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燃機修理工安全操作規程
1.工作環境應干燥整潔,不堵塞通道。
2.多人操作工作臺,中間應設防護網,相對操作時雙方就錯開。
3.清洗用油、潤滑油、廢機油,必須按指定地點存放。廢油、棉紗、手套、油紙等不準隨地亂丟。
4.扁鏟、沖子、錘子等尾部不準淬火,出現卷邊,裂紋、毛剌等,應及時清除,防止鐵屑飛出傷人,活動扳手不準反方向使用。
5.用臺鉗夾工器件,應夾緊夾牢,所夾工作,不得超過鉗口最大行程三分之二。
6.機械解體,要用支架,架穩墊實,有回轉機構者要卡死。
7.修理機械應選擇平坦堅實地點停放,支撐要牢固楔緊。
8.架空試車時不準在車輛下面工作或檢查,不準在前方站立。
9.檢修有毒、易燃、易爆物的容器或設備時,應先嚴格清洗;使內部有害物質揮以干凈。在容器內工作,必須通風良好,外面有人監護。
10.焊補容器,必須先將容器內有害物質沖洗干凈,放置24小時后待毒氣體揮發干凈后,方可焊補。
11.在容器內焊接作業,人體不可接觸焊件,使用12伏照明燈,以免發生觸電事故。
12.在容器內作業,時間不宜太久。應適時外出呼吸新鮮空氣;最好有二人輪流,一人工作,另一人在外休息并監護。
13.檢修中的機械,應懸掛有“正在修理,禁止開動”的警示牌。未經允許一律不準發動或轉動。檢修中不準將手伸進齒輪箱,或用手找正對孔。
14.試車時應隨時注意各種儀表、聲響、嗅味,發現其它不正常時,應立即停車檢查。
15.停車檢查,首先將閘刀拉下,取出溶絲(片)或將開關箱加鎖,以免誤合閘發生事故。
16.使用千斤頂應注意下列事項:
(1)千斤頂應符合起重噸位,嚴格檢查柱軸,螺紋手柄,防滑輪等無損壞、脫節方可使用;
(2)平行千斤頂應設安全手柄;螺旋千斤頂應設自動控制閘,并設有防止螺旋齒桿被頂出的安全裝置;
(3)液壓千斤頂應設逆止閥隔板;
(4)千斤頂不得超負荷起重,螺絲桿的伸出距離,不準超過全行程的三分之二;
(5)兩個以上千斤頂同時頂升一件重物時,要有專人指揮,行動要一致,以保持物體的平穩。
17.修理人員應堅守崗位,發動機未停止前,不得隨意離開。
18.按照不同季節及氣溫變化,發動機未停止前,不得隨意離開。
19.檢查發動機油底殼,噴油泵,調速器,齒輪箱等部件,如有缺陷及時修理。
20.詳細檢查軸箱彈簧裝置,如有折斷、裂痕、位移等情況,應設法調整修理或更換。
21.檢查噴油泵、傳動軸、連接盤有無松動,位置是否正確,必要時重新校正噴油提前角,直至符合要求。
22.檢查離合器、杠桿,與推動軸承的間距應符合規定,離合器應能正確接合或脫開。
23.檢查各油、水管路接頭,應無滲漏;進、排氣管及氣缸墊片,應不漏氣。如有漏氣現象,應設法修理,排除故障。
24.檢查機車各部分螺絲,如有松動,應及時擰緊。
25.未修理完的部件,應向下一班人員交待清楚,由接班負責完成。
篇2:汽車修理工崗位職責工作內容
汽車修理工職位要求
高中畢業(含同等學力)
汽車修理工崗位職責/工作內容
(1)鉗工常用設備、工具、量具、儀表的名稱、規格、用途和使用方法。
(2)測量、劃線、鏨削、銼削、鋸割、鉆孔、攻絲、套絲、刮削、研磨等鉗工操作基本知識。
篇3:設備修理工安全操作規程
1、嚴格遵守勞動紀律,穿戴好勞動保護用品。
2、嚴格遵守設備修理工作作業標準。
3、各種工具、工件應放置在穩固、安全的位置,高處作業應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嚴禁工具、工件臨邊擺放。
4、檢修時必須確認安全防護裝置、器具完好無損后,方可進入檢修部位實施作業。
5、交叉作業時,必須制定完善的安全措施,并確定專人負責指揮協調。
6、吊裝作業時應劃定危險范圍,禁止人員進入,并有專人指揮吊裝作業。
7、嚴格管理使用清洗用柴油、汽油,避免火災。
8、使用電源必須由電工搭接,禁止私拉亂接。
9、工作場所的工業垃圾、廢油、廢水要及時清理。
10、檢修完畢,必須恢復安全防護裝置,做到工完、料盡、場地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