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礦井維修電工崗位責任制

礦井維修電工崗位責任制

2024-07-16 閱讀 2111

1、必須嚴格執行《煤礦安全規程》及《煤礦工人技術操作規程》有關規定和電氣有關作業規程。

2、嚴格執行設備包機制度,按時對所規定的檢修內容進行維護檢修,不得漏檢漏項,并對設備的安全保護設施按要求進行定期試驗,確保靈敏可靠,防止各類事故的發生,確保安全生產。

3、嚴格按照電氣安全作業技術規程進行檢修,并嚴格執行工作監護制度。

4、認真填寫各種記錄,并將檢修內容、處理結果及遺留問題與司機交待清楚,雙方簽字。

5、嚴格遵守勞動紀律和各項規章制度,嚴禁酒后上崗,工作時精力集中,不得干與本職工作無關的事情。

6、嚴格執行各種操作、維護、檢修規程和停送電制度。

7、堅持持證上崗,加強業務學習,不斷提高技術水平。

8、保質保量的完成領導交辦的各項工作。

篇2:煤礦礦井維修電工崗位規范

單位運輸**隊崗位名稱礦井維修電工編號任務描述負責電氣設備的維護。所需工具和設備:電筆、扳子、螺絲刀、萬用表等所需個人防護用品:安全帽、自救器、手套、工作服、水靴、礦燈安全要點1、經技術培訓并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2、井下電工必須具備一定的電工基本操作及基礎知識。3、必須熟悉《煤礦安全規程》有關內容、《煤礦礦井機電設備完好標準》、《煤礦機電設備檢修質量標準》及有關煤礦機電設備安裝方面的標準、規定和要求。責任范圍1.負責所轄范圍內電氣設備的正常維護。

2.對所包設備進行日常維護,并進行完好與失爆檢查。

3.負責檢查電氣設備的防爆性能、絕緣性能等。崗位規范崗位技能熟悉本崗位操作規程、停送電管理制度、電氣設備檢修程序、井下設備防爆標準、完好標準等知識,具備機電設備安裝、調試、維護等知識。工作內容與要求1.在作業中嚴格按照《規程》的規定進行作業。2.電氣設備的檢查:2.1.巡回檢查路線對所轄電氣設備進行全面檢查,檢查進線電源接頭有松動、發熱、燒紅等現象。2.2.檢查電氣設備各部螺栓、螺帽、彈簧墊是否齊全、堅固、無銹蝕。各種儀表、指示燈是否指示正確。2.3.檢查各按鈕、手柄是否完好,動作是否靈活可靠,接地裝置是否完好,連接是否緊固可靠。2.4.檢查開關操作機構、閉鎖機構是否靈活、完好。3.電氣設備的檢修:3.1.停電檢查前要辦理檢修工作票和停送電操作票。3.2.斷開需檢修電氣設備的電源,拉開隔離開關手柄,并閉鎖,掛上“有人作業,嚴禁送電”警示牌。3.3.斷開與需檢修電氣相關設備的電源,防止向被檢修的設備返送電。3.4.停電后用與停電電壓相應等級的驗電筆進行驗電,并進行放電。4.特殊問題的處理:4.1.維護電工在發生特殊問題時應及時趕到現場。4.2.根據故障和事故及時做好全部停電或局部停電工作,防止故障和事故的擴大,確保人身和電氣設備的安全。

篇3:礦井維修電工操作規程(2)

礦井維修電工操作規程(二)

一、上崗條件

第1條經過培訓合格后,持證上崗,無證不得上崗進行電氣操作。

第2條熟知《煤礦安全規程》有關內容、《煤礦機電設備完好標準》、《煤礦機電設備檢修質量標準》和電氣設備防爆的有關標準和規定。

第3條具備電工基本知識,熟悉所維修范圍內的供電系統、電氣設備和電纜線路的主要技術特征,以及電纜的分布情況。

第4條了解所負責維修的設備性能原理和保護裝置的運行狀況,有維修及故障處理等方面的技能和基礎理論,論能獨立工作。

第5條熟悉礦井巷道布置,了解作業地點的瓦斯濃度,熟悉在災害情況下的停電順序及人員撤離路線,掌握電氣防滅火方法和觸電搶救知識。

二、安全規定

第6條上班前不喝酒,遵守勞動紀律,上班時不做與本職工作無關的事情,遵守本操作規程及各項規章制度。

第7條高壓電氣設備停送電操作,必須填寫工作票。

第8條檢修、安裝、挪移機電設備、電纜時,禁止帶電作業。

第9條井下電氣設備在檢查、修理、搬移時應由兩人協同工作,相互監護。檢修前必須首先切斷電源,經驗電確認已停電后再放電(采區變電所的電氣設備及供電電纜的放電,只能在硐室瓦斯濃度在1%以下時才準進行)、懸掛接地線,操作手把上掛“有人工作,禁止合閘”警示牌后,才允許觸及電氣設備。、

第10條操作電壓電氣設備時,操作人員必須戴絕緣手套,穿高壓絕緣靴或站在絕緣臺上操作。操作知伏級電氣設備主回路時,操作人員必須戴絕緣手套或穿高絕緣靴,或站在絕緣臺上操作。127伏手持式電氣設備的操作手柄和工作中必須接觸的部分的絕緣應良好。

第11條井下電氣維修工工作期間,應攜帶電工常用工具、與電壓等級相符的驗電筆和便攜式瓦斯檢測儀。

第12條井下使用普通型儀表行測量時,應嚴格執行下列規定:

1、普通型攜帶式電氣測量儀表,只準在瓦斯濃度為1%以下的地點使用。

2、在測定設備或電纜約緣電阻后,必須將導體完全放電。

3、被測設備中有電子插件時,在測量絕緣電阻之前。必須拔下電子插件。

三、操作準備

第13條井下電氣維修工八井前應檢查、清點應帶的工具、儀表、零部件、材料、檢查驗電筆是否保持良好狀態。

第14條供電干線需停電檢修時,事先必須將停電時間及影響范圍通知有關區隊。

四、正常操作

第15條井下中央變電所(含水平變電所)、有值班員值班的采區變電所的高壓開關設備的操作,必須由值班員根據電氣工作票、倒閘操作票進行停電操作。單人值班的由維修工監護,無人值班的采區變電所、配電點,或移動變電站的操作,由檢修負責人安排熟悉供電系統的專人操作,由檢修負責人監護。

第16條對維修職責范圍內設備的維修質量,應達到《煤礦礦井電設備好標準》的要求,高低壓電纜的懸掛就符合有關《煤礦安全規程》中的要求。設備檢修或更換零部件后,應達到檢修標準要求。電纜接線盒的制作應符合有關工藝要求。

第17條饋電開關的短路、過負荷、漏電保護裝置應保持完好,整定值正確,動作可靠。

第18條移動變電站的安裝、運行、維修和管理必須按照煤炭部《煤礦井下1140伏電氣設備安全技術和運行的暫行規定》的要求執行,其漏電保護主、輔接地極的安裝、維護必須符合要求。

第19條各類電氣保護裝置應按裝置的技術要求和負載的有關參數正確整定和定期校驗。

第20條電流互感器二次回路不得開路,二次側接地線不準斷路。在電壓互感器二次回路進行通電試驗時,應采取措施防止由二次向一次反送電。

第21條在檢查和維修過程中,發現電氣設備失爆時,應立即停電進行處理。對在現場無法恢復的防爆設備,必須停止運行,并向有關領導匯報。

第22條電氣設備檢修中,不得任意改變原有端子序號、接線方式,不得甩掉原有的保護裝置,整定值不得任意修改。

第23條檢漏繼電器跳閘后,應查明跳閘原因和故障性質,及時排除后才能送電,禁止在甩掉檢漏繼電器的情況下,對供電系統強行送電。

第24條電氣設備的局部接地螺栓與接地引線的連接必須接觸可靠,不準有銹蝕。連接的螺母、墊片應鍍有防銹層,并有防松墊圈加以緊固。局部接地極和接地引線的截面尺寸、材質均應符合有關規程細則規定。

第25條;鎧裝電纜芯線連接必須采用冷壓連接方式,禁止采用綁扎方式。

第26條連接屏蔽電纜時,其半導體屏蔽層應先用三氯乙烯清洗劑(阻燃清洗劑)將導電顆粒洗干凈。對于金屬屏蔽層,不允許金屬絲刺破芯線絕緣層。屏蔽層剝離長度應大于國家標準規定的耐泄痕性d級絕緣的最小爬電距離的1.5~2倍。

第27條使用ZC―18型測量儀測量接地電阻時:

1、直線距被測接地極E'20米和40米處分別埋入電位探測針P'我電流探測針C'。

2、用導線將E'、P'、C'分別與搖表相應的E、P、C相連接。

3、儀表水平放置,調零位調節器使檢流計指針指在黑線上。

4、將倍率標度盤拔至乘10檔,慢慢轉動發電機手把,同時轉動測量標度盤,使檢流計指針指在黑線上。

5、當檢流計指針接近平衡時,加快發電機手把轉速至120轉/分鐘以上,調整測量標度盤使指針指在黑線上。

6、當測量標度盤讀數小于1時,將倍率標度盤置于乘1擋,再重新調測量標度盤。

7、標度盤讀數乘以倍率即為所測接地電阻值。

五、特殊操作

第28條凡有可能反送電的開關必須加鎖,開關上懸掛“小心反電”警示牌。如需反送電時,應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防止觸電事故和損壞設備。

第29條在同一饋電開關控制的系統中,有兩個及以上多點同時作業時,要分別懸掛“有人工作、嚴禁送電”的標志牌,并應有一個總負責人負責聯絡、協調各相關環節的工作進度。工作結束后、恢復送電前,必須由專人巡點檢查,全部完工并各自摘掉自己的停電標志牌后,方可送電。嚴禁約定時間送電。

第30條當發現有人觸電時,應迅速切斷電源或使觸電者迅速脫離帶電體,然后就地進行人工呼吸搶救,同時向地面調度室匯報。觸電者未完全恢復,醫生未到達之前不得中斷搶救。

第31條當發現電氣設備或電纜著火時,必須迅速切斷電源,使用電氣滅火器材或砂子滅火,并及時向調度室匯報。

六、收尾工作

第32條工作完畢后,工作負責人對修工作進行檢查驗收,拆除臨時接地線和摘掉停電牌,清點工具,確認無誤后,恢復正常供電。并對檢修設備進行試運

轉。

第33條每班工作結束升井后,必須向有關領導匯報工作情況,并認真填寫檢查維修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