鍋爐系統安全作業指導書
1.目的:指導鍋爐系統的操作和常見故障處理
2.范圍:002車間鍋爐崗
3.操作規程
3.1升火前的準備
3.1.1升火前,鍋爐操作人員必須進行下列檢查:
3.1.1.1.在關閉鍋爐人孔、手孔、灰門之前,檢查鍋爐煙道和爐膛內有無人員或雜物;
3.1.1.2.檢查安全閥和各種管道上有無盲板,避免鍋爐與給水管,蒸氣管和排污管有隔開現象;
3.1.1.3.檢查各安全裝置和汽,水閥門是否靈活好用,水位是否已加到規定要求(一般為中水位偏下,在最低安全水位線以上),爐門,爐條及其它工具是否完好。備用給水裝置是否完好。
3.1.2升火前,爐膛和煙道必須通風10~15分鐘,若發現抽力小,應重新檢查煙道閘板是否全開,煙囪抽風門是否關閉嚴密。
3.1.3升火前,各閥門的位置應符合規定,水處理應符合規定指標。未經水質處理,不得投入運行與操作。
?3.2升火和投入運行
3.21升火時,必須關閉汽門和關閉煙道閘板50%,打開安全閥或排空閥,在微火,小風的條件下進行升火。
3.2.2冷爐啟動必須經過烘爐(時間一般3~5天),升火后的整個升壓或降壓過程應是緩慢進行的,其中幾種爐型所需、時間規定如下:
3.2.2.1.壓力小于、等于1.3兆帕的水管鍋爐不得少于6小時;
3.2.2.2.熱水鍋爐每小時升溫不超過30℃。
3.2.3當排空閥開始冒氣時,須將其關閉,然后開始加大風力,增強爐內火力,并注意壓力表指針和水位表內的水位,最后再按次序檢查所有附件的動作是否良好。
3.2.4鍋爐水位表應在爐內壓力為49~98千帕(0.05~0.1兆帕)表壓力時,以及在鍋爐與總管連通之前沖洗。工作人員應戴好防護手套側對水位計進行沖洗工作,動作不要過猛。
3.2.5鍋爐與蒸氣管連通之前,必須把蒸氣管道烘暖和排凈凝結水,然后將蒸氣閥門慢慢打開。當鍋爐與總氣管連通時,爐內壓力應與總氣管壓力相等。如蒸氣管道發生撞擊或水擊現象時,必須立即把鍋爐與總氣管隔斷,減弱爐內火力,排出蒸氣管道凝結水。
3.2.6蒸氣管道汽門從關閉狀態至全部開啟暖管時間規定如下:
3.2.6.1.φ6英寸閥門不得小于10分鐘;
3.2.6.2.φ5英寸閥門不得小于8分鐘;
3.2.6.3.φ4英寸閥門不得小于6分鐘;
3.2.6.4.φ3英寸閥門不得小于5分鐘;
3.2.6.5.φ2英寸閥門不得小于4分鐘。
3.27在鍋爐與蒸氣管連通之后,必須再檢查一次附件的動作是否良好,爐內水位是否正常。
?3.3運行
3.3.1條鍋爐在正常運行中,應連續供水,保持中水位(60%~70%左右),不準在極限低水位和高水位時運行。每天應試用備用給水系統一次;
3.3.2當運行中水位表看不清水位,需要判斷時,首先應壓火停爐,慎重處理,嚴禁盲目排污,對于臥式快裝鍋爐(內燃、外燃),不應采取叫水法,當水位表看不見水位時,應緊急停爐。
3.3.3鍋爐發生嚴重缺水時,嚴禁向鍋筒內進水,并應緊急停爐,及時報告領導。
3.3.4缺水時常見現象如下:
3.3.4.1.看不見水位且玻璃板(管)呈白色;
3.3.4.2.水位無波動,有假水位;
3.3.4.3.水位警報器發生低水位警報信號;
3.3.4.4.裝有過熱器鍋爐的過熱蒸氣溫度急劇上升;
3.3.4.5.蒸氣流量大于給水流量;
3.3.4.6.有時可嗅到焦味,外表見到漆變色。
3.3.5每班應沖洗水位表,且不少于兩次。密切注意兩只水位表所示水位是否一致,如發現一只表失靈時,要立即修復,兩只同時壞時,應停爐檢修。如發現水位表有浮油現象,在加大鍋爐連續排污后,現象還沒消除,也應停爐檢修。裝有水位警報器或連鎖裝置的鍋爐,每班在沖洗水位表時,應作校驗一次,并做記錄,如有損壞應及時通知修理。
第四十條水位表(或水表柱)和鍋筒之間的汽水連接管上,如裝有閥門,在正常運行時必須將閥門完全打開。
3.3.6司爐人員應定期作自動(至少每3個月1次)及手動排汽(至少每周1次),以檢查和確保安全閥的靈敏可靠。檢查安全閥時要防止燙傷和墜落,頭部應偏離。如果安全閥動作不靈,可做手提試驗,但嚴禁用手錘、扳手敲打。調整起跳壓力時,應緩升火勢,不可太猛,水位應正常,壓力表應標準,并有人監護。安全閥排汽必須做好記錄。自動排汽應準確記錄起座壓力、回座壓力、責任人、鑒證人。
3.3.7鍋爐運行中,鍋爐壓力應控制在額定范圍內。如發現兩只表相差超過規定值時,應按最高壓力表值作參數,當卸掉負荷后,立即通過存水彎管的三通旋塞回零的辦法,找出失靈的表,并立即更換。同時壓力表有下列情況之一時,也應立即更換,
3.3.7.1.有限止釘的壓力表在無壓力時,指針轉動后不能回到限止釘處,沒有限止釘的壓力表在無壓力時,指針離零位的數值超過壓力表規定允許誤差;
3.3.7.2.表面玻璃破碎或表盤刻度模糊不清;
3.3.7.3.鉛封損壞或超過校驗有效期限;
3.3.7.4.表內漏汽或指針跳動。
3.3.8排污閥每班應開啟一次,并在運行穩定及低負荷時,戴手套進行排污。不準用錘或其它任何物件敲開排污旋塞或排污閥,也不準加用杠桿力開啟排污閥。排污時應嚴格監視水位。排污后,應檢查排污閥關閉是否嚴密,并作好記錄。
3.3.9排污時必須有兩人協同作業,并禁止一臺的爐兩個排污管同時進行排污或兩臺爐用同一排污總管,同時進行排污。
3.3.10鍋爐在運行中嚴禁在鍋爐本體、閥門、人孔、手孔、管道等上面敲擊和進行捻縫、補焊、松緊人孔和手孔等事項。如發現鍋筒、爐管、人孔、手孔、安全閥、水位表、壓力表、排污閥等有漏水或漏汽,要停爐檢修。
3.3.11司爐人員不準正視看火孔觀察火焰,以防噴火傷人。
3.3.12鍋爐運行時,汽壓表指針不得超過金屬刻度盤面上所刻劃線(規定壓力),當超過時,應立即停止燃料供應,減弱通風并打開安全閥。
3.3.13如鍋爐須進行并爐時,應在該爐汽壓低于總氣管內氣壓0.05兆帕以下進行。工作參數不同時要采取相應的安全措施。
3.3.14省煤器在運行中,應有不間斷的給水流通,嚴格控制出水溫度(一般低于鍋爐飽和蒸氣溫度40℃),若過高時,應開啟旁通管回水,或啟用旁通煙道。
3.3.15鍋爐除垢后酸洗,應經主管技術人員批準,實施時要穿防護用品,并防止酸液噴濺傷人。
?3.4壓火
3.4.1壓火后,循環水泵應繼續運轉1小時左右后再停。
3.4.2到壓火時,逐漸減少加煤次數和數量。
3.4.3鍋爐上水至高水位。
3.4.4適當關閉風擋,關閉灰門,關閉總汽閥,然后打開爐門。
3.4.5清除爐篦上的灰渣,并將剩余火炭扒在爐門附近,同時以濕煤拌爐渣壓在上面,最后將爐灰全部運出,-并將鍋爐房清掃整潔。
?3.5透火
3.5.1透火前全面檢查一次鍋爐附件,如壓力表、水位表、驗水考克及給水設備等。
3.5.2鍋爐水位應高于中水位。
3.5.3確認全部設備完善后,打開風擋、灰門,將爐篦上火炭扒勻,再撒薄薄的一層煤,待爐篦上的火著得旺盛時,再加煤,直到鍛爐壓力升至工作壓力時按規定送汽。
3.5.4當汽壓升至98千帕表壓時,要沖洗水位表和壓力表管。
?3.6停爐
3.6.1停爐之前必須進行下列工作;
3.6.1.1.保持爐內水位在高水位,且檢查排污閥,保證嚴密不漏;
3.6.1.2.停止添煤并逐漸放出蒸氣;
3.6.1.3.關小煙道擋板,減弱通風;
3.6.1.4.扒出爐膛內余煤(壓火不在此限);
3.6.1.5.停止機械通風,關小煙道閘板,關閉爐門。
3.6.2:嚴禁用水澆入爐膛內未熄滅的、灼燙的煤。
3.7緊急停爐
3.7.1遇到下列情況之一者,必須緊急停爐,并將事故情況報告主管領導:
3.7.1.1.鍋爐水位降低到鍋爐運行規程所規定的水位下極限以下時;
3.7.1.2.不斷加大向鍋爐給水及采取其它措施,但水位仍然繼續下降;
3.7.1.3.鍋爐水位已升到運行規程所規定的水位上極限以上時;
3.7.14.給水機械全部失效;
3.7.1.5.水位表、壓力表或安全閥門全部失效,或排污閥泄漏嚴重,難以維持運行;
3.7.1.6.鍋爐元件損壞,如在鍋筒、火管、火室、管板等處發現裂縫、變形,焊縫漏水,水管及煙管破裂等危及運行人員安全;
3.7.1.7.燃燒設備損壞,爐墻倒塌或鍋爐構架被燒紅等,嚴重威脅鍋爐安全運行。
3.7.2緊急停爐必須做好以下工作:
3.7.2.1.停止加煤,減弱通風,停止鼓風;
3.7.2.2.用濕灰壓滅或扒出爐內炭火,鏈條爐排應快速將燃燒的煤退至灰斗,禁止用水澆入爐膛內或用原煤壓在燃燒著的煤上來滅火;
3.7.2.3.爐內停火后,把煙道閘板全部打開一段時間后,方可將爐門打開;
3.7.2.4.把鍋爐與總氣管斷開,停止對用戶送汽;
3.7.2.5.超壓時,打開安全閥排出爐內的蒸氣,降低鍋爐壓力。如果不超壓、應穩定工況,靠緩慢自然冷卻來降壓。
3.7.3整個緊急停爐應是緊張而有秩序地進行操作的,不要驚慌失措。緊急停爐措施要快,但具體開關閥門時要穩定操。
篇2:露天礦鍋爐工安全作業規程
露天礦鍋爐工安全作業操作規程
1、工作時不得擅離職守,未經考核合格領取司爐工操作證的,不得上崗獨立操作。
2、掌握運行燃燒規律,隨時查看水位表、壓力表。
3、鍋爐水位表每班沖洗1—2次,安全閥定期停爐檢查,確保靈敏度,壓力表每半年校驗一次,確保安全附件靈敏可靠。
4、確保軟水處理,使爐膽不發生水垢,并嚴格做好鍋爐定期維修保養工作,確保鍋爐運行,延長運轉壽命。
5、鍋爐房嚴禁堆放易燃物品,嚴禁在鍋爐房內烘衣服和蒸飯菜,防止事故發生。
6、鍋爐房重地,外來人員謝絕入內。如外來參觀和聯系工作,須經有關部門許可,登記手續,方能入內。
7、勤檢查各汽水管及車間汽包的安全,杜絕跑、冒、滴、漏。
8、在送汽、關汽前與有關車間部門取得聯系,并對冷輸汽,做到緩慢開啟,時間不得少于10-15分鐘。
9、勤調節風壓、風量,杜絕噴火傷人,并在上班時必須穿戴好防護用品。
10、通煙管時不準常開引風機,嚴禁開鼓風機,出灰時不得亂開鼓風機,防止意外發生。
篇3:鍋爐工安全作業操作規程
1、工作時不得擅離職守,未經考核合格領取司爐工操作證的,不得上崗獨立操作。
2、掌握運行燃燒規律,隨時查看水位表、壓力表。
3、鍋爐水位表每班沖洗1—2次,安全閥定期停爐檢查,確保靈敏度,壓力表每半年校驗一次,確保安全附件靈敏可靠。
4、確保軟水處理,使爐膽不發生水垢,并嚴格做好鍋爐定期維修保養工作,確保鍋爐運行,延長運轉壽命。
5、鍋爐房嚴禁堆放易燃物品,嚴禁在鍋爐房內烘衣服和蒸飯菜,防止事故發生。
6、鍋爐房重地,外來人員謝絕入內。如外來參觀和聯系工作,須經有關部門許可,登記手續,方能入內。
7、勤檢查各汽水管及車間汽包的安全,杜絕跑、冒、滴、漏。
8、在送汽、關汽前與有關車間部門取得聯系,并對冷輸汽,做到緩慢開啟,時間不得少于10-15分鐘。
9、勤調節風壓、風量,杜絕噴火傷人,并在上班時必須穿戴好防護用品。
10、通煙管時不準常開引風機,嚴禁開鼓風機,出灰時不得亂開鼓風機,防止意外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