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軸式沖擊錘式破碎機安全操作規程
1、操作者應熟悉設備的規格型號和主要性能參數和適用范圍等要求,嚴禁超性能、超范圍使用。
2、設備工作前要先認真檢查地腳螺栓及襯板螺栓,筒體合口螺栓等聯接件有無松動,缺少現象。
3、起動設備時,應先開動破碎機后的輸送設備,然后起動破碎機,并檢查確認運行平穩后方可投入破碎物料,投料要均勻,不得過載。
4、操作者在破碎機工作過程中,要經常巡回檢查機體的穩定性,并注意從機器運行的聲音去判定機器內的物料特征。
5、本機運轉時,還應經常注意檢查軸承的溫度(一般不得超過75℃)。
6、本機適應破碎干脆性物料,進料濕度一般不得大于3%,當粘濕物料進入機內時,會粘附在轉子和反擊板上,影響破碎效果,嚴重時會導致機器超載造成零部件的損壞,當進入粘濕物料時,破碎機內的聲音由清脆變為滯重。
7、本機使用過程中,隨著錘頭,反擊板等易損件的磨損,排料粒度會逐漸變大,因此,當排料粒度不能符合要求時,要及時打開機器檢查,如錘頭等磨損較嚴重,應及時調整更換。
8、生產過程中,排料口不得有堵塞現象,以免造成悶車發生事故。
9、停機前要先停止加料,并待破碎腔內物料排凈無破碎響聲后方可停機。
10、當本機在生產過程中出現轉速下降,破碎腔內有異常聲響,機體振動及軸承溫度偏高等異常情況時,均應及時停機,查明原因并排除故障后方可開機。
11、本機要定期檢查和保養,各軸承潤滑點每班加注潤滑油脂一次。
12、檢查設備應在機器停穩后并切斷電源時,方可打開機體進行操作,控制柜上要掛“檢修作業牌”。
13、正常生產時,不得打開觀察孔和松開機體合口螺栓。
14、要確保皮帶護罩等防護設施的齊全可靠及設備周圍環境清潔整齊。
15、操作者巡視設備的時間間隔不應超過1小時。
篇2:密封錘式破碎機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1范圍
本規程規定了KERP-250×360型密封錘式破碎機的性能指標、操作前準備、操作程序及安全注意事項。
本規程適用于制煤樣崗位。
2性能指標
制造廠家:*******
給料粒度:≤150mm,出料粒度:≤13-3mm
電機:Y112M-4.4KW
3操作前準備
3.1上崗前必須穿戴好工作服、工作帽、防塵口罩、布手套和絕緣鞋等。認真執行安全“三同時”和“三十秒操作法”,操作時精力集中,防止事故發生。
3.2進入破碎機的料樣,須嚴格檢查煤是否混有鐵釘、鐵塊、木塊、塑料等雜物,發現有雜物時要將其清除或易爆炸物等撿出,以免發生意外事故。
3.3如果有直徑超出13mm的煤塊,須用錘子砸碎至直徑小于13mm。
3.4仔細檢查皮帶輪的防護罩是否牢固,傳動皮帶的松緊程度是否適宜,接樣器是否密封。機器各部正常后方可啟動。
3.5接通電閘箱內該機電源。
4操作程序
4.1首先將破碎機空運轉1-2分鐘后按紅色按鈕停機,檢查是否有異常噪聲。有異常立即找檢修人員查明原因并消除后方可使用。
4.2制樣時,先將煤樣加入進料斗內,加蓋密封后,按下綠色啟動按鈕,待電機運轉正常后,再將加料斗閘門手柄緩緩向上提起,使料樣均勻進入破碎腔內。
4.3在制樣過程中,操作人員應根據料樣的多少,將料樣逐次裝入加料斗內,每當加料斗內的一批料樣破碎完畢后應及時按紅色按鈕停機,抽出接樣器,將料樣倒出,然后按上述步驟循環作業,直至料樣全部破碎完畢。
4.4加料斗內的料樣完全破碎后,按紅色按鈕停機,并將電閘箱內該機電源斷開。
4.5料樣完全破碎后,接樣器所接取的全部煤樣用二分器縮分至7.5kg,一邊的煤樣稍加混合攤平后立即用九點法縮取全水分煤樣;另一邊的煤樣繼續用雙輥破碎機破碎到所需粒度。
4.6清理機器及破碎腔。
5安全注意事項
5.1按電機按鈕時必須要保持手及手套清潔干燥,在電機運轉及未停穩之前絕對禁止手和抹布接近機器運轉部位。在沒有接到啟動號令前,手不得放在電機開關上,防止誤操作發生。
5.2制煤間內嚴禁吸煙。
5.3根據運轉情況,對主軸兩端的軸承要適當潤滑,每周規定對主軸兩端的軸承上一次潤滑油。
5.4在破碎過程中,若有卡塞現象應立即按紅色按鈕停機,并將電閘箱內該機電源斷開,嚴禁開機清掏。
5.5設備運行時嚴禁用手及身體各部位接觸對輪皮帶及轉動機械部分,禁止運行中加油校驗調試。
5.6不允許擅自拆卸制樣設備。
5.7制樣設備運轉時,不允許離開現場。
篇3:錘式破碎機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每個運轉臺班次,都要清除破碎機內及周圍阻礙運轉的雜物。擰緊各部位螺栓,檢查聯軸器裝配是否完好。
破碎機轉子是高速旋轉裝置,慣性力很大,不準站在轉子慣性力作用線方面以內操作開關等裝置。
操作油浸變阻器時,經過每級停留時間不得超過3秒鐘,也不許過快。
加料必須連續,并均勻分布在轉子軸全長上。發現諸料要停機排除。停機前應先停止給料。當料塊完全排出,轉子變為空轉時,電動機才能停轉。
注意破碎機的振動,發現有異常音響或振動時,應立即停機處理。
破碎機運轉時,嚴禁打開機體兩側的檢查門。禁止往軸承內注油。
定期檢查易損件磨損程度,如磨損超過限度,應不允許機器帶病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