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處理成套設備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水泵操作規程
一、工作前的準備
1、經過安全和本工種專業技術培訓,通過考試取得合格證后,持證上崗。
2、熟悉水泵的工作原理、本廢氣治理工藝流程的水管路布置及其工藝要求。
3、熟悉本崗位水泵的結構、性能、技術特征,零部部件的名稱和作用、維護保養方法及安全用電知識。
4、熟練掌握水泵的操作技術,熟悉崗位設備的檢查、維護和一般故障的排除方法。
5、嚴格執行《安全規程》、崗位責任制、班制度和其他有關規定。
6、上崗時,按規定穿戴好勞保用品。
7、了解水池的水位情況,并檢查水管及閥門開關情況。
8、按《機電設備檢查通則》要求對設備進行一般性檢查,并進一步檢查:
9、檢查泵的基礎螺栓是否松動。
10、注油器及各軸承的潤滑情況,油量應充足、油質應符合要求。
11、盤根應嚴密、均勻,密封壓蓋應牢固、無偏斜。
12、吸水網、底閥應完好不堵塞。
13、閥門應處于規定位置。
14、先人工盤轉聯軸節1-2圈,如轉不動,嚴禁開車。
二、基本操作方法
1、檢查確定無誤后,方可開車。
2、開泵的程序:開泵前先向泵內灌水,同時將泵上的放氣閥門打開,待氣排凈且冒出水時,表明泵己灌滿水,即可將排氣閥門和灌水閥門關上,關上出水閥門,啟動電機開泵,待運轉正常后,緩慢打開出水管閥門直至正常排水,注意電流的變化情況,水泵不得超負荷使用。
3、注意檢查電動機的聲響、振動和溫升情況。
4、密切注意各軸承的潤滑情況和溫升變化,經常檢查并保持吸水管不漏氣、底閥不堵塞。
5、注意水池內水位變化,正常情況下應保持水池內水位基本穩定。
6、檢查盤根的密封情況,緊度應是每分鐘滴水1-20滴為宜。
7、發現排水量不足或不上水時,應停泵檢查:葉輪是否受卡或過度磨損:盤根是否漏氣:吸水網是否堵塞等,發現上述任何一種情況,均要及時處理。
8、聽到噪音或不正常音響時,應立即停車,檢查原因。
9、電機檢修、更換或長期停運再開時,注意檢查葉輪的旋轉方向。
10、關閉出水管閥門,然后再停泵。
11、停車后對水泵、開關、各儀表及管道、閥門進行一次檢查,發現異常情況及時處理。
12、檢查盤根的密封情況,漏水嚴重的要調整或更換。
13、定期清理水倉,尤其要檢查和清理吸水罩和底閥。
14、利用停車時間按“四無”、“五不漏”要求,對設備進行維護保養,并清理設備和環境衛生。
15、按規定填寫崗位記錄,做好交接班工作。
三、安全注意事項
1、不得在無水情況下運行。
2、不得在出水閥閉死情況下長期運行。
3、運行中,吸水管淹沒深度不得小于0.5m。
篇2:污水處理廠司機安全職責
1、熟悉所駕駛車輛的性能,掌握各種條件下操作要領及排除常見故障的技能。
2、自覺遵守交通規則,服從交通警察的指揮和檢查。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確保行車安全。
3、嚴格執行車輛管理、一使用的規定,服從領導及生產的統一調度。
4、積極參加安全活動,認真學習有關交通安全文件,遵章守紀,養成良好的駕駛作風。
5、嚴禁酒后駕車和違章駕駛,不把車交給無“兩證’’的人員駕駛。
6、愛護車輛裝備,按時完成規定的保養作業,經常保持車況良好,工具附件無損壞丟失,確保車輛具備安全行車的必要條件。
7、熟悉并保管好隨車的滅火器材。
8、認真做好出車前、途中、回公司后的例行保養和檢查,加強專業知識學習,不斷提高自己安全意識及技能水平。
9、有權拒絕違章作業的指令,對他人違章作業加以勸阻和制止。
10、一旦發生事故,立即采取安全及搶救措施,防止勢態擴大,保護好現場,同時立即向上級匯報。
篇3:污水處理處安全職責
1環保站由質安部直接領導,負責全公司的環保工作。
2認真貫徹執行國家及上級有關環境保護的政策、法令、指示,并督促檢查執行情況。
3負責環境保護污染防治工作,保證環保設施安全正常運行,確保其治污效果,保證“三廢”達標排放。
4負責對廢水等進行采樣監測,隨時掌握排污狀況,及時發現排污存在的問題,會同有關單位整改。
5負責對本單位新工人進行二、三級和員工換崗的安全教育考核,并做好記錄。
6要經常對所屬各崗位進行安全檢查,及時查處事故隱患和違反安全規程的行為,保證安全生產。
7對本單位所發生的事故,要及時查明原因,分清責任,按規定寫出事故報告,在三天內報事故主管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