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焊工操作安全技術規程
1.氣焊工須持特種作業證上崗,作業證過期未年審的不準施焊作業;
2.施焊作業必須辦理動火審批手續;
3.電焊機外殼,必須接地良好,要有觸電保護器,電源的拆裝應由電工完成;
4.電焊機要設單獨的開關,開關應在防雨的開關箱內;
5.乙炔氣瓶必須裝減壓閥和防回火裝置,乙炔瓶與氧氣瓶之間距離不得少于5m,嚴禁平放,嚴禁曝曬,距易燃易爆物品和明火的距離不得少于10m。檢驗是否漏氣,要用肥皂水,嚴禁用明火;
6.氧氣瓶、氧氣表及焊割工具上,嚴禁沾染油脂;
7.氣瓶的購、運、儲存和領用必須嚴格執行公安部門的有關規定;
8.點火時,焊槍口不準對人,正在燃燒的焊槍不得放在工件或地面上。帶有乙炔和氧氣時,不準放在金屬容器內,以防氣體逸出以生燃燒事故;
9.嚴禁在帶壓力的容器或管道上施焊,焊接帶電的設備必先切斷電源;
10.焊接貯存過易燃、易爆、有毒物品的容器或管道,必須清除班干凈,并將所有氣孔打開;
11.作業結束,應將氣瓶氣閥關好,擰上安全罩,檢查作業地點,確認無起火危險后,方可離開。
篇2:焊工安全操作規范
1、檢查焊機機殼接地情況以及接線柱螺母是否松動。導線絕緣層、電焊鉗絕緣層和保險絲是否完好無損。
2、移動焊機,接電源需由專門人員完成。調節電流只許在空載狀態下進行。
3、焊接操作時,應有兩個工作人員在場,并嚴格按照設備的操作規范進行操作。
4、焊接前,檢查焊接場地,不準堆放易燃易爆物品,防止火災。
5、操作前,按規定要求穿好工作服,戴好工作帽和手套,防止弧光傷害,防止燙傷。
6、不準焊接殘存易爆、易燃物品的容器。
7、不得超載使用電焊機。
8、焊機不允許長時間短路,非焊接時間內,不要把焊鉗放在工件上,以免造成短路。
9、工作間注意經常保持自然通風。
10、渣時要小心,嚴防燙傷臉部和眼睛。
11、不準在焊機輸出端(焊鉗和工件)相接觸時啟動電焊機。
12、焊接工作過程中,發現異常或有人觸電時,立即切斷電源,并通知有關人員及時排除故障。
13、工作完畢后,切斷電源,清理場地,檢查周圍沒有遺留火種后,方可離開。
篇3:施工現場割焊工操作規定
1.焊工必須持證上崗,無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操作證的人員,不準進行焊、割作業。
2.凡屬一、二、三級動火范圍的焊、割作業,未經辦理動火審批手續,不準進行焊、割。
3.焊工不了解焊、割現場周圍情況,不得進行焊、割。
4.焊工不了解焊件內部是否安全時,不得進行焊割。
5.各種裝過可燃氣體、易燃液體和有毒物質的容器,未經徹底清洗,排除危險性之前,不準進行焊、割。
6.氣割大型工件時,應將工件放穩、墊牢,防止滾動、翻倒。或火星能飛濺到的地方,在未采取切實可靠的安全措施之前,不準焊、割。
7.嚴禁在帶壓力的容器或管道上施焊,焊接帶電的設備必須先切斷電源,焊接儲存過易燃、有毒物品的容器或管道時,必須清除干凈,打開所有孔口方可進行焊接。
8.焊、割部位附近有易燃易爆物品,在未作清理或未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前,不準焊、割。
9.附近有與明火作業相抵觸的工種在作業時,不準焊、割。
10.與外單位相連的部位,在沒有弄清有無險情,或明知存在危險而未采取有效的措施之前,不準焊、割。
11、氧氣乙炔瓶要豎放,氧氣瓶不得與乙炔瓶同放一處,相距不小于5m,距離易燃爆炸品和明火距離不少于10M。
12、氧氣、乙炔使用壓力表及安全閥必須靈活可靠,氧氣管、乙炔管無破裂漏氣現象。
13、氧氣瓶應配全應有的防震膠圈及安全帽蓋,在搬運作業中嚴禁碰撞和劇烈震動,并防止曝曬。如有凍結應用熱水加溫化凍,不準用火烤。乙炔管使用后要清除管內積水。
14、點火時焊槍口不準對人,正在燃燒的焊槍不得放在工件或地面上。帶有乙炔和氧氣時,不準放在金屬容器內,以防氣體溢出,發生燃燒事故。15、電焊機外殼必須接地良好。
16、焊鉗與手把線必須靈活絕緣良好,連接牢固。
17、把線、地線禁止與鋼絲繩接地,更不得用鋼絲繩或機電設備代替零線。所有地線接頭,必須連接牢固。更換場地移動把線時應切斷電源。不準手持把線爬梯登高。
18、雷電或下雨時,停止在露天焊接作業,焊接場地周圍應清除易燃物品,或進行覆蓋、隔離。工作結束后,應切斷焊機電源,檢查作業地點,確認無起火隱患,方可離開。
19、焊接時必須穿戴安全防護用品,嚴防燙傷和觸電,防止電弧傷眼。
20、配備適量的消防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