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數控車工安全操作規程

數控車工安全操作規程

2024-07-16 閱讀 5413

1、進入數控車削場地后,應服從安排,不得擅自啟動或操作車床數控系統。

2、按規定穿戴好勞動保護用品。

3、不準穿高跟鞋、拖鞋上崗,不允許戴手套和圍巾進行操作。

4、開機床前,應仔細檢查車床各部分機構是否完好,各傳動手柄、變速手柄的位置是否正確,還應按要求認真對數控機床進行潤滑保養。

5、操作數控系統面板時,對各按鍵及開關的操作不得用力過猛,更不允許用扳手或其它工具進行操作。

6、完成對刀后,要做模擬換刀試驗,以防止正式操作時發生撞壞刀具、工件或設備等事故。

7、在數控車削過程中,因觀察加工過程的時間多于操作時間,所以一定要選擇好操作者的觀察位置,不允許隨意離開崗位,以確保安全。

8、操作數控系統面板及操作數控機床時,嚴禁兩人同時操作。

9、自動運行加工時,操作者應集中思想,左手手指應放在程序停止按鈕上,眼睛觀察刀尖運動情況,右手控制修調開關,控制機床拖板運行速率,發現問題及時按下程序停止按鈕,以確保刀具和數控機床安全,防止各類事故發生。

10、結束時,除了按規定保養數控機床外,還應認真做好交接班工作,必要時應做好文字記錄。

收貨部制度

篇2:數控車工班安全管理制度

一、班組長安全生產職責

1、認真執行《安全生產法》和其他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以及本企業的規章制度等,對所轄生產范圍工人的安全健康負責。

2、經常教育和檢查班組工人正確使用機器設備、電氣設備、工夾具、原材料、安全裝置、個人勞動防護用品等,注意機器設備等處于良好狀態,并清除一切可能引起傷亡事故的因素。

3、督促檢查工作地點安全衛生,并保持成品、半成品、材料及廢料的合理放置,確保道路暢通。

4、對班組工人進行安全操作方法指導,并檢查其遵守安全技術操作規程的情況。

5、有權拒絕任何人違章指揮和強令冒險作業,并及時向上級報告。

6、負責對新進從業人員(包括實習、代培訓、外來人員)進行崗位安全教育。

7、如發生傷亡事故,立即報告,組織搶救,并保護現場,參與事故調查、分析原因,提出改進措施。

8、負責《安全承諾》落實到每個職工。

9、搞好生產設備、安全裝置、消防設施、防護器材和急救器具的檢查維護工作,并能教會班組人員正確使用滅火器材。

二、兼職安全員職責

1、協助班組長認真貫徹執行《安全生產法》和其他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以及本企業的規章制度等,對工人的安全健康負責。

2、協助班組長一起教育和檢查工人正確使用各種設備、正確使用勞防用品,消除不安全因素。

3、檢查作業環境和勞動條件,作業場所要整齊清潔,成品、半成品、材料、廢料等放置合理。

4、對工人的操作行為要加強檢查和指導,督促工人嚴格遵守各項規章制度。

5、有權同班組長一起拒絕違章指揮和強令冒險作業,并應及時向上級報告。

6、有權制止可能造成危及職工安全與健康的緊急情況,并向班組長報告。

7、如發生傷亡事故,應協助組長進行搶救傷員,迅速報告有關部門,參與事故調查,分析事故原因,提出整改意見。

8、督促職工認真執行《安全承諾》。

9、協助班組長對消防設施、防護器材和急救器具的檢查維護工作,并能教會班組人員正確使用滅火器材。

三、生產工人安全職責

1、遵守各自工種的安全操作規程,確保不違章作業,不冒險蠻干。

2、遵守有關設備維護保養制度中職工應做到的條款,對設備安全與正常運轉盡到責任。

四、班組安全檢查制

1、由班組長、安全員每日三次的全員安全檢查,即班前、班中、班后檢查。

2、由班組長、安全員帶領班組成員,參加班組區域安全周檢查,并做好記錄。

3、發現隱患,按照“三定四不推”原則做好整改工作。

五、班組安全學習教育制

1、組織班組人員學習《安全生產法》和其他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以及本企業的各項安全生產規章和制度。

2、組織班組人員學習安全操作規程,開展安全教育培訓活動。

3、對新進廠人員做好班組三級安全教育。

4、對變換工作人員做好調崗安全教育。

5、對工傷、病假、事假、下崗人員進行復工安全教育。

6、班組特種作業人員要送人力資源部按規定進行培訓教育,做到持證上崗。

7、積極參加公司、事業部組織的各種宣傳、競賽活動。

3、自覺遵守《安全生產法》和公司、事業部各項規章制度。

4、正確使用勞保用品。

5、有權拒絕不符合安全要求或違反規章制度的指揮、調度及安排,并向上級報告。

6、積極參加各種安全生產宣傳教育、檢查、評比、競賽、表彰活動。

7、有責任勸阻、糾正他人的違章作業和冒險蠻干行為。

8、經常關心自己周圍的安全生產情況,向有關領導或部門提出合理化建議或意見。

9、認真執行本人簽訂的《安全承諾》。

常見消防器材及其使用

第一章滅火器

滅火器是種可由人力移動的輕便滅火器具,它能在其內部壓力作用下,將所充裝的滅火藥劑噴出,用來撲滅火災。由于滅火器結構簡單,操作方便,使用面廣,對撲救初期火災有一定效果,因此,在工廠、企業、機關、商店、倉庫以及汽車、輪船、飛機等交通工具上,幾乎到處可見,已成為群眾性的常規滅火武器。

滅火器的種類很多,按其移動方式可分為:手提式和推車式;按驅動滅火劑動力來源可分為:儲氣瓶式、儲壓式、化學反應式;按所充裝的滅火劑則又可分為:泡沫、二氧化碳、干粉、鹵代烷(例如常見的1211滅火器)還有酸堿、清水滅火器等。今天我主要根據我們日常所使用的幾種滅火器講解一下泡沫、干粉、鹵代烷、二氧化碳等四種滅火器的性能、適用范圍及操作使用方法。

首先,我覺得有必要先講一下消防行業中滅火器型號的編制方法,我們常見的滅火器有MP型、MPT型、MF型、MFT型、MFB型、MY型、MYT型、MT型、MTT型,這些字母它們所代表的是什么意思呢

第一個字母M--表示滅火器;第二個字母F--表示干粉,P表示泡沫,Y表示鹵代烷,T表示二氧化碳;有第三個字母T的是表示推車式,B表示背負式,沒有第三個字母的表示手提式。我們先簡單介紹一下:

二氧化碳滅火器。

二氧化碳滅火器利用其內部所充裝的高壓液態二氧化碳本身的蒸氣壓力作為動力噴出滅火。由于二氧化碳滅火劑具有滅火不留痕跡,有一定的絕緣性能等特點,因此適用于撲救600伏以下的帶電電器、貴重設備、圖書資料、儀器儀表等場所的初起火災,以及一般的液體火災;不適用撲救輕金屬火災。

一、使用方法

滅火時只要將滅火器的噴筒對準火源,打開啟閉閥,液態的二氧化碳立即氣化,并在高壓作用下,迅速噴出。

但應該注意二氧化碳是窒息性氣體,對人體有害,在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達到8.5%,會發生呼吸困難,血壓增高;二氧化碳含量達到20-30%時,呼吸衰弱,精神不振,嚴重的可能因窒息而死亡。因此,在空氣不流通的火場使用二氧化碳滅火器后,必須及時通風。在滅火時,要連續噴射,防止余燼復燃,不可顛倒使用;

二氧化碳是以液態存放在鋼瓶內的,使用時液體迅速氣化吸收本身的熱量,使自身溫度急劇下降到-78.5°C左右。利用它來冷卻燃燒物質和沖淡燃燒區空氣中的含氧量以達到滅火的效果。所以在使用中要戴上手套,動作要迅速,以防止凍傷。如在室外,則不能逆風使用。

二、維護保養

1、二氧化碳滅火器應放置明顯、取用方便的地方,不可放在采暖或加熱設備附近和陽光強烈照射的地方,存放溫度不要超過55°C。

2、定期檢查滅火器鋼瓶內二氧化碳的存量,如果重量減少十分之一時,應及時補充罐裝。

3、在搬運過程中,應輕拿輕放,防止撞擊。在寒冷季節使用二氧化碳滅火器時,閥門(開關)開啟后,不得時啟時閉,以防閥門凍結。

4、滅火器每隔5年送請專業機構進行一次水壓試驗,并打上試驗年、月的鋼印。

?

干粉滅火器

干粉滅火器是以高壓二氧化碳為動力,噴射筒內的干粉進行滅火,為儲氣瓶式。它適用于撲救石油及其產品、可燃氣體、易燃液體、電器設備初起火災,廣泛用于工廠、船舶、油庫等場所。

MF型手提式干粉滅火器

1、按充裝的干粉重量來定,MF型滅火器可分為:MF1、MF2、MF4、MF5、MF8、MF10八種型號;按充裝物質的不同又可分為碳酸氫鈉干粉滅火器和磷酸銨鹽干粉滅火器兩種。

2、適用范圍和使用方法

碳酸氫鈉干粉滅火器適用于易燃、可燃液體和氣以及帶電設備的初起火災;磷酸銨鹽干粉滅火器除可用于上述幾類火災外,還可用于撲救固體物質火災。但都不適宜撲救輕金屬燃燒的火災。

滅火時,先撥去保險銷,一只手握住噴嘴,另一手提起提環(或提把),按下壓柄就可噴射。撲救地面油火時,要采取平射的姿勢,左右擺動,由近及遠,快速推進。如在使用前,先將筒體上下顛倒幾次,使干粉松動,然后再開氣噴粉,則效果更佳。

3、維護保養和檢查

a、平時應放置在干燥通風的地方,防止干粉受潮變質;還要避免日光曝曬和強輻射熱,以防失效。

b、存放環境溫度在-10--55度C之間。

c、進行定期檢查,如發現干粉結塊或氣量不足,應及時更換滅火劑或充氣。

d、一經打開啟用,不論是否用守,都必須進行再充裝,充裝時不得變換品種。

e、滅火器每隔五年或每次再充裝前,應進行水壓試驗,以保證耐壓強度,檢驗合格后方可繼續使用。

推車式干粉滅火器的使用方法和維護保養與手提式干粉滅火器相同。

第三章火災的預防及撲救方法

第一節防火的基本措施

防火的基本措施在企業設計、生產過程、裝置檢修等各個環節都應充分考慮,嚴格執行消防法規。其基本措施有以下四點:

一、控制和消除著火源

實際生產、生活中常見的火源有生產用火、火爐、干燥裝置(如電熱干燥器)、煙筒(如煙囪)、電器設備(如配電盤、變壓器等)、高溫物體、雷擊、靜電等。這些火源是引起易燃易爆物質著火爆炸的常見原因,控制這些火源的使用范圍和與可燃物接觸,對于防火防爆是十分重要的。通常采取的措施有隔離,控制溫度,密封、潤滑,接地,避雷,安裝防爆燈具,設禁止煙火的標志等。

例如在日常生產、生活中就要謹慎用火,不要在易燃易爆物品周圍使用明火;要注意著火源與可燃物隔離,燈具等易發熱物品不能貼近窗簾、沙發,隔離木板等易燃物品,在配電盤下不許堆放棉絮、泡沫等易燃物品;要養成好的用火習慣,不亂扔火種煙蒂;易產生高溫、發熱的電器設備在使用過后要隨手關閉電源,防止溫度過高自行燃燒;一些易產生靜電的電器設備應采取接地和避雷設施;在油庫、液化氣庫及開那水等易揮發危險物品的存儲空間均應用防爆措施,避免電器設備在使用中產生的火花點燃危險物品而釀成火災。

二、控制可燃物和助燃物

根據不同情況采取不同措施。如在建筑裝修及居家用品的選擇中,以難燃或不燃的材料代替易燃和可燃材料;用不燃建材代替木材造房屋;用防火涂料浸涂可燃材料,提高其耐火極限。

對化學危險物品的處理,要根據其不同性質采取相應的防火防爆措施。如黃磷、油紙等自燃物品要隔絕空氣貯存;金屬鈉、金屬鉀、磷粉等遇濕易燃物品要防水防潮等。

三、控制生產過程中的工藝參數

工業生產特別是易燃易爆化學危險物品的生產,正確控制各種工藝參數,防止超溫、超壓和物料跑、冒、滴、漏,是防止火災爆炸事故的根本措施。

防止超溫采取除去反應熱、防止攪拌中斷、正確選擇傳熱介質等;投料方面應嚴格控制投料速度、投料配比、投料順序、原料純度等。

四、防止火熱蔓延

限制火災爆炸擴散蔓延的措施從建筑、生產、城鎮的設計就要加以統籌考慮。對危險性較大的設備和裝置,應采用分區隔離的方法;安裝安全防火防爆設備,如安全液封、阻火器、單向閥、阻火閥門等。

第二節滅火的基本方法

根據物質燃燒原理和人們長期同火災作斗爭實踐經驗,滅火的基本方法有四種:

一、冷卻滅火法

冷卻滅火,是根據可燃物質發生燃燒時必須達到一定的溫度這個條件,將滅火劑直接噴灑在燃燒的物體上,使可燃物的溫度降低到燃點以下從而使燃燒停止。用水進行冷卻滅火,是撲救火災的最常用方法。二氧化碳的冷卻效果也很好。

在火場上,除用冷卻法直接撲滅火災外,還經常冷卻尚未燃燒的可燃物質及建筑構件、生產裝置或容器。

二、隔離滅火法

隔離滅火法,是根據發生燃燒必須具備可燃物這個條件,將已著火物體與附近的可燃物隔離或疏散開,從而使燃燒停止,如關閉閥門,阻止可燃氣體、液體流入燃燒區;拆除與火源相毗連的易燃建筑等。

三、窒息滅火法

窒息滅火法,是根據燃燒需要足夠的空氣這個條件,采取適當措施來防止空氣流入燃燒區,使燃燒物質缺乏或斷絕氧氣而熄滅。這種滅火方法,適用于撲救封閉的房間、地下室、船艙內的火災。

四、抑制滅火法

抑制滅火法,就是使滅火劑參與燃燒的連鎖反應,使燃燒過程中產生的游離基消失,形成穩定分子,從而使燃燒反應停止。

目前被認為效果較好、使用較廣的抑制滅火劑是囪代烷滅火劑(如1211、1301)。但囪代烷滅火劑對環境有一定污染,國際環境衛生組織已限制使用。

此外,近年發展起來的干粉滅火劑,也有認為是屬抑制法滅火劑之一,而且滅火效果較好,將被廣泛地生產和使用。

在火場上,往往同時采用幾種滅火法,以充分發揮各種滅火方法的效能,才能迅速有效地撲滅火災。

撲救初起火災的簡易方法

一、隔斷可燃物

1、將燃燒點附近可能成為火勢蔓延的可燃物移走。

2、關閉有關閥門,切斷流向燃燒點的可燃氣和液體。

3、打開有關閥門,將已經燃燒的容器或受到火勢威脅的容器中的可燃物料通過管道導至安全地帶。

4、采用泥土、黃沙筑堤等方法,阻止流淌的可燃液體流向燃燒點。

二、冷卻

冷卻的主要方法是噴水或噴射其他滅火劑

1、本單位(地區)如有消防給水系統、消防車或泵,應使用這些設施滅火。

2、本單位如配有相應的滅火器,則使用這些滅火器滅火。

3、如缺乏消防器材設施,則應使用簡易工具,如水桶、面盆等傳水滅火。如水源離火場較遠,到場滅火人員又較多,則可將人員分成兩組,采取接力供水方法,即:一組向火場傳水,另一組將空容器傳回取水點,以保證源源不斷地向火場澆水滅火。但必須注意:對忌水物資則切不可用水進行撲救。

三、窒息

1、使用泡沫滅火器噴射泡沫覆蓋燃燒物表面。

2、利用容器、設備的頂蓋蓋沒燃燒區,如放下著火船艙艙蓋,蓋上油罐、油槽車、油池、油桶的頂蓋。

3、油鍋著火時,立即蓋上鍋蓋。

4、利用毯子、棉被、麻袋等浸濕后覆蓋在燃燒物表面。

5、用沙、土覆蓋燃燒物。對忌水物質則必須采用干燥沙、土撲救。

四、撲打

對小面積草地、灌木及其他因體可燃物燃燒,火勢較小時,可用掃帚、樹枝條、衣物撲打。但應注意,對容易飄浮的絮狀粉塵等物質則不可用撲打方法滅火,以防著火的物質因此飛揚,反而擴大災情。

五、斷電

1、如發生電氣火災,火勢威脅到電氣線路、電器設備,或威脅到滅火人員安全時,首先要切斷電源。

2、如使用一般的水、泡沫等滅火劑滅火,必須在切斷電源以后進行。

六、阻止火勢蔓延

1、對密閉條件較好的小面積室內火災,在未作好滅火準備前,先關閉門窗,以阻止新鮮空氣進入。

2、與著火建筑相毗連的房間,先關上相鄰房門;可能條件下,還應再向門上澆水。

七、防爆

1、將受到火勢威脅的易燃易爆物質、壓力容器、槽車等疏散到安全地區。

2、對受到火勢威脅的壓力容器、設備應立即停止向內輸送物料,并將容器內物料設法導走。

3、停止對壓力容器加溫,打開冷卻系統閥門,對壓力容器設備進行冷卻。

4、有手動放空泄壓裝置的,應立即打開有關閥門放空泄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