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起重機安裝安全技術措施

起重機安裝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17 閱讀 2800

1、使用前要對起重機進行檢查,檢查各操作系統、自動系統、安全系統(力矩限制器、變幅限制器等)運轉是否正常,同時要檢查鋼絲繩、軋頭、吊鉤等是否符合規定,發現有不符合要求或損壞者應立即更換。

2、作業前應了解熟悉作業環境情況,有否障礙物和高壓輸電線路,若有則必須采取有效措施。應由分管安全工程師、安全員、施工員、起重指揮人員、起重機司機等人員一起制訂起重安裝方案和應采取的安全措施,并嚴格按此方案作業。

3、起重機移動的通道在作業前應予修整,工作處地基應平整、堅實。汽車起重機支腿支撐要水平,支腿腳下應墊墊木或路基板,以免在起重時地面下陷,造成事故。

4、起重臂最大仰角不得超過規定,如無資料可查時其仰角不得超過78o。

5、構件綁扎要牢固平穩,當滿載荷重時,構件吊起離地20-30cm時應制動,檢查機身是否平穩,軋頭是否松動,吊點是否牢固,在情況良好的前提下,方可繼續作業。

6、吊鉤須有防止鋼絲繩滑脫的保險裝置。

7、起重機起吊時和轉向時速度要均勻,構件要平穩(起吊構件時要設置溜繩)構件下落時須慢速輕放,禁止或快或慢和突然制動。

8、起重機禁止做斜吊或當卷揚機使用。汽車起重機嚴禁吊著構件行駛;履帶式起重機,如必須做短距離吊運就位,其吊運重量不得超過吊臂在該傾角時允許荷載量的1/2;同時吊臂方向應履帶方向一致;禁止在斜坡上行駛。

9、雙機抬吊時,應選用起重性能相似的起重機進行,兩機吊臂應保持一定距離,按起重機的起重能力進行合理負荷分配(每臺起重機負荷量不宜超過其安全負載的80%),并配備有資格人員作專人指揮;起重機司機必須聽從統一指揮信號,動作協調。

篇2:施工塔式起重機布置安裝拆除規范

施工塔式起重機布置、安裝和拆除

(1)塔式起重機選型

因該工程屋頂有兩根鋼桅桿,考慮到吊裝時塔式起重機需要有較高的自由高度,因此選用FO23B塔式起重機。該塔式起重機吊臂為50m,最遠點額定起重量為2.3t,最大起重量為10t,附墻后塔式起重機有45m的自由高度,完全能滿足本工程施工的需要。

(2)塔式起重機平面位置及塔基的確定

塔式起重機布置在H軸以西,4~7軸之間,塔式起重機中心距H軸5.2m,距9軸9m。

(3)塔式起重機的安裝步驟

在地庫開挖的同時即安裝塔式起重機,因現場平坦,對安裝較為方便,根據現場情況,用一臺25t汽車吊進行塔式起重機安裝作業。具體步驟如下:

1)安裝基礎節(3780kg)。

2)安裝外套架(包括液壓頂升裝置和操作平臺,4325kg)。

3)安裝一節標準節(1480kg)。

4)安裝回轉支承(4925kg)。

5)安裝塔尖及駕駛室(4050kg)。

6)安裝平衡臂,將4根栓好吊點起吊(7110kg)。

7)安裝一塊3.7t的配重。

8)安裝起重臂(7310kg):用兩根8m長、Ф21.3mm的鋼絲繩穿繞在吊點上,吊點距吊臂根部為19.7m。

9)安裝第(2)(3)(4)5塊配重。

10)接通電源,將所有控制線路連接好并進行調試。

11)穿繞主鉤及小車鋼絲繩。

12)由勞動力局驗收后投入使用。

(4)塔式起重機的附墻

本機選用的基礎為M101N型,未附墻時其最大頂升高度為13節(標準節為2×2×3m),達到自由高度后再往上頂升,塔身就必須用附墻桿與建筑物錨固。本工程塔式起重機共設置四道附墻(見圖7-14-2),采用N型附墻桿,附墻桿用兩根20號槽鋼焊接而成,通過與預埋于剪力墻中的預埋件焊接后,實現與墻體相連。

(5)塔機基礎設計

根據深層水泥攪拌樁處理后的地質條件及塔式起重機型號。

篇3:塔式起重機安裝使用管理制度

1起重機械的安全技術管理的方法與技巧

起重機械的安全技術管理的方法與技巧

特種設備的使用單位安全管理包括設備的選型論證,安裝調試,特檢機構的檢驗、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維護保養、操作運行、改造、大修、報廢等全過程的管理。

1起重機械的選購安裝及檢驗

1.1選型

企業在選購起重機械時,首先要對本企業的使用范圍、工作頻繁程度、利用率、額定起重量等因素進行綜合考慮,選擇適合本單位使用要求工作級別的起重機。根據擬定的技術參數,進行市場調研。選擇的供貨廠家,必須是具備特種設備安全許可證的專業起重機制造企業。并考察制造廠家加工設備的配套性,生產的規范性,產品的先進性,進行比較后選擇價格合理,質量好,性能優良,安全裝置齊全的起重機械。

設備到貨后,開箱驗收時要檢查隨機技術資料是否齊全,隨機配件、工具、附件是否與清單一致,設備及配件是否有損傷、缺陷等,并做好開箱驗收記錄。

1.2安裝單位的選擇

起重機械的安裝隊伍可選擇有安裝資格的制造廠家,形成制造、安裝、調試一條龍的服務模式。除此之外,選擇的安裝單位必須是具有省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頒發的《特種設備安裝(維修)安全認可證》的專業隊伍,并具有安裝相應起重量的安裝資格。安裝單位確定后,安裝前要協助安裝單位辦理特種設備開工報告,并檢查安裝隊伍的施工組織方案、安裝設備、安裝程序、技術要求、安裝過程中隱蔽工程驗收記錄、自檢報告等是否符合要求。安裝完畢后要監督安裝單位進行全面自檢和運行試驗、載荷試驗,確認自檢合格后,申報特種設備檢驗機構進行安裝驗收。驗收合格并取得了《安全使用許可證》后,方可投入使用。驗收合格后,使用單位應將起重機隨機技術資料、安裝資料及檢驗報告書等有關技術資料存檔。以后在使用中發生的定期檢驗、大修、改造、事故記錄等資料也一并存入起重機械安全技術檔案。

2起重機械使用管理規章制度

全面貫徹《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等法規政策,通過采用技術、經濟和組織管理一系列措施,應用先進的科學管理手段與方法,對起重機械實行綜合管理,做到周密規劃、擇優選購、合理配置、精確安裝、正確使用、精心維護、科學檢修、安全生產、定期檢驗、適時改造、適時報廢等全過程管理。以獲得起重機壽命周期費用經濟,綜合效率最高,確保安全運行,促進企業生產發展技術進步和高效經營。

2.1安全技術檔案

起重機械使用企業要建立健全設備安全技術檔案,起重機械檔案包括:

(1)起重機械出廠技術資料、產品合格證、使用維護說明書、易損零件圖、電氣原理、電器元件布置圖、必要的安全附件型式試驗報告、監督檢驗證明文件等有關資料。

(2)安裝過程中需要的技術資料,安裝位置,啟用時間。

(3)特種設備檢驗機構出具的驗收證明或定期《檢驗報告書》。

(4)日常保養、維護、大修、改造、變更、檢查和試驗記錄。

(5)設備事故、人身事故記錄。

(6)上級主管部門的設備安全評價。

(7)特種設備及安全附件、安全保護裝置、測量調控裝置及有關附屬儀器儀表的維保及檢測記錄。

2.2起重機械安全管理制度

要保證起重機械安全運行就要有完善的管理規章制度,使作業者有章可循,管理者有法可依。健全與落實特種設備組織管理機構,配置強有力的專業管理隊伍,并保持相對穩定以適應管理工作要求,管理制度應有如下內容:

(1)起重機械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2)職能管理部門與司機的崗位責任制。

(3)安全操作技術規程。

(4)維保大修、改造、報廢制度。

(5)日常檢查及定期檢查維修保養制度。

(6)管理、操作維修人員培訓考核制度。

(7)操作人員交接班制度。

(8)起重機械安全技術檔案管理制度。

2.3特種設備事故應急措施和援救預案

根據《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第31條規定,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制定特種設備的事故應急措施和救援預案。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設立以單位領導牽頭,特種設備安全管理部門為主,相關部門配合的緊急事故救援領導小組,明確職責,責任到人。根據本單位特種設備使用情況,判斷可能出現的故障、引發的險情、意外事故的發生,制定出適合本單位起重機械特點的應對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