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修工培訓設備系統維修保養
維修工培訓:設備系統維修保養
公共天線系統的維修保養
維修
1)住戶電視天線發生故障的檢修步驟
A)檢查住戶終端板上有無信號;
B)信號是否能達到60~65分貝;
C)檢查樓層分支器信號是否正常,若終端板無信號而分支器信號正常,則表明連接兩者之間的天線有問題,應對天線進行檢查維修或更換。
2)大樓分支器信號不正常時應檢查分支放大器輸出信號和輸入信號是否正常,若輸出信號不正常而輸入信號正常則表明分支放大器損壞,應對其維修或更換。
3)分支放大器輸入信號不正常時,應檢查主放大器輸出信號和輸入信號是否正常,若主放大器輸入信號正常而輸出信號不正常,則表明主放大器損壞,應對其維修或更換。
4)主放大器輸入信號不正常時,應檢查前置放大器的輸出信號,若正常,則表明前置放大器損壞,應對其維修或更換。
5)若前置放大器輸入信號不正常,則應檢查天線架的方向和天線架本身是否有問題。
保養
(1)每月對公共天線系統做一次全面保養(對已安裝有線電視而閑置的公共天線不保養,但每年仍檢查一次安裝的牢固性)。
(2)檢查天線連接有無松動、生銹、斷裂和絕緣老化。
(3)檢查天線支撐桿、底座螺絲的固定情況,并加黃油防銹,檢查拉線的松緊、防雷接地是否良好。
(4)天線接受系統由于露天安裝,受風吹雨淋容易生銹,凡是鐵件應每季度在其表面刷銀粉漆一次。
(5)如遇臺風、大雨天氣過后,應上天臺檢查天線一次。
(6)主放大系統每月防塵一次,檢查通風是否良好,連線有無松脫,并用場強儀檢查主信號是否正常。
(7)每月檢查一次分支放大器,其終端信號應在60~65分貝之內。
對講機、防盜報警系統的保養
(1)保安一旦發現主機出現故障,應急事通知維修班。
(2)維修班應根據故障登記情況及時派專人維修。
(3)每半年對整個系統的主機、線路、層數解碼器進行一次全面檢查維修。
(4)檢查機箱電源電壓是否合乎要求,緊固各電線接頭,清掃機箱內外灰塵。
(5)檢查機箱保養工作應指定專人進行,其他人員不得隨意撥動解碼器開關,不得對主機箱開蓋檢測箱內元件。
(6)清潔工清潔墻壁時,應避免對主機產生強大震動,并注意防止水流入主機箱內。
電信系統的維護
電信系統的維護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交換系統本身的維護。設置在總機室內的交換系統是連接外線和內線的核心設備。要減少系統故障,首先是保證此一核心設備的運轉正常。現在的交換系統多為自動電話系統,要做到防塵、防震和防腐蝕性氣體,并最好能使其維持在一定的溫度和濕度范圍內工作。
(2)供電電源要保障。一個電話通訊系統一般應有交流一整流和蓄電池一直流的兩路獨立電源。兩路電源的切換要方便,這樣才可保障當某一供電系統發生故障也不會對電話通訊產生較大的影響。
(3)電話電纜編號要明晰、有規律,布線要牢靠,接頭不能有松動,接觸要良好。導線不要與強電線路穿入同一客內,否則會產生對通訊的干擾。
有線電視系統的維護
共用電視系統也稱為CATV系統,俗稱"公共天線"系統。其維護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保證系統選用器件的質量標準。電子器件的質量高低對系統優劣影響很大。例如放大器的噪聲系數大小是限制其靈敏度的主要因素,所以一般的天線放大器要求其噪聲系數為5~8dB。
(2)系統組成和傳輸網絡要合理,線路和器件的敷設要牢靠,特別是接點不能有松動和虛焊,輸出端不能短路,輸入端如需設置75Ω電阻的地方不能遺漏。
(3)調試用戶端電平。要使用戶能獲得4級電視圖像,一般應有60dB的信號電平才合理,否則圖像質量變壞,并會產生雪花干擾。但信號太強也會使圖像質量下降,一般彩電控制在75±5dB,黑白電視在70±5dB。
(4)調控較高的載噪比。噪音是反映各種內外干擾電壓的總稱。如果噪音過大,電視圖像會有網狀白線、黑線;畫面會出現翻滾扭曲和重影等問題,同時伴音質量也會大為降低。因此在CATV系統中,載噪比一般不應低于43dB。
(5)"交調"與"互調"指數要符合規定。交調與互調都是反映信號對電視圖像的干擾。交調的干擾反映在畫面上是有一條白而光的條帶水平移動,即出現"雨刷現象"。互調干擾則是出現網紋或斜紋的干擾圖像。我國規定交調指數CM≥49dB,互調指數IM≥54dB。
(6)經常對線路巡檢,對天線分配器、放大器、分支器等重要器件定期進行調試,保證參數的正確和合理。
防雷系統的維護
(1)接閃器與引下線和接地體的連接必須牢固可靠,接地電阻值應符合規定要求,一般是不大于10Ω。
(2)每年雷雨季節到來之前,均應對整個系統進行檢進和維護,提前做好防雷準備。在大雷雨后,也要即時對系統進行檢查,察看是否有引雷擊而導致某些連接點的松脫和斷開。
(3)檢查如發現引下線受到嚴重腐蝕,其腐蝕程度占截面積的30%以上則應及時更換;同樣,如發現接頭松脫也要立即禁固,在雷雨季節任何對故障的拖延都可能招致嚴重的后果。
(4)高層建筑每年在雷雨前要經指定的防雷檢測中心對防雷設備進行檢測,不合格的應進行整改,直至合格為止。
火災探測與報警系統的維護
(1)每天對火災報警主控屏進行自檢功能檢查,確保控制系統處于良好狀態。
(2)每月測試主控屏主要工作電壓,檢查備用電源蓄電池是否正常,并對其進行自檢試驗;檢查樓層井道內的分線箱箱門及箱體外觀情況,箱內外線路有無缺損和故障隱患;對消防中心集控柜進行清掃除塵,檢查接線端子有無電線松脫,導線編號是否完整清晰。煙感器、溫感器因受環境污染應及時清潔。
(3)每年應對每個樓層井道內的分線箱、介面單元進行開箱清當;噴煙檢查每個煙感器報警是否正常;逐個拆下煙感器、溫感器、對其上的灰塵、銹斑進行清潔,并對電線接頭進行禁固。
鍋爐的維護管理
(1)維修的組織工作
1)鍋爐維修前,對將要維修的鍋爐進行水壓試驗與熱效率測試,制定維修計劃(或根據周期維修計劃加上鍋爐檢驗中新發現項目),由工程部下達給維修小組。
2)維修組根據維修計劃。指定專業人員負責維修工作。并組織力量,實行維修分工負責制,以保障維修質量。
3)檢修前,要做好
下列準備工作:準備好檢修工具、材料和配件,制定各項安全措施,對檢修人員進行安全教育,根據國家有關規定要求,研究如何保證質量的有效措施;
4)檢修前,應對鍋爐進行一次內外檢查,徹底消除鍋爐內外部水垢及煙灰。對于有缺陷的地方,要保持原狀,以便進一步檢查分析。
5)除搞好鍋爐本體的檢修工作外,對安全附件、轉動機械和附屬設備等也要認真檢修,以便清除隱患,確保檢修效果。
6)作好檢修記當。應把每次檢修的情況(損環情況和修理方法等),記錄在設備登記簿內,以利于日后考查和對鍋爐設備進行歷史分析及鍋爐鑒定等工作。
(2)維修的檢查
鍋爐的檢查和驗收,必須按照(鍋爐和壓力容器安全使用規程)的要求進行。它的重點檢查內容為:
1)檢查鍋爐的內、外金屬表面,特別應檢查開孔、鉚焊縫、板邊等處有無腐蝕和裂紋。
2)檢查鍋爐水冷壁管、火管有無腐蝕和彎曲變形。
3)檢查鉚縫處有無堿性脆化,接縫處有無漏水現象。
4)檢查鍋爐脹口有無過脹的現象。
5)拉撐有無腐蝕、折斷。
6)受壓部件有無凹陷、變曲和受熱變形的現象。
(3)鍋爐的保養
鍋爐每年要施行一次基于法令的性能檢查,在6個月、3個月、1個月的區間決定整備計劃;分解整備的基準是參考鍋爐設備的狀況,鍋爐的工作狀況,燃料、水質,過去的污損記錄等,附屬設備,附屬品等的設備,自動控制裝置,燃燒裝置,水處理及給水裝置,其他輔機類的保養計劃。
停用鍋爐比連續使用的鍋爐更容易腐蝕、損壞。停用鍋爐的保養有干法和濕法兩種。
1)干法保養
干法保養是使鍋爐內無水,適用于長期停用的鍋爐。當爐水全部放出后,開啟所有入孔、手孔,清除水垢和污物,使鍋爐內干燥。然后將盛有干燥劑的容器放在鍋筒中,將所有門、孔關閉嚴密。防止空氣進入。
干燥劑--一般采用無水氯化鈣或生石灰,用量按每立方米鍋爐容積加1~2kg無水氯化鈣或2~3kg生石灰計算。每隔1~2月檢查一次,如發現干燥劑吸潮失效,應予以更換。
2)濕法保養
鍋爐內部清洗干凈后,充入堿性溶液,使金屬表面形成堿性保護膜,而達到防腐的目的。濕法保養適用于短期停用的鍋爐,一般采用的堿性溶液為氫氧化鈉或磷酸三鈉。
在濕法保養中,爐水每5天左右化驗一次。如堿度低于下限,則應補充堿液。在冬季,要注意防凍。
經過大修后的鍋爐,一定要會同勞動局和壓力容器主管部門共同進行檢測,確認合格后方可啟用。
篇2:供配電設備維修保養作業指導書
1.?目的保證供配電系統正常運行,提高供電可靠性,確保客戶正常用電。2.?范圍?適用于各區域動力、照明、應急照明供電系統及防雷接地系統的管理。3.?定義包括變壓器、高低壓配電柜、供電線路、動力柜、控制箱/柜、公共照明、應急照明、避雷接地網等。4.?職責部門/崗位工作職責經理進行不定期檢查督導。設備維護部全面負責系統設備的定期檢修工作及日常工作的監督指導。指定設備責任人負責設備的日常巡視檢查和例行保養檢修。5.?方法及過程控制5.1電氣安全規定5.1.1各區域維修及運行電工必須經專業技術培訓,具備必要的電氣知識,能夠正確使用電氣安全用具,熟練掌握緊急救護法,特別是觸電急救,持證方可上崗。5.1.2各區域維修及運行電工應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基本方針,嚴格執行保證安全的技術措施和組織措施。5.1.3各區域維修及運行電工在作業過程中不得隨意更改操作程序和簡化安全措施,不得違章操作,并有權拒絕違章指揮和制止他人違章操作。5.1.4各區域配電室電氣設備的檢修、預試、清掃,一律停電進行。特殊情況需帶電作業的,應經設備維護部主管批準,并選派有經驗的電工進行。作業時要有專人監護,要有可靠的安全措施。5.1.5各區域的低壓配電室應有含正確主接線和明確標志的現場模擬圖,備齊必要的電氣安全用具。5.1.6雙電源供電的區域應采取嚴格的組織措施、技術措施和管理措施嚴防雙電源的誤并及倒送電。5.1.7各區域若低壓配電線路較長、用電負荷較集中,應隔段在“零線”上做重復接地,以防零線斷路造成相線電壓變化過大進而燒毀低壓用電設備。5.1.8所有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接地、金屬支架接地、零線重復接地,包括引線、接地樁、連接體的材料、截面積及接地阻值都必須符合規定要求,保證接地的可靠程度。5.1.9各種電氣裝置,包括配電箱/柜、電源開關、插頭、插座等必須符合相應的國家標準。帶有接地插腳的插頭、插座,在插合時應符合規定的接觸順序,防止誤插入。三極插座的接地插孔,應單獨用導線接至接地線,不得在插座內用導線直接將接地極與工作中性線連接在一起。5.1.10嚴禁隨便安裝臨時燈或臨時線。如短期內確實需要,必須經設備維護部主管批準,選派有經驗的電工按照永久線路的要求安裝,用后及時拆除。5.1.11室內敷設的明線,距地面高度一般應在2.5米以上。低于此高度者,應加防護設施。5.1.12手持移動工具的安全要求5.1.12.1每次使用前,必須經過外觀檢查和電氣檢查,其絕緣強度必須保持合格狀態。5.1.12.2使用Ⅰ、Ⅱ類工具維修操作時,其電源線必須采用銅芯橡膠護套軟線或銅芯聚氯乙稀護套軟線,其長度不應超過3米,且中間不允許有接頭。其中黃/綠雙色線在任何情況下,只能作保護接地或接零線。5.1.12.3使用Ⅰ、Ⅱ類工具維修操作時,必須裝設額定漏電動作電流不大于15mA、動作時間不大于0.1秒的漏電保護器。5.1.13電氣焊等其他專業作業人員,現場動火必須經保安部同意。現場人員必須穿戴好防護用品,在指定地點操作,且備好消防器材,設專人看火。5.1.14電線、電纜凡接頭、破頭過多或絕緣不良者,應予以更換。凡不用之電氣線路、開關、燈口等應一律做斷電處理。5.2停電檢修操作規定5.2.1檢修停電時必須由兩人執行,一人監護,一人操作。監護人由領班/組長指定有帶電作業實踐經驗的人員擔任。5.2.2設備責任人認真填寫《停電操作票》及《停水、電、氣通知》,注明所停電部位、原因及供電時間。《停水、電、氣通知》應提前24小時告知客戶。5.2.3停電操作必須按照斷路器(開關)——負荷側隔離開關(刀閘)——母線側隔離開關(刀閘)的順序依次操作。送電操作應按與上述相反的順序進行。嚴防帶負荷拉合隔離開關(刀閘)。5.2.4停電后在停電刀閘操作把手上懸掛“有人工作,禁止合閘”標識牌,以防有人誤合閘,造成人身傷亡;并在未停電區域設置遮攔,防止人員誤入,發生安全事故。5.2.5停電后領班/組長驗電,確保無電后設備責任人方可封地線,對設備進行檢修。5.2.6低壓配電室檢修內容5.2.6.1檢查母排的螺絲是否松動,并加以緊固。5.2.6.2檢查母線側刀閘、負荷側刀閘對口是否嚴緊,對松動處加以調試緊固。5.2.6.3檢查各空氣開關上下口的接線是否有松動,并緊固。5.2.6.4打開開關外殼檢查開關接觸點是否有燒壞,如有用砂布及小鐵銼修整,嚴重者進行更換,并對開關的靈活性進行調試。5.2.6.5對配電設備設施進行全面清潔,以防灰塵導電。5.2.7檢修完畢,由原掛接地線人員拆去接地線,同時原掛牌人員拆去“有人工作,嚴禁合閘”的標識。領班/組長檢查供配電設備內有無工作遺留物(如扳子、鉗子、鐵器等導電物品),確無遺留物,用500V搖表搖測線路絕緣阻值,合格后方可合閘送電。5.3日常巡視檢查工作5.3.1供配電系統相關重要設備明細、技術資料、相關操作規程及運行參數,由設備維護部妥善保管,并由經理簽字或公司蓋章后張貼于設備房明顯處,并依照執行。供配電系統設備技術資料及其電子文檔由設備維護部備案。5.3.2為保證供電設備的正常運行,每班對配電設備進行2次檢查,并認真填寫《配電間巡查記錄》,質量記錄表格由設備維護部妥善保存。5.3.3設備責任人在巡視檢查中,需注意電壓、電流表的指示是否正常,電源指示燈是否正常齊全,三相電壓、電流指示是否平衡,供電設備及開關是否有異聲,滅弧罩是否齊全等。5.3.4檢查供電母排是否有放電聲及螺絲是否松動。5.3.5檢查防鼠設施是否損壞,如有損壞及時修復。5.3.6檢查電容補償柜功率因數是否正常。5.4定期檢修5.4.1每月保養維修5.4.1.1檢查動力配電柜各路開關接線端,檢查各類電氣箱/柜外殼接地螺栓,檢查電能表接線端子并除塵。5.4.1.2檢查斷路器、空氣開關、電能表等低壓配電設備。5.4.1.3檢查各樓及區域閘箱,是否有異味,線皮有無燒焦,線頭有無松動。5.4.1.4檢查消防、供水等設備控制柜,應保持清潔,線路排列整齊,電路控制開關標識清楚。5.4.1.5檢查配電柜互投裝置手動、自動轉換是否靈活。5.4.1.6清潔射燈、噴泉燈、路燈、草坪燈、安全出口應急指示燈等公共區域照明設備。5.4.2每半年保養維修由各區域領班/組長組織人員對低壓配電柜停電檢修、除塵,母排螺栓加中性凡士林并緊固。5.4.3年度保養維修5.4.3.1每年四月前由公司質量管理部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專業公司(公司合格外供方)對各區域的房屋本體防雷接地系統進行一次全面檢查,檢查避雷裝置焊點連接是否可靠,搖測接地電阻值,確保接地體的可靠接地,同時對避雷系統除銹刷漆,出具檢測報告。檢測報告設備維護部妥善保管,并報質量管理部備案。5.4.3.2由領班/組長組織人員停電緊固母排螺栓及所有配電柜開關接線端子,詳細檢查、測試低壓母聯開關的電氣及機械連鎖裝置,對開關機械轉動部位加少量潤滑油脂,清理電纜溝雜物,經全面檢查無誤后恢復正常供電。5.4.4?供配電設備的各類檢修應在《設備設施保養檢修記錄表》中作紀錄,并注明各類定期維修保養記錄的類別。6.支持性文件《公用設備設施管理程序》TJVKWY7.5.1-G01《停水停電作業指導書》TJVKWY7.5.1-G01-077.質量記錄表格《設備設施保養檢修記錄表》?TJVKWY7.5.1-G01-F2《停送電操作票》?TJVKWY7.5.1-G01-01-F1《配電間巡查記錄》?TJVKWY7.5.1-G01-01-F2《停水、電、氣通知》?TJVKWY7.5.1-G00-07-F1
篇3:維修保養: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一、作業前
1、應先切斷電源,取下可熔保險器,并在閘刀把手上掛“有人工作,禁止合閘”的標示牌。
2、檢查所需工具必需齊備,良好。
3、按規定穿戴使用好勞動防護用品。
二、作業中
1、拆卸傳動齒輪箱之前,應把箱內存油放光,倒入盛器內,不準任意亂倒,開啟齒輪箱前,應認真檢查各組齒輪是否帶負荷。
2、拆卸機件時,扳手的用力不能過猛,以防打滑或螺絲斷裂傷人。
3、使用手拉葫蘆起吊機件時,三角架的距離必須相等,嚴禁斜施硬拉。
4、重型機件需用人力移動時,應主動與其它人員聯系,互相配合,不得亂動。
5、拆卸的機件,堆放要整齊穩妥,不要亂堆亂放,防止倒下傷人。
6、往復移動校正工具時,手指不準伸向吻合的移動面或有危險的地方,嚴防手指被軋傷。
7、用油類清洗機件時,嚴禁明火,不準用汽油擦洗設備或地面,廢油要倒入指定的盛器內,集中處理。
8、設備保養結束后應將設備上的安全裝置、防護裝置和保險裝置安裝好;試車前,傳動齒輪箱內應按規定加油,并對傳動機械各部件、電器、冷卻系統及保險裝置等進行全面檢查,確認正常,才能進行試車。
9、設備或機床在試運轉時,修理人員和操作人員都不得離開崗位,應集中精力觀察。
10、維修保養人員還必須遵守設備維修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和常用工具使用規程。
三、作業后
1、應將工具、材料、拆換下的零部件收放好。
2、清理好作業現場,保持整潔、安全。
3、將設備狀況對操作者作以詳細交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