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儲運部長崗位職責內容

儲運部長崗位職責內容

2024-07-16 閱讀 6152

—在公司總經理的領導下,認真執行國家的勞動保護政策法規及公司的各項規章制度,認真落實公司下達的接收儲存充裝等各項生產計劃。

—對庫區的安全生產、文明生產、消防工作負全面領導責任,在計劃、布置、檢查、總結、評比生產的同時,應同時計劃、布置、檢查、總結、評比安全工作,作到安全、生產“五同時”。

—組織制訂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崗位責任制和操作規程,并負責組織實施。

—定期研究安全生產工作,組織開展安全檢查,消除事故隱患。

—抓好進出庫計量工作,掌握庫存及銷售情況,及時向公司反饋信息。

—投建設施項目認真執行“三同時”的規定;事故調查處理堅持“三不放過”的原則;對庫區動火的安全技術防范措施要認真做好審批工作,并監督執行。

—倉儲過程的控制。

—倉儲過程的策劃。

—負責員工教育培訓工作。

—負責解決勞保用品,做好勞動保護工作。

—負責庫區的保衛工作。

—關心職工生活,搞好庫區文明衛生和綠化建設。

篇2:爆破器材存儲運輸安全措施

一、爆破器材的儲存安全措施

1、煤礦材料的貯存,永久爆炸材料庫的建筑結構及各種防護措施,庫房的內、外部安全距離等,必須符合國家有關規定,井上、下接觸爆炸材料的人員,必須穿棉布或抗靜電衣服。

2、地面爆破材料分庫應離開職工宿舍和家屬區,應離開地面工業廠場,其最小距離應不小于200米。

3、爆破材料必須由耐火材料砌成,并有避雷設施,材料庫周圍必須設圍墻及鐵刺網,其高度不低于2米,圍墻距庫層的距離不應小于5米。

4、地面爆炸材料庫必須有發放爆破材料專用套間或單獨房間,炸藥和雷管必須分房間分開存放,且炸藥和雷管都必須用木架墊高不小于200mm。

5、地面炸藥庫最多儲存量:炸藥不超過500kg,雷管不超過3000發。

6、爆破材料的固定照明電燈應裝于外部,通風窗口向室內照明,電線必須絕緣,且禁止順建筑物外墻壁安裝。電燈開關也裝于外部并設在進庫房門口附近。在爆破材料庫內禁止吸煙,禁止用電爐、木炭點火取暖,同時應配備滅火器等消防器材。

二、爆破器材的運輸安全措施

1、地面運輸:地面運輸爆破材料時,必須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條例》,并遵守下列規定:

①運輸爆破材料的車輛,出車前必須經過檢查,車廂不得用欄桿加高,并必須插有標有“危險”字樣的黃旗,夜間運輸時,車輛前后應有標志危險的信號燈;

②爆炸材料應用帆布覆蓋、捆緊,裝有爆炸材料的車輛嚴禁在車庫、集市等人員密集地方逗留;

③嚴禁用煤氣車、拖拉機、自翻車、三輪車、自行車、摩托車、拖車運輸爆炸材料;

④用車輛運輸雷管時,裝車高度必須低于車廂上緣100mm,且雷管箱不得側放或立放,層間必須墊軟墊。

2、井下運輸

①爆破材料由井口運至井下時,必須立即送至井下,禁止在井口地面建筑物內存放;

②在井筒內運送爆炸材料時,電雷管和炸藥必須分開運送,并事先通知絞車司機和井上、下把鉤工,且運輸速度不超過1M/S;

③利用礦車裝運炸藥時,其高度必須低于礦車上邊緣100mm以下;

④嚴禁利用斜井人車運送爆破材料,嚴禁在交接班人員上下井的時間內運送爆破材料,嚴禁將爆破材料存放在井口層,井底車場或其它巷道內;

⑤井下各采掘工作面運送炸藥時,每個爆破員攜帶炸藥量不得超過15kg,雷管和炸藥必須分別裝入專用帶鎖的木質箱內,多人同時運送炸藥時,行走間距不少于10米;

三、爆破器材的領退措施

1、嚴格按照礦里制定的爆破材料領退制度發放爆破材料,爆破保管員要掌握爆破材料的數量、規格質量和使用日期等情況,要做到手續齊全、賬目清楚。

2、爆破材料要由專職或兼職放炮員領限,雷管和炸藥要分別裝入專用木質火藥箱內,不許雷管炸藥混裝,并隨身攜帶,嚴禁用手提或用衣袋、編織袋運火藥。

3、爆破員領出爆破材料后,應直接送到采掘工作面,嚴禁中途逗留,更不準背著爆破材料進入機電峒室,以免發生事故。

4、各班組對本班工作面使用有多的爆破材料,本班應退還給炸藥庫,嚴格領退制度,做到誰領取誰退還的簽字制度。

篇3:儲運部消防器材演練計劃方案范本

一、演練的目的

以部門為單位的消防器材操作及消防水槍演練是為了檢驗、評價和保證公司生產安全應急救援預案的應急能力和實施水平為目的的演練,通過演練提升員工對本崗位發生緊急狀況時的應對能力。

二、演練的作用

1、可在事故真正發生前暴露預案和程序存在的不足或缺陷;

2、檢驗應急資源的合理和正確操作或不足之處(人力和設備等);

3、改善各部門自身應急、機構、人員之間的溝通與協調能力;

4、增強職工應對突發事故救援的信心和救援意識;

5、提高應急救援人員的熟練程度和技術水平,進一步明確各自的崗位與職責。

三、演練時間和地點

2017年7月27日13時在儲運部(11號庫房)現場進行。

四、演練的類型

專項演練:針對公司儲運部對正常作業中初期火災的應急處置能力,檢驗、評價儲運部組織人員正確使用消防器材進行撲救的能力。

五、演練的范圍

1、對庫房現有消防栓與滅火器位置的了解掌握和檢驗反應時間。

2、演練員工互相配合與整體行動規范,消防栓需多人協作作業。

3、對庫房逃生路線的了解和掌握。

六、演練的參與人員

1、現場指揮:安全生產辦公室負責人孫宏詩

2、參演人員:儲運部全體員工

3、評價人員:負責觀察演練進程情況并予以記錄的人員,

人員組成名單:(另附)

4、觀摩人員:來自公司主管領導、各職能部門、相關部門的有關人員以及觀看演練過程的內部員工觀眾。

七、演練過程

1、準備階段

1.1、儲運部按照《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配備演練活動足夠的滅火器和消防水帶、水槍。

1.2、各演練的參與人員明確、熟悉各自在演練過程中的任務、職責。

2、訓練階段

2.1、現場指揮強調此次演練內容、演練重點及注意事項。

2.2、儲運部員工在無水狀態下,對消防栓進行實操,包括水龍帶聯接,上槍頭,讀秒計時,直到所有人都能做到正確迅速組接完成消防栓水帶、水槍頭、供水開關操作能力。

2.3、儲運部所有員工在安全員的指導下按照滅火器操作步驟操作滅火器。

3、實施階段

3.1、以三人為一小組,進行實地演練。三人按照真實起火場景進行消防栓實操演練,包括組裝水龍帶,上槍頭,開水,實地模擬演練滅火。

3.2、每個小組輪流進行持槍作業模擬滅火演練。

3.3、按國家標準對消防器材進行回收歸位,使用過的水龍帶需先陰暗處風晾2-3天才可以卷收。

3.4、針對演練中發生的問題及時進行糾正,對不達標的情況進行重復演練。

7、現場指揮對此次演練進行講評。

八、演練結果和總結評價

應急演練結束后,根據演練的實際情況、演練記錄進行總結,詳細說明在演練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對不符合項提出糾正和預防措施,完善應急救援預案。

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演練記錄及評價

時間:2017年7月27日13時

地點:儲運部11號庫房現場

主持人:孫宏詩

參加人員:儲運部全體員工等13人

評價人員:李瑞蕊,路紅霞,姜平,安艷紅,付邈邈等4人

觀摩人員于雷等1人

安全生產辦公室

編輯整理:付邈邈

2017年7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