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防火防爆防毒防雷安全技術措施
1、一般規定
(1)施工作業區和招標方生產區的安全距離不足25m,必須在相鄰側建高度不低于2.2m的非燃燒性實體墻進行隔離。
(2)施工人員在施工作業區和招標方生產區必須嚴格遵守招標方和項目部的各項安全防火規定。杜絕任何未經審批的明火作業。
(3)施工人員因工作需要進入招標方規定的禁火區嚴禁攜帶火種、穿帶鐵釘皮鞋、非棉質工作服。
(4)運輸車輛的排氣管應佩戴防火罩。需要穿越生產區或禁火區時必須經招標方同意,并按規定的路線、時間、時速通行。
2、電、氣焊作業
(1)進行電、氣焊作業前,應由專業工程師或班組長向電、氣焊工進行消防安全技術交底,任何領導不能以任何借口縱容電、氣焊工進行違反消防安全的冒險作業。
(2)裝過或有易燃、可燃液體、氣體及化學危險品的容器、管道和設備,在未進行徹底清洗置換干凈前,不得進行焊割。有必要時,還須設置盲板進行隔離。
(3)嚴禁在可能有可燃蒸汽、氣體、粉塵泄露或禁止明火的危險性場所焊割。在這些場所附近進行焊割時,按有關規定辦理動火審批手續,作業前進行動火分析,并保持足夠的防火距離。
(4)焊割結束后或離開作業現場時,切斷電源、氣源,仔細檢查工作場所周圍及防護設施,確認無起火危險后方可離開。赤熱的焊嘴、焊鉗以及焊條頭等,禁止放在易燃、易爆和可燃物上。
(5)禁止使用不合格的焊割工具和設備。電焊的導線不能與裝有氣體的氣瓶接觸,也不能與氣焊的軟管或氣體的導管放在一起。焊把線和氣焊軟管不得從生產、使用、儲存易燃易爆的場所穿過。
(6)焊割現場配備適用的滅火器材,在潛在火災、爆炸危險性較大現場焊割作業必須有專人全程監護。
3、電氣設備
(1)施工現場暫設線路、電氣設備的安裝與維修嚴格執行《建筑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
(2)各種電氣設備或線路,不應超過安全負荷,并絕緣良好和安裝合格的保險設備。嚴禁用銅絲、鐵絲代替保險絲。
(3)放置及使用易燃液體、氣體的場所,采用防爆電氣設備及照明燈具。
(4)變(配)電室保持清潔、干燥,變電室要有良好的通風。配電室內禁止吸煙、生活及保存與配電無關的物品。
(5)施工現場和生活區嚴禁私自使用電爐、電熱器具。
(6)電氣設備和線路經常檢查,發現可能引起火花、短路、發熱和絕緣損壞等情況時,必須立即修理。
(7)施工現場用電設備按規定做好防雷接地裝置,沖擊接地電阻值不得大于30Ω。
4、材料堆場及倉庫
(1)材料堆場及倉庫必須嚴格遵守《倉庫庫房防火安全管理細則》。
(2)熟悉存放物品的性質、儲存中的防火要求和滅火方法,嚴格按照其性質、包裝、滅火方法、儲存防火要求和密封條件等分別存放,性質相抵觸的物品禁止混存一起。
(3)嚴格執行“五距”。即垛與垛間距不小于1m;垛與墻間距不小于0.5m;垛與梁、柱間距不小于0.3m;垛與散熱器、供暖管道間距不小于0.3m;照明燈具垂直下方與垛的水平間距不得小于0.5m。
(4)物品入庫前進行檢查,確定無火種等隱患后,放準入庫。
(5)庫房門窗嚴密,物資不能儲存在預留孔洞的下方。
(6)庫房內照明燈具不準超過60W,并做到人走斷電。
(7)庫房內嚴禁吸煙和使用明火。
(8)庫房管理員在每日下班前,對庫房巡查一遍,確認無火災隱患后,關好門窗,切斷電源放準離開。
(9)嚴禁在倉庫內兼設辦公室、休息室或更衣室、值班室以及各種加工作業等。
篇2:充裝站安全防火防爆防雷防靜電防毒制度
1、充裝場地及供氣點要嚴禁煙火。
2、氣瓶有殘液(殘氣)時,應用回收裝置進行封閉式回收,嚴禁亂倒殘液(殘氣)。
3、進入充裝場地的機動車輛必須戴防火裝置。
4、充裝場地所有特種設備、儀表衡器、消防器材、避雷及靜電接地裝置必須請相關部門進行定期檢驗檢測與檢定,確保在有效期內使用。
5、充裝場地電氣設施必須進行防爆處理。
6、堅持充裝場地安全巡查制度,認真檢查儲罐、管道、閥門及其它附件結合處,嚴防泄漏中毒或燃燒爆炸。
篇3:防火防毒防爆防雷施工安全措施
一、工程概況:本溪市工程,位于本溪市。設計均為層,結構。總建筑面積m2,其中建筑面積m2;建筑面積m2;建筑面積m2;建筑面積m2;建筑面積m2;建筑面積m2;建筑總高度均為米。為保證施工生產的順利進行,特制定以下安全技術措施。二、防火1、施工現場應設置足夠和適用的滅火器,以及其他消防設施。2、施工現場使用明火或進行電(氣)焊時,必須采取防火措施,并經專職安全人員確認安全后再進行工作。3、砼養生用水管及爬梯等宜隨樓層安裝,以供消防及人員流通使用。4、現場應根據滅火工作的要求,備有適當種類和數量的消防器材設備,并布置在明顯和便于取用的地點,消防器材設備附近不得堆放其他物品。5、消防器材設備應有專人負責管理,定期檢查維修,保持完整好用,寒冷季節對器材要有防凍措施。6、臨時工棚與設施之間的防火距離不應小于6米,物品堆放不妨礙車輛通行。7、專人負責消防工作,貫徹執行消防法規和本規定。三、防毒1、施工現場有害氣體濃度的衛生標準,應符合國家現行的《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的規定。2、在有排放有害氣體的工地施工時,應對有害氣體的濃度進行定期檢測。3、在配制和噴涂有害養護劑時,操作人員應穿戴個體防護用品,并應在通風良好的條件下進行。當通風條件不能滿足要求時,作業人員必須戴防毒口(面)罩。4、經常接觸有害有毒物質的作業人員,應定期檢查身體,下班后應沐浴更衣,工作服等防護用品不得穿帶回家。四、防爆1、施工現場供用電、電氣設備及電力線路的造型和安裝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爆炸和火災危險環境電力裝置設計規范》及《電氣裝置安裝工程爆炸和火災危險環境電氣裝置施工及驗收規范》的規定。2、在易燃易爆環境中,嚴禁產生火花。當不能滿足要求時,應采取安全措施。3、照明燈具應選用防爆型,導線應采用防爆橡膠絕緣線。4、使用手持式或移動式電動工具應采取防爆措施。5、嚴禁帶電作業,更換燈泡應切斷電源。6、電氣設備正常不帶電的外露導線部分,必須接地或接零。保護零線不得隨意斷開,當需要斷開時,應采取安全措施,工作完結后立即恢復。五、防雷保護1、位于山區或多雷地區的變電所、配電所應裝設獨立避雷針,高壓架空線路及變壓器高壓側應裝設避雷器或者放電間隙。2、施工現場和臨時生活區的高度在20米及以上的井字架、腳手架,正在施工的建筑物以及塔式起重機、機具、煙囪、水塔等設施,均應裝設防雷保護。3、高度在20米以上的大鋼模板,就位后應及時與建筑物的接地線連接。4、雷雨時所有露天高空作業人員應下至地面,人體不得接觸防雷裝置。5、在施工期內,應經常對防雷裝置進行檢查,合格后方準繼續施工,如發現問題應及時維修,并向有關負責人報告。6、接地防雷電阻<10Ω。