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血前患者的準備
采血前患者的準備
一、飲食(空腹要求)
患者在采血前不宜改變飲食習慣,24 h 內不宜飲酒。
需要空腹采血的檢測項目包括(不限于):
糖代謝:空腹血糖、空腹胰島素、空腹 C 肽等;
血脂:總膽固醇、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載脂蛋白 A1、載脂蛋白 B、脂蛋白 a、載脂蛋白 E、游離脂肪酸等;
血液流變學(血粘度);
骨代謝標志物:骨鈣素、I 型膠原羧基端肽β 特殊序列、骨堿性磷酸酶等;
血小板聚集率(比濁法)。
空腹要求至少禁食8 h,以12 h~14 h為宜,但不宜超過 16h。宜安排在上午7:00~9:00采血。空腹期間可少量飲水。
二、運動和情緒
采血前24h,患者不宜劇烈運動,采血當天患者宜避免情緒激動,采血前宜靜息至少5min。若需運動后采血,則遵循醫囑,并告知檢驗人員。
三、采血時間
采血時間有特殊要求的檢測項目包括(不限于):
血培養:寒戰或發熱初起時,抗生素應用之前采集最佳,其他特殊要求見 WS/T 503;
促腎上腺皮質激素及皮質醇:生理分泌有晝夜節律性,常規采血時間點為8:00、16:00 和 24:00;
女性性激素:生理周期的不同階段有顯著差異,采血日期需遵循醫囑,采血前與患者核對生理周期;
藥物濃度監測:具體采血時間需遵循醫囑,采血前與患者核對末次給藥時間;
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試驗前 3 d 正常飲食,試驗日先空腹采血,隨后將 75g 無水葡萄糖(相當于 82.5g 含一水葡萄糖)溶于 300ml 溫水中,在 5 min 內喝完。在第一口服糖時計時,并于 2 h 采血,其他時間點采血需遵循醫囑;
其他功能試驗:根據相關臨床指南推薦的功能試驗方案所設定的時間采血;
血液瘧原蟲檢查:最佳采血時間為寒顫發作時。
四、采血體位
門診患者采用坐位采血,病房患者采用臥位采血。體位對某些檢測項目(如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等)的檢測結果有明顯影響,需遵循醫囑要求的體位進行采血。
五、輸液
宜在輸液結束3h后采血;對于輸注成份代謝緩慢且嚴重影響檢測結果(如脂肪乳劑)的宜在下次輸注前采血。緊急情況必須在輸液時采血時,宜在輸液的對側肢體或同側肢體輸液點的遠端采血,并告知檢驗人員。
篇2:采血準備人員崗位職責范本
1.負責領取采血袋、采血物品及滅菌衣等。
2.負責消毒溶液及無菌棉球、棉簽的準備工作。
3.負責檢查血袋有無滲漏、混油、霉變及抗凝劑是否相符,確保血袋有效、安全。
4.工作完畢后負責準備臺的清潔衛生。
篇3:采血物品的準備
采血物品的準備
一、采血管
血液標本采集
宜使用真空采血管,常用真空采血管類型、添加劑及適用檢測范圍見下文部分。
二、采血針
常規宜使用直針采血,血培養標本采集時,宜使用蝶翼針
▲直針
▲蝶翼針
安全型采血針具
根據靜脈的特點、位置,采血量選擇合適的采血針針號,宜選用22 G采血針。凝血功能與血小板功能相關檢測、采血量大于20mL時宜使用21G及以下的采血針。宜使用能夠最大程度減少職業暴露的。
如使用注射器采血宜配備轉注裝置,并制定減少職業暴露風險的相關規程。
三、止血帶
條件允許的情況宜選用卡扣式止血帶;如使用非一次性止血帶,宜在每次使用后進行規范消毒。
四、消毒劑
可使用的消毒劑包括(不限于):碘酊與異丙醇復合制劑,葡萄糖酸洗必泰,聚維酮碘與乙醇復合制劑,碘、醋酸氯己啶與乙醇復合制劑, 75%醫用酒精等。
五、止血用品
無菌棉球、紗布或棉簽、低致敏性的醫用膠帶等。
六、 墊巾
宜選擇一次性墊巾或消毒墊巾。
七、銳器盒
銳器盒宜一次性使用,使用容積不宜超過3/4。
八、個人防護用品
醫用手套、口罩及帽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