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電副總地測防治水崗位職責內容
1、認真貫徹落實《煤礦安全規程》、《煤礦防治水規定》等規定,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積極做好礦井水害的防治工作。
2、在機電副礦長的領導下,安排部署機電范圍內的地質防治水工作。
3、落實執行機電排水設備的選型工作及對排水設備、探放水設備(鉆、物探設備)的購置工作,定期帶領機電科人員對探放水設備進行檢查,確保設備的正常運轉。
4、參與分管范圍內的隱患排查工作,確保分管范圍內資金、設備、人力的到位。
5、經常深入現場,協調解決地質防治水方面的問題,及時發現消除隱患,確保地質防治水工作的正常開展。
篇2:地測防治水科科長安全生產責任制
地測防治水科科長是技術管理的第一責任者,對地測防治水科的技術管理工作全面負責。必須熟練掌握煤礦安全專業知識并依法經過培訓、取得安全資格證。
第1條貫徹落實國家有關煤礦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行業標準和技術規范。
第2條執行安全生產責任制和各項管理制度,并協助技術礦長按規定進行考核。
第3條參加編制職工安全技術培訓計劃,搞好業務培訓,不斷提高從業人員的安全操作技能。
第4條落實礦井安全質量標準化、安全生產“雙基”建設、煤礦安全程度評估工作。
第5條參加礦井長遠規劃、生產接續、作業計劃、災害預防處理計劃、事故應急預案、和生產安全費用計劃編制。
第6條組織技術方案制定、工程設計、作業規程和安全技術措施的審查,并對落實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第7條實時掌握采掘工程的進度等情況,分析影響安全因素,對生產技術管理的薄弱環節進行重點控制。
第8條參加礦井重大安全隱患排查,有針對性地提出整改方案和措施,對落實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第9條參加礦井重大事故的調查、分析。
第10條組織做好分管范圍內的技術統計、臺賬管理,按規定及時向有關單位提供或上報各種數據、資料和報表及臺賬。
第11條積極推廣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設備,開展安全探放水科研攻關。
第12條工作中必須盡心盡責,經常深入井下,檢查施工現場的安全隱患,制止“三違”。
篇3:地測防治水安全生產管理制度
一、?地測組織職責范圍
地測組織范圍為:井上、下測量工作,掘進給向巷道貫
通、停頭、復工、停采及工程進度通知單;巷道標定工作設計圖、繪制礦圖、井田區域地形圖、工業廣場平面圖、采掘工程平面圖、井上、下對照圖、主要保安煤柱圖、片面斷面圖、井底車場圖、儲量圖等。收集地質資料,編制地質報告,編制《采區地質說明書》、《回采工作面地質說明書》、《掘進工作面地質說明書》、收集礦井水文資料,編制礦井水防治預案,礦井水情水害預報,參加防治水工作,調查、分析礦井周圍廢棄及相鄰礦資料。
?二、地測人員崗位責任制
?1、積極參加礦、部門組織的業務學習和安全培訓。
?2、根據設計圖紙的要求,對需要打中、腰線的巷道,要及時打中、腰線,并保證中、腰線質量。中、腰線距磧頭不超過20米。
?3、每季度對新完工的巷道進行一次經緯儀測量,認真計算準確上圖,及時、準確上報每季度的采掘工程交換圖。
?4、協助搞好井下采、掘方案設計,施工設計和技術管理。
?5、及時、準確標定巷道開門位置,巷道貫通提前發出通知書。
?6、及時、準確標定回采工作面采止線,并向生產部門發出停采通知書。
?7、按規定及時提供各類地質說明書。
?8、積極和采、掘生產部門聯系,搞好地質預報。
?9、嚴格遵守礦安全生產制度,嚴禁違章作業。
?三、防治水技術員崗位責任制
?1、積極參加礦、部門業務學習及安全培訓。
?2、堅持連續水文觀測、記錄。
?3、在洪雨季節做好水情、水害預報。
?4、堅持每月參加礦防治水安全檢查。
?5、收集水情、水害資料,了解周邊煤礦水情、水害情況。
?6、積極參加防治水工程設計、施工,嚴把工程施工質量關。
?7、洪雨季節堅持24小時值班監察制度。
?四、生產安全聯系制度
?1、地測人員在標定中、腰線時應積極同掘進隊聯系、溝通,防治發生工程責任事故。
?2、地測人員應積極深入生產現場,與采、掘生產部門聯系,了解、收集地質資料,搞好地質預報。
?3、當采、掘工作面地質變化較大時,應與生產部門溝通,采取預防措施,防止安全事故。
?4、當發現井下有透水預兆時,應通知生產部門立即停止作業,撤出人員,并采取措施,防止水害事故發生。
?5、經常同機電部門聯系,了解礦井排水系統運行狀況,洪雨季節前督促其加強排水設備檢修,確保設備完好。
?6、經常與周邊煤礦聯系、了解采、掘工程現狀,防止發生超越礦界引發安全事故。
?7、洪雨季節及時向各部門通報水情,反饋水情。
五、地測防治水資料技術報告審批制度
?1、及時收集、整理井下各類地質資料,并分類歸檔。
?2、整理出來的資料必須送總工程師審批、簽字。
?3、礦井測量成果報告必須送總工程師審批簽字。
?4、各類礦圖繪制完成后必須由總工程師審批簽字。
?5、巷道開門、貫通、停采、復工等通知單必須由總工程師審批。
?6、地質預報水情水害預報必須由總工程師審批。
?7、防治水工程方案設計、施工必須由總工程師審批。
?8、《地質報告》必須由總工程師組織驗收并有審批簽字。
?六、地測防治水工作質量、事故分析及獎罰制度
?1、嚴格遵守勞動紀律,嚴禁違章、違紀行為。
?2、努力鉆研業務,提高地測、防治水工作質量。
?3、工作中嚴格按《煤礦測量規程》、《礦井地質規程》、《煤礦防治水工作條例》等要求執行,保證工作質量。
?4、發生地測防治水事故后,要立即深入現場,了解、分析原因,積極采取補救措施,防止事故擴大。
?5、對發生的事故按“四不放過”原則處理。
?6、對工作中成績突出的給予適當的物質和精神獎勵,獎金金額為1000-5000元。
?7、對工作中違章違紀者按50-100元處罰,工作中不負責造成事故的罰款500-1000元直至解除勞動合同。
?七、地測防治水資料定期整理、分析、保管、提供制度
?1、礦井地測防治水資料要及時整理,每個季度至少整理一次。
?2、結合生產現場經常分析礦井地測防治水資料,為礦井安全生產提供技術支持。
?3、地測防治水資料必須歸檔保存于資料室,并有兼職保管員。
?4、根據生產安全需要,隨時向有關部門提供相關資料。
?八、水害隱患排查、預報、跟蹤管理、檢查制度
?1、每月26日為礦井防治水安全檢查日。
?2、每年洪雨季節前要對礦井附近老窯廢區進行一次水害隱患大檢查。
?3、堅持水情、水害年預報、月預報工作。
?4、對檢查中發現有水害隱患的,要實行跟蹤管理,直至消除隱患。
?5、對防治水工程實行全程跟蹤管理,嚴把工程質量關。
?九、地測防治水設備、儀器、工具使用、管理、發放及報廢制度
?1、設備、儀器、工具、由礦同意購買,由總工辦統一管理。
?2、工作中需要的工具、儀器上班前到總工辦領出,使用后及時交還。
?3、使用過的工具、設備、儀器要及時清理、保養。
?4、有故障的設備要及時檢修,無法修理的設備要報礦技術負責人,經其同意后才能報廢,并造計劃重新購買。
?5、工作中嚴格按操作規程和儀器使用說明要求操作,不按要求操作損壞儀器、設備的按20-50%賠償。
?6、新購設備、儀器、工具必須經檢查、驗收合格的才能入庫。
?7、各種設備、儀器、工具未經礦領導書面同意,嚴禁私自外借。
?十、安全管理檢查驗收組織、檢查制度及獎懲制度
?1、每月26日為安全管理檢查日。
?2、地測防治水安全檢查由總工程師負責組織,成員為相關技術人員及地測防治水成員。
?3、每月必須對水害隱患、放水設施、巷道貫通措施等進行檢查。
?4、洪雨季節前要對礦井附近老窯廢區進行水害隱患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5、每月上旬必須對礦井排水設施進行檢查一次。
?6、礦對在地測防治水安全上成績突出的給予1000-5000元獎勵,對工作不負責的,造成安全事故著根據情節輕重處100-500元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