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公司電腦網絡系統管理規定
物業公司電腦及網絡系統管理規定
1.目的
為使各部門能有效利用電腦和網絡進行日常工作事務處理、辦公,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利用電腦網絡資源進行各項管理和對電腦軟硬件使用情況進行監控、管理。
2.范圍
適用于公司各部門。
3.職責
3.1各部門經理負責在本部門中正確執行此規定并對結果負責。
3.2總辦電腦室負責督導各部門執行此規定。
4.方法和過程控制
4.1電腦及網絡設備管理:
4.1.1電腦設備包括:電腦主機、外圍設備(顯示器、鍵盤、鼠標、打印機、UPS、掃描儀、調制調解器等).
4.1.2網絡設備包括:服務器、交換機、集線器、路由器、DTU、UPS、DDN線纜、光纜、調制調解器及其他外設和網絡線纜等。
4.1.3各部門須指定電腦、網絡設備責任人,未經設備責任人或部門經理同意,任何人不得使用相關設備。
4.1.4電腦及網絡設備應在易于查看的位置,附有資產標識,注明資產名稱、型號、責任人等。
4.1.5禁止在電腦、網絡設備上放置雜物,特別是細小導電物品、茶水杯等。相關設備的日常清潔保養工作均由該設備責任人負責。
4.1.6對違反有關使用規范者,設備責任人有權拒絕其繼續使用。
4.1.7所有電腦設備的維修通常由電腦室負責。未經公司電腦室許可,使用部門或個人不得擅自維修電腦設備。
4.1.8辦公電腦及其電腦外部設備統一由總辦電腦室采購、安裝。各部門不得隨意改變和調換電腦設備配件和改變硬件配置,必要時須經總辦同意方可改變或調配
4.1.9對于打印機用的碳粉、硒鼓、打印頭、色帶、墨水、墨盒等耗材可由各部門自行采購、安裝,職能部門可由房管部采購員采購。
4.1.10普通鍵盤、普通鼠標為低值易損品,為及時解決問題,盡快恢復電腦辦公,各業務部門可自行采購、安裝,職能部門可由電腦室或房管部采購、安裝。
4.2電腦系統軟件管理:
4.2.1各辦公電腦系統軟件及應用軟件由電腦室統一安裝,通常包括為:
4.2.2微軟windows系列和MS-DOS。
4.2.3微軟Office系列。
4.2.4InternetE*plorer(4.0以上版本)。
4.2.5WinZip7.0以上壓縮軟件。
4.2.6防毒軟件。
4.2.7五筆字型等輸入法。
4.2.8相關驅動程序(網卡、打印機、掃描儀等)。
4.2.9各部門或個人根據不同需要可安裝:Fo*pro、公司的各類自編管理軟件、金碟財務軟件、FTP軟件、Photoshop、Coredraw、中英文電子辭典,經本部門經理審核通過,總辦主任批準后,由電腦室或所在部門電腦工程師或相關軟件專業人員或軟件供應商負責安裝。
4.2.10其他各類軟件的安裝須經電腦室同意,并通過電腦室的病毒檢測,由電腦室或所在部門電腦工程師或該電腦設備責人自行安裝。
4.2.11未經電腦室同意、授權,任何人員不能隨意運用Fo*pro、或其它工具直接打開DBF數據庫修改數據。
4.3電腦系統操作管理:
4.3.1嚴格遵守開關機步驟:
開機時,先開外設再開主機;
關機時,先關主機再關外設。
4.3.2各部門電腦須設置開機密碼及屏幕保護密碼,報部門經理及總辦電腦室主管備案,盡量做到專人專用。
4.3.3非本機責任人,在經同意使用電腦后,要注意清理使用中遺留的垃圾文件,不得拷貝本機中資料及隨意刪除他人文件或共享資源。
4.3.4禁止使用工作電腦玩游戲,非工作需要禁止隨意瀏覽因特網。
4.3.5禁止使用工作電腦訪問任何與工作無關的網站。
4.3.6使用過程中遇到問題,自已無法處理時應及時與電腦室聯系。若有異常情況出現,應立即關閉電腦。
4.3.7電腦內的所有文件、數據、資料均屬本公司所有,不得外傳;對于打印出來的材料,應及時處理(存檔、銷毀、妥善存放待雙面使用),不得亂扔亂放,以免造成數據泄露。
4.3.8通過網絡發送郵件時,應保證郵件大小不超過1M,否則應采用FTP的形式或使用壓縮軟件壓縮后再進行傳遞。
4.4電腦及網絡系統安全管理
4.4.1電腦操作人員每次以自己的帳號登陸公司網絡;帳號信息要嚴格保密,不得泄漏給他人。
4.4.2用戶在設置共享資源時一般應將訪問權限設為只讀,較高的權限應設置為密碼保護,密碼由各部門信息員負責備案并知會電腦室以便查詢。
4.4.3用戶更改共享文件夾密碼時須通知部門經理并由部門信息員備案且知會電腦室。
4.4.4任何人未經他人同意不得在網上鄰居中修改、刪除他人文件。
4.4.5各部門人員若有變動,請于當日通知部門信息員并知會電腦室以便對其網絡帳號做出相應處理。
4.4.6注意保護電腦中的數據資料,重要文件應采用密碼鎖定。定期備份重要資料到軟盤、硬盤、光盤或服務器上,確保資料損壞、丟失、誤刪除后可以恢復。
4.5電腦防毒管理:
4.5.1一般由電腦室統一提供防毒軟件品牌和軟件,以安裝公司指定殺毒軟件為主,必要時可在網上下載安裝免費防毒軟件做為輔助殺毒軟件。
4.5.2對于外來軟盤或光盤應先檢查有無病毒后方可使用;電腦使用人應利用網絡不斷對防毒軟件進行版本升級更新病毒代碼,并在防毒軟件中做好每日定時查殺病毒的設置,有困難時可請電腦室協助解決。發現病毒后應對所有使用過的軟、硬盤進行病毒查殺。
4.5.3發現病毒不能殺除時應及時通知電腦室,以便查清毒源徹底清除。對于郵件中發現的病毒應及時通知發件人其電腦已感染病毒,應立即查殺。
篇2:學校中學部衛生檢查評比規定
一、教學區
1、地面見一廢紙、雜物、煙蒂、痰跡或有塵土或掃帚、簸箕未放好,則扣2分。
2、講桌、課桌、椅見一刻寫、涂畫或有灰塵或擺放無序,則扣2分。
3、門窗見門窗或玻璃有灰塵或窗簾臟,則扣2分。
4、墻壁、黑板、天花板見一亂貼、亂寫、有灰塵、懸灰或蛛網,則扣2分;見一腳印,則扣5分。
5、教室內標語牌不正,則扣2分;班級宣傳欄書寫潦草或不及時出,則扣5分。
6、走廊如垃圾桶臟、地面有臟物、鏡面或墻面有污跡,則見一扣2分;如墻面有腳印、球印,見一處則扣5分。
如鏡面有損壞處則照價賠償,并扣2分。
二、生活區
㈠、宿舍
⑴、毛巾、漱口杯等生活用品不按要求擺放,或被子疊得不符合要求,則見一次扣1分。
⑵、弄臟墻壁(包括留下腳印),見一處扣3分;向室外亂扔廢紙、果殼或亂潑臟水,見一次扣3分。
⑶、值日生不打掃衛生或打掃不及時、不干凈,扣1分。
⑷、衣服、鞋襪擺放不整齊或不及時清洗干凈,見一人次扣1分。
㈡、食堂
弄臟墻壁、亂扔廢紙、果殼,亂倒飯菜,見一人次扣2分。
三、在運動區及公共場所亂扔雜物,按教學區的標準扣分。
四、檢查方法
1、教學區:政教處檢查。時間:除每日下午打掃衛生后及每周大掃除后檢查外,還要不定期檢查。檢查方式:有普查、抽查、專項查。嚴格按照標準扣分,填好當日衛生檢查記載表。
2、生活區:餐廳衛生由生活中心工作人員檢查、記載;公寓衛生由生活教師檢查、記載。下午課外活動前,生活中心、公寓中心上報當日(從前天課外活動后至當日課外活動前)衛生檢查記載表。
3、實驗樓:由實驗員負責檢查。
4、人人監督。設檢舉箱,鼓勵檢舉在學校公共場所或兄弟學部的教學區、生活區亂扔廢紙、果殼或弄臟墻壁的學生,則對被檢舉(且核實)的所在班級,按標準扣分,對檢舉者的班級,則加同樣的分數。
5、檢查人員要公平公正,否則要追究責任,并扣除津貼。
五、公布、評比
每天下午課外活動后,政教處將各班教學區、生活區的衛生扣分情況(包括餐廳、公寓報來的扣分表)匯總公布(評比欄、廣播、電視);每周末統計得分(100分減去每天扣的分),填入一周的評比欄;每月月底統計各班衛生總分(把每周得分相加),排出名次,填入當月的公布欄。給初中、高一、高二、高三、高四總分前兩名班級發循環紅旗(“衛生第一,衛生第二”)。
篇3:某縣衛生系統公務車輛管理規定
**縣衛生系統公務車輛管理規定
為進一步加強**縣衛生系統公務車輛的使用和管理,禁止公車私駕和公車私用,嚴肅黨紀政紀,端正黨風政風,促進領導干部廉潔自律,切實加強作風建設,經縣衛生局研究,特制訂以下規定:
第一條嚴格執行縣委、縣政府有關公務用車管理規定,副科級以上領導干部一律不準私自駕駛公車,各單位一律禁止公車私用。
第二條各醫療衛生單位車輛均屬公務用車,車輛統一由各單位辦公室調度管理。
第三條各醫療衛生單位辦公室未經單位主要領導同意,嚴禁將車輛借予外單位或個人使用,如確因工作需要,并經單位主要領導同意必須外借的,車輛駕駛員必須隨車駕駛。各單位原則上不得借用外單位車輛,如確因工作需要借用的,必須車輛和駕駛員同時借用。
第四條根據全縣衛生工作需要,縣衛生局可調用各醫療衛生單位車輛。各單位要樹立大局意識,接到縣衛生局辦公室車輛調度通知后,要迅速安排車輛到位,如有特殊情況不能出車要及時反饋情況。
第五條嚴格執行節假日封車制度。建立健全公車非工作時間定點停放制度。非公務活動期間,特別是工作日夜間,雙休日和春節、清明、“五一”、“十一”等重大節日長假期間,車輛統一停放在本單位指定停放地點。因工作需要確需用車的,須經單位主要領導同意,并與辦公室履行有關手續后方可出車,否則一律按公車私用處理。
第六條加強車輛費用管理,嚴禁開特權車。各醫療衛生單位對每輛公車的維修費、油耗費、行駛里程等開支應在本單位進行公示,以形成監管力度。嚴禁私車公支,對弄虛作假報車輛費用的,將依紀依法追究責任人的責任。對公車違反交通法律的處罰,應由駕駛車輛人員自己負責,嚴禁單位買單報銷。
第七條各單位要加強駕駛員的日常管理,制定嚴格的安全管理規章制度,教育、督促駕駛員堅持“安全第一,服務第一”的服務觀念,確保行車安全。并做到:
(一)嚴禁駕駛員違規駕駛車輛。
(二)嚴禁駕駛員擅自將車交給他人駕駛或借給他人使用,一經發現要嚴肅處理。
(三)對不服從調配或不遵守交通規則的駕駛人員,經教育仍不改正的,調離工作崗位。
第八條凡違反上述規定,造成車輛損壞、發生事故、人員傷亡的,一切損失及責任均由當事人負責,情節嚴重的,移交紀檢、監察機關按有關規定追究當事人相關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