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工業廠房噪聲控制措施

工業廠房噪聲控制措施

2024-07-16 閱讀 2014

噪聲會嚴重影響我們的睡眠質量,并會導致頭暈、頭痛、失眠、記憶力減退、神經衰弱、高血壓發等病例。如何控制制造車間噪音是保護作業人員健康的重要工作內容。

控制噪聲應從聲源、傳聲途徑和受聲體(工人)這三個環節采取技術措施。

1、控制和消除噪聲聲源是一項根本性措施。應盡可能通過工藝改革以無聲或產生低聲的設備和工藝代替高聲設備。如以焊代鉚,以液壓代替鍛造;加強機器維修或減掉不必要的部件,消除機器磨擦、碰撞等引起的噪聲;機器碰撞處有彈性材料代替金屬以緩沖撞擊力,機械撞擊處加橡膠襯墊或加銅錳合金等措施

2、合理進行廠區規劃和廠房設計。即在產生強噪聲車間與非噪聲車間及辦公室應有一定的距離或設防護帶,噪聲車間的窗戶應與非噪聲車間及辦公室呈90設計,噪聲車間內應盡可能將噪聲源集中并采取隔聲措施,室內裝設吸聲材料,墻壁表面裝設或涂抹吸聲材料以降低車間內的反射聲。

3、對局部噪聲源采取防噪聲措施,采用消聲裝置以隔離和封閉噪聲源;采用隔振裝置以防止噪聲通過固體向外傳播;采用環氧樹脂充填電機的轉子槽和定子之間的空隙,降低電磁性噪聲。

4、控制噪聲的傳播和反射:

(1)吸聲:作用多孔材料如玻璃棉、礦渣棉、泡沫塑料、毛氈棉絮等,裝飾在室內墻壁上或懸掛在空間,或制成吸聲屏;

(2)消聲:適用于降低空氣動力性噪聲,如各種風機、空壓機、內燃機等的進、排氣噪聲。根據噪聲的頻譜特點設計的消聲器有三類:阻性消聲器、抗性消聲器和阻抗復合式消聲器。

(3)隔聲:用一定材料、結構和裝置將聲源封閉起來,如隔聲墻、隔聲室、隔聲罩、隔聲門窗地板等。

(4)阻尼、隔振—阻尼是用瀝清、涂料等涂沫在風管的管壁上,減少管壁的振動,隔振是在噪聲源安裝的基礎、地面及墻壁等處裝設減振裝置和防振結構。如在鍛錘地座上安裝防振橡膠墊,在立柱的管內充填沙子等。

5、個體防護:由于技術上或經濟上的原因,崗位噪聲超過國家衛生標準的職工,必須采用個人佩戴的耳塞、耳罩或頭盔來保護聽力。耳塞、耳罩由軟塑料、軟橡膠或纖維棉制成。佩戴合適型號的耳塞、耳罩、隔聲效果可降低達20—40db(a)。

6、定期對接觸噪聲的工人進行聽力及全身的健康檢查,如發現高頻段聽力持久性下降并超過了正常波動范圍(15—20db),應及早調離噪聲作業崗位。新工人就業前體檢,凡有感音性耳聾及明顯心血管、神經系統器質性疾病者,不宜從事噪聲作業。

7、建立合理的勞動休息制度,如實現工間休息或隔聲室休息,盡量縮短在高噪聲環境的工作時間。定期對車間噪聲進行監測,并對產生嚴重噪聲危害的車間進行衛生監督,促其積極采取措施降低噪聲,以符合噪聲衛生標準的要求。

篇2:裝飾裝飾項目降低環境污染噪聲控制措施

裝飾裝飾項目降低環境污染和噪聲的控制措施

一、施工現場防塵措施:

(1)水泥及其它可飛揚的細顆散體材料安排在庫內存放,運輸和卸載時做到寧慢勿散,以防止遺灑飛揚。

(2)生活區內的食堂大灶的煙囪加高,使排煙符合有關部門的排放標準。

二、防止水污染措施

(1)施工現場的臨時食堂設置簡易有效的隔油裝置,使污水經過隔油處理后排入下水道。平時加強管理,定期掏油清理。

(2)施工現場設置專用的油漆油料庫及其加工場地,其內嚴禁放置其它物資,地面和墻面下部做防滲漏處理,存儲、使用均要專人負責,防止跑、冒、滴、漏。

(3)禁止將有毒有害廢棄物排入下水道或埋地處理,以免污染地下

三、施工現場防噪聲措施

(1)施工現場提倡文明施工,樹立健全控制人為噪聲的管理制度,盡量減少人為的大聲喧嘩增強全體施工人員防噪聲擾民的自覺意識。

(2)涉及產生強噪聲的成品、半成品加工、制作作業(如預制構件、門窗制作、石材加工等),應盡可能在工廠、車間完成,減少施工現場加工制作產生的噪聲。

(3)對強噪聲機械設備(如電鋸、電刨、砂輪機等),要設置封閉棚或吸音板,以減少噪聲的擴散,或僅在晝間施工。

篇3:化工設計噪聲控制安全防護措施

1.化工建設項目設計與廠區噪聲控制標準應符合《工業企業噪聲控制設計規范》(GBJ87)。

2.化工建設項目噪聲(或振動)控制設計應根據生產工藝特點和設備性質,采取綜合防治措施,采用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以及生產過程機械化、自動化和密閉化,實現遠距離或隔離操作。

3.在滿足生產的條件下,總圖布置應結合聲學因素合理規劃,宜將高噪聲區和低噪聲區分開布置,噪聲污染區遠離生活區,并充分利用地物、建(構)筑物等自然屏障阻滯噪聲(或振動)的傳播。

4.化工設計中選定的各類機械設備應有噪聲(必要時加振動)指標,設計中應選用低噪聲的機械設備,對單機超標的噪聲源,在設計中應根據噪聲源特性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使噪聲(和振動)符合國家標準和有關規定。

化工設計中,由于較強振動或沖擊引起固體聲傳播及振動輻射噪聲的機械設備,或振動對人員、機械設備運行,及周圍環境產生影響干擾時,應采取防振和隔振設計。

高噪聲作業區工作的操作人員必須配備必要的個人噪聲防護用具,防噪音耳塞、防噪音耳罩等,必要時應設置隔音操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