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中海物業公司合同簽訂管理規定

中海物業公司合同簽訂管理規定

2024-07-17 閱讀 6877

ZH物業公司合同簽訂管理規定

一、合同的簽訂按照**程序文件辦理。

二、對外簽訂的各類經濟合同,按以下程序辦理:

1.對外簽訂的經濟合同必須經分公司經理同意,才可辦理加蓋合同專用章手續。

2.各部門保存合同復印件,監管合同條款執行情況。

3.財務會計保存合同復印件,監管應收應付款項。

三、合同章由行政部管理,并由主任負責保管和使用。

四、印章保管人在使用合同章時要進行登記,登記內容包括:日期、合同名稱、蓋印份數、承辦人、批準人等。

五、未經批準,印章保管人不得將合同章交予其他人員攜帶和使用;不得在空白的合同文本上加蓋合同章。如有特殊情況需要,須經分公司經理批準。

六、分公司所有經濟合同在簽訂后要將正本上報**一份備案。

七、行政部對所有經濟合同文本進行分類、編號、建檔。

八、因工作需要使用合同文本時,須經分公司經理批準,辦理借閱手續,并在一周內歸還。如因特殊情況須延長使用期限,須經重新辦理申請。

篇2:師大合同簽訂及管理試行規定

師范大學合同簽訂及管理試行規定

第一條為了保護學校財產及利益不受侵犯,規范對外活動中訂立合同行為,預防合同糾紛,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及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我校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訂立合同必須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規章,遵循誠實、信用、平等互利、協商一致的原則。

第三條訂立合同應嚴格履行規定的程序,合同條款應當明確、完備;形式符合法律、法規要求。

第四條從事經濟活動或進行經濟交往,標的在二萬元以上的事項,除及時清結的外,都應簽訂書面合同。

第五條凡以學校名義與外單位訂立的工程項目、物資設備購置、辦學、開發、技術、承包等重大事項合同,必須經學校法定代表人親自簽署或明確權限委托簽訂。未經學校法定代表人明確委托而以學校名義簽訂合同的為侵權行為,學校追究侵權責任,由此造成的經濟損失和其它后果由簽訂人負責。

第六條學校所屬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未注冊有限責任的、學校對其行為負有連帶責任的單位,要制定科學、規范的合同訂立制度,經學校批準后,嚴格按其操作,并對合同結果負全責。合同標的在30萬元以上的,簽訂前由簽訂單位負責人向學校法定代表人報告。不得將合同金額分解規避報告。

第七條無獨立法人資格的單位,未經學校法定代表人的委托授權,不得以本部門的名義對外訂立任何合同或協議。否則為侵權行為,學校追究其侵權責任,由此造成的經濟損失和其它后果由簽訂人負責。

第八條合同訂立后,要盡快完善財務登記手續。不入賬記載的,經濟責任自負。財務人員有責任對合同的履行情況進行監督,并向單位領導報告。

第九條合同簽訂后,應當全面履行。如出現不能或不能完全履行時,應采取緊急措施減少損失。

合同承辦部門提出變更或解除合同的,應送主管領導和法定代表人審批后按法律規定的程序辦理;

對方提出變更或解除合同建議的,我方應在接到通知后,按法律規定或約定的期限予以明確答復。

第十條變更、解除合同以及對質量、數量等提出異議,必須采用書面形式。

第十一條合同履行中,如發現對方違約,合同承辦部門應按法律規定及時處理,追究對方違約責任。

第十二條合同發生糾紛時,承辦部門應及時主動同學校主管部門聯系,研究解決糾紛的辦法。

第十三條凡學校所屬的資產,任何部門、任何個人未經授權無權自行出租、出借、轉讓。私自出租、出借、轉讓的,為侵權行為。學校追究其侵權責任,并對侵權單位或部門及負直接責任的主管人員及直接責任人給予經濟處罰。由此造成的經濟損失和其它后果由該單位或部門及負直接責任的主管人員及直接責任人負責。

第十四條學校所屬單位及部門一律不準用學校資產對外提供合同擔保。

第十五條對違反國家法律法規及本辦法規定,在簽訂履行合同中失職、瀆職或以權謀私,損害國家和學校利益的,將視其情節輕重,追究責任人的行政和經濟責任;構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十六條本規定由監察處負責解釋。

第十七條本規定自發布之日起執行。

篇3:食品公司合同簽訂評審規定

食品股份公司合同簽訂及評審的有關規定

規范產品合同的管理,提高合同簽約及履行的質量,根據公司總經理層要求,現就合同的簽訂及評審程序重申有關規定如下:

一、合同的簽訂應遵循以下原則

1.所有的產品銷售(包括總成件)、采購物資均需訂立合同,并通過合同評審,報公司領導批準后執行。

2.合同生效后在執行過程中,發生用戶需要追加特求時,必須按規定進行評審。如沒有進行評審而造成的損失,對銷售、生產部門的直接當事者按損失比例的20%進行扣罰,以此類推。

3.銷售合同洽談過程中,應明確技術、質量要求(可另簽訂協議);如沒有標注清楚技術、質量要求而造成的損失一律由直接責任者承擔。

4.用戶如提出指定外購件,必須在合同中標注名稱、產地及技術要求,并明確其產品質量責任由用戶負責。

5.合同在履行過程中如有變更特求項目,所有資料均以書面形式下發涉及部門和車間。任何部門或個人不得以口頭形式通知部門、車間。

二、合同評審要求

1.所有合同必須按公司頒發的Q/CDIB2000“合同評審管理程序”執行。

2.合同評審前,應準備下列文件資料:產品技術協議、用戶特殊要求檔案、用戶選裝清單、用戶指定件的質量承諾等,以供合同評審討論。

三、合同評審的組織

1.合同評審由職能部門牽頭組織進行會議評審,分管領導主持會議,生產(供應)、技術、質量、財務等部門有關人員參加評審,財務部門作好評審記錄。

2.參加合同評審會議的各相關部門負責人必須對需評審的合同進行認真審定。經過評定,各方無異議通過評審的,由參加人員當場在合同評審表上簽字認可,分管領導簽注同意的意見后方可加蓋公司的合同章生效。

3.在評審過程中,參評人員對條款有異議時,必須由職能部門有關人員負責答疑;當評審過程中,評審意見出現重大分歧時,由財務部門形成書面報告,報公司主要領導審批或最終裁決。

四、評審部門、人員及責任

參加評審的部門:公司分管副總、銷售、生產(供應)、技術質管部、財務價格部的負責人及業務人員。

銷售部(生產部供應口):應及時送審需簽約的合同,原則上所有合同應在實際履行前評審完畢。特殊情況的合同在事后立即組織補評審。

生產制造部:按照產品技術工藝要求、對采購的各種零部件產品的產出(供應)日期交貨能力予以審核、確定;

技術質管部:對合同技術要求、技術標準予以審核、確定;對合同的質量條款、供貨單位的資質、驗收標準、售后服務以及質量保證期限予以審核、確定;

財務價格部:負責對合同結算方式、付款期限、各類零部件價格及相關費用測定予以審核、確定。

五、合同訂立、履行過程中資料的保存

1.對已簽約的每一份合同原件,即雙方均已加蓋公章的生效合同(包括技術協議、質量協議、價格協議、用戶書面承諾資料、賒欠協議、劃帳協議以及用戶對合同數量、交貨期、價格、特求等方面要求變更的通知等所有具有法律效力和法律意義的資料)其中一份原件必須由財務部保管,其他部門均以復印件保存。

⑴銷售、采購合同:合同蓋章生效前,由業務員個人妥善保管;合同蓋章生效后、出具開票單據前,業務人員應將合同原件分別交銷售部、生產部(供應)及財務部專人保管,銷售部、生產部(供應)、以及財務部必須建立合同文本的臺帳,做好相應的記錄。財務部必須依法對照合同嚴格審核,并有專職人員審核后報公司領導審批。

⑵價格協議、劃帳協議、賒欠協議等應將原件交財務價格部保管,并督促執行。

⑶因所需資料不能按規定歸檔的,相關業務員按扣罰50元/次處理。如因資料遺失致使公司受到經濟損失的,將按損失金額的50%進行扣罰當事人。

3.各部門應根據各自需管理的資料,落實好具體保管人員,采取有效的措施,確保其保管資料的完整,以使提供查閱。

以上規定經公司黨委批準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