,否則容易出現單核細胞假性增高

  4、普通進餐后,甘油三酯增高50%,血糖、ALT和血鉀均增加15%

  5、高蛋白膳食可使血液尿素、尿酸、血氨增加

  6、長期饑餓可使血液的T3、T4明顯減低

  7、長期飲酒可使ALT、AST、GGT增高

  8、長期吸煙者可使ALT、HB增高

  9、當白細胞數量>100×109時,可對紅細胞計數結果產生影響

11-20

  10、成熟紅細胞的平均壽命為120天,衰老紅細胞主要在脾中被破壞

  11、高白細胞、血小板,高脂血癥均會導致紅細胞計數假性增高

  12、同一天內上午7時的紅細胞數量最高

  13、淚滴樣紅細胞多見于骨髓纖維化,緡錢狀紅細胞多見于多發性骨髓瘤

  14、嗜堿性粒細胞計數用于慢性粒細胞白血病和類白血病的反應鑒別

  15、中國人的Rh血型陰性的為0.4%,少數民族的可達15.8%

  16、12小時或24小時的尿量<100ml稱為無尿

  17、綠色的尿液主要是患者服用了含有氨基甲酸酯的藥物所致

  18、藍色的尿主要見于尿藍母和靛青生成過多的胃腸道疾病

  19、尿比重是測定4℃時尿液與同體積純水的密度之比

21-30

  20、正常人尿液的參考氣味為微弱的芳香氣味,大蒜臭味的尿液多見于農藥中毒

  21、乳糜尿主要是其尿中含有大量的淋巴液,外觀呈牛奶樣

  22、99%的多發性骨髓瘤在診斷時有血清M-蛋白或尿M-蛋白

  23、試帶法檢測尿蛋白當PH>9時可致假陽性,PH<3時,可致假陰性

  24、試帶法檢測尿蛋白對白蛋白敏感,對球蛋白敏感度僅為白蛋白的百分之一

  25、試帶法只可檢測酮體里的乙酰乙酸,羥丁酸和丙酮無法檢測

  26、試帶法檢測血紅蛋白也可與完整的紅細胞反應

  27、尿試紙受潮容易使亞硝酸鹽假陽性

  28、試帶法只可檢測還原型的維生素C,氧化型維生素C不反應

  29、男性的hCG檢測主要用于精原細胞癌和睪丸畸胎瘤

31-40

  30、鱗狀上皮細胞為尿液中最大的上皮細胞

  31、嬰兒的糞便因所含的膽紅素未轉變成膽綠素,所以多為黃綠色和金黃色

  32、正常糞便中G+球菌與G-桿菌的比值約為1:10

  33、正常糞便中無紅細胞,可偶見白細胞

  34、正常人消化道每天可排出0.5-1.5ml血液,長跑運動員可達4ml

  35、正常人的腦脊液含量在120-180ml

  36、血鉀過高可使心跳在舒張期停止,過低則可在收縮期停止

  37、室溫下血液中的血糖會以5%-7%/h的速度降解

  38、血氣測量時血液暴露于空氣中時間過長可使二氧化碳降低,PH升高

  39、臉黃的肝病病人主要是因為鞏膜、粘膜和皮膚含有較多的彈性蛋白易與膽紅素結合

41-50

  40、人體的原尿除不含血細胞和部分蛋白外,其余成分與血漿相同

  41、網織紅細胞內的網狀和顆粒物質是紅細胞殘留的核糖體所致

  42、纖維蛋白原為凝血因子一,凝血因子五為最不穩定的凝血因子

  43、凝血因子三是正常人血漿中唯一不存在的因子

  44、白蛋白是血漿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質

  45、LDL是血漿中含量最多的脂蛋白

  46、可同時表達CD3和CD4的細胞是輔助性T淋巴細胞

  47、抗原和抗體反應的最佳PH值是6-9

  48、抗酸染色陽性不一定是結核桿菌,麻風桿菌也為陽性

  49、CA125在腹腔間皮細胞刺激下可分泌升高,提示積液出現,而不一定是腫瘤進展

51-60

  50、漏出液以淋巴細胞和間皮細胞為主,滲出液以中性粒、淋巴和嗜酸為主

  51、靜脈血糖<毛細血管血糖<動脈血糖

  52、LDH與ALP在凍融時可被破壞,LDH在低溫不如室溫穩定的現象稱為冷變性

  53、血漿滲透壓:2(Na+K)+血糖濃度,Na的濃度是滲透濃度的決定因素

  54、血氣分析測定的指標只有PH、PO2、PCO2,其他指標均為計算而來

  55、所有性激素都是類固醇

  56、個別女性月經期的激素水平升高,會造成尿妊娠實驗假陽性

  57、良性腫瘤的血沉多正常,惡性腫瘤的血沉多增高

  58、新生兒的血型最好不要做反定型

  59、腦脊液蛋白質含量增高是血-腦脊液屏障功能障礙的標志

61-70

  60、嬰幼兒生理性貧血主要因為造血原料不足,孕婦生理性貧血主要是血漿量明顯增多,紅細胞被稀釋,老人生理貧血主要是造血功能減退

  61、白帶檢驗時,經常能看到一些本不應該看到的東西,比如“小蝌蚪”

  62、大便檢查不能用尿不濕上的,主要是因為尿不濕會吸水

  63、尿并不臟,健康人的尿液是無菌的,非常干凈

  64、尿的氣味來源于尿素分解產生的氨,正常人尿液的參考氣味為微弱的芳香氣味

  65、檢驗誤差的70%來源于分析前,檢驗結果準確的前提是標本的質量

  66、尿液檢查一般要求中段尿,你可以在過程中間用杯子去接,不用怕濺到手上

  67、糞便干重的三分之一是細菌

  68、糞便可以做藥,用的就是里面的細菌

  69、女性陰道里也有很多細菌,還分好壞,桿菌好,球菌不好

71-80

  70、醫院是不能出HIV確診結果的,必須在疾控中心

  71、一旦感染過梅毒,你的梅毒抗體永遠都會是陽性

  72、精液檢查的時候,標本需要自取,沒有護士幫忙,一般也沒有專門的取精室

  73、不僅少部分女性會對男性精液過敏,男性也可能對自己的精液過敏

  74、一滴血里面就有超過2億個血細胞,正常人血液每微升大致有5百萬個紅細胞,一滴血大概是40至50微升

  75、人的各項指標是變化的,有時候重復做檢查是為了看動態變化,不是為了多收錢

  76、不光是動物,細菌也會得傳染病,譬如噬菌體

  77、抗酸染色陽性不一定是結核桿菌,麻風桿菌也為陽性

  78、腦子里真的有水,這種水叫腦脊液,也是檢驗科經常檢查的一種標本

  79、凝血因子Ⅲ(組織因子)是正常人血漿中唯一不存在的凝血因子

  80、HCG檢測并不是女性專屬,男人有時候也需要做

篇2:檢驗科保護患者隱私權制度

1.目的:

明確規定了本科保護患者機密信息的范圍、職責和管理規范,以維護病人權益。

2.適用范圍:

(1)與檢驗樣本有關的技術資料、檢驗樣本、檢驗原始記錄,檢驗結果等。

(2)病人要求保密的資料、信息。

3.職責:

(1)科主任負責全科的保護患者隱私權工作,負責實施過程中的協調、監督、檢查和處理。

(2)各實驗室為具體實施部門,實驗室組長對檢驗、樣本管理等具體保密工作負責。

(3)本利各級人員對本崗位保密工作負責。

4.工作程序:

(1)檢驗過程的控制

①患者憑就診卡就醫,醫生電子檢驗申請后,患者憑就診卡在收費處交費并取得檢驗條形碼(共二聯,其中正聯用于貼樣本管,附聯為取報告單憑證),患者根據條形碼上要求(如采樣時間、是否空腹等)到門診抽血處抽血,抽血處工作人員負責將樣本管加貼條形碼。

②門診樣本的轉送由本科負責,病區由事務中心負責。

③標本接收處負責樣本的接收及樣本的分流。

④各實驗室負責樣本的錄入、樣本的檢驗、保存及樣本廢棄處理。

⑤檢驗報告經審核后通過信息網絡自動傳送到門診服務臺和病區,病區辦公室只限于醫務人員密碼進入電腦查看病人檢驗報告,門診需憑病人的就診卡或條形碼附聯取化驗單。

⑥住院病人檢驗報告單統一由本科派專人送病區護士辦公室,由值班護土核對后簽收。

(2)門診病人委托檢驗事宜等由門診實驗室負責接待。患者需要郵寄檢驗報告單時,必須填寫委托單,門診實驗室負責落實郵寄(掛號信、快件需保存好郵寄憑證,以備查詢)。

(3)病人提出以電話、傳真、電子郵件傳遞檢驗結果時,在委托單上注明,同時寫上聯系人、聯系方式,門診實驗室發單人員核對無誤且符合保密條件后,方可傳遞結果。

(4)原則上,住院病人不能自行到本科取檢驗報告單或補取報告單,如特殊需要,可憑病區醫生開具的委托單領取報告單。

(5)檢驗科計算機由有資質檢驗人員憑密碼進入,在工作中要嚴防泄密,不得以任何理由將病人信息資料泄露給他人(包括廠家、公司、個人),離開工作崗位要及時關閉工作界面。

(6)愛滋病抗體初篩實驗室嚴格按HIV初篩實驗室的《保密操作程序》實行對患者隱私權的保護。

篇3:檢驗科醫療安全管理制度

1.目的:

制定醫療差錯、事故的防范措施,熟悉差錯、事故發生后的處理流程,旨在杜絕或減少檢驗差錯的發生,保證醫療安全。

2.范圍:

適用于檢驗科務實驗室從事檢驗技術工作的全體人員。

3.職責:

(1)科主任對檢驗科醫療安全管理負總責。對醫療安全定期檢查、督促并負責處理差錯事故。

(2)實驗室組長負責落實具體措施。

(3)各技術崗位工作人員對本崗位檢驗報告負責。

4.醫療差錯、事故防范:

(1)加強對職工的醫療安全意識教育,緊緊繃牢醫療安全這根弦。科主任要及時發現存在的不安全隱患,并提出防范措施。一旦發生差錯或糾紛,科主任要及時組織討論,分析原因,對差錯定性,必要時在全科會議上通報,組織全科人員討論分析,使其它同志引以為鑒,防止再發生類似差錯或糾紛。

(2)進一步改善職工的服務意識,加強醫患溝通,特別是服務窗口,是最容易與病人發生口角的地方,因此,工作人員的服務態度及與病人溝通的技巧都很重要。

(3)進一步落實相關的規章制度和操作技術規范,如檢驗結果審核制度、急診管理及危急值報告制度、檢驗標本管理制度、異常結果復檢規定、血球儀復檢和鏡檢要求等,科主任經常性檢查和督促落實情況。

(4)嚴把檢驗質量關,加強檢驗報告審核工作。報告單發出前必須認真、仔細核對,對檢驗結果與臨床診斷明顯不符、陰性與陽性臨界值結果、自相矛盾不能解釋的、離譜的結果均要給予復查,并在報告單上注明“已復查”。對血清外觀異常者也要注明,必要時與病區溝通。

(5)堅守工作崗位,急診標本及時檢測,及時報告。屬“危急值”結果必須立即復查確認,并按“檢驗結果危急值質量管理及報告制度”流程及時報告給臨床。

(6)做好實習生帶教工作。實習生必須在老師指導下從事操作,檢驗結果必須由帶教老師審核后簽發。實習生發生的差錯由帶教老師承擔責任。

(7)加強標本的管理,認真采集和驗收檢驗標本,仔細核對條形碼上的信息,防止標本錯采、錯收、張冠李戴。不合格標本須及時退回并電話通知重新采集送檢,以保證檢驗質量。已測標本和未測標本分開放置,標本存人冰箱前必須檢查是否已檢測過(即是否有未測標本混入其中);下班前也要檢查操作臺上、水浴箱及離心機內是否有未測標本,確保檢驗標本不遺失并保證及時報告。同時,作好記錄,以備查詢。為便于標本復查及查找差錯原因,檢測后的標本必須冰箱保存一周,骨髓片、染色體制片則要長期存檔保存,征兵標本需保存三個月以上。

(8)加強對職工的業務培訓,除每月開展一次業務學習外,還要結合本科的工作實際,對職工進行技術考核,提高職工的業務水平。

(9)工作期間嚴肅、認真、細致,不閑聊,不脫崗。

嚴格交接班制度,交接標本必須到人到位,交接雙方須在交接班本上簽字。

(10)加強法制觀念,不使用三證不全的試劑(無論質量多好),以防不必要的糾紛發生。

(11)科主任二線值班,及時處理值班期間的意外事項(如儀器故障、急診標本太多需臨時加人等),保證值班期間人員、儀器正常。

5.差錯、事故處理及報告程序:

(1)科室職工收到臨床對檢驗質量的反饋(口頭或書面),均統一轉交給科主任,科主任應及時查實情況,作出相應整改措施,并給臨床答復。如反饋內容屬于差錯性質,應按差錯標準定性及時記錄、上報。

(2)發生一般差錯。當事人應主動向分管科主任匯報,分管科主任及時登記并處理,每月全科匯總一次,月底填表上報醫務處。

(3)發生嚴重差錯或事故,當事人應立即向科主任匯報,科主任應交待相應的應急措施,同時親臨現場與當事人一起進行應急處理,避免事態擴大,將差錯降低到最低水平。

(4)發生差錯的標本及有關記錄等均須妥善保存,以備查對。

(5)發生嚴重差錯及事故,其匯報路線:當事人→科主任→醫務處。

(6)發生一般差錯,科主任應在科室會議上通報。發生嚴重差錯及事故,應在三天內組織全科討論分析,當事人須在會上作深刻檢查,由科主任向醫務處作出書面匯報。

(7)發生差錯的責任人除通報教育外,根據相關獎懲條例,給予恰當的獎金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