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操作工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1、攪拌機必須安置在堅實的地方,用支架或支腳筒架穩,不準以輪胎代替支撐。
2、開動攪拌機前應檢查離合器,制動器、鋼絲繩等良好,滾筒內不得有異物。
3、進料斗升起時,嚴禁任何人在料斗下通過或停留,工作完畢將料斗固定好。
4、運轉時,嚴禁將工具伸進滾筒內。
5、現場檢修時,應固定好料斗,切斷電源進入滾筒時,外面應有人監護。
6、卷揚機應安裝在平整堅實,視野良好的地方,機身和地錨必須牢固,卷揚筒與導向滑輪中心線應垂直對正,卷揚機距離滑輪一般應不小于15米。
7、作業前,應檢查鋼絲繩、離合器、制動器、保險裝置及傳動滑輪,確認可靠后,方可操作。
8、鋼絲繩在卷筒上必須排列整齊,作業中最少需保留3圈。
9、作業時,不準有人跨越卷揚機的鋼絲繩。
10、吊籃嚴禁乘人,吊籃下嚴禁站人和穿行。
11、上吊籃提運物品時,請使用雙桿保險。
12、操作時,嚴禁擅離崗位。
13、工作中要服從指揮,信號不明或可能引起事故時,應暫停操作,待弄清情況后方可繼續作業。
14、作業中突然停電,應立即拉開閘刀,并將運送物件放下。
15、停機后,做好清潔潤滑、緊固、防雨、加鎖等工作后方可離開。
16、機械運轉正常后,方準斷料。斷料時,手與刀片前進時禁止送料。
17、切長鋼筋應有專人扶住,切短鋼筋用套管或鉗子夾料,不得用手直接送料。
18、切斷機旁應設放料臺,機械運轉中嚴禁用手直接清除刀口附近的短頭和雜物,在鋼筋擺動的范圍和刀口附近,非操作人員不得停留。
19、機械上不準堆放物體,以防機械震動落入機體。
20、鋼筋裝入壓滾,手與滾筒應保持一定的距離,機器運轉中不得調整滾筒,嚴禁戴手套操作。
21、鋼筋調直到末端時,人員必須躲開,以防甩動傷人。
22、短于2米或直徑大于9毫米的鋼筋調直,應低速加工。
23、鋼筋要貼緊擋板,注意放入扦頭的位置和回轉方向,不得錯開。
24、彎曲長鋼筋,應有專人扶住,并站在鋼筋彎曲方向的外側,互相配合,不得拖拉。
25、調頭彎曲,防止碰撞人和物,更換扦頭、加油和清理,必須停機后進行。
26、平刨機必須有安全防護裝置,否則禁止使用。
27、刨厚度小于1.5cm,長度小于30cm的木料時,必須用壓板或推棍,禁止用手推進。
28、換刀片應拉閘斷電或摘掉皮帶,緊固刀片的螺釘應嵌入槽內,并離刀背不少于10毫米。
29、機床只準采用單向開關,不準采用倒順雙向開關,三、四面刨,要按順序開動。
30、送料和接料不準戴手套,并應站在機床的一側,刨削量不得超過5毫米。
31、進料必須平直,發現材料走橫或卡住,應停機,降低臺面撥正,送料時,手指必須離開滾筒20毫米以外,接料必須待料走出臺面。
32、刨短料長度不得短于前后壓滾的距離,厚度小于1厘米的木料,必須墊托板。
篇2:氣站操作工安全生產責任
(1)認真貫徹執行國家和上級的安全生產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和制度。
(2)在班長領導下負責轄內工藝操作工作。
(3)參加制訂、修訂、完善本崗位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技術規程,并嚴格執行。
(4)負責追蹤檢查出氣站隱患,并記錄在帳。
(5)嚴格按照操作規程作業。
(6)負責發現并消除氣站設備工藝流程故障,安排隱患故障整改處理具體日期,對隱患故障進行整改處理。
(7)對因個人職責范圍內未檢查出的氣站設備工藝安全隱患造成的事故負責。
(8)接受氣站作業安全教育,有責任、有義務第一時間消滅身邊的安全隱患和事故苗頭,有責任、有義務無條件參加公司安排的合理搶險任務。
(9)認識氣站生產工藝操作過程中所有可能出現的風險,并做好班前、班中、班后安全檢查,做好檢查記錄。
(10)正確使用安全防護用品及消防滅火器材。
(11)有權拒絕違章指揮及制止違章作業。
(12)不傷害自己、不傷害他人、不被他人傷害,對自身安全負責。
篇3:操作工一般人員安全職責
1、認真學習、貫徹執行各項安全生產操作規程、規章制度、紀律和有關指示,不違章作業,對本崗位的安全生產負責。
2、嚴格遵守安全生產操作規程、工藝紀律,不違章作業;有權制止違章作業、抵制違章指揮,并及時向領導報告。
3、對所屬生產設備、安全設施、消防器材、防護用品及一切工具等經常進行檢查,使其保持良好運行或狀態。
4、嚴格遵守巡回檢查制度,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并且認真做好臺帳記錄。
5、正確分析、判斷和處理各種事故苗頭,把事故消除在萌芽狀態。
6、自覺按照公司規定穿戴防護用品,做到安全、衛生、文明生產。
7、發生事故時須及時報告,迅速按照應急救援預案參與搶險,要注意保護自己和他人的人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