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用具洗滌消毒管理制度
1.設立獨立的餐飲具洗刷消毒室或專用區域,消毒間內配備洗刷、消毒、保潔設備。
2.洗刷消毒員必須熟練掌握洗刷消毒程序和消毒方法。(1)物理消毒。嚴格按照“除殘渣→堿水洗→清水沖→熱力消→保潔”的順序操作。煮沸、蒸汽消毒保持100℃10分鐘以上。紅外線消毒一般控制溫度120℃保持10分鐘以上。洗碗機消毒一般水溫控制85℃,沖洗消毒40秒以上。(2)化學消毒。主要為各種含氯消毒藥物,使用濃度應含有效氯250mg/L(又稱250ppm)以上,餐飲具全部浸泡入液體中,作用5分鐘以上。化學消毒后的餐飲具應用凈水沖去表面的消毒劑殘留。
3.消毒后的餐飲具要自然濾干或烘干,不應使用手巾、餐巾擦干,以避免受到再次污染。消毒后的餐飲具應及時放入餐具保潔柜內。盛放消毒餐具的保潔柜要有明顯標記,要經常擦洗消毒,已消毒和未消毒的餐飲具要分開存放。
4.每餐收回的餐飲具、用具,立即進行清洗消毒,不隔餐隔夜。
5.清洗餐飲具、用具用的洗滌劑、消毒劑必須符合國家有關衛生標準和要求。采購洗滌劑、消毒劑時要索取批準文件、許可證件、合格檢驗報告等。
6.洗刷餐飲具的水池專用,不得在洗餐飲具池內清洗食品原料,不得在洗餐飲具池內沖洗拖布。
7.洗刷消毒結束,清理地面、水池衛生,及時清理泔水桶,做到地面、水池清潔衛生,無油漬殘漬,泔水桶內外清潔。
8.定期清掃室內環境、設備衛生、不留衛生死角,保持清潔。
篇2:大廈洗衣房環境衛生洗滌物品定期消毒制度
大廈洗衣房環境衛生及洗滌物品定期消毒制度
1、洗衣房室內衛生清掃按人分工,劃定責任區,每日上班前、下班后各清掃一次;室外衛生設輪流值日,每周清掃一次。
2、洗衣房設備保持清潔,熨燙設備每天進行擦拭及保養。下班前所有機器設備要擦洗干凈,做到無污漬、油漬;室內每周進行消毒一次。
3、洗衣房工作人員工作時間必須穿工作服、工鞋。每年進行身體健康檢查一次,患有傳染病者不得從事該項工作,全體人員都要持有身體健康證明。
4、洗凈的物品應裝入消毒后的轉運袋內,避免轉運發放時再度污染。
5、嚴格執行下列消毒防菌措施:
(1)機器消毒--洗衣機購買具有自動消毒功能的品牌。
(2)洗滌劑消毒--洗衣粉輔助配料氯漂粉,其具有對洗滌物增加潔凈度和消毒殺菌作用水溫消毒--洗衣機工作時,機體內水溫保持在80-90℃之間,可以溶解洗滌劑和各種洗滌輔料,同時對衣物進行高水溫消毒。
(3)蒸汽消毒--熨平機工作時,蒸汽壓力在3-5公斤,熨滾表面溫度是150℃以上,在熨平備品的同時,也能達到消毒的目的。
篇3:學校餐用具洗滌消毒保管制度
學校餐用具洗滌消毒、保管制度
一、餐用具的洗滌消毒
所有的餐(飲)用具經消毒后,方可使用。
1、熱力消毒(程序:除殘渣→浸泡洗刷→清水沖洗→熱力消毒)
(1)、煮沸消毒:將洗滌好的餐用具放入100度的水中煮沸10分鐘,水要浸沒。
(2)蒸汽消毒:將洗滌好的餐具放入蒸汽柜內,溫度保持100度;消毒時間不得少于15分鐘。
(3)紅外線消毒:將洗滌好的餐具放入消毒柜內,溫度保持100度;消毒時間不得少于15分鐘;餐具間要有空隙。
2、藥物消毒(對不宜蒸、煮消毒的飲具、茶杯、灑杯可在洗凈后用化學藥物消毒。程序:除殘渣→浸泡洗刷→藥物消毒→清水沖)
(1)使用的洗滌劑、消毒劑應當對人體安全、無害,必須經省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批準生產的產品。
(2)消毒液濃度、消毒時間必須嚴格按消毒液的使用說明進行。(一般用含氯消毒劑,有效氯濃度250PPM,浸泡30分鐘)
二、餐用具的保管
經消毒的餐用具應有專門保潔存放柜,存放整齊避免與其他雜物混放,防止餐用具重復污染,并對存放柜定期進行清洗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