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振動的來源防護措施

振動的來源防護措施

2024-07-16 閱讀 3226

(一)、產生振動的機械

在生產過程中,生產設備、工具產生的振動稱為生產性振動。產生振動的機械有鍛造機、沖壓機、壓縮機、振動機、送風機和打夯機等。在生產中手臂振動所造成的危害,較為明顯和嚴重,國家已將手臂振動的局部振動病列為職業病。

存在手臂振動的生產作業主要有以下幾類。①操作錘打工具。如操作鑿巖機、空氣錘、篩選機、風鏟、搗固機和鉚釘機等;②手持轉動工具,如操作電鉆、風鉆、噴砂機、金剛砂拋光機和鉆孑L機等。⑧使用固定輪轉工具,如使用砂輪機、拋光機、球磨機和電鋸等;④駕駛交通運輸車輛與使用農業機械,如駕駛汽車、使用脫粒機。

(二)、振動的控制措施

(1)、控制振動源。應在設計、制造生產工具和機械時采用減振措施,使振動降低到對人體無害水平。

(2)、改革工藝,采用減震和隔振等措施。如采用焊接等新工藝代替鉚接工藝;采用水力清砂代替風鏟清砂;工具的金屬部件采用塑料或橡膠材料,減少撞擊振動。

(3)、限制作業時間和振動強度。

(4)、改善作業環境,加強個體防護及健康監護。

【例題】單項選擇題

生產性噪聲一般聲級較高,有的作業地點可高達120~130dB(A)、。據調查,我國生產場所的噪聲聲級超過()dB(A)、者占32-42%,中高頻噪聲占比例最大。

A.80B.90C.100D.110〖答案〗B

篇2:振動放礦工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一)、上班前,必須穿戴好勞動保護用品,下井前穿好膠靴,帶好手電和有關作業工具。

(二)、作業前,檢查清理巷道,維護斗川的閘門及安全設施,使之保持完好。

(三)、放礦作業

1、放礦時,閘門前禁止行人通過或停留。

2、閘門附近發生堵塞時,應關閉閘門,在側面用風管吹或用撬棍撬;嚴禁站在斗門正前方處理,若發生跑斗,必須從安全通道撤離。

3、放礦時,禁止將礦車裝得過滿。

4、在正常情況下,溜井不能全部放空,井內應留3米左右的墊層。

5、發現溜井內有涌水、稀泥等險情,應撤離工作現場。

6、用爆破法處理堵斗,必須遵守《爆破安全規程》,一人操作,一人安全監護。

7、爆破前,通向閘門的道口必須設警戒人員并通知溜井上部作業人員躲避。

8、必須采用火雷管在溜井閘門外起爆導爆索,導火索的長度不小于1.2米。

9、處理堵塞的溜井時,必須認真遵守爆破材料的領取、運送、加工和退庫制度。

10、放礦結束,必須認真清理現場的礦、渣、雜物。

11、不準在窄巷內行走,嚴禁坐在軌道上休息。

篇3:振動篩操作工安全操作規程

1.在工作前應檢查振動篩的緊固件、連接件、振動輪、拉簧等有否松動及裂紋,電氣保護線應完好。對粉料的除塵裝置,通風裝置在靜態檢查合格后,再進行試運轉。

2.在運行中,發現雜物需要掏篩時,必須將電源切斷后,再用工具清除。如果操作者需要進入內部掏篩,必須設人監護。

3.通風除塵裝置在粉料振動、顆粒分級和排渣的過程中,必須保持完好。若出現泄漏應及時修理,不得帶病運行。泥漿振動篩應防止泥漿飛濺或跑漿,影響作業環境,應及時修補好。少量的泥漿及粉料泄漏到工作通道應隨時清除。

4.遵守電瓷工一般安全操作規程。

——摘自《機械工人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檔案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