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攪拌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一、作業前攪拌機和澆注的基底、模型板均應清洗干凈,跳板和跑道、腳手架、支撐等均應搭設牢固,徹底清除通道上的障礙物。
二、每日工作前,應詳細檢查跳板、通道是否安全,機械運轉是否良好,卷揚機的鋼絲繩及吊斗是否完好,確認安全后方可進行施工。
三、攪拌機工作臺應搭設牢固,堆料不能堆得過多,卷揚塔上部出灰口和卷揚機操作地點應設防護棚。
四、卷揚機距卷揚塔不得少于6m,卷揚機和攪拌機的齒輪和皮帶部位應安設防護罩。
五、攪拌機轉動時,嚴禁將鐵鍬伸入機器內扒灰,如須進入扒灰或修理時,應拉開電閘停車后進行,每日工作結束,必須將電閘箱鎖好,如停電時也應拉開電閘,以免發生故障。
六、在攪拌機平臺上操作的人員,應將衣服袖口、褲腳扎好以免被機器卷入絞傷人。
七、吊斗內不準坐人,并嚴禁探頭進入卷揚塔內。清理卷揚塔內部時,要在卷揚塔上部兩側用12—16mm的鋼筋鉤子搭掛在腳手架上,以免吊斗落下。
八、從事卷揚機垂直運輸的工人,必須注意與裝卸工人保持密切聯系,一般可設置紅綠燈或紅黃信號旗,并設專人指揮,上下人員看不見時,必須安設電鈴,以便根據信號互相配合聯系升降。
篇2:攪拌站機械設備安全管理制度
一、為了提高混凝土攪拌站機械設備綜合效益和壽數,保證機械設備的施工安全,更好地為工程施工效勞,機械設備的運用有必要堅持以下管理準則:
1、樹立健全機械設備的作業運用和修理記錄臺帳。
2、展開勞動競賽活動,推進機械設備運用和施工出產標準化作業。
3、有必要按規則的功能指標規模運用,禁止不合理運用機械。
4、運用時要保證人身及機械安全,禁止超負荷作業或帶病作業。
5、機械運用的燃油、潤滑油(脂)、液壓油有必要契合機械運用說明中的規則,電壓等級有必要契合規則。
6、機械設備的操作人員有必要持有有關崗位上崗證書方可上崗,并嚴厲按其操作規程進行操作,做好運用(行車)記錄,為機械設備修理養護供給實在根據。
7、機械操作人員有必要遵從調度的指揮,保證作業質量,與施工密切配合,及時完成任務。
8、加強機械的修理養護和查看作業,除按規則進行平常養護外,應加強機械設備的強制性養護作業,保證機械設備的完好率,充分發揮機械設備的功率,滿意施工出產的需求。
二、運用的根本準則:
1、運用機械有必要實施“兩定三包”準則(即定人、定機、包養護、包保管、包運用),操作人員相對安穩,調整操作人員應征得設備管理部門贊同后方可辦理。
2、凡運用機械均應專人負責保管,多人操作的大型機械實施司機長負責制,小型機械可設專人兼管數臺。
3、機械操作人員要做到三懂四會(懂結構、懂原理、懂功能、會運用、會養護、會查看、會排除故障),嚴厲依照安全技術操作規程進行操作,并按規則平常的養護作業。
4、機械操作人員中有必要堅守崗位,保證機械正常運轉。
三、防護辦法:
1、易發作風險場所,應樹立正告象征及樹立場所安全準則。
2、油庫等易發作火災場所,應樹立防火象征,采納嚴厲有效的防火辦法,并禁止吸煙,專人值勤。
3、露出于機體外部的運動組織,部件或高溫、高壓帶電等有能夠傷人的部分應裝防護罩等安全設備。
4、所有電器設備都應按《電力設備接地規劃技術規程》作好接地、接零,或加漏電保護器。
5、機械會集場所,要有防火及防盜辦法。
6、冬天施工,留意防寒、防凍作業;進入隆冬天節前備好防凍、防滑設備,做好防凍防滑辦法,機械采納防凍辦法后要懸掛象征;行走類水冷機械設備(如轎車)夜間做好放水防凍作業,有條件的可在水箱中按份額增加防凍液進行防凍防護。
7、留意機械防雨、防洪及防風作業,要采納辦法避免機電設備及輸電線路因洪水、風災及石方爆破形成的損失。
篇3:機械攪拌混凝土投料順序規程
機械攪拌混凝土的投料順序
機械攪拌混凝土的投料順序有一次投料法和二次投料法
一次投料法是指先在料斗中加入石子,再加水泥和砂-對于自落式的攪拌機,需先在筒內加部分水,然后陸續加水;對于強制式的攪拌機,因下料口在下部,不能先加水,應在投放干料的同時,緩慢、均勻分散的加水。
二次投料法又分預拌水泥砂漿法、預拌水泥凈漿法和水泥裹砂法,投料順序分別為1法:水泥+砂+水投入攪拌,再加入石子。2法:水泥+水投入攪拌再加入砂、石。3法:全部石子、砂和70%水投入攪拌10-20秒,再加入全部水泥攪拌30秒,最后加入剩下的30%水攪拌60秒。
生產混凝土采用的二次投料法,是在傳統的一次投料法基礎上將投料順序,攪拌方式上變動而形成的。其最根本的優點,在于采用此辦法生產混凝土克服了水泥漿難以把砂石完全均勻包裹的缺陷,從而達到增加混凝土強度或是節約水泥的目的。
人工拌和不推薦,要用的話先把砂水泥混合,再放入石子攪拌均勻,最后把料堆扒成槽形,加入一半水拌勻后,再加入另一半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