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某鈑金車間氣焊氣割安全操作

某鈑金車間氣焊氣割安全操作

2024-07-17 閱讀 5362

一、一般安全要求

(1)乙炔使用時最高工作壓力禁止超過147kPa(1.5kgf/cm2)表壓。

(2)禁止使用紫銅、銀或含銅量超過70%的銅合金制造與乙炔接觸的儀表、管子等零件。

(3)乙炔發生器、回火防止器、氧氣和液化石油氣瓶、減壓器等均應采取防止凍結措施,一旦凍結應用熱水或水蒸汽解凍,禁止采用明火烘烤或用鐵器敲打解凍。

(4)氣瓶、容器、管道、儀表等連接部位應采用涂抹肥皂水方法檢漏,嚴禁使用明火檢漏。

(5)氣瓶、溶解乙炔瓶等均應穩固豎立,或裝在專用膠輪車上使用。

(6)禁止使用電磁吸盤、鋼繩、鏈條等吊運各類焊接與切割用氣瓶。

(7)氣瓶、溶解乙炔瓶等,均應避免放在受陽光曝曬,或受熱源直接輻射及易受電擊的地方。

(8)氧氣、溶解乙炔氣等氣瓶,不應放空,氣瓶內必須留有余氣,如氧氣瓶內應留有不小于0.1MPa表壓的余氣,乙炔氣瓶必須留有0.05~0.1MPa表壓的余氣。

(9)氣瓶漆色的標志應符合國家頒發的《氣瓶安全監察規程》的規定,禁止改動,嚴禁充裝與氣瓶漆色標志不符的氣體。

?(10)氣瓶應配置手輪或專用搬手開啟或關閉瓶閥。

?(11)工作完畢、工作間隙、工作點轉移之前都應關閉瓶閥,戴上瓶帽。

?(12)禁止使用氣瓶作為登高支架和支承重物的襯墊。

?(13)留有余氣需要重新灌裝的氣瓶,應關閉瓶閥,旋緊瓶帽,標明空瓶字樣或記號。

?(14)氧氣、乙炔的管道,均應涂上相應氣瓶漆色規定的顏色和標明名稱,便于識別。

二、溶解乙炔

?(1)溶解乙炔氣瓶的充裝、檢驗、運輸、儲存等均應符合原國家勞動部頒布的《溶解乙炔氣瓶安全監察規程》和《氣瓶安全監察規程》規定。

?(2)乙炔氣瓶搬運、裝卸、使用時都應豎立放穩,嚴禁在地面上臥放并直接使用。一旦要使用已臥放的乙炔氣瓶,必須先直立后,靜止20分鐘再連接乙炔減壓器進行使用。

?(3)開啟乙炔氣瓶瓶閥時應緩慢,不要超過一轉半,一般情況只開啟四分之三轉。

?(4)禁止在乙炔瓶上放置物件、工具或纏繞懸掛橡膠管及焊、割炬等。

三、液化石油氣

(1)用于氣割、氣焊的液化石油氣鋼瓶的制造和充裝量都應符合《液化石油氣鋼瓶標準》規定。瓶閥必須密封嚴實,瓶座、護罩(護手)應齊全。

(2)采用液化石油氣瓶集中供氣的貯存氣瓶室和匯流排室的設計、管道設置,應符合相應標準的規定。

1)室內必須設有通風換氣孔,使室內下部不滯留液化石油氣。

2)室內地面要平整,不應同外界地溝(坑)或地漏孔連通。

3)室內照明必須采用防爆型燈具和開關,嚴禁明火采暖。

4)液化石油氣管道連接宜采用焊接。切割、焊接所使用導管的連接口應密實。連接軟管,應采用耐油膠管,膠管的爆破壓力不應小于最大工作壓力的4倍,膠管的長度要盡量短。

(3)液化石油氣用量比較集中的場所、車間或氣瓶組站可將三瓶以上液化石油氣聯結,由匯流排導出,在匯流排總導出管上應裝總減壓器和回火防止器。單個液化石油氣瓶應在出口處加裝減壓器。

(4)在室外使用液化石油氣瓶氣割、焊接或加熱時,氣瓶應平穩放置在空氣流通的地面上,同明火(火星飛濺,火花)和熱源距離必須在10m以上。

(5)液化石油氣瓶應加裝減壓器,禁止膠管同液化石油氣瓶閥直接連接。

(6)液化石油氣瓶事故的處理

1)當瓶閥著火時,應立即關閉瓶閥。如果無法靠近可用大量冷水噴射,使瓶體降溫,然后關閉瓶閥,切斷氣源滅火,同時防止著火的瓶體傾倒。

2)當不能制止氣瓶閥門泄漏時,應把瓶體移至室外安全地帶。讓其逸出,直到瓶內氣體排盡為止。有缺陷的瓶和瓶閥應標明記號,并送專業部門修理,經試驗合格后,才可重新使用。

3)液化石油氣瓶內剩余殘液應退回充氣站處理,禁止隨便傾倒。

四、氧氣瓶

(1)氧氣瓶應符合國家頒布的《氣瓶安全監察規定》和TJ30《氧氣站設計規范》(試行)的規定。應定期進行技術檢查,氣瓶使用期滿和送檢未合格的氣瓶,均不準繼續使用。

(2)采用氧氣匯流排(站)供氣的車間,應執行丁J30第九章的有關規定。

(3)氧氣匯流排輸出的總管上,應裝有防止可燃氣體進入的單向閥。

(4)氧氣瓶的使用:

1)使用氧氣瓶前,應稍打開瓶閥,吹出瓶閥上粘附的細屑或臟污后立即關閉,然后接上減壓表再使用。

2)開啟瓶閥,操作者應站在瓶閥氣體噴出方向的側面并緩慢開啟。避免氧氣流朝向人體、易燃氣體或火源噴出。

3)禁止在帶壓力的氧氣瓶上以擰緊瓶閥和墊圈螺母的方法消除泄漏。

4)嚴禁讓粘有油脂的手套、棉紗和工具等同氧氣瓶、瓶閥、減壓器及管路等接觸。

5)操作中氧氣瓶距離乙炔發生器、明火或熱源應大于5m。

6)禁止單人肩扛氧氣瓶。氣瓶無防震圈或在氣溫-10℃以下時,禁止用滾動方式搬運氧氣瓶。

7)禁止用手托瓶帽來移動氧氣瓶。

8)氧氣瓶不應停放在人行通道上,如:電梯間、樓梯間附近,防止被物件撞擊、碰倒。如有困難時,應采取妥善防護措施。

9)禁止使用氧氣代替壓縮空氣吹凈工作服、乙炔管道,或用作試壓和氣動工具的氣源。

10)禁止用氧氣對局部焊接部位通風換氣。

五、氣體減壓器

(1)氧氣、氫氣、溶解乙炔氣、液化石油氣等的減壓器,必須選用符合氣體特性的專用減壓器。禁止在焊接、切割設備上,使用未經檢驗合格的減壓器。

(2)減壓器的安全使用

1)各種氣體專用的減壓器,禁止換用或替用。

2)減壓器在專用氣瓶上應安裝牢固。采用螺扣連接時,應擰足5個螺扣以上,采用專門夾具壓緊時,裝卡應平整牢靠。

3)同時使用兩種不同氣體進行焊接時,不同氣瓶減壓器的出口端都應各自裝有單向閥,防止相互倒灌。

4)減壓器接通氣源后,如發現表盤指針遲滯不動或有誤差,應由當地勞動安全、計量部門批準的專業部門修理,禁止焊工自行調整。

5)禁止用棉、麻繩或一般橡膠等易燃物料作為氧氣減壓器的密封墊圈。

6)液化石油氣和溶解乙炔氣瓶、二氧化碳氣瓶等用的減壓器必須保證減壓器位于瓶體最高部位,防止瓶內液體流出。

7)減壓器卸壓的順序是:先關閉氣瓶的瓶閥,然后放出減壓器內的全部余氣,最后放松壓力調節桿使表針降到零位。

8)不準在高壓氣瓶或集中供氣的匯流導管的減壓器上掛放任何物件,如焊炬、電焊鉗、膠管、電焊電纜等。

六、氣焊、氣割用膠管

(1)按現行標準焊接與切割中使用的氧氣膠管為藍色,乙炔膠管為紅色。

(2)乙炔膠管與氧氣膠管不能相互換用,不得用其它膠管代替。

(3)氧氣、乙炔氣膠管與回火防止器、匯流排等導管連接時,管徑必須互相吻合,并用管卡嚴密固定。

(4)乙炔膠管管段的連接,應使用含銅70%以下的銅管、低合金鋼管或不銹鋼管。

(5)工作前應吹凈膠管內殘存的氣體,再開始工作。

(6)焊接、切割工作前,應檢查膠管有無磨損、扎傷、刺孔、老化、裂紋等情況,并及時修理或更換。

(7)禁止使用回火燒損的膠管。

七、焊炬和割炬

(1)焊炬和割炬應符合JB/T6969和JB/T6970等標準的要求。

(2)焊炬、割炬內腔要光滑、氣路通暢、閥門嚴密、調節靈敏,連接部位緊密不泄漏。

(3)焊工在使用焊炬、割炬前應檢查焊炬、割炬的射吸能力、氣密性等技術性能及其氣路通暢情況。此外,并作定期檢查維護。

(4)禁止用焊炬、割炬的嘴頭與平面摩擦的方法來清除嘴頭堵塞物。

(5)焊、割炬零件燒損、磨損后,要用符合標準的零件更換。

(6)在切割機上的電氣開關應與切割機頭上的割炬氣閥門隔離,以防被電火花引爆。

(7)裝在切割機上的燃氣開關箱(閥),應使空氣流通并保證氣路連接處緊密不泄漏,以防可燃氣積聚引爆。

(8)大功率焊炬、割炬,應采用摩擦點火器或其它專用點火器,禁止用普通火柴點火,以防止燒傷。

篇2:鈑金工電氣焊安全操作規程

1使用電氣焊人員必須持證上崗,作業前穿戴好勞動保護用品,檢查電、氣焊設備,電源線,氧氣乙炔管,焊鉗,焊槍是否完好,消防器材是否有效。

2氧氣瓶、乙炔瓶要單獨放置在安全部位,兩瓶間必須保持5米以上距離。電焊機不準放置在高溫潮濕場地。電源線、搭鐵線不準與氧氣、乙炔管混放,更不準交叉作業。

3氣焊作業時應檢查兩表工作是否正常,閥門開關是否靈活。作業范圍內有無易燃易爆物品。點火時先開先開乙炔閥再開氧氣閥,然后用明火點燃。

4電焊作業時檢查搭鐵線是否牢固,作業范圍5米內有無氧氣、乙炔瓶、等易燃易爆物品,嚴禁在陰雨天露天或潮濕場地工作。

5電、氣焊作業完畢應立即關掉電源盒、氧氣、乙炔閥門。收好電線和氧氣、乙炔管并放回固定位置,然后檢查有無火種清潔場地。

6使用車體整形機時,應檢查拉塔、夾具、鎖鏈、導軌是否完好,在確認車體固定無誤后,方可進行整形作業。

7使用局部整形機和二氧化碳保護焊機時,要依據整形部位,鐵皮厚度,按要求調整好電流強度,在確認無誤后方可進行作業。

8使用大錘、小錘作業時,要檢查錘把是否牢固、錘面有無飛屑、毛刺。掄錘時應注意錘把揮動范圍內有無人員和物品,并提醒臨近的人員和車輛。

9使用舉升機時,參照《舉升機安全操作規程》

10電、氣焊設備及消防設施有專人管理,經常進行維護、保養、使其處于良好的技術狀態,所有人員會使用器材,會報警119.

山東威虎山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